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文字起因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產生于農業(yè)經濟確立、氏族公社出現之后,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探究文字起源的重點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點,最初的文字應有象形與指事兩種類型。早期文字用于人類交際,且用于人神交際。華夏文字起于多源,漢字是華夏文字多元起源的優(yōu)勝者。漢字產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間,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創(chuàng)制期,二是形成期。漢字創(chuàng)制于母系氏族時期,即傳說中的三皇時代,時間界限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這個時期的漢字屬于當時華夏文字的一種。漢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時期,即傳說中的五帝時期,時間界限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
【關鍵詞】:漢字、起源、時間
本文所稱“華夏文字”,是指史前在華夏大地上出現過的包括漢字的祖先在內的文字。漢字起源,是文字理論的基本問題之一。長期以來,吸引著眾多學人參與討論,然而緣于問題復雜,證據不足,致使見仁見智,迄無定論。筆者認為,漢字的起源,包容于華夏文字的起源之中;探討漢字的起源,應該把視野擴大到華夏文字的范圍,且要考慮到關乎文字起源的諸多方面。特此不揣冒昧,對其中一些問題,略呈淺見,以就教方家。
對于文字起源一些相關問題的認識
討論漢字的起源,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對已知的史前圖畫、符號作出它們是否文字的判斷。
一些學者在在討論這個問題時,通常把問題局限在文字與語言的范圍內,他們堅持兩個標準,一個是字形本體的標準:與商代的象形文字形體相似者,就認為是文字;否則,就不是。另一個是功能標準:如果這些圖形、符號具有記錄語言的功能,就是文字;否則就不是。
——這些標準當然很重要,也貌似有理,但是其實這兩個標準都是有些問題的。第一,字形標準不夠全面,因為人們無法證明甲骨文的字形就是最早的文字的唯一形式。第二,根據現有的資料,人們也無從直接證明史前刻畫符號是否具有記錄語言的功能。
因而,探討文字的起源,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除了要注意文字本體的標準而外,還要考慮文字產生的環(huán)境:首先,文字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發(fā)生發(fā)展,最終受著社會的制約。其次,文字是一種不斷發(fā)展著的事物,創(chuàng)制過程中的文字,與創(chuàng)制成功后的文字有著諸多不同。如果對于這些因素不加考慮,只是把問題局限于文字體系及其與語言的關系之內,難免失之于片面。
一、文字起因于社會治理、文化傳播的需要
一些學者認為,文字產生于記錄語言的需要。這個說法不很確切,因為它無法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語言已經產生了幾十萬年,分為音節(jié)的語言也有二萬多年了,為什么文字的產生還不到一萬年?其實,文字不是語言的伴娘,它是一種根植于社會的事物,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文字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的需要。許慎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彼€說:“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p> 這就是說文字起因于社會需要:既有認識的需要,又有管理的需要,還有傳承文化的需要。而且他的說法還表明,文字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前蘇聯著名文字學家伊斯特林說:“文字的產生比有聲言語要晚得多。由于社會的發(fā)展,有聲言語不再能滿足人們交際中已增長了的和復雜化了的需要,這時文字才應運而生。”
法國學者海熱然說:“經歷數十萬年的時光,史前時期群體生活的適應能力與語言能力決定性地完成了一個新物種的區(qū)分。然而,目前的研究水平告訴我們,文字僅僅出現在為數不多的幾個社會里,而且看來無例外地是一些人與人的關系特別復雜、等級制度的組織極為細密的社會?!?/p> 文字產生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是一種唯物主義的解釋,也是從根本上對于文字起源的解釋。這個認識比文字起源于記錄語言的需要的說法深刻,更加科學,它應該成為探討文字起源的出發(fā)點。
二、文字產生于農業(yè)經濟確立、氏族公社出現之后
文字起因于社會需要,這僅僅是一種原則的認識,它還不足以回答文字的產生時代問題。那么,文字產生于哪個時代呢?根據已知的世界文字史來看,文字是發(fā)生在農業(yè)經濟確立、氏族公社出現之后。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說:“文字的使用,或在石上刻象形文字,提供了文明開始的最適切的標準。”
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也把文字出現看作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志。他們都認為,文字產生于農業(yè)出現之后。唐蘭則明確地說到,圖畫早在舊石器時代就產生了,但它不是文字,直到“人類由漁獵社會,進入了農業(yè)社會……有了圖畫,加上統(tǒng)一的語言,如其那時的文化已經發(fā)展到的那種需要,就立刻有了文字。”
法國語言學家海然熱說:“有文字的三大文明中心均庇蔭著古老的農業(yè)社會,部分地實現了城市化、人口稠密,交通體系發(fā)達?!?/p> 文字產生于農業(yè)時代與氏族公社時期,這是具有其內在的必然性的。因為,在此之前,人類社會處于采集漁獵經濟時代,那時候,生產力低下,社會還不能組織成為龐大的復雜的群體,還沒有使用文字的需要;而農業(yè)經濟的確立,使人們開始了定居生活,發(fā)展起了飼養(yǎng)業(yè)、手工業(yè)等產業(yè),人類社會的組織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復雜,最終導致了氏族公社的出現。而氏族公社的公共管理事務要比過去的社會組織復雜得多,僅靠自然語言顯然是不足使用了,于是社會出現了使用文字的需要。這時候,文字就應運而生了。這就是說,農業(yè)經濟的確立、氏族公社的建立,是文字產生的歷史條件??隙诉@個認識,就可以大致確定文字的時間:文字的產生不可能早到在距今20,000年前的采集漁獵經濟時代,也不會晚到國家出現之后的時代里。
三、文字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研究文字的起源,不能僅僅局限于產生后的文字,而要研究文字產生的全過程。換句話說就是,研究文字的起源既要研究產生后的文字,也要研究產生中的文字,還要研究產生前的文字。如同研究個體生命的誕生過程,不能只從他出生以后開始,而必須研究他的出生過程和孕育過程、甚至不能拋開孕育他的母體。另外,既要從個體的角度進行考察,還要從系統(tǒng)的角度進行考察。因為個體與系統(tǒng)是文字的兩個基本單位。個體文字就是一個個獨立的整字,這是文字的自然單位,它們是構成文字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而系統(tǒng)則指一種文字的全體及其規(guī)則,它是個體文字存在的文字環(huán)境,猶如社會是個人存生的社會環(huán)境一樣。文字最初是由個體發(fā)展為系統(tǒng)的;文字成為系統(tǒng)后,才能用來系統(tǒng)地記錄語言。
文字產生的全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字起源于原始圖畫,這已經成為現代學者的共識。然而,有些學者似乎認為,由圖畫到文字,是一個直接的過程,它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例如,許多學者認為漢字的起源大概只比殷墟甲骨文早500年左右。他們認為,文字從創(chuàng)始到發(fā)展為甲骨文這樣的文字,有500年時間就差不多了。這樣未免把事情簡單化。實際上,從圖畫到文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經歷了許多變化。對此,一些學者有著比較詳盡的論述。許慎把文字的創(chuàng)制過程,從伏羲算到黃帝,時間跨度達2,000年之久,文字形制的變化有八卦、結繩、書契,最后才是文字。據人類學考察,文字從創(chuàng)制到成熟,經歷了“圖符——圖畫文字——文字”這樣的過程。陳望道說:“文字從起初到現在約略可以分為下列四個時期:(一)記認時期;(二)圖影時期;(三)表意文字時期;(四)表音文字時期?!?/p> 在這四個時期中,前兩個時期都屬于文字的創(chuàng)制起。伊斯特林認為,在圖畫到“表詞文字”中間還存在著一個“句意文字”階段。再如,水書和東巴文字,都是發(fā)展了千年以上的文字,可是至今仍未到達甲骨文那樣的成熟階段。于此可見,文字的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它從圖符發(fā)展成為甲骨文那樣的文字,不是直接的現的,而是中間還經歷一些復雜的過程。
筆者曾經提出文字來源于視覺圖形符號與語言的結合,認為文字是“視覺圖形符號與聽覺語言符號相結合的產物”[1]。那么,文字的產生的過程就是視覺圖形符號與語言逐漸結合過程。從這個角度研究文字的起源,要涉及這樣三個不同的階段:尚未與語言結合的視覺圖形→與語言結合過程中的視覺圖形→與語言結合后的視覺圖形。
為了便于區(qū)分,我們把尚未與語言結合的視覺圖形稱為圖符,把正在與語言結合過程中的視覺圖形成為前文字,把已經與語言結合后的視覺圖形稱為文字。
最初,圖符不是為標記語言而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制作的。例如,為了計數而刻制一些簡單的線條,為了標記而制作一些簡單的符號,或者為了表述生活場景、記載生產經驗而繪制一些圖畫。這時候,人們還沒有想到把它們與語言結合起來,它們還是單純的意義符號。這種圖符,與語言無關,它們屬于圖畫。
后來,人們想到,把這些圖畫與語言結合起來用于記述或交流,就像印第安人所使用的圖畫文字一樣。這時候,圖畫開始與語言相結合了。但是,二者的結合還是初步的:視覺圖形本身的形體不固定,一定的圖形與一定的語言單位的對應關系還不甚明確,也不很固定。這個階段的文字,就是起源過程的文字,我們稱它“前文字”。
然后,“前文字”進一步發(fā)展,字符本身的形體固定了,它與語言的一定單位的結合關系固定了。就漢字而言,最終形成了“1個形體·1個概念·1個音節(jié)”這樣的符號。這時候,文字形成了,成了“真正的文字”。
文字系統(tǒng)的形成,也是經歷了較長的過程。最初,是用一幅幅圖畫或一些簡單的刻符來籠統(tǒng)地表示一大堆話語;后來逐漸發(fā)展,終于成為能夠完整、確切地代表整個語言系統(tǒng)的龐大而又嚴密的視覺符號系統(tǒng)。當然,文字的個體發(fā)展與系統(tǒng)的發(fā)展是同步的。
總之,文字的起源,是個漫長的過程,它經歷了創(chuàng)制視覺符號階段;視覺符號與聽覺符號結合的階段;文字創(chuàng)制的完成階段這樣的全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遠遠不止幾百年時間,特別是在原始社會那個步履蹣跚,節(jié)奏緩慢的時代里。
四、研究文字起源的重點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點。
研究文字起源的重點是“前文字”,“前文字”處于文字產生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把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把握住了,就可上接圖符、下連文字,把文字產生的全過程徹底弄清楚。
研究前文字,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特點。一些學者,判斷史前圖符是否漢字,老是拿甲骨文字的體制作標準,就是看它是否“1個形體·1個概念·1個音節(jié)”。我們說,這標準也不完全對,因為它沒有充分考慮到起源過程中的文字的特點。甲骨文已經是完全的文字了,而產生過程中的文字,則只是前文字和圖符,它們的情況頗為復雜。
前面說過,文字的產生過程,也就是一定的視覺圖形單位與一定語言單位相結合的過程,或者說是視覺圖形符號由單純的圖畫發(fā)展到最終能代表語言的符號的過程。視覺圖形代表語言,具有各種可能性:用一幅包括若干個體圖形的畫面來表達一系列模糊的話語;用一副圖畫來表達一句話或者一個詞;用一幅個體圖畫形象來代表一句話、一個詞或者一個語素或者一個音節(jié);用一個簡單的刻畫符號來代表一句話、一個詞或者一個音素。在文字的發(fā)展史上,這些情況都曾出現過。有人叫它做“圖畫文字”、“史前文字”、“文字畫”等等,還有人并未把它們區(qū)分得十分清楚,常常統(tǒng)一用“文字”這個術語來指稱它們。
不管怎么稱呼,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真正”的文字產生之前,存在著一個前文字階段,“前文字”是文字的前身。如前所述,它與后者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前文字”與文字的關系,猶如胎兒與嬰兒,胎兒已經初具人形,但他還未從母體剝離,還沒有成為獨立的生命體,而嬰兒已經脫離母體,成為獨立的生命體?!扒拔淖帧边€沒有從其母體——圖畫中徹底分離出來,而文字則已經圖畫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個體,它已經取得了準確表達概念、語音的功能。然而,猶如研究生命的誕生不能不研究胎兒乃至坐胎過程一樣,研究文字的產生,就不能置“前文字”乃至圖符于不顧。同時還須注意“前文字”與圖符的差異,“前文字”已經在與語言結合,在有意識去表現概念、與一定的話語相結合,具有了后來文字的所具有的特征,這是它與圖符的不同。而圖符僅限于模糊地表意,不會考慮與一定的概念相結合,更不會考慮與一定的話語相結合。
五、最初的文字應有象形與指事兩種類型
按照一般的說法,文字最初產生于原始圖畫。于是有人斷言“漢字是受原始圖畫的啟示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最早的字體是象形字,不是指事字?!?/p> 這種觀點未免有些偏頗。文字不過是一種符號,它既可以用圖畫來代表,也可以用示意符號來代表,這本來沒有什么必然的邏輯順序。固然,有些事物是需要而且可以用繪畫來記載表達的。例如:馬、牛、羊、人、口、手等等有形可象的事物,但是,還有些事物,無形可象,或者是不便于用繪畫來表達,它當然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代替。例如:數字,方位、等等。從甲骨文的實際情況來看,漢字的大多數最初是從圖畫發(fā)展來的,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由指事符號發(fā)展來的實證。同樣的例子,在東巴文字、彝文中、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中也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說,最初的造字方法有兩種,即象形和指事。伊斯特林把前文字稱為“句意文字”他說:“按所用的手段來說,句意字分為兩類:形象的圖畫字和古老的約定符號。”
而郭沫若則認為,中國早期文字“在結構上可以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刻劃系統(tǒng),另一個是圖形系統(tǒng)。”“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隨意刻劃先于圖畫?!?/u>他的說法也不無道理。要之,最初的文字具有兩種類型:象形與指事。
六、華夏文字起于多源,漢字是華夏文字多元起源的優(yōu)勝者。
在探討漢字起源時,人們一般都從甲骨文出發(fā),向上追溯。于是就有人以甲骨文作為判斷是否文字的標準。一些史前圖符,凡是符合甲骨文系統(tǒng)特征者,就認為是文字,不符合者,就認為不是文字。這個做法有點武斷,在中華大地上,起源時代的文字,不會只有一種文字系統(tǒng)。當時應該有多種體系的文字,甲骨文只是當時諸多文字系統(tǒng)中某一個系統(tǒng)的后裔。這是由文字發(fā)生的規(guī)律決定了的,文字的產生說到底是由社會發(fā)展決定的,當一個社會發(fā)展到需要文字之時而沒有可資借鑒的文字,它就會想辦法創(chuàng)造出來。華夏文字的起源應該與華夏民族的形成相一致。
考古資料證明,華夏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華夏文字的起源也應是多元的。中國這塊大地,在距今8,000—5,000多年的時候,形成了六個相對獨立而又互相聯系的文化圈:
1、陜豫晉臨近地區(qū);
2、山東及鄰省一部分地區(qū);
3、湖北和臨近地區(qū);
4、長江下游地區(qū);
5、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主軸的南方地區(qū);
6、以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qū),它們對于中國文明早期形成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這些地域文化出現在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社會已先后進入階級社會的門檻。一般說來,這個階段的社會也應該到了發(fā)明應用文字的階段。而考古證明,這一時期,在上述的各個文化圈內,都有圖符出現。這些不同的地域,各有圖符,各有傳承。應該說,它們都是華夏早期文字。這些圖符,即就是不符合甲骨文系統(tǒng)的特征,不是甲骨文的祖先,但并不意味著它不是文字。它不是甲骨文的祖先,但有可能是別的文字系統(tǒng)。漢字的祖先只是當時諸多種文字中的一種,后來隨著中華大地古老文化的逐漸融合統(tǒng)一,文字也就慢慢地統(tǒng)一成漢字了。至于是怎樣統(tǒng)一的,是漢字取代了其他文字,還是吸收了它們,這些都要仔細研究。
近年來,人們在對水書、彝文、東巴文研究過程中,發(fā)現它們的起源可能與史前圖符有關。又,據《光明日報》2005年5月25日發(fā)表的《浙江省仙居縣首次發(fā)現古越族文字》報道,發(fā)現了古越族文字。它與中原文字不同,也與越王劍上的變形漢字不同。古越族文字也當源于史前華夏文字。這些情況展示了古老的華夏文字來源和演變的復雜性。
《說文解字·敘》說,文字“以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這種說法也表明了古代文字的分歧。但最初的分歧,不應是同一文字的“改易殊體”而形成,這分歧當來自文字的多源。
長期以來,人們拿著甲骨文作標準,來判斷它們是否文字。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方法論的錯誤:他們都在用單源論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史前字符。世界文字起于單源論,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華夏文字起源單源論也是不正確的。用單源論的觀點研究華夏文字的起源,有可能人為地推遲中華大地文字起源的時間。
筆者認為,漢字應是多種史前文字中的優(yōu)勝者。這種文字的史前形體特點是以圖畫為主體的象形文字。它應該肇始于伏羲的“觀物取象”的原則,發(fā)展于黃帝之史倉頡的“依類象形”,而后逐漸發(fā)展成為今天可以看得到的甲骨文。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這種文字極有可能起源于西北黃河的幾字形灣內的陜甘寧地區(qū),然后隨著黃帝部落的東移而逐漸發(fā)展到中原和東部,與當地的文字結合,成為夏代文字和商周文字。
七、早期文字不僅用于人類交際,而且用于人神交際
現代文字用于人類社會,而早期文字卻可以用于人神交際。在史前文化中,人們普遍認為,文字是一種神奇的事物,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因此用它來作為與神靈交際的手段。
例如被稱為幼兒文字的“水書”就是如此,它由水書先生掌管,主要用來從事宗教文化,是一種記錄“卜筮之書”的文字,一般人不學不用。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也常常被用來與神靈打交道,“東巴”是納西語,意為“智者”,也就是巫師和祭司?!皷|巴文”就因為被他們所用而得名,這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其主要用途就是書寫經文、布道念經、求神算卦。彝文也由“畢摩”即巫師掌握,主要用于各種祭祀儀式。古埃及的文字也是如此,最初由祭司掌管,用來為宗教、葬儀和皇室服務,后來才用于日常生活。
漢字更是如此,它既可以用于人際交往,也可以用于人神交際。關于漢字起源于河圖洛書的傳說,就意味著,文字是神靈對人的啟示?!皞}頡作書而鬼夜哭,天雨粟”的說法就說明文字具有通神的效用。
文字用于人神交際,這種做法一直延續(xù)到很晚。商代甲骨文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用于人神交際——占卜。晉國的侯馬盟書,秦國的詛楚文,都是訴諸神靈的文字。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文字來卜占。古代的泰山勒石,更是利用文字來向上天報告自己的功績和地位。許慎說:“倉頡之初作書,……以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边@“封泰山”,就是用文字向神靈致意。
如果用這個觀點來看問題,那么,史前的許多巖畫,如將軍崖的摩崖石刻,大麥地的巖畫等等,就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了,它們不是一般的圖畫,而是一種與神靈溝通的文字。
文章作者:連登崗(南通大學文學院)
發(fā)布媒體:北大中文論壇網
發(fā)布時間:2010年1月8日
網頁鏈接: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