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fā)挑戰(zhàn)賽#
現(xiàn)如今,隨著家里老人年齡的增大,以及各種家庭原因,選擇請保姆或者把老人送養(yǎng)老院,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發(fā)展的大趨勢。
至于老人在養(yǎng)老院過得開不開心,快不快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養(yǎng)老院能解決老人基本的日常,讓兒女安心的工作,這些就足夠了。
因為,兒女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人說:父母可以為孩子放棄所有,反過來,為什么兒女不能為了父母的晚年,犧牲自己呢?
回答是:不能,肯定不能!只能盡量。
反問:我們的父母,會不會為了他們的父母而犧牲自己的家庭?回答也是肯定的:不能!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相互指責(zé),因為,道理是通的!只是,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
退休金高的老人,去養(yǎng)老院,能過得好一些。
就拿89歲的柳大爺來說,退休金九千多,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在外地,就兒子和他生活在一個城市。
自從老伴去世以后,柳大爺覺得孤單,想找個老伴。兒女又不同意,兒女們說,八十多歲的人了,別添堵了,去養(yǎng)老院吧。
柳大爺堅決不去養(yǎng)老院,堅持一個人過,結(jié)果,不到半年,腦梗了,養(yǎng)老院成了最佳選擇。
兒子說:不去太差的,就盡著老爺子的工資來,于是就找了一家一個月八千多醫(yī)養(yǎng)結(jié)合的那種養(yǎng)老院,在這住的大部分都是離退休干部,里面的很好,這里的護工也都圍著老人轉(zhuǎn),即使這樣,柳大爺還是想回家去住,他總覺得住在這里別扭。
當(dāng)兒子來看望他的時候,他試探性和兒子商量說:我把工資給你,你在家照顧我不比你上班強嗎?
兒子直搖頭:爸,這不現(xiàn)實,之前我們就經(jīng)常抬杠,這要是成天生活在一塊,不敢想象啊,你就安心在這住吧。再說這里都是專業(yè)人士,有護士和大夫,在家哪有這里方便呢。
柳大爺很失落,但也只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
柳大爺自己能靠工資維持自己,沒有拖累到兒女,這也算是當(dāng)下比較幸運的家庭了。
由此可見,人到了晚年,錢即使?jié)M足不了精神生活,物質(zhì)上是一定高于別人的。
那些沒有收入,或者收入低的老人,所選擇的養(yǎng)老院,就是有口飯吃,凍不著,有個地方安身的地方而已,至于能不能活得好,只能聽天由命。
也有一部分家庭,大致會因為三種情況,而選擇自己照顧老人。
第一種:迫于經(jīng)濟壓力,送不起養(yǎng)老院,也請不起保姆,只能子女親力親為。
這種家庭的在農(nóng)村比較常見,老人沒有退休金,子女的條件參差不齊,送養(yǎng)老院,有錢的不在乎,沒有錢的就費勁,這種情況,兒女輪著照顧的比較多。
90歲的王奶奶,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她有嚴重的糖尿病后期導(dǎo)致了眼睛模糊,之前都是老伴照顧她,后來,老伴被查出肺癌晚期。老伴生病期間,大部分都是女兒在照顧。
老伴去世后,四個兒女開始輪流照顧她,一家一個星期。
王奶奶還有脫肛的毛病,每大便一次就特別痛苦,在農(nóng)村住的是平房,廁所都在室外,王奶奶歲數(shù)大了,行動也不方便,女兒就給她買了個塑料馬桶,放在屋里。
四個人,輪流一天過來送三頓飯。男人心畢竟粗,馬桶倒的也不及時,再加上王奶奶每次大便都搞得到處都是,家里臭烘烘的,洗洗涮涮的活的活都是女兒回來干。
時間長了,女兒也煩了,態(tài)度明顯的不好了。
大兒子做點小買賣,在附近的集市上擺攤,二兒子是個瓦匠,小兒子在家種地,可想而知,每家都很忙,這種情況下,王奶奶的生活質(zhì)量可想而知能好到那里去。
兒女們活得疲憊不堪,王奶奶成天唉聲嘆氣喊:快讓我走吧,快讓我走吧,活著太遭罪了......
兒女們愁眉苦臉說:媽,別喊了,遭罪活吧,我們更累,更遭罪啊。
八個月后,王奶奶走了,兒女們齊呼:可好了,咱媽不遭罪了,咱們也解脫了!
第二種:老人專橫跋扈,非要兒女守在身邊。
這樣的老人,兒女一般都比較順從,但是,到最后,結(jié)局都不會太好。
楊奶奶腦溢血后,和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提出了要求,讓他們守在身邊照顧她。原因就是,她為孩子們付出的多。
楊奶奶四十多歲的老伴意外去世,她三個孩子拉扯大,沒有再嫁人,孩子們也都知道母親為他們付出了很多,也吃了不少苦,所以對母親一直是言聽計從。
可就在這個問題上,出現(xiàn)了分歧,大兒要上班,不能辭職照顧,要出錢請保姆。老太太不同意,她說:白天上班,晚上可以來照顧我。
孝順的大兒子看著流淚不止的母親,只能答應(yīng)。
楊奶奶的女兒已經(jīng)退休,小兒子不務(wù)正業(yè),沒有工作,楊奶奶提出,讓大兒子每個月拿出三千塊錢,她要補貼小兒子和女兒,算是大兒子白天的工時費。
孝順的大兒子只能照辦。
大兒媳不高興,說這樣還不如雇人!姐姐弟弟說,憑什么不能辭職?媽都這樣了,就不能犧牲一下自己!
楊奶奶對大兒子也是摔摔打打,大兒子精神恍惚,上班路上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
楊奶奶接受不了這個打擊,病情加重,有半自理變成了不能自理......
由此可見,不明事理的老人,會讓整個家庭都混亂不堪。
第三種:是子女不舍得把老人送養(yǎng)老院,選擇自己照顧。
這種的選擇,很多人會從初衷有擔(dān)當(dāng),善良,不忍心,一腔熱血,逐漸變得無可奈何,厭煩,體力透支,精神折磨,而后悔萬分,作繭自縛般......把自己囚禁在父母生活的牢籠里面。
53歲呂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父親摔了一跤之后,她主動承擔(dān)起了照顧父親生活,這一照顧就是三年,可是在父親心里,兒子才是他的主心骨。
老爺子對照顧他的女兒,萬般的不滿意,自己是百般委屈,每當(dāng)女兒提出撂挑子不干了的時候,老人又會示弱。
老人心里也明白,除了女兒,兒子是不會照顧他的,兒子偶爾來探望,老爺子喜出望外,滿心歡喜,恨不得把家里他認為好的東西都給兒子才好。
最終老人去世的時候,把價值100多萬的房產(chǎn)全部給了兩個兒子,只留給呂姐一副銀手鐲......可以想象,呂姐當(dāng)時是怎樣的心情。
守在老人身邊的些子女,實際上是囚禁了自己,這種選擇說不上對錯,父母肯定比在養(yǎng)老院里面要享福,至于老人知足不知足,是個未知數(shù),事實證明,知足的不是很多。
不在老人身邊守著的人,永遠都是輕飄飄的一副面孔:人老了不都是這樣嗎,想滿足他們的所有的要求,不可能。
當(dāng)一個人沒有了價值的時候,也就沒有了話語權(quán)?,F(xiàn)在的老人,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因為創(chuàng)造不了價值,也就不可以隨心所欲,人老了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多說話,不要想每個兒女事情都知道,也不能提太過分的要求,不能一切都順應(yīng)自己的想法來,否則,就會把家里人搞的都離你遠遠的。
這是人類生存的法則,看似殘酷,卻是現(xiàn)實,誰也無法改變,也改變不了。
人生活到最后,沒有了價值,是很悲涼的。
任何關(guān)系走的太近都是一種災(zāi)難,這也是很多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矛盾的根源。
人老了,在沒有失智的前提下,不要分過的要求兒女,否則就是給自己樹敵。
來世間走一遭不容易,且活且珍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