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蘇卷
【題目】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
??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
克勞德·德彪西曾說:“音樂在于音符和音符之間?!闭绻始埗阎邪l(fā)黃的煙塵,需要語言的承載,歷史的圣詩與悲歌,需繼承下來,以口誦,以言傳。
如木心所言,大動亂的時代后,頹壁斷垣間仍有桃花盛開。語言在浩劫中次次遭受沖擊,卻仍如桃花般在碎裂中綻開。
葛康俞先生的遺著,《據(jù)幾曾看》中,評價郭熙的《早春圖》曰:“動靜一源,往復(fù)無際。”八字道破了那個空闊的年代,個人的動靜之辯于其中,則如飛鳥擊空,斷水無痕。
那個時代的文人,皆在時光的罅隙中,認清自己,鐘鼓饌玉只不過是暫得于己的一己之樂,兼濟天下才是人間的處處芳華。
于是沉心著書,筆喻幾載,塵埃落定,這便是大家,語言文字之中,總有一方可容納華美而落拓的碎裂。
語言,在才子筆下,是一場與世隔絕的想象之旅,是精神孤獨者的文字放縱。
讀黑塞的《提契諾之歌》,似心中蕩過一池春水。一個反戰(zhàn)的德國人,遠離喧嘩燥熱的名利紛爭,杜絕交際,隱居山林記錄下的語言。記下紫色的霧靄,金綠的桑樹,日落時蝴蝶般斑斕的山谷,沽藍色的澄凈湖泊,和旭日初暖的森林里緩緩的散步。
黑塞的語言,記錄下的樹林與湖泊,映照著時光流淌的喜悅和生死更迭的哀愁。
而我們似乎已經(jīng)忘卻語言文字帶來的久遠記憶了。馬爾克斯寫過一個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15年換了七屆政府,年邁的上校依舊在等待。
這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大師寫過的最不魔幻的故事,如今少有人等一封信,看一封信,人們用語言承載感情的方式日漸生疏,成為當(dāng)代最為現(xiàn)實主義的百年孤獨。
語言的凋敝,必將加速精神的早夭和情感的泯亡,對物質(zhì)的渴求促成了效率的保證。水墨畫的留白,再也不是“無畫處皆成妙境”,物與物之間的空隙已成為浪費,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精神變得匱乏,而我們本應(yīng)靠其茁壯成長。
不妨于冬日,醅一壺香茗,任膝上小書的語言詞句從壺口飄蕩出來,那是泡茶人醞釀了一冬的獨白,文火一燒,就燒出了下一個春天。
【點評】
這是一篇閱卷專家組評定的標桿范文,也是一篇考場優(yōu)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幾點特色:
標題詩意,含蓄雋永。標題“隔座細語春酒香”化用李商隱詩句“隔座送鉤春酒暖”,文題中的春酒寓指語言所承載的人類思想與文明,隔座細語,即指遠隔時空與古人交談,實則是虛借這種形式寫自我的閱讀感悟,感悟文藝作品中語言所承載的文明意蘊。標題富有詩意,且含蓄蘊藉。
積淀深厚,素材豐富。文章緊扣“語言承載歷史的圣詩與悲歌”進行構(gòu)思,主體部分引葛康俞于《據(jù)幾曾看》中評郭熙的《早春圖》,表現(xiàn)文藝語言對心性的陶冶與涵養(yǎng);而黑塞的《提契諾之歌》,記錄的是生命與時代的喜悅與哀愁;馬爾克斯的等待則反襯現(xiàn)代人的百年孤獨。開頭結(jié)尾還運用了克勞德·德彪西、水墨畫的留白等素材,文章素材既豐富又貼切,更難得的是眾多素材意蘊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較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與思維能力。
語言凝練,思想深刻。文章另一特色在于語言的簡潔凝煉,富有哲理,文采兼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