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藏友質(zhì)疑:先弄懂新石器時代還出現(xiàn)砣具了嗎。
學界關于砣具初現(xiàn)之年代眾說紛呈,大體有新石器時代晚期、商代、春秋、漢代之說。那么,究竟采信哪一種說法呢?本條以為:以出土實物為準,采信新石器時代晚期砣具起源說,吳棠?!吨袊糯衿鳌返慕榻B比較客觀,。
砣具工痕帶有一定的特征性:起刀(砣)重、收刀輕,兩端尖淺中間寬深(圖1)。這樣的特征,與刻刮具、片具等其他工具的痕跡的區(qū)別是非常明顯的。
圖1:砣工痕跡
圖1-2
由于還沒有較早期的實物出土,砣具的真正起源時間還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從出土玉器的作工痕跡上找到砣具的影蹤。最遲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jīng)屢屢發(fā)現(xiàn)砣工的痕跡。
新石器時代玉器上留下了砣切割的痕跡:
如下圖新石器時代的斧形器(圖2,圖片來源《中國古玉工藝展》17頁“石斧”)表面的一道凹痕,中間寬深、兩端尖淺,應該就是中部厚而邊緣薄的圓形砣具遺留的痕跡。
圖2
另一件紅山文化玉豬龍(圖3),項背處有一道垂直的凹痕,上方寬深、下方尖淺,也是砣切割留下的痕跡。
圖3
新石器時代玉器上留下砣具打孔的痕跡:
可以說砣具打孔已經(jīng)盛行于新石器時代晚期,通常用砣具雙面對磨或用砣具配合桯具打孔的方式制作,往往在透空處留下中間寬深、末端尖淺的砣磨痕跡。如青海樂都柳灣墓地所出土的石刀上(圖4),即是這一打孔技法的實例。
圖4
新石器時代玉器上還不乏砣具琢紋的痕跡:
如果上述直切工痕還不能足以說明的話,則紅山文化獸面形器上的雕琢痕,則砣具痕跡可以一目了然。
下圖紅山文化獸面形佩殘件上的寬陰刻線紋,都是砣具的杰作(圖5,圖片來源:震旦博物館藏品)。
圖5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砣具鏤空是紅山文化玉器特有的工藝:
紅山文化砣具鏤空大多采用雙面對磨的方式制作,透空處呈現(xiàn)中間寬深、末端尖淺的砣作痕跡形狀,特別是透空邊緣扁薄如刃,成為紅山玉器的一大特征。如紅山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7號墓出土的勾云形器(圖6,圖片來源《認識古玉》91頁“獸形玉佩”),即是砣具鏤空的痕跡。
圖6
如此之多的出土實物證明:砣機具最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jīng)發(fā)明和使用,關于此點應該毋庸置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