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國學(xué) 01-10 18:26 投訴
閱讀數(shù):2313
來自專欄:國學(xué)文化共1689篇a臘八節(jié),俗稱“臘八”,即是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tǒng)。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據(jù)《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毕拇Q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一些地區(qū)還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
佛教傳入,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被稱為“法寶節(jié)”,是佛教盛大的節(jié)日之一。
我國民俗中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吃臘八粥的風(fēng)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節(jié)源于生活在漫長農(nóng)耕歲月里的先民對自然的感恩、對生命的崇拜、對未知的敬畏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人們也在節(jié)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體驗世態(tài)人情,或欣喜或嘆惋,胸中用涌動著的情感與眼前的景物交織。除了紀(jì)念先祖、闔家團聚、祈福迎祥等節(jié)俗,臘八節(jié)還有一種詩意的打開方式,文人墨客拈韻賦詩,將歲暮之時的情緒、感悟與哲思傾注筆端,落筆成文便成了千百年淺吟低唱的辭章。
蠟日
陶淵明
風(fēng)雪送余運,無妨?xí)r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錄自《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2011年版)
【題解】
這首詩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作品。詩人“蠟日”飲酒賞梅,即景言情,表達了超外物而意足、悠然自適的心境。
【評析】
世人皆知陶淵明愛菊,此處收錄的恰是一首詠梅詩。詩的開篇交代時令,承題中“蠟日”,同時也為整詩奠定了明亮的基調(diào)。風(fēng)雪中已近年終,但是溫暖的時節(jié)還是來到了。門的兩側(cè)栽種了梅樹與柳樹,梅樹的一條枝杈上有花綻放。正如莊子所說:“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于心者也?!薄凹选币鉃槊馈⒑?,是詩人對初綻梅花的評價,也為下文詩人與梅花對話做好了鋪墊?!拔页薄盃栄浴保瑢懺娙伺c梅花之間的唱和。“得”字說明,人與花在溝通上默契投合。當(dāng)詩人沉醉自適之時,景物不再是景物,而幻化為友人,詩人將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自然之中,打破了人與花的對立,將自己的性情投射到景物中,才有了“得”字的渾融為一,營造出天人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而“得”又加深了酒中趣的程度?!昂味唷睘橘潎@,極言對酒當(dāng)歌之樂。這種樂趣莫可名狀,用言語是說不清楚的?!罢律健本?,既收束全詩,又有宕出遠(yuǎn)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遠(yuǎn),韻味悠長。這首詩清新明麗,可謂“無我之境”(清王國維《人間詞話》)審美境界的典范。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錄自《全唐詩》225卷,中華書局1960年版)
【題解】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人臘日得皇帝賞賜,內(nèi)心欣喜萬分,賦詩抒懷。
【評析】
首聯(lián)開篇扣題,以“常年”與“今年”構(gòu)成今昔對比,點明詩作創(chuàng)作時的天氣特點,也因此為詩定下了輕快的調(diào)子。頷聯(lián)寫景,所謂寒極而春,詩人以雪色、萱草、春光、柳條寫出了春色犯寒而來的景象,描寫精致準(zhǔn)確,蘊意深刻。首先賦予萱草以人的特點,以“侵凌”和“還(huán)”表明雪色消退,不是因為太陽照射,而是因為萱草的生命力強大。同時古人認(rèn)為萱草是一種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暗示詩人此刻愉悅的心情。而柳樹枝丫“漏泄春光”,則說明春意尚微弱,畢竟還是臘月時節(jié),既是客觀描述,又滿載希望之意。頸聯(lián)記事。詩人一散朝就回家,待到晚上打算暢快淋漓地喝上一頓?!傲家埂奔磁D祭之夜,“良”字也源于詩人的心理感受。尾聯(lián)為頸聯(lián)做出解釋。因為皇帝恩賜了口脂、面藥、翠管、銀罌等物,重感恩意,心生歡喜。如此看來,首聯(lián)的春回大地之感,或許更多來自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
【相關(guān)鏈接】
唐朝貞觀年間,蠟祭與臘祭分設(shè),農(nóng)歷十二月寅日蠟祭百神,卯日祭祀土神,辰日臘祭先祖先宗。到玄宗開元定禮制,“三祭皆于臘辰,以應(yīng)土德”(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梢?,唐時以辰日為臘日,尚未確定在臘八上。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臘日,皇帝在苑中召見近臣,賜給他們臘祭的供品,晚上,名臣近臣從皇宮的北門入內(nèi)殿,皇帝為臣子們準(zhǔn)備了酒食和特別的賞賜,即口脂、紅雪、澡豆等??谥愃朴诮裉斓拇礁?;紅雪、紫雪、碧雪均為面藥(或稱面脂、面膏)的種類,是將天然色素加入面脂中,類似于今天有調(diào)節(jié)膚色功能的護膚霜。此二者用以防止冬日里肌膚皸裂。澡豆則是以豆粉添加藥品制成的洗顏粉末,許是對前代臘日沐浴傳統(tǒng)的沿襲。上述賞賜盛裝在碧鏤、銀罌這樣精美華貴的容器中,外面再用香羅包裹起來,香羅上打個花結(jié),并寫上“敕”字,示為御賜。正如詩人王建《宮詞》中描寫的:“黃金合里盛紅雪,重結(jié)香羅四出花。一一傍邊書敕字,中官送與大臣家?!?div style="height:15px;">
清《雍正祭先農(nóng)壇圖》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陸游
臘月風(fēng)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jié)物新。
(錄自《全宋詩》第39冊,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
【題解】
這首詩是宋代著名詩人陸游的作品,作于紹熙三年(1192)。已近古稀之年的詩人,閑居故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西村是山陰的一個小村莊,也是詩人常常游賞之處。這首詩寫詩人臘八西村信步時沿途的節(jié)日風(fēng)光,感慨年邁多病的閑居生活,表達了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評析】
首聯(lián)以天氣開篇,交代“時”?!吧⒉摺钡脑?。臘月漸有春意,詩人趁天暖隨處走走,常常會路過鄰近的西村?!芭D月”扣題中“十二月八日”;“散策”扣詩題中的“步”;“吾鄰”扣“西村”,并導(dǎo)引出頷聯(lián)的景物描寫。頷聯(lián)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草煙漠漠”,柴門里灶煙彌漫,是人們忙碌生活的樣子;“牛跡重重”,野外溪邊到處都是牛的腳印。而詩人的狀態(tài),游離在這生活畫卷之外。頸聯(lián)“多病所須唯藥物”,徑用杜甫《江村》詩中的成句,表明自己年老多病,暗含馮唐易老之嘆。承接“多病”,詩人自嘲是一個與差役、賦稅都無關(guān)的閑人,流露出老邁體弱、力不從心的沉郁悲涼。頸聯(lián)的抑,為尾聯(lián)的揚做好了鋪墊。尾聯(lián)筆調(diào)突然一轉(zhuǎn),十二月八日佛寺僧人熬制佛粥,詩人“今朝”得佛粥增福延壽,不禁覺得臘八節(jié)的“江村”萬象更新起來。一抑一揚,展現(xiàn)了詩人不拘與豁達的心胸。這首詩言辭平易,情感細(xì)膩,老筆尤健。
【相關(guān)鏈接】
宋代政權(quán)初建,統(tǒng)治者選擇以恢復(fù)、發(fā)展佛教來治理國家,佛教也契時應(yīng)機,逐漸傾向中國人的世俗生活,臘八節(jié)的出現(xiàn)就是一個證明。漢傳佛教中,農(nóng)歷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成佛日,各地寺院在臘八日都會舉行施粥活動,深得民心。加之宋代只有王侯官家仍在臘日進行祭祀,民間臘日的祭神、祭祖功能被分散到了除夕和春節(jié),祭灶又被安排到了臘月二十三,佛家的臘八節(jié)便取代傳統(tǒng)的臘日祭祀在民間流行開來。
據(jù)《佛所行贊經(jīng)》所載,釋迦牟尼六年苦修卻無法悟道,一日,因為過度饑餓、勞累,他暈倒在地。一放牧女子從旁經(jīng)過,將帶在身上的雜糧加上牛乳熬煮成粥喂給釋迦牟尼,他受食而恢復(fù)體力,終悟道成佛。因此,佛家將粥稱為“藥食”,具有挽救生命的神圣色彩。唐朝敦煌地區(qū)的寺院,就有臘日“煮藥食”的習(xí)俗,大致為油、酥、面煮制而成的粥狀食物。宋朝時,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佛家的七寶五味粥,是用奶、菇、核桃仁、百合等食材制成,味咸香,供佛及僧道、施主。而民間的果子雜料粥則沒有定式,完全依吃粥人的喜好隨意選材。人們不僅吃粥,還將所謂的“侑僧粥”“佛粥”作為禮物互相贈送?!芭D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傳侑僧粥。栗桃棗柿雜甘香,菱椇芝栭俱不錄”(宋王洋《臘八日書齋早起南鄰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盡之因成小詩》)。
清姚文瀚《歲朝歡慶圖》 (局部)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蘇軾
衛(wèi)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錄自《全宋詞》第1冊,中華書局1965年版)
【題解】
這首詩是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的作品。張懷民,名夢得。詞人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與之交游頻繁。這首詞作于神宗元豐六年(1083),是年,友人張懷民將離開黃州回京受命,臘八節(jié)詞人赴懷民處飲酒,臨別感懷。
【評析】
上片開篇起興,以功成名就的歷史人物,引出友人張懷民。衛(wèi)青、霍去病是名臣元勛,韋氏與平氏皆父子賢相相傳,詞人以上述人物的家世類比友人,說明懷民亦是名門之后,且心懷大志、才智過人?!按刁稀本溆弥莒`王太子王子晉駕鶴仙去之典,意在表達懷民本該在京城,不應(yīng)屈居黃州。詞人將懷民回京一事喻得道成仙,故有“駕彩鸞歸去”一說。上片盡是鼓勵,下片滿載不舍。過片寫實,交代此次飲酒的環(huán)境、地點、天氣、時間?!八麜r”句為虛寫,此時詞人與懷民在燒香閣中飲酒,想象著懷民華麗堂舍沉醉的樣子,既是對友人的祝愿,也引出下文之“莫忘”?!澳本涑猩掀伴e駕”句,運用對比襯托的方式,形成了詞人與友人未來狀態(tài)的強烈對比:同為貶謫黃州之人,一個老死異鄉(xiāng),一個回京任職,反差之大,使悲者更悲。這首詞歷史與神話無痕結(jié)合,情感與典故融合自然,言辭平易,情感真摯。
宋蘇軾《木石圖》
賀新郎·為徐晉遺催妝
陳維崧
時十二月初八夜大雪。
雙綰同心結(jié)。喜今夜、新人二九,殘年臘八。
幾隊紗籠徐引導(dǎo),光漾黃金跳脫。
何況是、玉人如月。
小捉養(yǎng)娘簾底問,問徐公、城北人爭說。
燈下看,果英發(fā)。
天公更自風(fēng)流絕。響瓊簽、且煩青女,細(xì)飄珂雪。
為驗謝娘才調(diào)好,故把吳鹽輕撒。
不須慮、銅輿街滑。
我識李謩吹笛手,但今宵、鳳竹休頻擪。
枕函上,印紅頰。
(錄自《全清詞·順康卷》第7冊,中華書局2002年版)
【題解】
這首詞是明末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的作品。古人將贈給待嫁新娘的詩稱為催妝詩,簡稱“催妝”。徐晉遺,詞人的表弟。這首詞是為徐晉遺大婚所作。清時遵古禮,晚上迎娶新娘。是日臘八,迎親時遇大雪。
【評析】
上片寫迎親的場景。開篇“雙綰同心結(jié)”,象征男女之間的忠貞愛情,詞人以此祝福新人。“喜今夜”,引出婚禮之人與時間?!皫钻牸喕\”“黃金跳脫”,寫出了迎親隊伍的盛大與豪華。清代婚禮,新娘的車輿是在家中女眷或婢女陪同下前往新郎家的,女人們佩戴珠光寶氣,故有“黃金跳脫”的光芒如水蕩漾之說。玉人即新娘,“月”承上文之“光”,此句夸贊新娘品貌?!靶∽健本?,寫出新娘對結(jié)婚對象的好奇以及對婚姻生活的期待?!盃幷f”說明新郎有口皆碑,而“問徐公、城北人爭說”,巧用《戰(zhàn)國策》名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城北徐公”的典故,以此說明新郎貌美風(fēng)流?!肮l(fā)”,是詞人假借新娘身份對新郎的評價,夸贊新郎的同時,表明二人情投意合。
下片用“謝家詠雪”之典故。據(jù)《晉書·列女列傳》記載,晉人王凝之之妻謝道韞,是東晉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宰相謝安的侄女,自小聰識有才辯。一次,謝安召集子侄論文賦詩,天突然下起大雪,于是謝安問:“紛紛白雪像什么?”侄子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倍x道韞答:“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敝x道韞的比喻精妙,謝安聽后很是高興。是為佳話。詞人化用此典故,一來以新娘比一代才女、女中名士,夸贊其才情;一來說明大雪是為新娘而來,為婚禮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因婚禮必須在子時前結(jié)束,因此以“瓊簽”表達出時間緊迫之意。天降大雪,路必定滑。繼而詞人以唐玄宗時期著名笛手李謩指代新郎。唐元稹《連昌宮詞》有“李謩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shù)般曲”。是說正月十五前夜,唐玄宗新創(chuàng)了一首笛曲,次日夜卻在坊間酒樓聽到新曲,大為震驚。查明后得知是李謩在上陽宮附近賞月時,聽到了宮中笛曲傳出,便默默記下,玄宗感到十分驚異而未加怪罪。詞人以李謩贊新郎才華出眾、聰慧過人。這首詞精于用典,兼負(fù)情趣,對新人的祝福傾瀉而出,又不失精美。
每天讀國學(xué)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品讀華夏文化Y已關(guān)注
來自專欄:國學(xué)文化共 1689 篇 上一篇說說臘月的民俗有哪些?蘇軾:與其悲觀抱怨,不若坦蕩達觀下一篇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說說臘月的民俗有哪些?°臘八|事事粥全,歸家可期°10首影響最大的詩,道盡無數(shù)人的心聲來自專欄:
國學(xué)文化(168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