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果豐 選編
一、母子情深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用細(xì)節(jié),慈母的深篤之情在最細(xì)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用反問、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意)
【賞析】此詩歌頌人類最崇高的母愛。有兩大特點:1、選取最平常的生活細(xì)節(jié),從親身體驗入手,描述母愛的細(xì)致入微和體貼。 2、結(jié)句以小草與太陽之間的關(guān)系作比喻,對母愛加以熱情謳歌。
歲 暮 到 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及時趕回家,母親是多么高興??!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密密縫;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蔣士銓,乾、嘉時期深有影響的詩人,進(jìn)士出身,任翰林院編修,被乾隆稱為“江右兩名士”之一。與袁枚、趙翼并稱乾隆三大家。其詩現(xiàn)存2500余首。
二、思鄉(xiāng)思家
人 日 思 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譯文】入春剛剛七天(即古代所說的正月初七“人日”),離開家卻已經(jīng)有兩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之前就有了。
傳說鴻雁正月從南方返回北方。詩人以雁歸作襯托,把想歸又不能馬上歸的著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歸家的心情充分地表達(dá)出來了。后世人們常用最后兩句表達(dá)思鄉(xiāng)之情。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yuǎn)行人。
【賞析】這是一首羈旅懷人之詩。 第一句,敘客中度節(jié),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個和現(xiàn)今元旦相似的重要節(jié)日,朝廷放假,民間互贈飲食,穿新衣,賀節(jié),因此冬至節(jié)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才有意思。 第二句,寫在客店里孤寂過節(jié)?!氨ァ倍郑町嫵霭贌o聊賴枯坐的神態(tài)。“燈前”二字,既烘染環(huán)境,又點出“夜”,托出“影”。一個“伴”字,把“身”與“影”聯(lián)系起來,并賦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著我自己的身軀,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兩句,轉(zhuǎn)換角度,不寫自己,改從想象角度寫家人。家人圍爐夜坐至深更半夜,只是因為“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啊,著一“說”字,不見對象,不道內(nèi)容,具有旅途奔波經(jīng)驗的人們不難想見,這份思念和牽掛多深,多苦!全詩四句,后兩句寫家人“說”自己,實際上是為了表現(xiàn)“遠(yuǎn)行人”對“家中人”的思念。對面落筆,含蓄深沉。
三、伉儷情深
月 夜
唐·杜 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賞析】天寶十五載(756),安史叛軍攻進(jìn)潼關(guān),杜甫離家北上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后的長安關(guān)押;杜甫望月懷遠(yuǎn)(望月懷遠(yuǎn)詩),思念寄居鄜州的妻兒家小,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題為《月夜》,如果從自己方面落墨寫望月,一入手應(yīng)該寫“今夜長安月,客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已經(jīng)進(jìn)了一層。妻子尚有兒女陪伴在旁,為什么也“獨看”月亮呢?下聯(lián)“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fēng)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眯号摹安唤鈶洝狈匆r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jìn)一層。
在一二兩聯(lián)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yīng)該和“今夜”、“獨看”聯(lián)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dāng)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jié)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于一二兩聯(lián)之中。“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嗎?我們知道,安史之亂前,作者困處長安達(dá)十年之久,與妻子在一起,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dāng)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fù)擔(dān),哪能為她分憂??!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聯(lián)描寫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進(jìn)一步表現(xiàn)“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xí)?dān)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而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當(dāng)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jié)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現(xiàn)希望的詩句作結(ji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把并倚“虛幌”(薄?。υ率娉畹南M耐杏诓恢昂螘r”的未來?!半p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所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在“獨看”的淚痕里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間,時代的脈搏是清晰可辨的。如黃生所說:“五律至此,無忝詩圣矣!”
四、兄弟姊妹之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 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 憶 舍 弟
唐·杜 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開筆突兀,渲染濃重悲涼的氣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運用以幻作真的手法,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沉痛悲慘至極)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概括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遭遇)
【賞析】杜甫共有四個弟弟。這首詩就是抒發(fā)在安史之亂中對不在身邊的弟弟的思念。(舍弟: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弟弟。)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先描繪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 “斷人行”點明社會環(huán)境,說明戰(zhàn)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 頷聯(lián)點題?!奥稄慕褚拱住保葘懢埃颤c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ji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霸率枪枢l(xiāng)明”,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極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wěn)。”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lǐng)。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看似與憶弟無關(guān),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xiāng)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接下來,詩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本容易勾起思鄉(xiāng)之念。今又逢詩人遭離亂之苦,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坝械芙苑稚ⅲ瑹o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jìn)一步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dá),更何況戰(zhàn)事頻仍,生死茫茫當(dāng)更難逆料。含蓄蘊藉,郁結(jié)著無限深情。
梁啟超在“情圣杜甫”一文里曾這么寫道:“我以為工部最少可以當(dāng)?shù)闷鹎槭サ幕仗?,因為他的情感的?nèi)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極熟練,能鞭辟到深處,能將他全部反映不走樣子,能像電氣一般一振一蕩的打到別人的心弦上。中國文學(xué)界寫情圣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喜 見 外 弟 又 言 別
唐·李 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一個“一”字,表現(xiàn)出突然相逢的意外)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因意外相見而熱烈激動傾訴別情,揭社會長期動蕩、示人生感慨)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深夜敘談闊別往事,說不盡滄桑巨變,直至傳來暮天的鐘聲)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轉(zhuǎn)入言別,想象登程遠(yuǎn)去的情景,表達(dá)后會難期的惆悵心情)
【賞析】首聯(lián)是說:少年時候久經(jīng)離別,想念的情意原是不輕的;如今老了,就是相逢,也免不了有些悲傷?!?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自憐”“又作”貫通一氣,借此直抒胸臆,表達(dá)無限悲慨。‖“湖海”久隔,“塵沙”遠(yuǎn)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yuǎn),以數(shù)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
示 長 安 君
宋·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
【賞析】嘉祐五年(1060),王安石出使遼國,臨行前與妹妹王淑文(被封為長安縣君)話別,寫下了這首詩。多年來,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隨夫遠(yuǎn)宦,兩人離多會少,此番又是短暫聚會,也不知后會何期。詩人只把這番情景娓娓道來,言語淺顯尋常,道出了兄妹間真摯而又親切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