石刻藝術(shù)寶庫 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6公里處的伊闕峽谷間。是北魏、唐代皇家發(fā)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xiàn)。又因為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厥,所以被稱為“龍門”,也被稱為“伊厥”,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shù)寶庫”。
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477年),大規(guī)模營建于北魏、唐代,后經(jīng)歷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xiàn)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沿西山石棧道緩緩而行,古陽洞、賓陽洞、萬佛洞,洞洞有典;魏晉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顯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盧舍那石佛,充分顯示了唐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