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點
點的形態(tài)變化頗多,行筆短促,角度不一,或出鋒或藏鋒,不一而足。
最為典型的寫法見《張季明帖》中的“八”,其用筆先從左點起,向左下略行,然后稍向右下鋪毫,略收束,轉(zhuǎn)向右上挑出,接入下面右點的起筆。右點先向右下行筆,由輕而稍加重,既而轉(zhuǎn)向下行,稍加頓挫,向左上方挑出收筆。兩點相向,均出鋒收筆,一氣呵成,外輪廓呈優(yōu)美的半圓形。(按:此兩點雖然在標準的行書中是一撇一捺,但其在米芾的行書中卻是以典型的點法出現(xiàn),故列于此。)↓↓↓
也有含而不露的處理。左點如《叔晦帖》中“叔”字的首筆↓↓↓
右點如《張季明帖》中“馀”字的末筆。這里的寫法與前述過程基本相似,只是在收筆時回鋒稍做頓挫,并不挑出。點的形態(tài)飽滿而含蓄,相對完整而獨立。↓↓↓
至于《張季明帖》中的首字“余”,其末筆是右點的一種變體,非常具有米書的特點。其寫法是露鋒入紙,向右下行,漸行漸按;然后稍右行,回鋒提筆,形態(tài)偏長,略似捺腳?!?br>
同樣,該帖第二行的“深”字末筆,也是類似處理?!?br>
豎點
多見于“宀”頭,但米芾往往習(xí)慣以側(cè)點代之。其《清和帖》末行的“竇”字首筆,則以圓渾藏鋒的方法處理。其寫法是落筆由左而右,由右轉(zhuǎn)向下,又由下向左,漸回旋近圓,略向右上回鋒,按筆較重,行進幅度很小,近于原地頓挫,形成粗重、圓實的效果?!?br>
以點代橫
橫畫收短,已是點法,如《張季明帖》中首行“云”字的第一筆。其寫法側(cè)筆橫點,旋即回鋒帶出,類似角度稍稍放平的右側(cè)點。↓↓↓
以點代豎
短豎常以點代之,如《叔晦帖》中“別”字的“刂”旁。類似左側(cè)點,角度稍平,向上挑起,代替短豎?!?br>
以點代撇和以點代捺
參見左側(cè)點、右側(cè)點的“八”字圖例。在米芾的行書中,因行筆迅疾,點畫形態(tài)的簡省較多,常常化繁為簡、化長為短。如《三吳詩帖》中末行“攀”字的末筆捺,即是以右側(cè)點代替;又如《張都大帖》第五行“未”字的撇、捺也分別由兩點代替。↓↓↓
2. 橫
在米芾行書中,其橫畫往往呈左低右高之勢,并與上、下筆的筆勢相聯(lián)。
《竹前槐后詩帖》中第六行的“午”字,橫畫起筆仰承上筆的筆勢,自右向左逆勢入紙,然后轉(zhuǎn)向鋪毫右行,此即所謂“回鋒轉(zhuǎn)向”之法。行筆沉實穩(wěn)健,收筆處稍有頓挫,即回鋒向右上方挑起至豎筆的開始處。所謂筆筆相銜,行云流水,不可相互割裂?!?br>
較長的橫筆往往起筆較重,中間行筆較疾,或上拱、或下凹,各得其所,不一而足。前者如《臨沂使君帖》首行的“一”字,后者如《三吳詩帖》倒數(shù)第二行之“言”字首橫?!?br>
另有短橫,輕起重收,如《三吳詩帖》第七行“天”字的首橫?!?br>
亦有相反處理,重起輕收者,右側(cè)往往上挑,行近提筆,如《張都大帖》第七行“上”字末筆。↓↓↓
3. 豎
一般來說,豎法大致可分兩類:一是懸針,一是垂露。前者提筆出鋒,不作頓挫;后者頓挫回鋒,狀如水滴。實際上,這僅是就收筆而言,其長短、曲直、起筆狀態(tài)均未涉及。
《蘇太簡參政帖》第二行“邳”字的末筆,起筆直取,中間加重,收筆略起,呈懸針狀。↓↓↓
在同一行中間的“代”字,單人旁的豎筆相對短促,同樣是露鋒入紙,但其收筆加重,然后向左上方略回鋒,形成垂露?!?br>
《張季明帖》末行“非”字,左右兩豎情態(tài)各異。左豎起筆由左上向右略按,然后轉(zhuǎn)下行,收筆無明顯頓挫,線條稍有弧度。右豎起筆動作較重,接近楷法。先以筆鋒向右上略按,隨即轉(zhuǎn)向右下,借以鋪開筆毫;然后調(diào)正筆鋒,中鋒直下并在線條中部略提筆;收筆略頓,回鋒。線條起訖分明有力,中間略細,形如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