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座千年古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這里,歷史悠久,豐沃靈秀,人才輩出。在這恒山腳下,孕育出源遠流長的渾源文化,厚重而深遠。
生態(tài)優(yōu)勢
渾源縣,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東接廣靈,西毗應(yīng)縣,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相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
其中北岳恒山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在這里,春賞山花,夏弄清風,秋觀楓葉,冬踏冰雪,“風、花、雪、葉”盡在一山中。
人文之美
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極富人文之美。
秦始皇始置縣,稱為崞縣,屬雁門郡。不久改稱平舒,屬代郡。唐時始稱渾源,為因渾河發(fā)源于縣境內(nèi)。
渾源是一塊孕育人才的土地,唐朝中書令郝杰,金朝尚書右丞蘇保衡,清朝河東道總督栗毓美;中華民國北方政府內(nèi)務(wù)部長田應(yīng)璜,第九集團軍中將司令兼大同軍事指揮官于鎮(zhèn)河等德才兼?zhèn)溆兄局吭诖肆粝逻^光輝的足跡。
渾源文化風情獨特,民間舞龍舞獅、扭秧歌、耍故事等群眾文化活躍。
自然之美
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極富自然之美。
渾源境內(nèi)有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恒山。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市區(qū)62公里。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為中國地理標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恒山,人稱“北岳”,位于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 恒山作為道教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恒山隱居潛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 景區(qū)以雙峰并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qū)、翠屏峰景區(qū)、千佛嶺景區(qū)、溫泉景區(qū)和渾源城景點群,其中最受游人歡迎的有恒山腳下的懸空寺和天峰嶺南坡半山腰上的北岳廟。 懸空寺位于恒山金龍峽西側(cè)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懸空寺的六座主殿閣之間都用木制樓梯相連,由于懸空寺整體建筑物是由非常高超的木匠技巧完成的,如發(fā)生地震,卯榫雖會劇烈移動但是會保證整體建筑物的完整性,其建筑強度是非常高的。
國內(nèi)現(xiàn)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懸空寺是國內(nèi)現(xiàn)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它修建在懸崖峭壁間,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懸空寺面對恒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jié)構(gòu)巧奇。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nèi)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云寺。大云寺,原名大云禪寺,分上、下兩寺,據(jù)乾隆癸未重修的《渾源州志》記載:“大云寺二,一在州西南四十里龍山,為上院,金麻革游龍山宿此,有記,西方丈有金同知運使雷思詩碣,劉京叔祁留題,元好問、李治、張德輝嘗游賞焉,號龍山三老,今廢?!薄耙辉诔俏髑G家莊下院,胥元魏時建?!?/p>
大云寺下寺,位于渾源縣城西10公里龍山腳下荊莊村西,它是渾源縣現(xiàn)存木結(jié)構(gòu)建筑最早的一座。原是一組基本完整的寺院建筑群,中軸線上有山門、過殿、大雄寶殿、后殿,兩側(cè)有鐘鼓樓、配殿、廂房。新中國成立以前,這座古老的寺院遭受嚴重毀壞,殿舍倒塌,附屬文物被毀無存,僅幸存大雄寶殿一座。該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外檐斗拱四鋪單抄,轉(zhuǎn)角出45度斜拱。歷史悠久,古樸典雅,主體構(gòu)架為金代所制,結(jié)構(gòu)古樸,用材規(guī)范,殿內(nèi)現(xiàn)存壁畫約50平方米,當屬明代所為,東西兩邊和北壁現(xiàn)存壁畫為雙層,十分罕見,是研究遼金建筑和明代壁畫、彩畫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
大云寺無論從建筑結(jié)構(gòu)還是壁畫藝術(shù),充分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建造水平,是中華文化歷史發(fā)展的佐證,它對研究我國建筑藝術(shù)史、工藝繪畫史提供了真實的實物依據(jù),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和利用價值。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律呂神祠
渾源縣東北部四公里的下韓鄉(xiāng)神溪村,村后有一個方圓五里的小山,因山形如鳳凰,名為鳳凰山,海拔1160米,山下有碧泉數(shù)處,為渾河的源頭之一。山南有一塊占地一畝大小的孤石,高約三丈。孤石四周,神泉涌溢,池水蕩漾,林木掩映,花果飄香。就在這塊孤石頂上,建有一座祠廟,孤立高聳、兀然挺拔,莊嚴肅穆、別具一格,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元、明兩朝曾經(jīng)修葺。
孤石之陽有一泉,磊石聚水成湖,名“神德湖”。環(huán)祠流水潺潺,登律呂神祠高處,鳥鳴俞顯祠靜山幽。清風徐來,白云悠悠,只覺塵世已遠。想來,當年的詩人,每一個來踏青懷古的落寞文人,在陶醉于山水的寧靜空靈、歷史的滄桑厚重之際,其惆悵落寞,自也流動于胸懷。
祠廟西南設(shè)拱門,上刻“律呂神祠”。古代樂律有陽律、陰律各六,共十二律。陽六曰律,陰六曰呂,合稱律呂。古人是模仿鳳凰鳴叫的聲音而制成的十二律,雄鳴叫做六律,雌鳴叫做六呂。恰恰神溪山又叫鳳凰山,所以廟名為“律呂神祠”。
正殿座北向南,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古樸莊嚴。從大殿頂架柁梁的運用、斗拱的制形、殿角斜梁的設(shè)置等建筑特色來看,充分表現(xiàn)出了元代的建筑技術(shù)和風格。
殿內(nèi)塑有水母娘娘夫婦像。四壁是近七十平方米的四海龍王行云布雨彩繪壁畫,筆工精細,共畫有各種大小人像一百三十九個。
在大同市渾源縣的最南端,渾源、靈丘、繁峙三縣交界處,有一個古老的城垣王莊堡鎮(zhèn)。全鎮(zhèn)總面積188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5個自然村,有3980戶15243人,總耕地面積49000畝,唐河、馬尾河貫穿其間,交通便利,水資源充足,無霜期125天,氣候相對溫暖。當?shù)赜性灾补麡涞膫鹘y(tǒng),故有水果之鄉(xiāng)的美譽。王莊堡據(jù)于“兩口一關(guān)”——即西河口、團城口、平型關(guān)之間,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王莊堡城始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一個有近500年歷史的商貿(mào)古集鎮(zhèn),歷來商賈云集,經(jīng)濟繁榮,民風淳樸,有“堡國”之稱, 境內(nèi)有北魏溫泉宮遺址。
永安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岳恒山腳下的渾源縣城內(nèi),俗稱大寺,始建于金代,后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存主要建筑為元代恢復重建。
全寺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整座寺院共有三進,布局嚴整,殿宇巍峨,古樸壯觀,是縣城內(nèi)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古代建筑群。尤其主殿傳法正宗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廡殿頂,琉璃瓦飾,金碧輝煌,是繼承宋代減柱營造法,帶有明顯的宋元建筑風格的珍貴遺存。
永安寺的殿頂、匾額、飛天、壁畫并稱“四絕”。其四角翹起,線條柔緩的殿頂,極具研究價值的梁架、角柱及飛檐的結(jié)構(gòu),屬于封建帝王專利的黃色琉璃瓦,殿內(nèi)的天宮樓閣和天花藻井等元代遺構(gòu),均堪稱奇絕;其傳法正宗殿之匾額,為元代大書法家雪庵溥光和尚所提,幾乎為全國絕品,上世紀50年代即引起國家文物局專家們的震驚;
其最精彩、最寶貴的當數(shù)殿內(nèi)滿布四壁的元代壁畫,刻畫技藝高超,為元代斷代壁畫藝術(shù)珍品,曾作為國家、山西省的精品壁畫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巡展;其殿內(nèi)天宮樓閣原塑有的精美仙女飛天塑像在“文革”中惜被毀損。
文廟,始建于遼金以前,元朝初年擴建,明成化八年(1472)大規(guī)模重建,至萬歷三十九年(1671)全部建成。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依次建有戟門、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覆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嶺
千佛嶺位于千佛嶺鄉(xiāng)龍嘴村西南,分為上寺、下市、后寺:附近有古遺跡老君殿、孫臏寨,天然形成的北風洞、有碑刻記載。
千佛嶺為恒山支脈,在天峰嶺正南偏西約25公里處。這里,一個個清秀多姿的孤峰排列有致,一叢叢吐翠滴玉的松柏遍布山谷,一片片奇花異草披滿峰頭崖畔,珍禽鳴唱林間枝頭,異獸出沒不定。既是北國風光,又融江南景色,真可謂一處得天獨厚的人間仙境。嶺上烏龜石、駱駝石等奇跡生動有趣。
陰雨天云飄峰際,霧繞千嶺,景象尤美。放眼望去,千佛嶺南峰,酷似華山仙人掌,連綿起伏的雞冠巖,又像衡山祝融峰;西面的尖石梁則如泰山玉皇頂;回身北望,直指天際的孫臏寨、龐涓嶺,云霧中忽隱忽現(xiàn),分明是黃山云峰的再現(xiàn)。
恒山建筑群
地址:渾源縣恒山主峰天峰嶺陽面腳下
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齊名天下。北岳恒山歷史悠久,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華譽,其主峰海拔2016.8米,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fā)祥地之一。
圓覺寺磚塔
圓覺寺,俗稱“小寺”。清順治版《渾源州志》載:“圓覺寺,在州治東,金正隆三年(1158年)僧玄真建?!痹且运橹行牡囊唤M完整的古建筑,有大殿、東西配殿、山門、西跨院大殿等,三十年代,日本人入侵,將寺內(nèi)木結(jié)構(gòu)建筑全部拆毀,現(xiàn)僅存磚塔一座為金代原構(gòu)。明成化五年(1469年)、萬歷四年(1576年)、清咸豐九年(1859年)均曾修葺,或磚刻題字或石刻題字嵌在磚塔上。
界莊遺址
界莊遺址地處渾源縣城東南18公里界莊村西南。
窯址現(xiàn)存面積約1萬平方米,堆積厚約2米左右。窯址區(qū)已被民居蠶食。1997年試掘。文化面貌比較單純,全部為中晚唐遺物。器型有碗、缽、瓶、罐、盞托、注子、爐、研磨器、玩具等。釉色有白、青、黑、三彩、綠釉5種,還有絞胎器物盞托、碗、瓷塑等。碗身較淺,底有平底、玉璧底、環(huán)底3種。玉璧底、環(huán)底碗的底心均施釉。缽有白、黑、青等幾種,缽口部皆有一唇,鼓腹平底,均施半釉。注子分黑、白、青、三彩4種,皆短流,平底,施半釉,個別器物的短流作獸首狀。界莊窯是目前所知唐代燒造三彩器、絞胎瓷最北部的一個窯口。
渾源縣麻莊漢墓群
渾源縣麻莊漢墓群位于渾源縣城西北17里之麻莊村,共有漢墓14個。
在渾源縣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東,元代劉祁隱居于此。劉祁,渾源人,字景叔,劉從益之子,金時為太學生,八元復試為進士。所著《歸潛志》即寫于此,是書多為修篡《金史》采用。
龍山
龍山頂峰上有一洼地稱寺洼,原建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寺院——大云寺,有各種殿閣和僧寮上百間,始建于北魏,為北方著名的佛剎。寺東側(cè)的玉泉溝里,還有一座玉泉寺,寺旁泉水叮咚,花木扶疏,是避暑的好地方。這兩座寺院都建有下寺,大云寺下寺在荊莊村;玉泉寺下寺在李峪村。荊莊大云寺大殿尚存,為金代建筑。昔日的龍山寺廟曾是一處重要的古建筑群。 龍山的松林、云杉、落葉松、榆樹、柏樹等,把龍山裝飾得四季常青,成為一片綠色的海洋。
位于渾源縣西南,恒山主峰西15公里處,隔翠屏山與主峰東西相望,海拔2266.8米,比恒山主峰還高250多米。遠望峰巒起伏,狀如龍蛇,故名,亦名封龍山。
后發(fā)之美
物產(chǎn)豐饒、交通便利,極具后發(fā)之美。
渾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森林覆蓋廣,宜林面積100多萬畝,主要品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樺樹、楊柳樹、經(jīng)濟林等。渾源縣植物主要品種有:谷子、黍子、蠶豆、豌豆、莜麥、小麥、玉米、高粱、土豆,黃豆、黑豆等。
自然資源豐富,渾源探明的礦藏達20多種,其中煤炭、油母頁巖、花崗巖、膨潤土、沸石、瑩石均為優(yōu)質(zhì)礦種。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被譽為“北岳黑”,出口是常稱為“Shanxi Black”。
恒山黃芪,又稱正北芪,早在清朝,就以名貴特產(chǎn)進貢朝廷,它是國內(nèi)綠色保健佳品,也是我國外貿(mào)出口的名貴藥材,數(shù)百年來,綿延不絕。恒山所處的渾源縣由此便成為“黃芪之鄉(xiāng)”。
吃過渾源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厲害吧我的大渾源
下面再看看那些古詩中的美景吧
懸空寺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strong>
這就是渾源的懸空寺
恒山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strong>
這就是渾源的恒山
千佛嶺
「天下名山尊萬圣,千佛古寺最高孤。」
這就是渾源的千佛嶺
神溪村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strong>
這就是渾源的神溪村
九天宮
「 凌霄不老松,如約指天宮。」
這就是渾源的九天宮
栗毓美墓
「皇防重匡濟之才,疏淪仰懷柔之績。」
這就是渾源的栗毓美
凌云口
「漫山草藥香,松柏青濤波?!?/strong>
這就是渾源的凌云口
九曲黃河陣
「福、祿、壽、喜、富、康、安、詳、吉?!?/strong>
這就是渾源的九曲黃河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