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啟陣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1
《飲酒詩》共二十首,總題下有一篇序,全文如下:“余閑居寡歡,兼秋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fù)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尓。”可見,是同一年秋天,飲酒后所作。
2
這首詩有如下版本的文字差異:
何能爾,一作何為爾。二者皆可通,難分優(yōu)劣。
悠然,一作時時。悠然較好,符合“無我之境”。
見南山,一作望南山。見南山較好,符合“無我之境”。宋代幾個版本都作“望南山”,蘇軾說:“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p>
日夕佳,一作日夕嘉。佳、嘉通假。
此中,一作還中,一作間中。還字語義過實,不如此、間字空靈;間字用法生澀,不如此字常見。
已忘言,一作云忘言,一作忽忘言。云字語義較虛,忽字表示偶然;已字最好,表完成態(tài),有時間錯綜感。
3
詩中有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上有分歧,有必要稍作討論。
南山,歷代多位學(xué)者力證其指廬山。此說于理可通,于文獻(xiàn)有證據(jù)。庾亮《翟徵君贊》:“卒于潯陽之南山?!睍x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六年(391),江州刺史王凝之集中外僧徒八十八人在廬山翻譯佛經(jīng),《出三藏集阿毗曇心經(jīng)序》:“其年冬,于南山精舍,提婆自執(zhí)胡經(jīng),先譯本文。””《九江府志》:“廬山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古稱南障山?!钡?,于情不必較真。好讀書而不求甚解的陶淵明,飲酒后為了歡笑而作的詩歌,意不在山之名,而在山之形——挺拔峻峭、高低起伏的形狀。這符合詩人“悠然”的心情?!疤K門四學(xué)士”之一晁補之對此有很好的說法:“本自采菊,無意望山?!保ā峨u肋集》)
王瑤先生提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觀點:南山是“壽考的征象”。他的邏輯是:采菊是為了服食,服食是為了延年。他的這個觀點遭到了多位學(xué)者的反對。不過,要么沒有提出反對的理據(jù),要么反對的理由差強人意。例如,龔斌《陶淵明集校箋》:“……悠然句后緊承‘山氣’二句,描繪所見實景,則前面之南山,顯然不是意念中‘壽考的征象’?!蔽曳磳ν醅幭壬^點的理由是,說陶淵明采菊是為了壽比南山,跟陶淵明其人、《飲酒》這首詩的風(fēng)格不和諧。陶淵明是個委運自然的名士,《飲酒》表現(xiàn)的是“心遠(yuǎn)”詩人的“悠然”氣度。為了延壽采菊服食,舉目見山都要祈求長壽,陶淵明不是如此拘謹(jǐn)、精明之人。
真意,歷來有不同的解讀。蘇軾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淵明談理之詩,知道之言。龔斌《陶淵明詩集箋注》:“委運自然之意趣。按,此詩中的‘真意’便是‘理’與‘道’,然又絕非抽象之哲理,而是新鮮生動之意趣?!蓖跏康潯豆艑W(xué)千金譜》:“通章意在‘心遠(yuǎn)’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痹婿短諟Y明集箋注》:“蓋淵明所謂‘真意’,乃在一‘歸’字,飛鳥歸還,人亦當(dāng)知還。返歸于自然,方為真正之人生?!?/p>
上述看法,不是游離于這首詩歌之外,忽略了詩歌的句法,便是拘牽于個別字眼(“還”字)。我認(rèn)為,“真意”從“此中”來,此中指“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真意是什么?“欲辨已忘言”,陶淵明既是故弄玄虛,也是表現(xiàn)醉后情態(tài)。如果說陶淵明這里要說的真意是委運自然、返歸自然之類的人生大道理,那么這個意思詩的前四句已經(jīng)表達(dá)得很清楚了,重復(fù)等于啰嗦。因此,真意不應(yīng)該是什么道理,而是一種賣關(guān)子、俏皮的說法。具體地說,就是《讀山海經(jīng)》其一中的“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就是“我醉欲眠,卿可去”(《宋書·陶潛傳》)。
4
有人說,這首詩前半說理,后半寫景。這說法并不準(zhǔn)確。表面上看,詩的前四句以議論為主,后六句以敘事為主。但實際上,整首詩都以敘事為主,前四句表現(xiàn)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與生活環(huán)境。三四句自問自答,透露出敘事的特點:敘述者是酒后之人。
詩的大意,晁補之和王士禎所說可供參考: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本自采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悠然忘情,趣閑而累遠(yuǎn),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間求之。(晁補之《雞肋集》卷三十三)
……心不滯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車馬不覺其喧。籬有菊則采之,采過則已,吾心無菊。忽悠然而見南山,日夕而見山氣之佳,以悅鳥性,與之往還,山花人鳥,偶然相對,一片化機(jī),天真自具,既無名象,不落言詮(筌),其誰辨之?(《古學(xué)千金譜》)
5
詩的好處,最早認(rèn)識到的,當(dāng)然是南朝梁武帝之子太子蕭統(tǒng),他主持編輯的《文選》,將這首詩與第七首(秋菊有佳色)合為《雜詩二首》予以收錄。
贊美過這首詩的人中,王安石的評語令人印象深刻,他盛贊陶淵明這詩為“有奇絕不可及”,稱這詩前四句“詩人以來無此句也”,“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范正敏《遁齋閑覽》引)
蘇軾稱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境與意會”,“最有妙趣”。(《東坡題跋·題淵明飲酒詩后》)
清代學(xué)者溫汝能《陶詩匯評》:“淵明詩類多高曠,此首尤為興會獨絕,境在寰中,神游象外,遠(yuǎn)矣?!?/p>
不過,我有一點不太滿意:前人都把這首詩說得太高大上,太嚴(yán)肅,而忽略了它的輕松、詼諧或者說幽默。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我認(rèn)為詩的末二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一種賣關(guān)子、俏皮的說法,是一種陶淵明式的幽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