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素材挖掘與寫作運用
四川省綿竹中學(xué) 龔志華
素材挖掘:
【素材清單】
《蘭亭集序》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寫,起伏跌宕的情思,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和會中諸人的觀感。從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狀態(tài),抒發(fā)了王羲之對死生的看法和高曠的宇宙情懷,并以此批判了當(dāng)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
【寫作素材】
1、詩人以詩為東,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足以體現(xiàn)這一點。做禊事時,志同首合的老少詩人聚在蘭亭。這里天氣睛朗,空氣清新,環(huán)境更是幽美,但卻沒有“絲竹管弦之盛”,又何以為樂呢?憑“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達(dá)到了“信可樂也”的境界,足可見作詩是詩人引以為樂的趣事。通過景與事,感悟生命的短暫,體會到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觀念。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消極地看待人生,他能做到歡樂有終,體現(xiàn)了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2、暮春之初,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在鶯飛草長的季節(jié),蘭亭邊的小溪,蕩漾著詩意的漣漪,飄蕩著書法的粗獷。圣地會稽,詩文相遇,墨香飄逸,竹林蔥郁,溪水汩汩,把酒臨風(fēng),賦彩天地。只是俯仰之間,一切皆為陳跡,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書寫自己。從小就拿住毛筆,為自己書寫華麗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無數(shù)次洗筆之后狂草的墨跡,終于形成。風(fēng)雨凄凄,世相迷離,錦繡河山,胸中聳立,《蘭亭集序》成了一代書法家的心跡。
3、王羲之用一枝短竹將中華的筋骨與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臥蘭亭,告訴人們要學(xué)會尋找風(fēng)景,欣賞風(fēng)景,享受生活,贊美生活: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同時,他又用這篇短序?qū)⑷松拿}絡(luò)與真諦陳置于字句之間——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人生還需有意義、有價值地度過。
4、王羲之陶醉在蘭亭宴集的盛況里,陶醉在人與自然的和諧氛圍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死生”這一人生的重大問題。他在憂生嘆逝中表達(dá)著對美的幻滅的掉惜,否定了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認(rèn)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做點事,不應(yīng)空談玄理,表現(xiàn)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zhí)著努力。他認(rèn)為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應(yīng)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這對引導(dǎo)我們思考人生,明確如何看待生死、看待生活中的悲喜,如何把握人生具有借鑒參照意義。
【素材激活】
狼毫一揮是生命的舞動,硯紙是他的舞臺,滿載生命的厚重,揮灑如椽大筆,您書寫入木三分的霸氣;潑墨如浪的豪情,您成就墨染一方的壯舉。
您以江河為墨,以高山為筆,以蒼穹為紙,以大地為硯,仿佛吸納恒星之陽剛與星月的柔芒,他在剛?cè)岵?jì)中舒展俠骨柔腸;仿佛竊取驚雷之聲響與閃電的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現(xiàn)鋒芒。楷如泰山穩(wěn)立,行如清冽之風(fēng),草如龍鳳舞動,嬌若驚龍,飄若浮云,筆底波瀾,書中骨筋。您人們真正了解什么是書法,他讓世界了解中國書法的偉大。
仰觀宇宙,俯察品類,恣情天地之間,放浪形骸之外。您用一支短竹將中華的筋骨與神奇定格方寸之上,醉臥蘭亭,醒嘆世事;他用一篇短序?qū)⑷松拿}絡(luò)與真諦陳置于字句之間。蘭亭雖已矣,但永不逝去的是《蘭亭集序》中最豪邁的一次舞動。您也為自己寫下了華麗的篇章。風(fēng)雨凄凄,世相迷離,錦繡河山,胸中聳立,《蘭亭集序》定格成了一代書法家的心跡。
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書圣王羲之。
寫作運用
【適用話題】可用于“樂觀”“讓人生更精彩” “人生的信念”“生與死”“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等寫作話題中。
【運用范例】
1、王羲之和陶淵明都生活在社會風(fēng)氣與自己不和的年代,當(dāng)時官場黑暗腐朽,許多人追求功名利祿,他們作為當(dāng)時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做出的選擇卻不一樣?!短m亭集序》中寫道:“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迸辛水?dāng)時清談、務(wù)虛的風(fēng)氣?!稓w去來兮辭》中陶淵明“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百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對黑暗的官場,他選擇了逃避。
對于他們來說,生活在與自己不和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就像人生活在困境中一樣,重要的是看我們?nèi)绾稳?yīng)對。很多人會被所處的環(huán)境改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原本是正直、善良的,但卻改變了,失去了本性。但也有許多人“出淤泥而不染”,在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中傲然挺立,與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優(yōu)秀的人的品性不會因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生命是短暫的,不管環(huán)境如何惡劣,我們都要堅守信念、純潔美麗。讓自己的人生在腐朽的社會背景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像大漠中的白楊,筆直地挺立,與風(fēng)暴作斗爭。
保持自己的善良,堅定自己的信念,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2、“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惫防滋乇簧畹睦Ь潮频搅怂澜?,開始了生與死的思考;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的史學(xué)家司馬遷就在生死抉擇中作出了響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睎|晉文學(xué)家書法家王羲之,也強(qiáng)調(diào)“死生亦大矣”,為我們留下了他對生與死的思考。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詩曰:“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生死問題歷來是中外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所關(guān)注的重要話題。
3、“死生亦大矣。”對于生死,我們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奇跡般地來到了這繁華的世界上,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未來奮斗著。上帝對待我們都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刻意地去偏袒某個人,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享受于世間。對于生死,我們都應(yīng)該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只要在有生之年,能夠有所作為,即便沒有什么重要的、突出的貢獻(xiàn),只要我們曾經(jīng)努力過、奮斗過,就不會后悔,也就死而無憾了。
生,這是奇跡,而我們應(yīng)該在奇跡的基礎(chǔ)上再創(chuàng)造出奇跡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神奇的色彩。我們或許沒有愛迪生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安徒生的想象力,但我們能夠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事業(yè)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xiàn),那么,此生就是成功的。
死,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讓我們從世俗中解脫出來,免受世間有煎熬,但這僅僅是對于那些飽受人間的折磨和壓迫的人而言。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的人來說,死也許是一種逃避,是懦弱的表現(xiàn),我們不能如此輕生,因為世間還有許多值得我們珍惜的人和值得留戀和回憶的事。因此,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司馬遷曾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蔽覀円苍S沒有劉胡蘭死得偉大,沒有張思德死得有意義,但我們也應(yīng)該為實現(xiàn)遠(yuǎn)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未來而死,給生命畫上完滿的句號。
4、王羲之用一枝短竹將中華的筋骨與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臥蘭亭,告訴人們要學(xué)會尋找風(fēng)景,欣賞風(fēng)景,享受生活,贊美生活: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同時,他又用這篇短序?qū)⑷松拿}絡(luò)與真諦陳置于字句之間——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人生還需有意義、有價值地度過。
5、一個天朗氣清的春日,你鋪開潔白的紙,揮筆疾書。那些水墨淋漓的字,翩然起舞,歌唱生命,歌唱時光,歌唱一段說不盡的遺憾和感慨。
崇山峻嶺是生命的棲息地;茂林修竹昭示著生命的豐厚可愛;清流激湍,那是永遠(yuǎn)流不盡的時光,在和我們的生命賽跑。
人的每一個微笑,每一聲嘆息,每一滴淚水,都落入河流,激起的漣漪微乎其微。
當(dāng)你要面對藍(lán)的要滴出水來的天空,想象過去與未來的時候,一朵潔白的云,輕盈地飛來,停留在你的額際。你忽然覺得,時光被濃縮了。那些賢士,那些詩歌,那些美好的時刻,一切,都在蘭草的馥郁中定格。
所有的日子仿佛都為這一刻停留,所有的花朵在這一刻開放又凋落,所有的夢想都融入這個難忘的春天。然后一切如云煙,只留下隱約的記憶。
你仰天嘆息:死生亦大矣!
擲筆而去。
蘭亭,孤獨地等候著,它仿佛就是為了等你。生命茫茫,宇宙茫茫,它就是在等一個可貴的機(jī)緣,等你發(fā)出那一聲沉重的嘆息。
看著你酣暢的墨跡,我想,你因為不能超越時空的束縛,所以,才那樣憂傷;但是,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你的筆,從未被時間腐蝕;你的生命,也依然郁郁蔥蔥。(《蘭亭集序》)
6、輕輕地打開書本,我的心躍入了文字中,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蘭亭集序讀后感。
會稽山陰。蘭亭。置身于崇山峻嶺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過,“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說一個故事。一代書圣王羲之,在這里寫下了“遒媚勁健,絕代更無”的序文,一個個“飄若游云,矯若驚龍”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個“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他“嘗極東方,寄情于山水之間”,又臨池學(xué)書,創(chuàng)造出“天質(zhì)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王羲之陶醉于山水,書法之時,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暫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嗎?不是這樣的。對他來說,雖然時間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沒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卻擦出極其奪目的光芒!珍惜時間,并不是珍惜時間本身,把時間當(dāng)成寶貝一樣,而是珍惜生命,憐惜如何度過時間。無所事事的人感覺時間是漫長的,他們似乎有了更長久的生命。但是,他們就像紙上的一條長長的線,單薄而蒼白!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彼嬖V了我們?nèi)绾慰创劳?。而看了《蘭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該如何活著。正如泰戈爾所說:“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時光。曾經(jīng)坐在電腦旁邊,幾個小時不停地玩著游戲,還津津有味,不亦樂乎;曾經(jīng)和同學(xué)們出外游玩,吃喝打鬧,還以為年輕便是如此;曾經(jīng)坐在桌子旁,對著書本一籌莫展,還覺得時間是如此漫長……我真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清晨的陽光灑進(jìn)窗子,請不要用昨夜的夢拒絕她,我們應(yīng)該用朗朗的讀書聲回報她燦爛的笑;五彩繽紛的網(wǎng)絡(luò)世界向你招手時,請不要輕易地把整個身心投入她的懷抱,我們應(yīng)該友好地和她握握手;當(dāng)你想親近大自然的時候,請不要帶著喧鬧同行,靜靜的一個人,大自然才會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開時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時間如白駒過隙,在時間的長河里,我們是激起千層大浪,還是默默無聞,隨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們應(yīng)該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條單薄而蒼白的線已經(jīng)成了過去,現(xiàn)在我們要用生命繪出一幅唯美的畫卷――一朵燦爛的夏花?。ā渡缦幕āx〈蘭亭集序〉有感》)
7、《蘭亭集序》一文當(dāng)中講述了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當(dāng)時文人義士來到這里修契。并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詩歌會。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中,眾皆列坐曲水兩側(cè),將酒觴置于清流之上,詩人們即興做詩的宏觀場面。
作者因此有感而發(fā),表達(dá)了他的生死觀,批判了古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觀點,這一點是很值的稱頌的。
作者覺得,當(dāng)人們在陶醉于一時的快樂和追求滿足的同時,卻不知老之將至,隨著時光的流逝,感嘆便油然而生,過去的快樂已為陳跡。在這其中,作者也無不流露出無奈悲哀的情緒,在這方面我不同意作者的觀點。
雖然,死對于人們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可這又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當(dāng)一個人感嘆自己將要離開人世時,何不想想,既然死已是定綠,何不利用剩余的時間去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而是在那兒獨自的悲哀與惆悵。這樣只能消磨自己的時光,加快自己的死亡速度。
雖然,快樂不會伴你終身,但你畢竟快樂過。當(dāng)你去追求自己所喜愛的人或事物,雖然歷盡搓(挫)折,但你也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是你激情燃燒的導(dǎo)火線。當(dāng)時光流逝,老之將至?xí)r,回顧往昔,不論快樂還是悲傷,總會給你即將逝去的生命帶來欣慰和快感。(《讀〈蘭亭集序〉有感》)
8、 死,我們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們也驚慌不已,所以我們盡可能地遠(yuǎn)離,希望一直不會在某個轉(zhuǎn)彎路口,碰見它。
生,我們留戀;在年輕時,我們忘卻關(guān)注這個世界;年老后,我們多想一直睜著眼睛,多想看看這我即將遠(yuǎn)去的花花世界。
可人總是這樣,在失去之時才后悔當(dāng)初沒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聲嘆氣,抱怨當(dāng)時的無知。
文中作者在蘭亭集會上心情愉悅,此時的他卻突然領(lǐng)悟到,快樂時光的短暫?!八郎啻笠印北砻髁送豸酥畬θ松木鞈俸蜔釔?。我想每個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開”,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現(xiàn)在,盡情地享受在“生”的樂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暢談志趣抱負(fù);可是同時代有的人卻隨著自己的性情、愛好,不受拘束,放縱無羈的生活,這是他們所追求的。當(dāng)他們沉浸在自得、愉悅時,衰老卻在背后不知不覺地到來,于是,人們感嘆人生無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知道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為他無法改變下一刻的事態(tài)變遷。
對人生的倔強(qiáng)執(zhí)著,對死的厭惡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們痛恨時間的一去不復(fù)返。哪怕是回頭看看走過的足跡的機(jī)會都沒有,它無情地朝著沒有盡頭的終點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傷心的淚水,痛苦的呻吟,它也不聞不問,只是冷酷的走著,把我們甩在一邊。
為什么人會有生老病死?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掌控命運?好想永遠(yuǎn)停留在此刻,這幸福的瞬間,然后把所以令人煩惱的東西都趕走,只留下美好的。
但我們只有無奈地?fù)u頭。
有所觀察、品味、感悟,就足可充實我的人生! (《讀〈蘭亭集序〉有感》)
9、王羲之說過:“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钡拇_,人生匆匆,短短數(shù)十載而已。所以他才認(rèn)為死和生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他本來就知道“一死生”“齊彭殤”是虛幻荒唐的、妄造的。讀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對自己生命的熱愛之情。正因為人生無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無盡的眷戀......
生活在當(dāng)今社會,我們并沒有像王羲之那時的社會壓力,所以我們應(yīng)該活得更自在?!凹葋碇?,則安之”,既然擁有了享受生活的權(quán)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將要失去時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們雖沒有王羲之那樣獨特的見解,但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價值,那么我想我們也是幸福的,因為冥冥之中我們已詮釋了自己生命的真諦,如果能夠這樣,那就足夠了。
昨天是已走過的,明天是即將走過的,唯有今天正在走過……生命數(shù)十載,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能一帆風(fēng)順地走完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為之付出,拼搏過,曾珍惜過,那也必將是無怨無悔!
我們并不能夠去改寫歷史,也不能夠預(yù)知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珍愛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著,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創(chuàng)造那無盡的回憶與歡樂。請珍惜這絕無僅有的機(jī)會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著的意義……因為,只有懂得生命真諦的人,才可以將短暫的生命延長?。ā蹲x〈蘭亭集序〉有感》)
10、讀完《蘭亭集序》,首先想到的還是生與死的問題。
王羲之在文章中寫明了自己的生死觀,在他看來,對生的執(zhí)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他認(rèn)為,死和生具有同樣重大的意義。
作者由生想到死,感嘆人生無常,但又不是消極的心態(tài)?!肮讨凰郎鸀樘撜Q,齊彭殤為妄作”,表現(xiàn)出他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
生老病死,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客觀規(guī)律,然而我們都畏懼死亡,可是死亡并沒有因為我們整天擔(dān)心它,它就會偏愛我們而不來找我們。我想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試著換個心態(tài)去生活。
上帝給予我們的都是公平的,最初的我們都是一樣的。但是為什么有人生活的富足,而有人卻只能沿街乞討?是因為他們的目標(biāo)不同。有人志向遠(yuǎn)大,就會為之奮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放棄。而那些稍有不順就停滯不前的人就只會抱怨命運的不公,永遠(yuǎn)都抱著一顆悲觀的心生活,生命里怎么會有燦爛的陽光呢?所以,保持樂觀的、積極的心態(tài)尤為重要。
雙手高位截肢的劉偉創(chuàng)造了達(dá)人秀冠軍的奇跡,沒有手,卻用腳彈奏出了常人用手都很難彈出的優(yōu)美曲子,是什么讓他做到的?是毅力和一顆樂觀的心!他說:“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正是這種樂觀的心態(tài)讓他取得了成功。 人總是會死的,再多的擔(dān)心也是無濟(jì)于事。與其整天都活在畏懼死亡的陰影里,還不如換個心態(tài),去做點有意義的事,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既然父母賦予我們生的權(quán)利,我們就有義務(wù)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人生!(《讀〈蘭亭集序〉有感》)
11、 一千六百五十六年前暮春三月的一天,一群人來到一個叫蘭亭的地方集會宴飲。曲水流觴,逸興遄飛,坐中俊才豪杰,各個把酒臨風(fēng),即席吟詠,好不熱鬧。參加的人或許不知道,這一場熱鬧,竟然能永載史冊,而浙江紹興的老農(nóng),更不敢想象這個叫蘭亭的地方會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化標(biāo)簽。畢竟,才子佳人相邀聚會,政客富賈附庸風(fēng)雅,在習(xí)慣于山水寄情詩賦抒懷的古代中國,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奇跡的發(fā)生,委實太簡單了,僅僅就是因為一個三十二歲的太守的筆走龍蛇,使這次集會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文化活動,而小小的蘭亭,也毫無爭議地定格在了歷史的文化標(biāo)桿上。太守,就是當(dāng)年的東道主王羲之,所謂的筆走龍蛇,就是王羲之用行書寫下了《蘭亭集序》。一個是書圣,一個是書圣寫下的“天下第一行書”,就憑這兩點,蘭亭能不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瑰寶嗎? 《蘭亭集序》這篇文章,昭明文選里沒有登錄,古文觀止里卻赫然在目,這是很令人不解的地方,而《世說新語》里雖有錄入,卻比現(xiàn)在的《蘭亭集序》少了二百多個字,也留下一個大疑問。所以,在郭沫若先生為此大打筆墨官司之后,我們確實很難在文章內(nèi)容上作什么評價。
“死生亦大矣”,是對六朝明理的沉痛反對,“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笔菍锨f清談的無情撻伐,這些思想即便是后人附會,我們也可以記到王右軍的頭上,因為憑右軍的性情和作為,是完全可以擔(dān)當(dāng)這樣的責(zé)任的。
可惜的是孫綽、謝安等諸多高明之輩,他們在蘭亭上寫的詩,卻被一紙序文遮蔽到毫無光彩,連陪襯都很勉強(qiáng),這真讓我們扼腕嘆息。所以,我有時不免想,如果遇見子安或逸少這樣的人,盡量還是少說話,留個名頭,甘心情愿地做一片綠葉也算是幸運的了。(《讀〈蘭亭集序〉有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