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位于洛南新區(qū)隋唐里坊區(qū)西北隅,北臨洛浦公園,南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利。此館占地30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2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是洛陽市的文化地標。
洛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地方性的綜合歷史博物館,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40多萬余件,展出文物1.1萬余件。
博物館主樓共兩層,一樓一般是通展,二樓是博物館的精品展,博物館的專題宮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樓。雖然一樓是通展,但展覽的文物也會讓你大為贊嘆,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的獨特地位,館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國寶級稀世珍寶。當你進入主樓游覽時,可以從一樓的基本陳列《河洛文明》起步,從這里開始回眸洛陽千年古都文明變遷的歷程,再前往二樓的《精品陳列展》和宮廷文化展等專題展覽參觀。
在洛陽博物館內,你可以看到有著“中國第一爵”之稱的夏代的青銅酒器“乳釘紋銅爵”,它雖然其貌不揚,卻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酒器;還有戰(zhàn)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這件青銅鼎以金銀作為裝飾,使用了鎏金、錯金銀等工藝,嵌金銀對稱和諧,裝飾華麗;以及北魏時期的“泥塑人面像”,這座佛像雖然因為大火,原有的彩繪損失殆盡,但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麗;而唐代的三彩燈和三彩馬,色彩鮮艷,造型獨特,三彩燈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內涵,三彩馬在造型上遵循著“圓方圓”的傳統(tǒng)構成法則,體現了唐帝國奔放向上的風范。
博物館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在大門領票處憑著個人身份證領取參觀券后,即可進入館內參觀(每個周一閉館)。進入展館之中,順著歷史時間軸一一參觀,那一刻仿佛堙沒在歷史的長河里。每一件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一段歷史,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了洛陽這座城市的歷史厚重感。
河洛文明展
《河洛文明展》分為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和五代北宋時期五大部分。以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和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為主線,以洛陽出土歷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為載體,以時代發(fā)展為軸線,整合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考古發(fā)現、重要歷史事件、著名歷史遺跡、科技發(fā)明等,以現代化、藝術化、人性化的陳展形式,全面展示洛陽十三朝古都輝煌的歷史地位,突出了“河洛文明”作為中華文明象征的特殊歷史地位。該展覽在2013年5月獲得“2011年度全國十大精品陳列”這一殊榮。
河洛文明展第一展館
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約十萬年前的象牙化石,是1959年洛陽修中州渠時發(fā)現的,它長2.4米,保存得十分完整。屬于生活在距今5萬——20萬年前納瑪象的象牙化石。在它的旁邊還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鴕鳥蛋和水龜化石,證明在遠古時代,洛陽地區(qū)生長著高大的植被,生活著各種動物,非常適合原始人群在這里進行采集和狩獵等生產活動。
在洛陽北窯舊石器遺址中還發(fā)現了距今30萬年前的砍砸器、刮削器等,證實了早在十萬年前,洛陽的先民們就已經在這里繁衍生息了。大家從這些砍砸器、刮削器中可以看到這些工具很路邊的石頭沒有太大的區(qū)別,舊石器時代勞動工具的特點就是通過簡單的砍砸用于平時的勞動,勞動工具的加工相對簡單。
裴李崗文化屬于新石器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發(fā)現于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屬于距今約8000-7000年。石磨盤和石磨棒為代表性器具,它們是進行糧食加工的工具,為糧食、谷物脫殼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因1921年首先發(fā)現于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距今5000-7000年,仰韶文化是原始社會由繁榮走向分化、逐步趨向文明社會的時期。當時制陶工藝已相當成熟,流行泥條盤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標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藝術形式。
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類型,距今約5000-4500年前。因最早發(fā)現于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zhèn)發(fā)現而得名,龍山文化時期農業(yè)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制陶業(yè)有明顯的進步,普遍使用了輪制技術。
龍山時代的陶器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黑陶以黃河古道淤積的天然黃膠泥為主要原料,采用高溫室煙熏滲炭工藝燒制而成,先進的封窯技術,讓彌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滲入坯體而呈黑色。其特點是胎壁細薄但質地堅硬,表層無釉卻漆黑發(fā)亮。
陶紡輪,紡線工具,也是紡織業(yè)開始的標志之一。
河圖洛書:文字的產生是人類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最重要的標志。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始。易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薄墩撜Z》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竹書紀年》里講:黃帝在河洛修壇沉璧,受龍圖龜書。太極圖是河洛交會的自然現象,這是因為太極圖很像是黃河洛河交匯形成的旋渦,通過這個自然現象觸發(fā)靈感,人族伏羲才創(chuàng)造出太極和八卦。
伊川缸: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5000年),1959年伊川縣白元鄉(xiāng)出土。這些大約半米高的筒形的缸,它們大多圓唇外卷,大口深腹,底部則是平的,缸體上繪有不同樣式的花紋,看上去像制作粗糙的工藝品。可別小看這些不大起眼的缸,它在文物界可是大名鼎鼎,有著自己專有的名字——伊川缸。缸的底部有一個小指粗的小洞,是甕棺中有代表性的一種。
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距今200萬年-1萬年),是1994年在南昌路中亞大飯店出土,經復原長5.7米,高2.8米。古菱齒象軀體雄偉龐大,兩根門齒粗壯,生活在距今3到5萬年前。
陶鬲: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4500年),炊器。侈口(大口),圓腹,下方為三個中空的袋狀形足,這樣的中空袋狀足,對內可以增加容積,對外可以增大受熱面積,作用是直接放置在火焰上加熱煮食。從龍山文化時期大量出現,分布范圍廣泛,應當是作為日常生活用具使用。
陶甑: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4500年),古代陶制炊器。圓形,器壁近底處也有孔,置于陶鬲上面蒸食物用。
黑陶鏤空高柄豆: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4500年),1959年洛陽市王灣遺址出土。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是古人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上方為一托盤,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裝飾圓形鏤空圖案,從這件器物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將食物放置盤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將托盤墊高,方便取食,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
河洛文明展——夏部分
約在公元前21世紀,隨著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區(qū)的建立,中國歷史進入了建立在發(fā)達青銅文化基礎上的王國時期,正式步入文明時代。
夏斟潯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于1959年發(fā)現,遺址距今大約4000年,相當于中國歷史上的夏時期。無數個堪稱中國乃至東亞“之最”在這里揭曉,有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筑群、最早的宮城、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鑄銅作坊、最早的城市道路網、最早的車轍印跡、堪稱“超級國寶”的早期龍形象珍品——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等等,向我們證明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存在。我們看到的二號宮殿模型,由正殿、中庭、大門、排水溝槽等組合而成,開創(chuàng)了中國傳統(tǒng)古代建筑的先河。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部分展品:在先秦時期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使用青銅器,夏代二里頭遺址出土了少量造型精美的空腔式青銅容器,如圖版上這件乳釘紋銅爵,一種飲酒器是中國目前發(fā)現最早的、也是最精美的青銅空腔容器,被譽為“中國第一爵”。在珍寶館中展出,稍后大家可以到珍寶館欣賞該展品。
陶器仍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器以灰陶和黑陶為主,可以看出它們依然延續(xù)著龍山文化的特色。鼎,是古人用來烹煮肉食的炊器,這件陶鼎上的繩索紋,是二里頭文化時期所特有的。
陶鼎:夏代(公元前21世紀——前1600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白陶鬹、陶爵、白陶爵:夏代(公元前21世紀——前1600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蟾蜍(右側圖):夏代(公元前21世紀——前1600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這件距今至少3700年,出土于二里頭遺址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被學者正式命名為“中國龍”,認為它的出土,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tǒng)的根源。
綠松石龍形體長大,總長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每片綠松石的大小僅有0.2至0.9厘米,厚度僅0.1厘米左右。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它是在二里頭宮殿區(qū)一座高等級貴族墓葬中被發(fā)現的。當時,它被放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髖骨處。
這件展品現在存放于國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灰陶盉:夏代(公元前21世紀——前1600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白陶盉:夏代(公元前21世紀——前1600年),東馬頭遺址出土。
河洛文明展——商朝部分
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都于亳。洛陽偃師尸鄉(xiāng)溝一帶發(fā)現的偃師商城遺址,被認為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在。商朝是中國青銅文明最輝煌的時期,這一時期鑄造的青銅器紋飾精美,器形雄健、生動,其鑄造技術已相當成熟。銅器制作主要采用合范鑄造法,以分鑄焊接等技術制作形制復雜的器物。偃師商城發(fā)現的精美的獸面紋大口尊、斝(jiǎ古代青銅制的酒器,圓口,三足。)等,顯示出當時的鑄造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左傳》的一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商人好酒、生性好斗,到了商代出現了大批精美的青銅酒器和兵器。面前展示的是商代時人們經常使用的,有斝、爵、尊、觚gu,還有青銅兵器戈等。
子申父己鼎:商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商代炊具。1958年伊川縣文化館送交。通高20.20厘米,口徑16.50厘米。立耳,淺腹,圜底,扁足。腹飾淺浮雕花紋三組,中為蟬紋,上下為斜角雷紋。鳥形足,頭接鼎底,鳥尾著地,與腹上的扉棱相連。腹的內壁有銘文“子申父己”?!白印笔巧檀鷷r期王族姓氏,而據文獻記載夏商王族多以天干命名,也就是說,這是子申為他的父輩“己”所制作的一件青銅鼎,外面的玄鳥紋是商代的一種常見紋飾,商代認為玄鳥是一種祥瑞的神鳥,詩經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一說,商人將玄鳥看做祖先崇拜,玄鳥就是我們平時常見的燕子。
河洛文明展——西周部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西安長安區(qū)),史稱西周。西周建立之初,為加強對中原地區(qū)廣大殷遺民及東南地區(qū)方國的統(tǒng)治,周武王命弟弟周公旦營建"成周洛邑",正位于洛陽地區(qū),也是文獻記載中最早出現的洛陽城。洛陽成為西周時期地位僅次于鎬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公在洛邑制禮作樂,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宗法、分封、禮樂、世襲制度,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儒家學說奠定了基礎。
今天的考古發(fā)掘表明,洛陽瀍河兩岸分布著大型王室鑄銅遺址、貴族墓地及祭祀遺址,出土了大批鑄造精美的西周青銅器及罕見的大型原始青瓷器,她們是洛陽作為西周國都的見證。
召伯虎盨:上世紀90年代,在洛陽城東的馬坡和北窯一代,發(fā)現了一系列西周貴族墓葬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1993年,考古人員發(fā)現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召伯虎盨xǔ。
盨是一種盛食器,《說文》中對于盨的解釋是:“盨,負載器也?!甭尻柌┪镳^藏的召伯虎盨高25厘米,長35厘米,寬20厘米。兩側有附耳,底部有四條柱狀足。在蓋子口沿和腹部口沿處裝飾著云雷紋襯底的變形龍紋,腹部下半部分裝飾了四道弦紋,柱足的上半部分裝飾著獸面紋。盨作為盛食器,常見的為圈足,像召伯虎盨這樣的柱狀足較為少見。更為重要的是內壁有兩行銘文“召伯虎用作朕文考”,表明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穆公為祭祀亡父所用。整件器物做工精湛,紋飾簡練而精美,造型古拙而質樸。
“內白”提梁銅卣: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老成機務段出土。
獸面紋銅方座簋(gui):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1977年北窯西周墓出土。
豎棱紋銅簋: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洛陽出土。
獸面紋銅簋: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北窯西周西周墓出土。
“考母”銅罍: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1964年北窯西周墓出土。
玉柄形器: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洛陽出土。
中國古代對乘輿制度非常重視。周代規(guī)定:“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是周禮的重要組成內容,被統(tǒng)治階級作為代表等級和身份的重要標志。我們可以從這一組保存完整的車馬器,來大致了解一下,先秦時期的馬車構造。
最上方的一組車橫飾,是用來裝飾馬車最前方的一根橫木,車橫與車廂之間只有一根車轅連接。駕車的馬匹往往都以車轅為中心左右對稱,以帶動馬車行進。這兩對龍形銅牌用來裝飾在車廂兩側,中間的這一件當盧,則是裝飾在馬匹額頭上的面具。最下方我們看到的這個大的構件叫做車轂,也就是車輪軸心的這個位置。先秦時代的馬車受到工藝限制,一般都是將車軸直接綁縛在車廂下方,馬車由車轂轉動,來帶動車子行進。為防止車輛高速運轉時車輪會發(fā)生松動、脫落的情況,在車輪外側的車軸末端還會套上一個圓柱形的車軎來加以固定,在用一個類似于插銷的車轄將車軸和車軎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我們看到的這一對人形跽坐車轄,就是這個作用。像我們今天使用到的“統(tǒng)轄”、“管轄”這類詞語,就是由車轄演化而來的。
平王即位后,在內交外困的雙重壓力之下,被迫于次年東遷國都于洛邑,開始了歷史上長達515年之久的東周時代。
當時的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陽,通過周王都洛年表,我們可以知道在東周500多年的歷史當中,先后有25為天子曾經在洛陽居住和統(tǒng)治,史學界也通常將東周劃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F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前476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從第一位周平王遷都的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周敬王在位的公元前477年,這是春秋時期;從下一位周元王即位的公元前476年,一直到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的公元前221年,是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是中國歷史上列國爭霸、群雄逐鹿的歷史大變革時期。諸侯國勢力日益強大,而作為統(tǒng)治者的周王室則日漸衰微。當時的王城,作為“天子”之都,一個典型的工商業(yè)城市,在列國的都城當中仍有著極高的地位。
洛陽地區(qū)還有另外兩處東周時期重要的陵墓區(qū)。成周陵區(qū)就是其中一處。在周王都洛年表中看到東周時期是有2做都城的,一座是王城,另一座就是成周城。
“繁陽之金”銅劍: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1974年西工區(qū)凱旋路出土。
“吳王夫差”銅劍: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1991年東周王城出土。河南洛陽中州中路出土吳王夫差劍通長48.8厘米,寬4.2厘米,圓首,圓筒狀莖,窄格。臘部鑄銘2行,因銹蝕,僅可見“王夫差……其元用”7字,原本當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制造的一系列青銅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
龍紋銅方壺: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2008年潤陽廣場春秋墓出土。
鼎是用來盛放肉食的食器。在兩周時期,也是貴族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早在遠古時期就有治水英雄大禹鑄九鼎劃天下為九州的傳說。九鼎也成為了夏商周時期身份與王權的象征,每次朝代的更迭,遷鼎和定鼎也就成為了國家首先要做的頭等大事。這些鼎器按照大小相次的順序以固定的數目使用,代表了兩周時期貴族的身份和地位。這也和當時社會的禮樂制度有關。貴族們的地位高低是通過個人財富的多少來體現的。
天子作為天下的共主,是身份最高、財富最多的人,所以他可以享用九鼎配八簋的最高規(guī)格。九在中國古代是一個至尊的數字,代表最多,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我們熟悉的“一言九鼎”就是由此而來的。依次下來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僅用一鼎。這些鼎器內盛放的都是各種不同的肉食,也是一種財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