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心思成就孩子,可是,最終卻不了了之,或者一事無成。你,究竟錯在了哪里?
—— 趙老師
2018年寒假走心第一期集訓(xùn),160多個孩子,光陪同的家長就近70人。
8天時間,李波老師帶著近30位老師奮戰(zhàn)在第一線。
王曉華老師、楊婷老師、左興馳老師,和我站在第二線,我們也接待了形形色色的家長。
在這些家長中,有一類父母讓我深感無奈:
愁苦無措的臉,焦慮緊張的眼睛,還有隨時隨地都會開啟的喋喋不休的傾訴與抱怨,聽他們講話,就像開啟了循環(huán)播放功能,顛來倒去,翻來復(fù)去。
如果你有時間,1個小時,2個小時......他們就會把孩子之前十幾年的歷史一一講給你聽,沒有重點,沒有主次,沒有目的,隨性所至,就像一條長河一直流淌下去。
他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心神,似乎都飛到了孩子的身上。
常常,聽著他們的絮叨,看著他們上下翻飛,不停吐出抱怨、無奈、急切的話語的嘴唇,時間久了,趙老師會不由得陷入一種眩暈與清醒:
一心為了孩子。
為孩子操心,為孩子規(guī)劃,為孩子綢繆一生。
可是,為什么,為什么不騰出點精力、時間,為自己的人生籌謀一番?
荒廢自己的人生,成全孩子,這是下下策。
因為,唯有成全自己,方能成就孩子!
但是,在大多數(shù)父母的眼中,自己的一生猶如一件破敗的冬衣,或者一列回不了頭的火車,不值一提。
而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一切尤有機會。
所以,他們?nèi)硇某删秃⒆?,對自己的余生,則潦草打發(fā)。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從你準備潦草打發(fā)掉自己人生的那一刻起,也同時意味著,你再也無法給予孩子任何寶貴的東西了。
父母皆愛孩子。
所以,對一個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也許恰恰不是愛,而是你的智慧,經(jīng)驗,以及人生的姿態(tài)。
如果你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了一個時時開小差的差生,卻希望培養(yǎng)出一個能夠駕馭自己人生的資優(yōu)生,這可能嗎?
一定不可能。
所謂養(yǎng)育,就是肉體上的哺育;
所謂教育,就是精神上的哺育。
知識、文化、修養(yǎng)、性格、品味、道德、閱歷、經(jīng)驗、智慧、追求、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甚至財富、事業(yè)、社會地位,等等,父母的一切,都是一筆筆精神財富,可以傳承給孩子。
一個沒有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一個沒有嚴肅地對待自己生命的父母,是談不上精神財富的,他能夠給予子孫的,也必然空洞蒼白。
這樣的父母,因為看不到自己,也就看不到孩子。
雖然他時時墊著腳尖,想要看到孩子。
在這期走心集訓(xùn)中,我們小辦公室和走心的大教室中間只隔有一扇大大的透明玻璃,和一排排不足1米6高的書架。很多父母進了小辦公室,不由自主,就要走到書架前,在縫隙中,探頭探腦。
尤其第一個晚上,臨近21點,人越聚越多,趙老師無奈地講了一句:
“父母們,別看了,孩子們不是猴子,我們要學(xué)會尊重?!?/span>
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
后來便漸漸自律。
不過也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這副光景,就好像一個孩子做完家庭作業(yè),實在不知道該干嘛,只好無聊地打發(fā)時間。
孩子,就是這些父母的作業(yè)。
除了盯著孩子,守著孩子,關(guān)切著孩子,念叨著孩子,剩下,大把的時間,就不知道該如何打發(fā)了。
他們忘了自己。
不過,也有例外。
我們有一位北京的家長,孩子今年初一,也上走心。
這位媽媽每晚過來接孩子,常常來得早了,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拿出一本書,端坐著看書,身邊三三兩兩在閑聊,也有的走來走去,無所事事,還有隔著兩米,都想探首孩子,心神不寧的......
一群媽媽中,數(shù)她年長,數(shù)她瘦弱,但也數(shù)她,鎮(zhèn)定,從容,有氣度。
這是一個有定力的媽媽。
這也是一位有智慧的媽媽。
她今年50,在北京一家大醫(yī)院工作,每次見她,瘦小單薄的身體里,似乎都凝聚著一股力量。
節(jié)制、自律、向上,這是一種仿佛無時無刻不在站著軍姿的人生姿態(tài)。
我們之間曾經(jīng)有過多次交流,每次交流,都不是一種單向的輸出,而是雙向的補給,和她聊天,我每每受益匪淺。
從這些談話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用心生活的長者。
她曾經(jīng)給我講過一件小事:
他們單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從1992年,醫(yī)院成立那個科室以來,20多年的時間里,每天早晨風(fēng)雨無阻,5點多鐘就到了醫(yī)院,調(diào)試設(shè)備,是整個科室的鎮(zhèn)宅之寶,只要有他在,大家就都安心。
65歲退休之后,他又被返聘回醫(yī)院。
這位老大夫工作非常敬業(yè),但有一個嗜好,不愛拾掇,自己的辦公室里,常常積年的東西,都堆在一起,也不扔掉。
有一天,兩個年輕的實習(xí)大夫,進了老大夫的辦公室,一邊喝水,一邊肆無忌憚地品評......這里,那里,怎樣,怎樣......
當(dāng)時她剛好路過,聽得很難受,就進去講:
“你們兩個小伙子呀,真是不懂事,*工是你們可以品評的嗎?”
她跟我講:
“趙老師,當(dāng)時我就想,這一個孩子做人的修養(yǎng)和敬畏之心,如果小的時候,你不教給他,等他大了,就晚了。
對資深前輩沒有敬畏之心,自己怎樣才能有進步呢?”
她回家后,就把自己的這一番所見所想,講給孩子聽,告訴他,一個人,對這個世界,要永懷謙卑,敬畏,要尊重前輩,不單尊重他們的業(yè)務(wù),人品,也尊重他們的個人癖好。
一個小小的道理,她是用著自己全部的生命體驗,真誠地講給孩子聽。
什么叫循循善誘?
這就叫循循善誘!
她不僅僅在認真生活,努力工作,更在用心地體味著生命中每一份真理,融入自己的血脈,進而把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無怪乎她的兒子,才12歲,就沉穩(wěn)、從容、有禮。
她當(dāng)然也有掙扎,會在兒子學(xué)業(yè)和吹小號這兩件事上取舍不定,會跟我感嘆:
“趙老師呀,我這當(dāng)媽的,還能給兒子留下點什么呢?吹小號,就是我給他留下的一點點東西。
人這一生,總得有一個途徑寄托情感吧......”
我知道,這是深深體察過世俗之后,對生命真切的關(guān)懷。
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種父母,是拿自己全部的生命體驗來愛孩子,來給孩子指路,他們認真的活過,真切地努力過,并且還在努力,還在嚴肅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他們走過湍急的河流,經(jīng)歷漫天的風(fēng)沙,走過險灘,也看過風(fēng)景,品味過酸甜苦辣,他們不因年齡而放棄熱情,不因平凡而讓自己墮入麻木,他們對人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想要通過自己的手,撩開重重的面紗,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
然后,找個地方,靜下來,掏出這一路走來的寶貝,款款送給孩子。
這些生命的體驗,就像積年的老酒,醇厚溫香,一波一波,滋味雋永,讓孩子回味無窮。
而另外一些父母,卻所得甚少,因為他們敷衍人生,所以,生命也敷衍他們,歲月除了給予他們皺紋,給予他們疲憊,并沒有給予他們智慧。
他們老去的只是軀體,頭腦卻留在13歲,20歲,29歲,并且因為積年的老垢,而顯得僵化,呆板,滯濁。
我見過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說是教育,不如說是說教。
教育,是用你的生命,啟發(fā)他的生命。
一切打動人心的教育,都是生命體驗的真實傳遞。
而說教,不過是講你從不知何處聽來的話,說給你的孩子聽,他不知道你在講什么,你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
所以,趙老師常常講,我們的孩子們,不是不愛思考,不是不求上進,而是,他們的身邊從來沒有一個人,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喚醒他們對生命的虔誠。
孩子們,在精神上,其實一直處于饑渴狀態(tài)。
他們習(xí)慣以次充好,來對付自己的精神需求,于是,時間久了,還真以為自己喜歡打游戲,看網(wǎng)文,追明星。
這期走心集訓(xùn)中,有一個初三男孩,在媽媽的嘴里,他都是不求上進的,跟父母要錢,要買摩托???,偶爾看到同學(xué)抽煙,自己也有點心癢癢,和同學(xué)鬧騰起來,仿若無心,瘋瘋癲癲。
媽媽讓他找李波老師聊一聊,孩子一直推辭不去。
后來他跟媽媽講,其實李波老師已經(jīng)跟他們幾個溝通了。
他說:
“媽媽,當(dāng)時我站的離李波老師那么近,覺得他那么有思想,那么有修養(yǎng),感覺自己特別渺小,心里緊張極了,站都站不穩(wěn),生怕自己摔倒......”
你看,這才是我們的孩子們。
他們不是不上進,而是從來沒見過,人,原來可以是這樣的。
高山仰止,在那一刻,他們懂得了。
李波老師給他們樹立了一個人生的高度,讓他們看到,呼吸到,接觸到,他們就開始變了,開始有了向往。
就像一個女孩子跟她媽媽講的:
“我長大后,想成為李波老師那樣的人?!?/span>
父母不認真生活,孩子就看不到一個標桿。
他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要去往何方。
因為,去往平庸,喪失生命追求的父母的那里,他們顯然不甘心。
可是去往他處,他處又在哪里?
他們蒼白的經(jīng)歷,單薄的想象力不足以給他們一個形象。
于是只好,隨波逐流。
父母不學(xué)無術(shù),不僅會限制孩子的人生高度,而且他們對孩子的嚴格控制,最后,還往往誤導(dǎo)到孩子。
這次集訓(xùn)中,一位媽媽反省自己:
“我兒子第一天晚上學(xué)數(shù)學(xué),沒學(xué)一會兒,我就沖過去,對他講,怎么還在學(xué)數(shù)學(xué),趕緊學(xué)一下語文吧!
第二天晚上,孩子拿出語文學(xué)習(xí),沒一會,我又沖過去,講,怎么又學(xué)語文,趕緊學(xué)學(xué)英語吧,你英語那么差!
第三天晚上,孩子啥也不干了,他跟我講,媽媽,你到底讓我學(xué)什么?”
一個高二的男生,1米8的大小伙子,認真學(xué),但學(xué)不得法,媽媽給予的,不是真知灼見,而是簡單粗暴密不透氣的控制。
孩子玩游戲,她從身邊走過,一語未發(fā),孩子就會喃喃自語:
“媽媽,一分鐘,就一分鐘,媽媽,就一分鐘......”
奇怪的是,她僅僅是路過,并沒想制止。
孩子的爸爸指責(zé)她:
“你看看,你把兒子搞成什么樣了!”
六神無主的媽媽,逼索出六神無主的兒子。
聽著她的懺悔,其實我也很好奇,難道她這3個晚上,除了盯兒子,就不為自己做點什么嗎?
很多人做父母都做得很累,很辛苦,但收效卻很少。
集訓(xùn)中有初中媽媽跟我講,每天回家要聽寫姑娘單詞,十幾歲的孩子在隔壁讀英語課文,她在這邊對著磁帶,哎,怎么讀著讀著,就少讀了一段?跑過去督促。孩子晚上做作業(yè),要看著,陪著,檢點著。還要一日三餐,頓頓不將就,把孩子養(yǎng)的高高大大,白白凈凈。
可是,這樣的辛苦付出,孩子的學(xué)習(xí)依然沒有起色。
似乎要一直一直辛苦下去。
其實:把100%的人生獻給孩子的,絕對成為不了好父母!
這就好比,孩子6歲了,你還不斷奶,可是,你的奶水,已經(jīng)稀薄寡淡,營養(yǎng)匱乏了。
教學(xué)相長。
孩子在不斷不斷地長大,他的生命在每一個階段,需要的養(yǎng)料是不同的。
你要做的,不是狠狠擠奶,而是如何豐富自己。
你要做的,不是盯著他不放,而是常常轉(zhuǎn)過頭去,用80%的時間,用心打理自己的人生,真實努力地活著,體驗著,思考著,從你的生命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然后,轉(zhuǎn)回頭去。
用20%的時間,哺育孩子。
這樣的奶汁,才能溫香四溢,源源不絕,孩子也才會茁壯成長。
有一副對聯(lián)這樣講:
上聯(lián):忠厚傳家久 下聯(lián):詩書繼世長 橫批:修善修德
這忠厚,詩書,修善修德,就是做人的精神,處事的智慧。
一個空洞洞的你,哪怕全獻給孩子,也還是無濟于事;
要給孩子,就給他一個充沛的你,豐茂的你,像站著軍姿一般昂揚挺拔的你,這樣的你,只要一點點,孩子就受益無窮。
記?。航逃皇菭奚?,而是雙贏。
為了孩子,你要學(xué)會,善待自己的人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