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篆書概述(一)
篆書筆法:一字一法。
不同字體示范:“愛”字
篆書學習的好處:
1、可以幫助理解中國書法藝術。殷商到秦統(tǒng)一文字前都是篆書發(fā)展時期。大約有3200多年左右的歷史了。
2、可以加深對于用筆的認識。
書法三要素:章法、結體、筆法。
毛筆四德:尖、齊、圓、健。
筆頭分三部分:筆尖、筆腹、筆根。
運筆技巧之中鋒、側鋒。
篆書:中鋒。
用筆時力量的感受:提、按。
寫字什么是寫得好:一是準確性;二是穩(wěn)定性。
第二講:篆書概述(二)
1、學習篆書對學習其它字體有什么幫助?
顏體筆法和歐體筆法區(qū)別:
外拓筆法:來自于篆法。有人説:顏真卿的字具有“篆籀氣”:形容有很多篆書的筆法。
篆書對其它字體結體的影響:對隸書的影響尤其大:“不究于篆,無由得隸”。
2、學習篆書的軌跡
一是技法;二是篆書的歷史;三是石篆。
3、小篆的學習軌程:
以《嶧山刻石》為主,以《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等秦朝的刻石為輔。
臨摹清代鄧石如、吳讓之等大家的篆書。
回溯秦漢時期的碑刻。
下?lián)崆宕渌蠹业淖瓡?,與秦漢時期的篆書進行比較。
上溯大篆。
4、講述以小篆作為范本來學習篆書的原因。
第三講:篆書筆法
1、書寫姿勢:坐姿、站姿。
2、五字執(zhí)筆法:擫、押、鉤、格、抵。要求:指實掌虛。要求:懸腕、懸肘。
3、宣紙
4、毛筆的選擇:大筆、小筆;硬毫、軟毫、兼毫。
以《嶧山刻石》講篆書筆法。形成“格”的意識,把字寫在“格”里面。
字形是偏長方形的。章法:字整整齊齊;字距、行距不是很遠。
篆書的筆畫形態(tài):橫平豎直。篆書筆法是靜態(tài)的,要求寫篆書時心情平靜。
橫畫:入筆、行筆、收筆。
第四講 篆書直畫的書寫
1、橫畫的書寫;2、豎畫的書寫;3、斜畫的書寫。
藏鋒入筆: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中鋒行筆。
回鋒收筆。
要點:長畫要保持均勻,有彈性,毛筆過程中要保持動作的一致性。
第五講 弧畫的書寫、圓圈的書寫
篆書筆畫主要分為直畫和弧畫。
左弧畫、右弧畫:需捻動筆管轉動,保持筆鋒在筆畫中間,順勢中鋒行筆。
要求:要寫出回融的效果,寫出流長度,筆畫才會有力量。
示范字:
圓圈的寫法:
范字:
第六講:篆書圓圈例字的書寫、小篆用筆的要點和難點
1、篆書圓圈的書寫;2、篆書方圈的書寫;3、小篆用筆的要點;4、小篆用筆的難點。
方圓例字:
小篆用筆的要點和難點:
第七講 篆書的用筆技巧
執(zhí)筆無?的技巧:將筆畫銜接處寫成圓轉,“婉”而“通”?!罢垅O股”,轉彎處要有力。
復雜筆畫的書寫:
書寫篆書要注意:無往不收,無垂不縮。保持中鋒行筆。對力量的把握越好,寫字時的筆性就越好,也越容易進步。
篆書結構特征:
是長方形的結構,拆解的地方是圓轉的橫畫是水平的,豎畫是絕對垂直的。
1、對稱。對稱強調的是基點??梢陨弦粭l線,也可以是一個部分。
第八講:小篆的結構特點
小篆的對稱結構;
小篆的均衡結構;
小篆結構變化。
2、均衡。均衡強調的是間距。要求一個字中筆畫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筆畫均勻整齊。
3、小篆結構的變化
1、疏密的變化
二、穿插挪讓
第九講 小篆結構的變化
二、穿插挪讓
三、參差處理
第十講 小篆的筆序
一、小篆的筆序
小篆的筆序其實同楷書、隸書的筆順并無大的差別,大多數(shù)的字也都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橫后豎、先外后內(nèi)。
但有時為了筆與筆之間的銜接方便,以及容易寫出篆書結體的對稱和筆畫的均衡,也可采用一些特殊的筆序。
二、小篆的特殊筆序
有些字為了方便安排筆畫之間的間距和從上而下的書寫,某些筆畫不能一次完成,需要預留空間,待其它筆畫書寫完畢,再接著書寫。
第十一講 小篆的特殊筆序及舉例
長者明專 泰薦能亂 顯壹獻暴
類似的字:蠆:古書上說的蝎子一類的毒蟲。
第十二講:小篆的特殊筆序及舉例
一、小篆的特殊筆序及舉例
盡數(shù)滅為
二、小篆的發(fā)展
李斯《嶧山刻石》。
自魏晉到南北朝、宋元明是篆書的衰微期。
唐:李陽冰。自唐代李陽冰后,“書宗二李”成為學篆者的信條。
清:趙宦光:草篆。帶飛白、帶鉤等筆法。體現(xiàn)清后篆書有了求變的欲望。
清初時,篆書水平普遍提高,如王澍、錢坫等,但燒筆頭、束帛的情況甚為普遍。
……造成清代學術風氣的轉變,“樸學”的發(fā)展,造成金石學、小學、文字學的興盛。為篆書的發(fā)展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清代出現(xiàn)了如鄧石如等大家。鄧石如一生布衣,出身貧寒,少年時靠采樵、販餅為生。受中清梁巘(安徽壽春書院)賞識,推薦給金陵梅氏兄弟,成為梅家的座上客。梅氏為北宋以來江左甲族,家富收藏,秦漢以來碑版刻石拓片,無所不備。鄧石如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眼界為之大開。鄧石如從三十二歲到梅家后,前后斷斷續(xù)續(xù)住了八年。鄧石如乃好《石鼓文》、李斯《嶧山碑》、《泰山刻石》、漢《開母廟闕》、《敦煌太守碑》、蘇建《國山》及皇象《天發(fā)神讖碑》、李陽冰《城隍廟碑》、《三墳記》。每部臨摹各百本。又苦篆體不備,手寫《說文解字》二十本。復旁搜三代鐘鼎,及秦漢瓦當碑額,以縱其勢,博其趣。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盆,至夜分盡墨乃就寢。寒暑不綴,篆書成。
第十三講:清代鄧石如篆書的學習
鄧石如的歷史地位及對篆書發(fā)展的貢獻。
1、鄧石如篆書的特點。
2、鄧石如的歷史地位。
3、鄧石如對篆書發(fā)展的貢獻。
鄧石如弟子包世臣,得鄧派真?zhèn)?。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學識淵博?!端囍垭p輯》。包世臣在《完白山人傳》中這樣描述頑伯的書法:“山人篆法以二李為宗,而縱橫闔辟之妙,則得之史籀,稍參隸意,殺鋒以取勁折,故字體微方,與秦漢當額文為尤近.....”
一、鄧石如篆書的特點
特點一:有提按。
特點二:參以隸意。筆畫、體勢取法隸書方筆的筆意。
第十四講:清代鄧石如篆書的學習
1、鄧石如篆書的特點
2、書寫示范鄧石如篆書字帖
特點三:鄧石如用筆:長鋒羊毫。篆書特點:“疏可走馬,密不容針”。
鄧石如篆書示范:《弟子職》
筆畫有粗細變化,收筆時提筆不回鋒。
第十五講:清代鄧石如篆書的學習
鄧石如篆書例字的書寫
鄧石如篆書字帖:
第十六講 清代吳讓之篆書的學習
一、吳讓之篆書特點
吳讓之,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少時即追慕秦漢印作,后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fā)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
特點一:參以漢碑額,行筆有提按、粗細的變化。
特點二:參以隸意,筆畫、體勢取法隸書的方筆的筆意。
二、吳讓之篆書書寫示范
寫字應該劍膽琴心,剛柔相濟。
第十七講 清代其他篆書大家的學習(一)
一、徐三庚篆書特點
徐三庚,號袖海,清末著名篆刻家。徐三庚出生貧苦農(nóng)家,嘗打雜手道觀。
特點一:徐三庚的側鋒取勢更多。
特點二:參以隸意,筆畫、體勢取法隸書的方筆的筆意。
正面評價:“吳帶當風”。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圣,又名道玄。
向橫向發(fā)展。
疏密變化。
歷史上父子書家:
二、徐三庚篆書書寫示范
先 帝 亮 創(chuàng)
道 半 繹 鴻
三、趙之謙篆書特點
趙之謙,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
趙之謙將北碑的筆法帶到篆書中來。
第十八講 清代其他篆書大家的學習(二)
一、趙之謙篆書特點以及書寫示范
此處故露筆痕以見起訖轉折之用
惟此種可悟四體書合處宜默然會之
趙之謙的貢獻:不完全是靠他寫寫下來的,而是他有綜合的各方面的修養(yǎng),然后他能采用幾個藝術傳承,(予人以啟示書法學習創(chuàng)作)應該是怎么做的。是一個大聰明的大家。
趙之謙篆書特點示范:北碑筆法特點,厚重而又不失婉轉。書寫性非常的強。
二、楊沂孫篆書特點
楊沂孫,清代書法家。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官至鳳陽知府。
三、大篆書體特點
籠統(tǒng)的講,秦以前的篆均可稱為大篆。
羅振玉:小篆筆法;丁佛言:金文筆法;潘主蘭:刀刻筆法。
寫甲骨文:除了臨摹外,還需要對字的理解上。
第十九講篆書的創(chuàng)作
一、如何學習金文
不主張剛開始就學。金文特點: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
由于熔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可能會有殘缺的地方,這些地方我們可以以意為之,但是要把握住所書寫金文的風格特點。
二、篆書的創(chuàng)作
1、確定內(nèi)容;2、查檢文字;3、確定風格書體、形式大?。?/span>4、據(jù)字數(shù)疊好相應的格子;5、書寫。
三、書寫實踐
按照名貼集字方法創(chuàng)作詩文等內(nèi)容。逐漸進入到創(chuàng)作階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