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花
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又題作《悵詩》,文亦有不同: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全唐詩》卷五二四)
關于此詩,《唐才子傳》上記載:杜牧在湖州的時候,看上一位美麗的民間女子,才十來歲。杜牧就給了女子的母親一筆錢,并且與其約定,十年后來這個地方任職的時候,就娶了她。之后過了十四年,杜牧才得到機會,上書希望到湖州做官,于是做了湖州刺史。等尋訪到當年那個女子時候,發(fā)現她已經嫁人三年,生了兩個兒子。杜牧感嘆其事,所以寫了這首詩。
這個傳說不一定可靠,但此詩以嘆花來寄托情懷,是大致可以肯定的?!盎ā保驗槊利?,可以拖喻很多事物,譬如女人的容貌,譬如愛情,譬如人生,譬如生命……這首詩題名“嘆花”,不管用“花”托喻什么,就像王國維的“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一樣,美麗的東西的逝去總是會讓人哀傷,讓人無奈的。
“自是尋春去校遲”,春天是美好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保铣ち骸で疬t《與陳伯之書》),春天里百花盛開,充滿了生命的張力??墒牵瑳]趕上這么美麗的春天,來晚了,春天已經過去了,與這么美麗的時刻就此錯過,這是令人為之嘆息的。
“不須惆悵怨芳時”,作者說不須惆悵,沒必要為此哀怨那曾經滿園的春色,哀怨那些錯過的盛開的花朵。可是,真的不哀怨、惆悵就沒必要寫這首詩了,這只是深感無奈的作者在自我寬慰而已。
“狂風落盡深紅色”,鮮花無論曾經多么嬌艷,多么美麗,也會“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會“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會“花謝花飛花滿天”,更何況是在無情而猛烈的“狂風”的吹拂下,那些花兒似乎在慘遭蹂躪,不是掉落一瓣兩瓣,而是“落盡”,全部都落完了,一點機會也不給,一點美麗也沒留下,真是讓人惋惜至極而又無能為力啊!
“綠葉成陰子滿枝”,現在,已經是處處綠葉成蔭的時候了,花兒早都開過了,夏天已經到了,樹上的果兒也都結成了。木已成舟,事已至此,有心惜花,無力回天,再也不能挽回,再也沒有機會,這又是何等的悲哀呢?如果是托喻那個女子,則是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女人已經嫁人,自己錯過了這一段美好姻緣的深深嘆息。
不管這個傳說故事是真是假,為何這樣的事兒會附會到杜牧頭上而不是別人頭上呢?那是因為杜牧不但“美容姿”,是個帥哥,而且“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喜歡歌舞表演,人又風流倜儻,不能控制自己,所以才留傳了很多關于他的“風流傳說”,大家愿意把這樣的事兒安在他頭上——即使他沒做過,大家也覺得就應該是他做的。
杜牧是個有很多故事的人。
他沒有進士及第的時候,到洛陽去,當時到東都洛陽主持進士科考試的是崔郾。太學博士吳武陵來拜見崔郾說:“您德行高,聲望大,為圣明的君王選才,我要幫你一點小忙。前幾天我偶然見到十幾個文人,情緒激昂,一起在讀一卷文書,我看了一下,是進士杜牧的《阿房宮賦》。這個人是能夠輔佐君王的大才子?!庇谑蔷湍贸觥栋⒎繉m賦》,開始朗誦起來,崔郾大加贊賞。吳武陵說:“請您點他為第一名?!贝捋闭f:“第一已有了。”吳武陵的情緒有些激烈,說:“如果真的當不了狀元,就退一步,讓他以第五名進士及第。如果還不行的話,就把這篇賦還給我?!贝捋闭f:“別的學子很多都說杜牧為人放縱曠達,不拘小節(jié),但我恭敬地按照您的指點,不敢改變。”后來,杜牧果然就中了進士!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杜牧就這樣中舉了!
關于他的風流傳奇故事很多,《唐才子傳》上記載:當時的淮南府揚州非常繁華,不亞于京城長安,有許多著名的美貌女子,杜牧當時在牛僧孺[①]的淮南節(jié)度府任掌書記,他經常去縱情尋歡,當時的牛僧孺收到巡街官所報杜書記到妓館平安無恙的報告多到裝了滿滿一箱子。
所以在后來的文人筆下,杜牧就成了風流才子的代名詞,他在揚州所寫的詩也常常被人引用。就像南宋詞人姜夔在《揚州慢》中就寫到:“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感慨的是揚州的變化之大,連才華過人的杜牧再來揚州的話,也會驚訝不已。而且直接化用了杜牧《贈別》詩中的“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和《遣懷》詩中“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梢姸拍猎趽P州生活、所做的詩詞對后世影響之大!
后來,杜牧擔任了負責監(jiān)督官吏的“御史”,分管東都洛陽。當時有個李司徒[②]在洛陽閑居,他家的歌女的豪華陣勢在當時要數第一。當時很多名士都希望去拜謁他。李司徒于是就大擺筵席,廣邀賓朋,宴請朝官名流。但是因為杜牧是御史臺官員,不敢邀請他。杜牧很想參加,就派人暗示李司徒,讓他也邀請自己。杜牧都這么主動了,李司徒沒辦法,就派快馬給杜牧送了一份請?zhí)6拍猎诩艺龑χ依锏幕ㄒ粋€人喝酒呢,喝得已經差不多了。聽到李司徒的邀請,就立刻去赴宴了。宴會上大家都已經喝上了,有侍女百余名,而且都是“絕藝殊色”,才藝高超又美麗異常。杜牧到宴會上后,也不客氣,也不拘束,自己一個人坐北朝南,瞪著眼睛看著侍女們,飲了三杯酒,然后問到:“聽說有個叫紫云的能歌善舞,哪位是紫云?”李司徒就指給他看是誰。杜牧盯著看了好久,然后說:“真是名不虛傳??!應該把她贈給我才對!”李司徒當時就笑了,這些歌女們都紛紛回頭看,一個個忍俊不禁,看是誰這么狂放不羈。杜牧又自飲了三杯酒,然后即景作詩,并且高聲朗誦道:
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
忽發(fā)狂言驚四座,兩行紅袖一時回。[③]
從始至終,杜牧意態(tài)、氣度安然自若,就像周圍無人一般,在座賓客無不稱奇。真是個風流倜儻的才子?。?/span>
杜牧不止是個風流才子,《唐才子傳》說他“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意思是他性格剛強正直,有不平凡的節(jié)操,不為小事而謹小慎微,敢于一一論述國家大事,指明和陳述國事的利弊尤其急切。這一點從他用以諷諫唐敬宗“大起宮室,廣聲色”的《阿房宮賦》中可以看出一二。
《新唐書》說杜牧:“牧才高于位,郁郁不樂。古之才學不為當世所識,而能流芳千古者,蓋如此也夫?!倍拍廖茨苋吮M其才,因而郁郁不樂,五十歲就去世了,臨死前自己給自己寫了墓志銘,把自己的文章燒掉了很多。這樣懷才不遇的人,在當代不受重視,但是最終流芳千古。古代這樣的人有很多,杜牧即是其中之一。這同樣讓人無奈,所以,杜牧錯過的不只是一段美好姻緣,也錯過了重要的際遇,可是歷史用另一種方式肯定了他,記住了他,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吧。
附錄: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六·杜牧》
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屬文。大和二年韋籌榜進士,與厲玄同年。初未第,來東都,時主司侍郎為崔郾,太學博士吳武陵策蹇進謁曰:“侍郎以峻德偉望,為明君選才,仆敢不薄施塵露。向偶見文士十數輩,揚眉抵掌,共讀一卷文書,覽之,乃進士杜牧《阿房宮賦》。其人,王佐才也?!币虺鼍?,搢笏朗誦之。郾大加賞。曰:“請公與狀頭!”郾曰:“已得人矣?!痹唬骸安坏?,即請第五人。更否,則請以賦見還!”辭容激厲。郾曰:“諸生多言牧疏曠,不拘細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焙笥峙e賢良方正科。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jié)度府掌書記。拜侍御史,累遷左補闕,歷黃、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兵法戎機,平昔盡意。嘗以従兄悰更歷將相,而已困躓不振,怏怏難平。卒年五十,臨死自寫墓志,多焚所為文章。詩情毫邁,語率驚人。識者以擬杜甫,故稱“大杜““小杜“以別之。后人評牧詩,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奮急也。牧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時淮南稱繁盛,不減京華,且多名妓絕色,牧恣心賞,牛相收街吏報杜書記平安帖子至盈篋。后以御史分司洛陽,時李司徒閑居,家妓為當時第一,宴朝士,以牧風憲,不敢邀。牧因遣諷李使召己,既至,曰:“聞有紫云者,妙歌舞,孰是“即贈詩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fā)狂言驚四座,兩行紅袖一時回。”意氣閑逸,傍若無人,座客莫不稱異。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歲,約以十年后吾來典郡,當納之,結以金幣。洎周墀入相,牧上箋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従人,兩抱雛矣。賦詩曰:“自恨尋芳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贝似浯蟾乓欢7菜鶢肯?,情見于辭。別業(yè)樊川。有《樊川集》二十卷,及注《孫子》,并傳。同時有嚴惲,字子重,工詩,與牧友善,以《問春》詩得名。昔聞有集,今無之矣。
《新唐書·杜牧傳》(卷百六十六)
牧,字牧之,善屬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jié)度府掌書記。擢監(jiān)察御史,移疾分司東都,以弟顗病棄官。復為宣州團練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是時,劉從諫守澤潞,何進滔據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廷措置術,復失山東,鉅封劇鎮(zhèn),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其辭曰:生人常病兵,兵祖于山東,羨于天下。不得山東,兵不可去。山東之地,禹畫九土曰冀州;舜以其分太大,離為幽州,為并州。程其水土,與河南等,常重十三,故其人沈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辛苦。魏晉以下,工機纖雜,意態(tài)百出,俗益卑弊,人益脆弱,唯山東敦五種,本兵矢,他不能蕩而自若也。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冀州,以其恃強不循理,冀其必破弱;雖已破,冀其復強大也。并州,力足以并吞也。幽州,幽陰慘殺也。圣人因以為名。黃帝時,蚩尤為兵階,自后帝王多居其地。周劣齊霸,不一世,晉大,常傭役諸侯。至秦萃銳三晉,經六世乃能得韓,遂折天下脊;復得趙,因拾取諸國。韓信聯齊有之,故蒯通知漢、楚輕重在信。光武始于上谷,成于鄗。魏武舉官渡,三分天下有其二。晉亂胡作,至宋武號英雄,得蜀,得關中,盡有河南地,十分天下之八,然不能使一人度河以窺胡。至高齊荒蕩,宇文取之,隋文因以滅陳,五百年間,天下乃一家。隋文非宋武敵也,是宋不得山東,隋得山東,故隋為王,宋為霸。由此言之,山東,王者不得不為王,霸者不得不為霸,猾賊得之,足以致天下不安。
天寶末,燕盜起,出入成皋、函、潼間,若涉無人地。郭、李輩兵五十萬,不能過鄴。自爾百余城,天下力盡,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鶻、吐蕃,義無敢窺者。國家因之畦河修障戍,塞其街蹊。齊、魯、梁、蔡被其風流,因以為寇。以里拓表,以表撐里,混澒回轉,顛倒橫邪,未常五年間不戰(zhàn)。生人日頓委,四夷日日熾,天子因之幸陜,幸漢中,焦焦然七十余年。運遭孝武,澣衣一肉,不畋不樂,自卑冗中拔取將相,凡十三年,乃能盡得河南、山西地,洗削更革,罔不能適。唯山東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豈天使生人未至于怗泰邪?豈人謀未至邪?何其艱哉!今日天子圣明,超出古昔,志于平治。若欲悉使生人無事,其要先去兵。不得山東,兵不可去。今者,上策莫如自治。何者?當貞元時,山東有燕、趙、魏叛,河南有齊、蔡叛,梁、徐、陳、汝、白馬津、盟津襄、鄧、安、黃、壽春皆戍厚兵十余所,才足自護治所,實不輟一人以他使,遂使我力解勢弛,熟視不軌者無可奈何。階此,蜀亦叛,吳亦叛,其他未叛者,迎時上下,不可保信。自元和初至今二十九年間,得蜀,得吳,得蔡,得齊,收郡縣二百余城,所未能得,唯山東百城耳。土地人戶,財物甲兵,較之往年,豈不綽綽乎?亦足自以為治也。
法令制度,品式條章,果自治乎?賢才奸惡,搜選置舍,果自治乎?障戍鎮(zhèn)守,干戈車馬,果自治乎?井閭阡陌,倉廩財賦,果自治乎?如不果自治,是助虜為虜。環(huán)土三千里,植根七十年,復有天下陰為之助,則安可以???故曰:上策莫如自治。中策莫如取魏。魏于山東最重,于河南亦最重。魏在山東,以其能遮趙也。既不可越魏以取趙,固不可越趙以取燕。是燕、趙常取重于魏,魏常操燕、趙之命。故魏在山東最重。黎陽距白馬津三十里,新鄉(xiāng)距盟津一百五十里,陴壘相望,朝駕暮戰(zhàn),是二津,虜能潰一,則馳入成皋,不數日間。故魏于河南亦最重。元和中,舉天下兵誅蔡,誅齊,頓之五年,無山東憂者,以能得魏也。昨日誅滄,頓之三年,無山東憂,亦以能得魏也。長慶初誅趙,一日五諸侯兵四出潰解,以失魏也。昨日誅趙,罷如長慶時,亦以失魏也。故河南、山東之輕重在魏。非魏強大,地形使然也。故曰:取魏為中策。最下策為浪戰(zhàn),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兵多粟多,驅人使戰(zhàn)者,便于守;兵少粟少,人不驅自戰(zhàn)者,便于戰(zhàn)。故我常失于戰(zhàn),虜常困于守。山東叛且三五世,后生所見言語舉止,無非叛也,以為事理正當如此,沉酣入骨髓,無以為非者,至有圍急食盡,啖尸以戰(zhàn)。以此為俗,豈可與決一勝一負哉?自十余年凡三收趙,食盡且下。郗士美敗,趙復振;杜叔良敗,趙復振;李聽敗,趙復振。故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為浪戰(zhàn),最下策也。
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改膳部員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會昌中,黠戛斯破回鶻,回鶻種落潰入漠南,牧說德裕不如遂取之,以為:“兩漢伐虜,常以秋冬,當匈奴勁弓折膠,重馬免乳,與之相校,故敗多勝少。今若以仲夏發(fā)幽、并突騎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舉無類矣?!钡略I浦?。會劉稹拒命,詔諸鎮(zhèn)兵討之,牧復移書于德裕,以“河陽西北去天井關強百里,用萬人為壘,窒其口,深壁勿與戰(zhàn)。成德軍世與昭義為敵,王元達思一雪以自奮,然不能長驅徑搗上黨,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武、武寧兩軍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潤弩手二千,道絳而入,不數月必覆賊巢。昭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澤潞平,略如牧策。歷黃、池、睦三州刺史,入為司勛員外郎,常兼史職。改吏部,復乞為湖州刺史。
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
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少與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處成敗,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時無右援者。從兄悰更歷將相,而牧困躓不自振,頗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夢人告曰:“爾應名畢?!睆蛪魰梆ò遵x”字,或曰“過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蹦俗詾槟怪?,悉取所為文章焚之。牧于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別杜甫云。
牧才高于位,郁郁不樂。古之才學不為當世所識,而能流芳千古者,蓋如此也夫。
《舊唐書·杜牧傳》(卷百四十七)
牧,字牧之,既以進士擢第,又制舉登乙第,解褐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沈傳師廉察江西宣州,辟牧為從事、試大理評事。又為淮南節(jié)度推官、監(jiān)察御史里行,轉掌書記。俄真拜監(jiān)察御史,分司東都,以弟顗病目棄官。授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御史、內供奉。遷左補闕、史館修撰,轉膳部、比部員外郎,并兼史職。出牧黃、池、睦三郡,復遷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吏部員外郎。又以弟病免歸。授湖州刺史,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誥,歲中遷中書舍人。牧好讀書,工詩為文,嘗自負經緯才略。武宗朝誅昆夷、鮮卑,牧上宰相書論兵事,言“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間,盛夏無備,宜五六月中擊胡為便”。李德裕稱之。注曹公所定《孫武十三篇》行于代。牧從兄忭隆盛于時,牧居下位,心常不樂。將及知命,得病,自為墓志、祭文。又嘗夢人告曰:“爾改名畢。”逾月,奴自家來,告曰:“炊將熟而甑裂?!蹦猎唬骸敖圆幌橐?。”俄又夢書行紙曰:“皎皎白駒,在彼空谷。”寤寢而嘆曰:“此過隙也。吾生于角,徵還于角,為第八宮,吾之甚厄也。予自湖守遷舍人,木還角,足矣。”其年,以疾終于安仁里,年五十。有集二十卷,曰《杜氏樊川集》,行于代。子德祥,官至丞郎。
[①]
[②]《太平廣記》卷二七三所引《唐闕史》作“李司徒愿”。李愿,名將李晟之子,李愬之兄。因父功入仕。唐憲宗、穆宗間歷任夏綏、武寧、鳳翔、宣武、河中諸鎮(zhèn)節(jié)度使,卒贈司徒。兩《唐書》有傳。
[③]這首詩最早見于唐孟棨《本事詩》。《本事詩》“高逸第三”云:“杜為御史,分務洛陽時,李司徒罷鎮(zhèn)閑居,聲伎豪華,為當時第一。洛中名士,咸謁見之。李乃大開筵席,當時朝客高流,無不臻赴。以杜持憲,不敢邀致。杜遣座客達意,愿與斯會。李不得已,馳書。方對花獨酌,亦已酣暢,聞命遽來。時會中已飲酒,女奴百余人,皆絕藝殊色。杜獨坐南向,瞪目注視,引滿三巵,問李云:‘聞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虛傳,宜以見惠。’李俯而笑,諸妓亦皆回首破顏。杜又自飲三爵,朗吟而起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fā)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鈿忾e逸,旁若無人。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