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二十四節(jié)氣組詩(詳版)
userphoto

2023.09.03 天津

關注
?



中國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另還有干支紀年法,歲星紀年法等。

陰歷是太陰(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刻度指標。月亮一個周期三十天為一月,走過的軌跡稱白道。
月有晦朔弦望(陰歷每月初一是朔月。弦分上弦——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十五是望月。最后一天是晦月。)

陽歷是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刻度指標。太陽三百六十五天走過一個周期為一年,軌跡為黃道。每15度一節(jié)氣,360度共24節(jié)氣。
以地球角度觀看,天球以青龍七宿,白虎七宿,朱雀七宿,玄武七宿,二十八宿為刻度。
五帝時代我們的老祖宗以春分這一天的初昏作為時間點,把四象的四個基準星與東、西、南、北的四方正向及與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分至點對應重合。
四象體系是一個四季、四方、四宮和四星對應的綜合的時空體系。
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一年分72候,24氣。
其中24氣又叫24節(jié)氣,分為12節(jié)和12氣。
月首的為“節(jié)”,也叫初氣。月中的為“氣”,也叫中氣。
初者地氣升,中者天氣降。
這樣一年就有12個中氣,分在12月,如果某一個月中只有初氣而沒有中氣,那這個月就不單獨成為一個月,而是上一個月的閏月。
其實,陽歷才最應該被稱為農(nóng)歷,因為二十四節(jié)氣和農(nóng)事活動聯(lián)系緊密。

干支紀年。
什么是天干?太陽系尤其太陽系幾大行星天體磁場的五行陰陽能量。
木星木磁場:甲(陽木)乙(陰木)。
火星火磁場:丙(陽火)?。幓穑?/div>
土星土磁場:戊(陽土)己(陰土)。
金星金磁場;庚(陽金)辛(陰金)。
水星水磁場:壬(陽水)癸(陰水)。
什么是地支?天體運行周期劃分的區(qū)塊。有太陽運行一年的周期黃道的十二區(qū)塊,也用來地球運行周期一天的十二區(qū)塊。
即黃道十二宮和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空交錯,能量影響,所以生辰八字里才有可推演預測的信息。
干支紀年六十年一輪回,稱一“甲子”。六十年也稱一元。

太陽系七大行星,日,月,木火土金水五星,即七曜。
木星的質量最大,其次就是土星。在古代就把木星稱之為歲星,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太歲。木星公轉一周就是12年,為一紀。十二生肖輪值一個周期也是12年。
每隔20年,木星和土星會相會一次,這20年定為一運。
每隔60年木星,土星,水星相會一次于太陽的一側,為一元。
每隔180年,太陽系的七大行星就會相聚于太陽系的一側一個宮位內(nèi)(比如丑宮),古人俗稱“七星連珠”,為一個正元。天體運行,地劃九宮,三元九運即是揭示此180年的天體五行能量在地的九宮演化規(guī)律周期。
如果把日月和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體化,由夾角30度的一個宮位變?yōu)閵A角12.8度的一個星宿的宿位,則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個大元。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萬事萬物自有其運行規(guī)則。所以精通易理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另有元會世運,此處略過。

天分四時、六氣、廿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地分八方九野,萬物品類不同。
天之所行,謂之氣候。地之所分,謂之方物。此謂物候。
天地運行,物候隨之變化,人體氣機也隨之改變。這其中對人影響最大的便是天之氣候。所謂人生于地,命懸于天。

從鼻到肺到皮膚,這是人與天氣溝通的系統(tǒng)。
從口到胃腸到肛門,這是人與地氣溝通的系統(tǒng)。
故口鼻之間謂人中。
人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此謂出入。人體內(nèi)部氣機升降流通,此謂升降。
升降謂之神機,出入謂之氣立。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四時陰陽者,天地之本也,生之本,本于陰陽。順之者生,逆之者亡。
陰符經(jīng)說,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盡矣。

傷于天謂之傷寒。傷于地謂之傷食。傷于人:其一謂之傷情(所愿不得),其二謂之傷精(房事、過勞)。此外還有傷于物(外傷)。
一般而論,老人小孩因體弱多傷寒、傷食。女子多傷情(肝郁),男子多傷精(腎虛)。女子治之在肝,男子補之在腎。
治內(nèi)傷以脾胃為主,治外感以調(diào)候(肺主調(diào)候)為主,此謂培土調(diào)候,乃療病之大法。

天、地、人、和。道不遠人,人自遠道矣。
百姓日用而不知,國人已多不知老祖宗大道智慧寶藏,甚至不知道了常識,故作二十四節(jié)氣詩。
因有以前舊作,且歷時一年多,主題并不統(tǒng)一連貫。所以有的也保留了原題目,以示彼時情境。



節(jié)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jié)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個月兩個節(jié)氣。上半年前一個節(jié)氣在六號左右,后一個在二十一號左右。下半年前一個節(jié)氣在八號左右,后一個在二十三號左右。此日期最多相差一二天。)



?




立春
——宸瑋(釋明·流)
古典立春陽歷年,
易分黃道細查勘。
貪嗔無止招魔怪,
癡慢不修忘祖先。
全裁悲喜弘天理,
一任浮沉煉己丹。
識破相空顛倒處,
便為遺世大羅仙。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度時為立春。
立春是陽歷24節(jié)氣之首,所以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jié),相當于現(xiàn)代的“春節(jié)”。古典立春陽歷之年也。
而陰歷正月初一為公歷“元旦”。

屬相應當從立春開始計算,而不是以現(xiàn)在的正月初一為界,因為屬相對應陽歷。
現(xiàn)在國人很多知西歷而不知我們老祖宗留下的符合天地運行規(guī)律的大智慧——陰歷、陽歷及干支紀年。

春秋時就有了八節(ji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序之始。春分秋分晝夜均停。夏至晝最長。冬至晝最短。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立春后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jié)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陸續(xù)開始。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qū)仍是很冷,農(nóng)村要抓緊對越冬作物的田間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凍保苗。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乍寒乍暖,由于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故不宜頓去棉服,春捂秋凍為宜。

春季五行屬木,五臟對應肝膽,五味對應酸,五情對應怒,五色對應綠,五谷對應麥。
陽氣初升草木生發(fā)木氣過旺,宜食屬金的辛溫發(fā)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以平衡過旺的木氣。
宜選擇疏肝理氣的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
少食酸收之味。
要力戒暴怒憂郁,保持恬愉好心態(tài)。

“立春決定屬相,雨水決定命局”,很多人以春節(jié)定屬相結果導致一輩子屬相都是錯的!
因為屬相對應十二地支對應黃道十二宮,故屬相應以中國的陽歷即太陽一年運行周期黃道上的二十四節(jié)氣為準。而生日如果在立春這一天,還應看此日立春節(jié)氣的具體時辰。
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固然是中國的陰歷新年,而中國的陽歷新年則應該是立春。
萬物分陰分陽,屬相也有明暗屬相,有相合相沖相害相刑。

可識相,可識空?可知知,可知不知?




雨水
——宸瑋(釋明·流)
節(jié)氣徜徉臨雨水,
邊城四顧雪牽羈。
管他朝暮寒濕重,
恐爾周遭笑語稀。
只為春風能信守,
便由初志不偏移。
世間自有賢良者,
相會粲然應可期。


雨水,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2個節(jié)氣,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歷2月18-20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30°。己亥年于正月十五07:03:35。
雨水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br>意思說雨水節(jié)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三候: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則是干爹)
以前人們都有一個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干爹。
找干爹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而雨水節(jié)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雨水節(jié)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去給岳父岳母送節(jié)。
送節(jié)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稱為“接壽”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
送節(jié)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

還有回娘屋:到了雨水節(jié)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雨水節(jié)氣中,地濕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xiàn)。飲食調(diào)養(yǎng)應側重于調(diào)養(yǎng)脾胃和祛風除濕。
此時又較陰冷,可以適當?shù)剡M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

肝主生發(fā),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yǎng)生不當易損脾胃。
春季養(yǎng)脾的重點首先在于調(diào)暢肝臟。
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少食生冷之物,平時可多吃些鯽魚、胡蘿卜、山藥、小米等食物。

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后必須注意保暖,預防“倒春寒”。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禪鳴高樹,清風有信。你若安好,我更無前。




驚蟄
——宸瑋(釋明·流)
驚蟄雷動敲金鼓,
喚起胸中百萬兵。
測斗量星天作象,
尋龍點穴地成形。
歷盡奇程拋勝負,
攢足妙悟記功名。
他時返道朝宸闕,
誰與笑談大夢重。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3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
時間點在農(nóng)歷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歷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br>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jié)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

三候: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驚蟄節(jié)有吃梨習俗。
驚蟄時節(jié),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

或因“梨”和“犁”同音的緣故。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jié)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農(nóng)諺也說:'過了驚蟄節(jié),春耕不能歇''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jù)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另有祭白虎化解口舌是非,“打小人”驅趕霉運等俗。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草木生發(fā),五行屬木,五臟對應肝,五情對應怒。
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yǎng)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忌郁結怨怒。

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jié)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由于春季與肝相應,如養(yǎng)生不當則可傷肝?,F(xiàn)代流行病學調(diào)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此外,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jié)氣都易流行爆發(fā),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黃帝內(nèi)經(jīng)》曰:“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于庭,披發(fā)緩行,以便生志?!?/div>

翻云覆雨,游戲人生。不迷不陷,進退自如。





春分
——宸瑋(釋明·流)
春分春色妝容半,
乍暖乍寒晝夜均。
調(diào)養(yǎng)陰陽結正果,
寄居天地了緣因。
流年飛矢勿留憾,
大道循環(huán)應悟真。
漫由萬相演奇瑰,
踏碎虛空朝紫宸。


春分指太陽視黃經(jīng)位于0°的時刻,在每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前后(公歷約為3月20-21日期間)。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晝夜等長。
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jié)u短,南半球各地夜?jié)u長晝漸短。
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br>
天球以青龍七宿,白虎七宿,朱雀七宿,玄武七宿,二十八宿為刻度。
五帝時代我們的老祖宗以春分這一天的初昏作為時間點,把二十八宿四個基準星與東、西、南、北的四方正向及與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分至點對應重合。
四象體系是一個四季、四方、四宮和四星對應的綜合的時空體系。
四象分布四方。每時更一象限,四時更四象限為一周天。
在地心天球上,則表現(xiàn)為黃道與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稱為黃赤交角,
黃道與天赤道的兩個交點,叫白羊宮(白羊座)第一點和天秤宮(天秤座)第一點,在北半球分別稱為春分點和秋分點,合稱二分點。
黃道上距天赤道最遠的兩點,叫巨蟹宮(巨蟹座)第一點和摩羯宮(摩羯座)第一點,即北半球的夏至點和冬至點,合稱二至點。

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br>
養(yǎng)生
春分節(jié)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yǎng)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tài)。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diào)之,以平為期”。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及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癥的產(chǎn)生,都與體內(nèi)物質交換平衡失調(diào)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diào)之故。
《素問·骨空論》:“調(diào)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
傳統(tǒng)飲食養(yǎng)生與中醫(y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
從立春節(jié)氣到清明節(jié)氣前后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fā)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jīng)失調(diào)、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在此節(jié)氣的飲食調(diào)養(yǎng),應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xié)調(diào)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qū)。
如在烹調(diào)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diào)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后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diào)養(yǎng)。

習俗
春分豎蛋:“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吃春菜:嶺南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按簻嗯K,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div>

送春牛:春分其時常有挨家送春牛圖者。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nóng)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nóng)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祭: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
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guī)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
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后,然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qū)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到清明掃完。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

祭日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
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心正得靜,心靜得真,心真得道。





清明
——宸瑋(釋明·流)
清明時節(jié)紛紛雨,
思念心頭漠漠云。
過去未來何必卜,
此情當下最堪珍。
不散華筵能幾處,
長存至愛是誰人。
一朝失去空余恨,
杳杳茫茫怎轉輪。


清明,陽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歷4月4至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時為清明節(jié)氣。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jié)與除、盂、九三節(jié)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祭祖的四大節(jié)日。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jié)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與寒食節(jié)有關。
寒食節(jié)傳說是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寒食節(jié)后一天即清明。
并且清明還融合了上巳節(jié)習俗,上巳節(jié)古時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

清明節(jié)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踏青,還有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
清明節(jié),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qū)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jù)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飲食:
清明吃雞蛋,如同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吃月餅。
清明節(jié)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則僅供玩賞而已。

清明節(jié)還有吃馓子的食俗?!扳套印睘橐环N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也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清明螺,抵只鵝”。
還有食用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食品的習俗。

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農(nóng)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jié),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yǎng)蠶。

所有的相聚,終將離別,多用力的思念,如何改寫。我千錘百煉,破火海刀山,地獄也獨來獨往返,要與你相見。





谷雨(谷雨遣懷)
——宸瑋(釋明·流)
何事才情蒙上賜,
九天為小肆磅礴。
傲驕行處失珠玉,
幻夢醒時陷網(wǎng)羅。
家偕親友酬其少,
詩與遠方誤我多。
谷雨洇開鄉(xiāng)戀重,
始覺平淡是生活。


谷雨,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4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度時開始。2019年于陰歷3月16日16:55:10始。

《通緯·孝經(jīng)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br>“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類農(nóng)作物生長。
插秧、播種,農(nóng)民進入了農(nóng)忙時節(jié)。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
對于漁家而言,谷雨節(jié)流行祭海習俗。
南方谷雨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
北方谷雨食香椿習俗,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yǎng)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陜西白水縣谷雨祭祀文祖?zhèn)}頡習俗。
在西北地區(qū),舊時人們將谷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谷雨節(jié)禁殺五毒的習俗。舊時山西臨汾一帶谷雨日畫張?zhí)鞄煼N在門上,名曰“禁蝎”。
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肮扔耆茨档ぁ薄V两?,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時節(jié)舉行牡丹花會。

谷雨養(yǎng)生:
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
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jié)應防花粉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谷雨節(jié)氣后要順應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diào)節(jié)使內(nèi)環(huán)境(人體內(nèi)部的生理環(huán)境)與外環(huán)境(外界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相適應。
《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即此理。

貪嗔癡慢疑,木偶身上線。平淡是生活,生活是道場。
 



?



立夏
——宸瑋(釋明·流)
春未相諳忽立夏,
午紗暮襖換來頻。
最欣騁目蒙蒙綠,
或惱遮陽漠漠陰。
萬物運行一定律,
諸人應用各發(fā)心。
理清性澈命溫養(yǎng),
盜取璇璣返本真。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度。每年公歷5月5日左右。
2019年具體時間為陰歷四月(小) 初二03:02。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三候: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立夏”前后,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qū)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qū)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

立夏有嘗新,吃蛋等節(jié)日活動。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毕鄠鲝牧⑾倪@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jié)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yǎng)陽”。
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心,養(yǎng)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心通于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jié)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fā)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立夏出汗過多易傷“心”。
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fā)作。
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
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膳食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煩惱,菩提,覺知,晉級。





小滿
——宸瑋(釋明·流)
麗日熏風揖小滿,
由來大道忌盈足。
花及半處香持久,
陽至極時陰起初。
入眼千般即我有,
襲心萬種只其無。
此情此景剛剛好,
不待稻粱個個熟。


小滿,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5月20-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jīng)60°時開始。
2019己亥(豬)年四月十七號15:5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br>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農(nóng)家從莊稼的小滿里憧憬著夏收的殷實。

三候: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

“小滿大滿江河滿”,南方地區(qū)降雨多、雨量大。
“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干癟而減產(chǎn)。
“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
此時,農(nóng)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nóng)人們?nèi)ヴ╟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蠶要開始結繭了養(yǎng)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sao一聲)絲。
安徽、江西、湖北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說法;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區(qū)有“小滿不滿,干斷田坎”的農(nóng)諺;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說。江河湖如果不滿,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預防干熱風,雷雨大風。

節(jié)氣習俗
祭車神。
祭蠶(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

飲食習俗
苦苦菜。遍布全國,醫(y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

節(jié)氣養(yǎng)生
小滿節(jié)氣是皮膚病的高發(fā)期,要有未病先防的養(yǎng)生觀。
“風疹”,病因病機不外乎三點:
一,濕郁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濕相博,郁于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fā)病。
二,由于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nèi)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皮毛腠理之間而來;
三,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濕生熱,郁于肌膚發(fā)為本病。
風疹可發(fā)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發(fā)病迅速,皮膚上會突然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塊成片,或呈丘疹樣,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膚異常瘙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劇。
在治療上應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
飲食調(diào)養(yǎng)上對各種類似的皮膚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
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及油煎熏烤之物。
小滿時節(jié),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于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為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多。所以,應及時適當補充,才能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

乾卦代表立夏節(jié)氣的十五天和小滿節(jié)氣的十五天,但乾卦最正點的時間就是巳月正中間的小滿。
乾卦是《易經(jīng)》第一卦,卦象六爻全陽,乾為天,特點是剛健、中正、純粹。

這時,天氣穩(wěn)定了,正常情況下不會再有寒潮南下。陰陽之爭中陽勝了,此月的天地能量是剛健、中正、純粹的陽能。
萬物的注意力從外部轉向內(nèi)在,安靜專注努力地生長自己。
憂慮和競爭暫時都過去了,在陽光燦爛的日月里,生長的力量一往無前。
在人事上,乾卦也象征著一段安心的日子。

大滿,則意味著情勢的逆轉。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滿招損、謙受益”,亢龍必有悔。
雖剛健、中正、純粹,但是留有余地,不做盡,中庸之道。小滿,才有自強不息的發(fā)展空間。

活在當下。每一刻都是豐盈的。一路的絢爛何必裝入囊中。天上的飛機我過了眼眼了,就當我是坐過了飛機了。





芒種
——宸瑋(釋明·流)
芒種千家千種忙,
休言獨我歲成荒。
胸中但有斑斕夢,
眼底再無凄苦鄉(xiāng)。
播撒慈悲妝幻世,
揖迎道妙破籠韁。
時時覓取真金煉,
一路芬芳收滿囊。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九個節(jié)氣,一般在公歷的每年6月6日或7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75°時。2019年于6月6日,陰歷五月(大)初四07:06:1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到有芒作物種子已經(jīng)成熟。
“春爭日,夏爭時”,“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夏管。故而“芒種”也稱為“忙種”,是農(nóng)民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節(jié)。
按陰歷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shù)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shù)。
閏月時,節(jié)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
中國農(nóng)民深知4月芒種由于打春早節(jié)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jié)氣之后。

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br>
芒種時節(jié)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干旱等。
及時搶收小麥、蠶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
加強禽畜夏季防疫,成魚飼養(yǎng)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檢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機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民俗
送花神。
農(nóng)歷二月二花朝節(jié)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

安苗。
系皖南的農(nóng)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種完水稻,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fā)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jié)。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

煮梅。
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進入芒種以后,天氣炎熱起來,但北方氣溫仍不穩(wěn)定。還要備御寒衣服,以免受涼。

芒種需重祛濕。在芒種梅雨時節(jié),天氣潮濕,濕氣很容易乘虛而入。
中醫(y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后多纏綿難愈。
濕邪分寒濕和濕熱兩種,前一段時間屬于寒濕,人的呼吸系統(tǒng)最怕寒,兒童尤要注意。
避免外濕傷身,盡量少在潮濕的地方。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防淋雨。
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要“汗出不見濕”,因為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當人體大量出汗后,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鹽水,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
要經(jīng)常洗澡,但出汗時不能立刻用冷水沖澡。
不要因貪圖涼快而迎風或露天睡臥,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風。
注意勞逸結合,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度運動。
起居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jié)特點,晚睡早起,適當?shù)亟邮荜柟庹丈涞荛_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于氣血運行振奮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會,時間以30分鐘至1個小時為宜。

飲食宜以清補為主。多食疏菜、豆類、水果。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
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

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忌惱怒憂郁,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

除偽見真,去礦留金,人人有玄珠,蒙塵不自識。





夏至(夏至五原行)
——宸瑋(釋明·流)
夏至陰生雷雨驟,
金烏至北視邊疆。
清宵貴婦或嗔短,
炎晝農(nóng)人卻喜長。
鍬鏟鋤耘承苦暑,
葵搖麥舞載吉祥。
天時地產(chǎn)誰在意,
節(jié)氣田間似尺量。


夏至在每年公歷6月20日至22日間。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2019己亥豬年陰歷五月十九23:54:09。
四序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
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jié)。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

數(shù)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始十天為初伏,第四庚日始十天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始十天為末伏。
如果夏至后立秋前有第五個庚日則此年伏日共四十天,中伏有二十天。
為什么叫數(shù)伏?
伏者伏藏,所謂伏藏,其實有三種意思,一指人伏藏;二指陰氣伏藏;三指金伏藏。

人伏藏,說的是三伏天氣異常炎熱,人們要減少外出,伏藏在家中避暑。

陰氣伏藏,古人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伏藏”。夏至一陰生,這時候本是陰氣將起的時候,但由于此時陽氣還盛,所以陰氣迫于陽氣,才會伏藏了起來。

金伏藏,就是說夏季屬火,秋季屬金,五行火克金,所以金氣會在這個時候伏藏。庚為陽金。
春-夏-秋-冬分別對應木火金水。金-水-木-火都是相生的關系,而火-金是相克的關系。
也就是說,季節(jié)轉換中除了夏季到秋季是相克(火克金),其余都是相生。
相生就能平穩(wěn)過度,相克就容易出事。所以,在夏季和秋季之間再安排一個屬于土的“長夏”,就能達到火生土、土生金的平穩(wěn)過度。
這個長夏就是數(shù)伏天。長夏另有幾種說法的。
數(shù)伏就是用土來保護金,土把金伏藏起來。
所謂一年有五季,分別是春(甲乙木)、夏(丙丁火)、長夏(戊己土)、秋(庚辛金)、冬(壬癸水)。

氣候特點
對流天氣: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正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長江中下游暴雨天氣及江淮梅雨。
高溫天氣: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xiàn)在夏至后。

飲食習俗
多地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人們還大秀涼菜、生菜,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
江南還有“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的諺語,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
“冬吃蘿卜夏吃姜”:“飯不香,吃生姜”、“男子不可百日無姜”,“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
廣東等地流行吃狗肉,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
現(xiàn)在遭到很多愛狗人士譴責反對。
道家也有四不吃之說:
狗:終生隨主,為主效勞,其忠也。
烏魚:產(chǎn)仔時身極虛,兩眼昏花不能視物,只待餓死,魚崽自己游入母嘴給娘充饑,其孝也。
牛:吃的草擠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眾生,乃義也。
大雁:失偶孤雁,終生獨居,或竟以死殉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乃貞也。
吃與否,各有人心情由耳。

夏至后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要注重水分及電解質的攝入。
綠豆湯、酸梅湯、赤小豆薏仁湯、竹葉薄荷茶、荷葉湯、生脈湯等湯品可清熱養(yǎng)陰、祛暑斂汗。
補水要以多次、少量、慢飲為法,以避免短時間攝入大量的水,增加身體內(nèi)臟器負擔。

這天后地球開始內(nèi)斂宇宙的陽能,一直吸到地心,吸到冬至就算完全吸滿,所以冬天的井水是溫的,而人也可吃涼的。
夏至開始收斂陽氣,也就出現(xiàn)了第一絲陰氣,這叫“夏至一陰生”。對應六十四卦的天雷姤卦。
大熱天氣,人穿的少,毛孔大開,冷不丁就會吸收點陰氣,所以這段時間就是容易感冒生病。
外面熱,體內(nèi)陽能外放,體內(nèi)是空的寒的,所以不吃冷的東西。
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正是溫煦肺經(jīng)陽氣,驅散內(nèi)伏寒邪的最佳時機。所以,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diào)房里;也盡量不要吃冰鎮(zhèn)一類的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
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在伏天多喝熱水,熱茶,這樣就可以把積攢在體內(nèi)多少年的寒氣逼出來。

陽極陰生,陰氣居于內(nèi),陽氣盛于外。飲食宜清補。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diào)養(yǎng)?!吨芤住防碚撜J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養(yǎng)心。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于調(diào)節(jié),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夏至一陰生,現(xiàn)象背后有規(guī)則,后天之外有先天。色空不二,紅塵悵然,夢蝶?蝶夢?





小暑
——宸瑋(釋明·流)
清凈未憂小暑侵
時光掃過剩何珍
欲尋舊跡物非昨,
怎憶故交天比鄰。
三生有愿普接渡,
億眾無情獨返真。
戲夢營營多少事,
枕流塞兌懶相聞。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公歷2019年07月07日(己亥年六月初五) 17:09。
“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

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br>
小暑近入伏。 “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

小暑時節(jié)熱浪襲人,雨量集中。有農(nóng)諺:“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說。
中國南方沿海地區(qū)包括臺灣地區(qū)的小暑節(jié)氣,正是臺風來臨之際?!帮L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臺……臺則常連日夜,或數(shù)日而止?!?、六、七、八月發(fā)者為臺。”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jié)。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xiàn)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xiàn),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
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

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qū)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主要忙田間管理。
早稻處于灌漿后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獲,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
中稻已拔節(jié),進入孕穗期,應根據(jù)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單季晚稻正在分蘗,應及早施好分蘗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贝蟛糠置迏^(qū)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xié)調(diào)植株體內(nèi)養(yǎng)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
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fā)的季節(jié),適時防治。”

小暑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yǎng)護和鍛煉時,應按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yǎng)陽”之原則。夏季養(yǎng)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上要改變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
夏季飲食不潔是引起多種胃腸道疾病的元兇,如痢疾、寄生蟲等疾病,若進食腐敗變質的有毒食物,還可導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瀉,重者出現(xiàn)昏迷或死亡。
小暑黃鱔賽人參,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冬病夏補,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

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大暑
——宸瑋(釋明·流)
入靜欲離大暑游,
回頭處處地囚漚。
心修絢麗桃花島,
身寄汪洋柳葉舟。
易悟玄禪一炁秘,
難擔家國倆肩愁。
縱知萬事南柯暫,
情義今生怎可休。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jīng)120°。
'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三候: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高溫天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jié),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
高溫酷熱,局地洪澇和泥石流災害。

“禾到大暑日夜黃”,“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適時收獲早稻。
在最高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明顯較多;多種作物害蟲活躍。在高溫下施藥防治更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避免發(fā)生中毒事故。

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粵東南地區(qū)就流傳著一句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而我國的臺灣地區(qū)則有在大暑吃鳳梨的習俗,因為這個時節(jié)的鳳梨最好吃,而且有敗火的作用。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大暑時節(jié)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
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tǒng)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
湘東南還有在大暑吃姜的風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需醫(yī)生開藥方”。
魯南地區(qū)“喝暑羊”
浙江地區(qū)送“大暑船”。
另外,大暑前后就是農(nóng)歷六月十五日,臺灣也叫“半年節(jié)”,由於農(nóng)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征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全麥食品具有較好的防曬效果。其中富含的維生素B可以有效提高肌膚對陽光的抵抗力和復原能力,減少色素沉著;而且全麥屬粗纖維食物,有清除體內(nèi)積聚的毒素的作用,可以減少黑斑形成。
單論防曬能力,西紅柿是最強的防曬食物。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
胡蘿卜、芒果、木瓜、地瓜、南瓜等,大多含大量胡蘿卜素及其他植物化學物質,有助于抗氧化,增強皮膚抵抗力。建議每天吃2—3份水果,其中一樣選擇高C的獼猴桃、草莓或是柑橘類。
堅果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對夏季防曬也有相當大的好處。
補充水分也是非??孔V的防曬建議。這方面,西瓜當然是首選。
水也是人體內(nèi)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每日清晨飲用一杯新鮮涼開水,幾年之后,就會出現(xiàn)神奇的益壽之功。
在養(yǎng)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fā)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癥,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飲食宜進補家禽: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nèi)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后來也有專門的品種稱為童子雞。鴨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水禽。“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
所謂“天生萬物以養(yǎng)民”。大暑期間,市民應該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吃姜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
度暑粥補氣消暑
“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yǎng)胃氣妙品”。
“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
大暑前后一個月的鱔魚最好,黃鱔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不但能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適宜“慢”運動
而對于年輕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鍛煉身體的首選運動項目。

順則人,逆則仙。人心死,道心活。夢中夢,天外天。消業(yè)力,轉習氣,返本來,豈易哉。



?



立秋
——宸瑋(釋明·流)
立秋暗嘆歲匆匆,
何事運途劇轉蓬。
豈教一生千日復,
應差微念太虛融。
素無景色堪相比,
才有詩情便不同。
因我天涯輯幻夢,
西風落葉也娉婷。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每年8月7日至9日間。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立秋后一時暑氣難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但此時大部分地區(qū)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后第一個庚日開始,因而中國醫(y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長夏是有幾個說法的,此其一。

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立秋節(jié),也稱七月節(jié)。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
立秋這天除了戴楸葉、喝紅豆湯,中國各地還各有不同的習俗。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增加營養(yǎng)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做社”、“敬社神”、“煮社粥”。

秋忙會一般在農(nóng)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jīng)營貿(mào)易大會。叫做“經(jīng)濟貿(mào)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jié)目助興。
其他: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山東萊西地區(qū)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nóng)夫不用力”?!捌咴虑飿訕邮眨虑飿訕觼G”,“秋前北風秋后雨;秋后北風干河底”。
“秋后一伏熱死人”,“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七挖金,八挖銀”

立秋以后根據(jù)“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易干燥。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中醫(yī)認為立秋的養(yǎng)生要訣是,護陽養(yǎng)心防暑濕。注意保護體內(nèi)的陽氣,攝入適當?shù)难a養(yǎng)之物,同時可多進搭配適當?shù)臏椭嗥罚鍥鼋馐钌蛑箍恃a養(yǎng)身體。
還要保證睡眠時間,有條件的都要午睡。
夏養(yǎng)心的“心”并非完全現(xiàn)代醫(yī)學里“心臟”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臟在內(nèi)“主神”的整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甚至精神心理因素,防止情緒起伏。
“春夏防暑濕、秋冬防肺燥”,涉水淋雨會造成水濕之邪氣入侵人體;多食甘膩之品會造成水濕內(nèi)停機體之患。

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選擇:
1、蘋果。2、葡萄。3、楊桃。4、柚子。5、檸檬。6、山楂。
按照《黃帝內(nèi)經(jīng)》“秋冬養(yǎng)陰”原則,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以防秋燥傷陰。下列飲食可供選擇:
1、銀耳。2、梨。3、芝麻。4、藕。5、菠菜。6、豆?jié){。7、鴨蛋。8、蜂蜜。

人生即旅途,本要賞種種不同風景,何拒曲折險峻幽暗迷霧呢。




處暑
——宸瑋(釋明·流)
處暑炎炎思妙方,
秋來夏往不須忙。
常聞大道意清靜,
偶想小人心透涼。
有綠有紅識色彩,
因恩因怨悟陰陽。
人生本是修行旅,
可忘筌蹄謝上蒼。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交節(jié)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
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br>
太陽的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小露鋒芒。
秋高氣爽。“一場秋雨(風)一場寒”。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qū),還有可能出現(xiàn)較大的降水過程。
南方地區(qū),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扒锢匣ⅰ碧鞖猓m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
華南、西南、華西雷暴活動較多。

民間習俗。
處暑節(jié)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jié)”。豎燈篙,放河燈。
出游迎秋。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
吃鴨子,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其因是老鴨味甘性涼。
開漁節(jié),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jié),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
潑水習俗。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nèi),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我國部分地區(qū)也有。

養(yǎng)生事宜
“處暑”期間,氣侯逐漸干燥,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
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
同時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蘋果、梨、葡萄之類滋陰的水果。
還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適當?shù)闹笮┚G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時期,天氣由熱轉涼,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nèi)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diào)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適應“秋乏”。
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就會出現(xiàn),機體也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暑濕困脾,而脾又是主管人體肌肉四肢的,當脾被濕困后,就容易感到疲乏。
秋高氣爽適合戶外運動??筛鶕?jù)個人的體質,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戶外運動。但要多注意滋脾補筋。因為秋天筋容易克本,而肝是主筋的。所以,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傷筋。

疾病預防
人容易出現(xiàn)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癥。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
處暑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應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少到人多的地方湊熱鬧,必要時戴上口罩。
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身心?!斑谍X鼓漱”,然后再把這些津液咽下去,久而久之,有利于健康。
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上生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
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fā)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如果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女性的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嚴重的還可出現(xiàn)閉經(jīng)、不孕。
因此,除了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注意復蓋腹部外,還可以按摩肚臍,方法是先將雙手掌心搓熱,然后上下重疊放在肚臍上,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揉按100次。
如果寒氣積聚日久,病癥頑固,還可以取粗鹽(腌咸菜用的)0.5~1公斤,將鹽炒熱后裝入毛巾縫制的口袋中,放在肚臍上熱熨。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小人成就大人,磨你就是練你。

附五律處暑一首:
長山壕居迎處暑節(jié)氣
——宸瑋(釋明·流)
運蹇潛龍祥,
卻勞親友傷。
逢涼憂日短,
處暑盼蔭長。
當省平癡妄,
自能忘苦荒。
我心七彩筆,
所到盡詩鄉(xiāng)。





白露
——釋明·流(宸瑋)
漸覺草木蕭蕭意,
白露為霜釀曉寒。
在水一方癡綺夢,
經(jīng)秋半隅濕青衫。
豈無怨偶泣紈扇,
但有詩家賞玉盤。
天地不仁行序律,
人生得道釋悲歡。


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5個節(jié)氣,秋季第3個節(jié)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
斗指癸;太陽達黃經(jīng)165度;于公歷9月7-9日交節(jié)。
“白露”,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寒生露凝。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上古時代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謂之“斗建”(又稱月建)。
如《淮南子·天文訓中》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
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
“十二月建”是依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而來的節(jié)氣月,“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jié)令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攝提格)月、卯(單閼)月、辰(執(zhí)徐)月、巳(大荒落)月、午(敦牂)月、未(協(xié)洽)月、申(涒灘)月、酉(作噩)月、戌(閹茂)月、亥(大淵獻)月、子(困敦)月、丑(赤奮若)月之始。

中國古人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br>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xiāng),非其居耳。
玄鳥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鳥解見春分(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
群鳥養(yǎng)羞: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别B(yǎng)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yǎng)也。
詩《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

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jié)氣。

這會兒農(nóng)民也忙著收獲莊稼,正所謂“搶秋搶秋,不搶就丟”。

白露期間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收清露,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br>“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
“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
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jié),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guī)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tǒng)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jīng)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
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jié)氣的“來”和“去”,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

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jié)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

十樣白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jié)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jù)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jié)炎)。
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吃番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fā)胃酸,故舊時農(nóng)家在白露節(jié)以吃番薯為習。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自己,土之中央。本具陰陽,何勞外相。和合四象,不再斷腸。





秋分
陰陽均半渡秋分,
勤惰渾然憶夏耘。
蔽日風云岐路惡,
釋疑師友塔燈仁。
猶須勉力惜余歲,
莫再勞神悔舊因。
周處洗心三害去,
朝夕聞道亦歡欣。


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度。
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
“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后,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溫降低。
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qū)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
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

中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農(nóng)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鞍嗽卵汩T開,雁兒腳下帶霜來”。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
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qū)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qū)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
秋分時節(jié)的干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秋分習俗有: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
北京祭月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秋牛
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nóng)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nóng)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是農(nóng)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

朝聞道,夕死可矣。何必壽同天地一愚夫?




寒露(長山壕寒露節(jié)逢雪)
——釋明·流(宸瑋)
幾時深夜北風激,
誰把玉瓶寒露滴。
竟逢一令冰霜雪,
何覓三候雁雀菊。
無言冷暖隨機耳,
有美清揚適愿兮。
孤旅猶能詩作酒,
天涯相寄且相惜。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時為寒露。
今年今日16點14分37秒開始。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br>
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寒露腳不露,注意保暖! ?
氣溫下降和空氣干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老年人應警惕心腦血管病、中風、慢性支氣管炎復發(fā)、哮喘病復發(fā)、肺炎等疾病。

飲食養(yǎng)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

有情有詩有道,荒山孤旅清揚。




霜降(霜降日抒懷兼寄崔永元)
——宸瑋(釋明·流)
未憂天地冰霜降,
但恐人心入酷冬。
病遇寒濕招鬼魅,
義催肝膽顯豪雄。
孤軍鐵筆蕩云翳,
萬眾壯文擂鼓聲。
更信春風無違欠,
且相珍重渡崢嶸。

每年公歷10月23日或24日,太陽運行到黃經(jīng)210度時為霜降節(jié)氣。

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華,形成細微的冰針或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為霜。
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濃霜猛太陽”即此理。

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br>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中與長夏同屬土,應以淡補為原則,且要補血氣以養(yǎng)胃。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之后就是秋季了。
秋冬的寒冷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灰暗絕望。
有了疾病不可諱,何來皇帝的新裝。
春天一定會來的,但在風雪中搏擊方顯英雄。




?




立冬
——釋明·流(宸瑋)
塞北立冬何所見,
無邊蕭瑟草枯折。
巡窗斜日踱慵步,
掃院尖風吼躁歌。
夜凍晝?nèi)诒磸停?br>溝存坡盡雪斑駁。
人間應有太平策,
俱免苦寒歡娛多。


立冬以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度為準,在公歷的11月7、 8日?!傲ⅰ笔墙㈤_始的意思?!岸?,終也,萬物收藏也。
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冬季為腎經(jīng)旺盛之時,而腎五行屬水,主咸,心主苦。咸勝苦、腎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御過亢的腎水。
還有黑色、豆類五行屬水,也可多吃黑豆等黑色食品以補腎。

人間自有太平策,只是愚迷識不全。




小雪
——宸瑋(釋明·流)
冬里何疑飛小雪,
鬢邊因甚落輕霜。
憐無仙帚掃艱險,
幸有真心釋冷慌。
隨境而安籌盛世,
逆天方慧煉純陽。
黃芽滿室生春暖,
自省戲臺百樣妝。


《孝經(jīng)緯》說:“(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為小雪。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時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br>小雪節(jié)氣是一個氣候概念,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
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小雪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中國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農(nóng)事活動
在小雪節(jié)氣初,東北土壤凍結深度已達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晝夜平均多凍結1厘米。所以俗話說“小雪地封嚴”,之后大小江河陸續(xù)封凍。
農(nóng)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br>
傳統(tǒng)習俗
俗語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節(jié)氣的習俗包括腌咸菜、品嘗糍粑、曬魚干、吃刨湯、釀小雪酒等。
小雪腌菜,主要是北方腌雪里蕻,漬酸菜。“冬臘風腌,蓄以御冬”。
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還有吃糍粑的習俗。
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是用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
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糧食釀酒,所謂“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曬魚干,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

真心可釋冷慌,真性更無冷慌。




大雪(大雪節(jié)情思)
——釋明·流(宸瑋)
大雪節(jié)時無大雪,
凄清眸里盡凄清。
難尋雁已棲天際,
或盼人能遇夢中。
卻嘆重重山復水,
徒憐續(xù)續(xù)夜猶風。
得失榮辱皆塵土,
偏教癡情入此生。


“大雪”節(jié)氣時間點在公歷每年的12月7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255度。
大雪是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大雪時節(jié),萬物潛藏,養(yǎng)生也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diào)養(yǎng)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斂神氣。
大雪節(jié)令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很低。衣服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道是無晴,卻有晴。不負如來,正是為了不負卿。




冬至
——釋明·流(宸瑋)
復聞冬至一陽生,
可待驚雷喚潛龍。
澡雪精神塵世掩,
補天志氣玉壺容。
十年磨劍未曾試,
萬里浮槎何處停。
笑看風云終際會,
輕撥霧靄上靈宮。

冬至,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270°,太陽直射地面位置達一年最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
陰到極點,即轉陽生。地雷復卦,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七日來復”,第一爻為陽,其余為陰,表示陽氣開始出現(xiàn)。人也當效法自然,開始補充自己體內(nèi)陽氣。
復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天。五天為一侯,一爻代表一侯。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以地球角度觀看,天球以青龍七宿,白虎七宿,朱雀七宿,玄武七宿,二十八宿為刻度。
五帝時代我們的老祖宗以春分這一天的初昏作為時間點,把四象的四個基準星與東、西、南、北的四方正向及與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分至點對應重合。
冬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

冬至,其中一個說法是數(shù)九開始的第一天。這時并不是最冷,因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儲熱量。“冷在三九”。而“九九”時已在夏歷一、二月,因此“九九艷陽天”。
數(shù)九,另有一種說法為從冬至后第一個壬日開始。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冬至所在的那個月如果是小月,就從冬至當天開始數(shù)九;如果是大月,就從冬至后第二天開始數(shù)九。

那么哪種是對的呢?
冬至開始數(shù)九是根據(jù)陽歷節(jié)氣來的。冬至后第一個壬日開始數(shù)九是根據(jù)干支歷得來的。民間說法是根據(jù)陰歷來的。
從冬至開始數(shù)九,比較簡單好記。冬至一陽生,是數(shù)著陽氣增強的過程。九為陽。
冬至逢壬數(shù)九,是數(shù)著寒冷天氣的開始。冬季屬水,壬為陽水,代表最強的天干之水。從冬至后第一個壬日開始進入寒冬,三九四九最冷。
這倆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從名稱“數(shù)九”看,冬至開始似更合適,因為九為陽、冬至一陽初動。

“冬至大如年”,自古冬至拜天祭祖。
婦女向尊長敬獻鞋襪,小輩拜望尊長。女兒出嫁后回家探親的,此晚必要返回夫家。
各地有不同風俗,中國北方多有吃餃子習俗。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誰能知而行之,歸根復命?




小寒(小寒·折腰體)
——釋明·流(宸瑋)
小暖小寒撩意緒,
大劫大運歷娑婆。
只因離苦不相會,
卻為情深欲向佛。
身心坐忘修真善,
山水行吟賞曲折。
莫教今生迷蝶夢,
瑤臺塵世倆蹉跎。


小寒在每年公歷一月五、六或七日。
太陽位于黃經(jīng)285°。
今年于今日23時39分始。

名小寒,其實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小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因有“小寒勝大寒”之說。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鄉(xiāng);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

《黃帝內(nèi)經(jīng)》:“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冬日萬物斂藏,養(yǎng)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nèi)聚,以潤五臟。
冬季和腎五行屬水,則調(diào)節(jié)機體適應嚴冬“養(yǎng)腎防寒”。
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人生若明理,當知渡人渡己,方能瑤臺塵世倆不蹉跎。




大寒(大寒節(jié)漫思)
——釋明·流(宸瑋)
徹骨大寒賦頌歌,
絕知天道定如何。
千年過眼夢無盡,
萬象隨心意幾多。
長把明識尋玉殿,
即將猛虎摒豬窩。
人生一劇驚奇處,
看我演他系你魔。


每年公歷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0°時為“大寒”。
今年于公歷2019年1月20日陰歷2018年十二月十五日16:59:27始。
大寒為一年里最后一個節(jié)氣,下一個節(jié)氣就是立春了。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大寒在歲終,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
在中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舊布新、制作臘味、采集冰塊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本人明屬相虎,暗屬相豬,為虎落豬窩。
本詩作于己亥豬年,故有“即將猛虎摒豬窩”句。

是虎,扮豬。扮豬,忘了是虎。別忘了是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