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亮打開電腦的功放音響,密集的機器讀音灌滿房間,那聲音極快,像機槍射出子彈,遠超常人聽力極限。他面對灰暗的屏幕,稍微低頭,側耳,臉上神情異常專注。隨即,他從一長段語音里提取到關鍵信息,開始敲擊鍵盤回復,全程雙眼緊閉。客服工作中的馮家亮。他本不需要用到屏幕,打開屏幕只是為了方便明眼人同事。攝影|陳勁
那種機器讀音再次變得密集,這次是在輔助他打字,實時播報輸入結果,以便及時修正,從而拼出準確的句子。8歲那年,馮家亮知道,自己會在20歲以前失去所有視力,不幸來得其實更早,到30歲時,這個男人已在黑暗世界生活了15年。他現在是一名阿里云客服,日常工作就是借助“讀屏軟件”操作電腦,為公司客戶提供咨詢。因為只能通過聲音獲取信息,他的耳朵異常靈敏,甚至可以同時應對四名以上客戶。在馮家亮看來,這份工作對他是一種解放。職業(yè)穩(wěn)定,正常下班,有周末,屬于自己的時間充足。閑暇時,他喜歡摸索著出門走走,聽些不同的聲音;或者只是待在宿舍,讀莎士比亞和魯迅。中國1700萬視障人群中,馮家亮的生活是灰色背景里的微弱亮光。由于視力障礙,這個龐大群體的就業(yè)率遠低于一般殘障者。2012年的一項數據顯示,當時視障群體的就業(yè)率不足30%。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近年來,視障群體的就業(yè)率有所提高。但在有工作的視障者中,推拿往往是他們的“第一職業(yè)”,在一些城市,推拿占盲人就業(yè)的96%。關注視障群體的公益人士看來,推拿既是視障者的福祉,也是他們的圍牢。數年如一日,局限在狹小空間,普遍每天工作超12小時。推拿的“統(tǒng)治”現狀,折射出視障群體就業(yè)的多元化困境,它既是“第一職業(yè)”,也幾乎是“唯一職業(yè)”。而作為全國第一位全盲的云客服,馮家亮正在蹚出一條不同的活路。河南商丘,平原上的一個村莊,馮家亮出生即患有先天白內障,一場失敗的手術后,轉為青光眼。病情持續(xù)惡化,8歲那年,醫(yī)生給出了宣判,他站在父母身邊聽到:二十歲以前,他會徹底失明。少年時,他尚有光感,能分清顏色,整體卻混沌一片,年幼的家亮知道,世界對他來說,看一次,就少一次。因此他對“看見”本身極為珍重,喜歡光亮的東西。正午酷烈的太陽,他可以仰頭一直盯著;夕陽則要從頭看到尾,持續(xù)兩三小時,直到紫色與藍色的晚霞消失;月亮看得多了,根據方位與圓缺,可以推斷農歷的日子。“讀”書是沒有可能的,堂哥堂姐也沒有耐心一直幫忙。他后來學會盲文,就像抓住救命稻草,夜里睡覺都抱著盲文書。為了不被玩伴拋棄,他愿意做最危險的事,十多米高的樹,別人怕高不敢爬,他摸著樹干就往頂上蹬,只為博得幾聲喝彩。馮家亮 攝影|陳勁
孩子心思單純,很晚才意識到自己不一樣。有年過春節(jié),幾個妯娌帶孩子上街買新衣服,馮家亮也欣喜,跟著一起挑,堂哥卻忽然說:“家亮不用買啊,反正他也看不見!”這句話,永遠印在他的腦中。讓馮家亮覺得不一樣的還有推拿。他酷愛讀書,卻招來嘲笑:“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你以后反正都只能做推拿?!睆哪菚r起,他就極度反感推拿,暗自發(fā)誓以后絕對不做,想賭這口氣。十五歲那年冬天,馮家亮的眼睛開始脹痛,視線變紅,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他請假回家休養(yǎng)。那是一個清晨,馮家亮起得早,他前晚聽說會下雪,想出來看看,即便只是一團模糊的白色。摸索著從房間走出來,場院里依然漆黑一片。他知道母親在廚房,于是高聲問:“媽,現在幾點了啊,天怎么還沒亮?” 母親的聲音從廚房傳來:“八點過了啊,天早就亮了。”馮家亮聽了不再說話,長久地立在原地,之后又找地方坐下,一整天都沒有開過口。第二天早上起來,他找出自己的盲文書,一個一個,摸著那些凸起的點,連讀兩天。馮家亮在漆黑的走廊里。攝影|陳勁
盲文,從此成為馮家亮緩解痛苦的藥,他閱讀手邊能抓到的所有文字,盲校里的各種書籍,文學、深奧的技術文,甚至廣告也讀得津津有味。盲校畢業(yè),他揣著文憑,毅然踐行誓言:不做推拿。他從貴州坐火車到北京,投簡歷也會寫明:我是盲人。無數簡歷石沉大海后,終于有家保險公司愿意給他面試機會。整理好著裝,提前數個小時出門,用手機導航,輾轉問路,終于找到公司地址,他想告訴未來雇主,他能行。馮家亮在黑暗中“睜開”眼睛。 攝影|陳勁
幾經波折,他總算得到了和明眼人一起工作的機會——電話銷售。他做得比明眼人出色,在業(yè)內,連續(xù)兩月不出單都正常,他卻每月都有,平均打一個萬個電話出一單。他的機敏也在生活中展現,同事開他玩笑,問怎么把飯送到嘴里,馮家亮反問,你們吃飯時看得到自己的嘴?勤奮與機敏卻未能帶來職業(yè)發(fā)展。他的第一家公司倒閉了,第二家公司也倒閉了,他輾轉南方,只能去賣禽類飼料。擁有法學專業(yè)背景的視障者薛玲瓏,也有著類似的坎坷。畢業(yè)之后,她在城市里堅持過三個月,有公司給過她Offer,過去才發(fā)現,那是一場騙局。大學生薛玲瓏只好回到家鄉(xiāng)縣城,進入一家水果包裝廠上班,主要工作是分揀蘋果,爛的挑出來,不同大小與成色的再分類,每天在一個環(huán)形工作臺里站十二個小時。薛玲瓏在公共場合,習慣性地將手搭在朋友肩上,這是視障群體之間的一種默契。攝影|陳勁
這份工作對她“挑戰(zhàn)”很大,分揀水果主要靠眼睛,而她僅有微弱的視力,別人一看便明白,她則要舉到眼前用力辨認。成為云客服之前,沉默是薛玲瓏的常態(tài),整天不開口說一個字,也沒有一個朋友。來自山西農村的張龍,則走過了絕大多數視障者的標準經歷。因為先天性小角膜,他的視力約等于3000度。上學時,即便坐最前排,還是看不清任何字。他借來同學筆記,湊得挨到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看,所花時間,比別人多數倍。堅持到初中畢業(yè),雖然成績“還可以”,但仍被送去盲校學推拿,“很不甘”地認命。盲校畢業(yè)后,這位93年出生的年輕人,在推拿店一干就是六年。他很少踏出推拿店,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推拿,有時甚至分不清現實與睡夢,推拿時迷迷糊糊,而夢中也做著推拿。周末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時間變回它本來的樣子,像一根拉平的直線,日日重復,沒有盡頭。這樣的日子里,酗酒成了許多盲人推拿師的習慣。“覺得自己活得就像機器,哦,不對,”張龍試圖糾正,“像木偶?!?/section>就像當年盲文給他帶來的福祉,馮家亮也驚奇于互聯網對視障群體生活的改變。早在2011年,淘寶的幾名工程師便牽頭,自發(fā)成立了信息無障礙實驗室。此后,從PC端到移動端,從淘寶到天貓、飛豬、高德、支付寶、釘釘等,無障礙設計逐漸成為眾多阿里系產品的標配,為視障者在網上修建了一條條“盲道”。由于身體上的不便,許多視障者極少走出家門,更遑論從容地購物,互聯網成了他們的眼睛和手腳的延伸。在技術的加持下,越來越多視障者走出了信息的孤島。如今,每天有高達30萬的視障群體在淘寶上消費。馮家亮甚至一度過起了足不出戶的生活,所需的絕大部分東西,都可以通過淘寶讓快遞員送到他的門前。時代的變化也作用在其他視障者身上。張龍可以在網上買到學習針灸的材料,薛玲瓏則第一次在淘寶上幫家里買了全自動洗衣機。只是他們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會進入這個改變了視障者生活的龐大體系。2019年4月,馮家亮、薛玲瓏、張龍經過層層考核篩選,來到位于寧波的一個云客服基地接受培訓,成為阿里巴巴云客服。視障云客服們在一起工作。攝影|陳勁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通過網絡遠程辦公,只需一根網線,就能讓出行不便的殘障人群實現在家就業(yè)。在崗云客服中,殘障云客服占比超過2成,平均每5個云客服中就有一位殘障人士。其中的全職者月收入超過3000元,高者可月入過萬。然而,盲人當云客服卻是前所未有,它對所有人都是挑戰(zhàn)與冒險。薛玲瓏辭去了水果分揀工作,她甚至放棄殘聯給予的每月1500元補貼,她想活得跟明眼人一樣,靠自己的能力掙錢;張龍也離開呆了六年的推拿店,從零開始學習;馮家亮則在接近三十歲時再次換工作。馮家亮差點就放棄了。作為一名云客服,他需要完成嚴格的身份注冊,問題出在面部識別的眨眼環(huán)節(jié),馮家亮眼睛全盲,無論如何沒法注冊成功。好在為云客服提供支持的阿里技術團隊效率很高,發(fā)現這一問題后很快便拿出了解決方案,進入6月,馮家亮開始“暴走”工作。他將讀屏語速調到最快,出來的聲音,像一連串密集掃射的機槍子彈,明眼人一個字都聽不清,他卻能快速準確地提煉出信息要點,同時為四組客戶提供服務,且從不出錯。有些云客服是弱視者,在他們的屏幕上,字體總是格外大,一屏也沒幾個字 攝影|陳勁
視障者使用電腦多依靠讀屏軟件,但讀屏軟件與云客服所使用的部分軟件不兼容,導致屏幕上的信息讀不出來。這個過程中,張龍發(fā)揮了很大作用。他開始擔任讀屏插件的測試員,提供反饋意見和視障者順手的操作路徑,配合阿里巴巴的程序員完善軟件。經歷七次迭代,一款適合視障云客服使用的專屬讀屏插件,越來越趨近完善。弱視者也有特殊的困難。薛玲瓏不用借助讀屏軟件,但她需要“放大鏡”,將頁面字體撐大,且要把眼睛貼到距離屏幕僅僅幾厘米。她每獲取一點信息,都要付出比明眼人更多的艱辛,脖頸長時間向前伸,導致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很容易疲勞。工作時,薛玲瓏幾乎要將眼睛湊到屏幕上。攝影|陳勁
更大的問題則在于人。視障者社交狹窄,更沒有頻繁與陌生人打交道的經驗。而客服偏偏是各種麻煩的匯集處,更是情緒的爆發(fā)口。薛玲瓏最初不得不承受一些粗魯、抱怨甚至謾罵,她因此變得急躁、心情低落,困惑于人為何不能相互理解。那段時間,坐在隔壁的張龍給了她許多寬慰與鼓勵。每當知道薛玲瓏又變得急躁,張龍就會摸索著走過來,伸手摩挲她的頭,輕輕說一句:“不要著急,慢慢來?!?/section>視障者之間,觸摸的意義不同于明眼人,他們無法眼神交流,輕微的觸摸即是傳達溫熱的鼓勵與信任。薛玲瓏還記得那個夜晚,張龍忽然發(fā)來信息:“要不要出去走走?”玲瓏矜持地問:“有什么事嗎?”對方再回:“也沒什么事,就想和你一起走走?!?/section>在一起后,兩人會去看電影,即便坐在最前排,他們仍然看不清屏幕,只能靠聲音推想電影畫面。張龍很難得到完整的觀影體驗,他的快樂在于陪伴,兩個人在一起做這件事,就是快樂本身。他們都渴望感受生活的豐盈。兩人會一起出去旅行,看不清的字就用手機拍下來,放大,再湊到眼睛上看。十一假期,他們一起去了舟山,一路牽著手,從霓虹閃爍的街頭走過,去到大海邊,聽波濤起伏。薛玲瓏與張龍。攝影|陳勁
在這個特殊的云客服基地里,很多變化正在發(fā)生。從事工作以后,薛玲瓏一反之前在工廠分揀蘋果時的狀態(tài),幾乎每周都給家里打電話。每次和父母通話、視頻,她總要聊上半個小時,說她的工作,說她的生活瑣事,還讓做農活的媽媽對美妝發(fā)生了興趣。她在淘寶上給爸媽買東西,兩百多元的西服寄回去,爸爸雖然嘴上說貴,破費,卻走哪都穿著。薛玲瓏獨自外出時,用手機“放大”墻上的字才能看清。攝影|陳勁
像薛玲瓏一樣,云客服基地的視障伙伴們,也漸漸走出孤島狀態(tài)。有了測試員的經歷后,張龍開始接觸編程,正在熟悉更多編程語言與操作;而云客服也給了馮家亮新的啟發(fā),他時常坐在黑暗里構想創(chuàng)業(yè)計劃,希望將來也能做一個這樣的云客服基地,讓更多的視障者看到新的可能。基地里的女孩們也喜歡逛街,買些女生都愛的衣服和飾品。以往,薛玲瓏從未買到過稱心如意的耳環(huán),因為她看不清鏡子里的自己。成為阿里云客服之后,她不再為這件事情困擾,因為同伴就是她的鏡子。那是一個奇特的畫面,光線明亮的商場里,玲瓏摸索著耳垂,將耳環(huán)帶上,幾個同伴則圍繞在她身邊,她們用手提起玲瓏的耳垂,臉幾乎貼攏,柔軟的呼吸落在玲瓏的脖子上。她們看得很認真,這個說好看,那個說不行,但最終總會挑到滿意的。薛玲瓏陪伴室友去醫(yī)院看病,正在低頭填寫單子。攝影 |陳勁
夜幕降臨,云客服基地所在的寧波工程學院一棟宿舍樓,其余房間相繼亮燈,只剩其中一間仍然晦暗,靜謐。馮家亮從椅子上站起來,摸索著推開通往陽臺的門。瞬間,外面的喧嘩涌進來,馮家亮尖利的下巴輕微一緊,笑起來幾乎難以察覺。
他走到陽臺,摸到涂有綠色油漆的欄桿,頭稍微抬起,專注聽外面的聲音?!坝腥诉M球了!”他忽然開口說,臉上的笑比之前開朗,語氣即顯得天真又充滿底氣。確實如此,離宿舍樓最近的場地,人們正在重新開球?!拔揖妥分粋€球的聲音,如果它停得太久,就是進了重發(fā)?!?/section>這是馮家亮的日常娛樂,他喜歡聽這個世界,早晨清脆的鳥叫,傍晚熱鬧的球場,或是寂靜午后,他長久地倚靠在陽臺,等待飛機飛過天空。馮家亮在陽臺,聽著遠處人們打球。攝影|陳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