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霜柯竹石圖》構(gòu)圖簡略,一湖石立平坡之上,周圍部落著疏竹及叢草,竹干修長,竹葉下垂,濃淡相間。湖石上僅一顆梧桐樹,在秋霜的打擊下,疏也大多脫落,僅剩下數(shù)片桐夜殘留枝上,但是,它那一點點殘葉甚似“石上銀鉤翡翠梢”,更多的竹葉甚似“檀欒飛影下窗坳”,題畫詩對此構(gòu)圖作了極美的描繪。該圖喻意霜操樹竹的高潔品格。所畫之直干樹柯,隨枝進發(fā),逐次添補,使整棵樹疏密自然。王蒙這種細筆勾點樹木和石頭,然后用淡墨渲染,使其早期用筆尖細的畫法?!端轮袷瘓D》的石和樹,皆王蒙枯筆焦墨技法的畫風(fēng),畫石仍為其“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錢杜《松壺畫憶》。這就是畫家筆精墨妙之功力,所以倪瓚說“叔明絕力能扛鼎,五百年來五比君”。
元王蒙《春山讀書圖》上海博物館藏
《春山讀書圖》是王蒙在晚期探索一種平面化的山水樣式的產(chǎn)物。這幅作品完全是用短促、干澀且多為解索皴的筆觸完成的,絕無王蒙以往慣用的渲染和豐富的皴擦。然而卻有一種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視覺效果。此圖紙本。畫松林中茅屋數(shù)椽,有士人讀書其間,水邊茅亭里又有閑坐觀賞之士,環(huán)境十分幽靜。用筆凝練飛動,沉著有力,山石苔點全學(xué)巨然用破筆點出,益見山容的渾厚蒼茫。畫上自題七律二首,署款不記歲月,但書"黃鶴峰下樵叟王子蒙畫詩書"行書一行,藉知此圖當為作者隱居黃鶴山以后所作。
元王蒙《東山草堂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東山草堂圖》畫于元順帝至正三年,即王蒙四十歲以后所作。此時,王蒙已初具自家風(fēng)貌,用筆切實穩(wěn)厚、靈活松快,極細微處,均無輕率之筆,其筆墨已有一種穩(wěn)重蒼郁的意象。此畫作隔水草堂,磊石重疊,秋林疏爽,高士閑居。圖中山石的形制皆偏于方。無論是松樹的勾、皴,柏樹的葉點,其它雜樹枝葉的雙勾,還是山石的皴線、苔點,都刻畫得極其密實、精細。全圖敷以淡赭色,而淡赭色與層層墨色生發(fā)后,使筆墨尤顯得蒼秀。
元王蒙《西郊草堂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繪秋天平遠景色。近岸草堂、竹籬掩映于樹叢之中,岸邊系舟,主人與妻子在屋中各行其是。院后湖面空闊,水波不興,僅露一段岸角叢樹,遠山一帶,漸遠漸淡,沒入天際。構(gòu)圖、用筆均較簡潔,表現(xiàn)出了江南水鄉(xiāng)秋季明凈寥落的景色特征。深秋茂密的林陰下有茅舍數(shù)座,一老翁坐室內(nèi)案旁讀書,旁屋內(nèi)二仕女侍讀。門前清溪潺潺,小船停泊。屋后平湖汀渚,一葉輕舟載客行于湖心,打破了畫面的沉寂。遠方群山煙林,意境清幽。全圖筆墨工細秀逸,構(gòu)圖新穎,為王蒙山水畫優(yōu)秀之作。畫幅左上自識“黃鶴山人王蒙叔明為寫西郊草堂圖”,下鈐“黃鶴山人”白文方印。該幅遠鈐有“蕉林居士”、“澤山珍藏”、“筠陰居士”等鑒藏印多方。曾經(jīng)清梁清標等收藏?!秴鞘蠒嬘洝分洝?/strong>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秋山蕭寺圖》立軸 紙本 元王蒙 太白山圖長卷?紙本設(shè)色 縱27厘米 橫23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題圖局部??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1 ?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2?局部3?局部4?局部5?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6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局部7? 元王蒙 太白山圖卷 圖繪浙江鄞縣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林及周圍的景物。蒼松丹槲,枝繁葉茂,溪流拱橋,曲徑通幽,寺宇宏偉,林蔭夾徑。騎馬、步行、執(zhí)杖、挑擔(dān)的僧侶游人絡(luò)繹不絕。山巒起伏,湖水如鏡。全圖筆法尖細,以朱砂及花青點染。個別雜樹施重墨,別創(chuàng)一格。圖首有小字篆書[太白山圖]。卷后有印章名款。畫幅中有清高宗弘歷長題,拖尾有元末明初名僧宗泐、守仁、清濬等題跋,項元汴書小記一段。鈐明深周、安國、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諸家印記。從跋文可知,本幅原來一直為天童寺主持左庵禪師所有,后一度由沈周收藏,明后期入項元汴手,清初梁清標、安儀周先后遞藏,入清宮后,貯御書房。民國間佚出,鄭洞國購自長春,經(jīng)原沈陽軍區(qū)領(lǐng)導(dǎo)人周桓轉(zhuǎn)交東北博物館即今遼寧省博物館。
?元四家王蒙《具區(qū)林屋圖》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元 王蒙《松林寫作圖卷》克利夫蘭藝術(shù)博物館?元王蒙《谷口春耕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王蒙《稚川移居圖》故宮博物院藏 【名稱】元王蒙葛稚川移居圖【年代】元代 【簡介】立軸,紙本,設(shè)色,縱:58厘米,橫:13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葛稚川,名洪,自號抱樸子,東晉時人,著有《抱樸子》、《神仙傳》等書傳世。此圖畫葛洪攜子侄徙家于羅浮山煉丹的故事。畫卷取全景式構(gòu)圖,但又不像宋畫那樣突出一主峰,而是強調(diào)眾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種整體氣勢和氣氛。除畫面左角空出一小塊水面外,其余各處都布滿了山石樹木,使景致顯得格外豐茂華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疊嶂式。然而此圖又與他大部分作品風(fēng)貌相異,如樹葉全用雙鉤填色,樹干精勾細描,樹形復(fù)雜多變,設(shè)色五彩斑斕,不同于他慣用的寫意或兼工帶寫。山石用小筆細寫,并用墨、青、赭等色反復(fù)渲染,墨彩相彰,畫斷崖用斧劈、刮鐵、折帶諸皴法,與他常用的披麻皴與解索皴迥異。畫中人物的描法簡潔中見精工,造型頭大身小,古拙可愛。全畫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托了葛稚川的形象。畫面山巖重重,樹木茂密,加上回環(huán)的流泉,曲折的山徑,造成一個幽深寧靜、遠離塵世的境地,反映了當時士人對于隱居的希求。元代王蒙《夢梅花詩帖》賞析 上海博物館收藏 這是王蒙的一件優(yōu)秀作品。寫大山腳下,空寂無聲,樹株蒼勁的松樹立于石坡上,幾椽書屋依稀在目,屋內(nèi)有展卷靜讀者,有對坐相談?wù)?,窗外春光明媚,草木?fù)蘇,一派超然世外、自得其趣的景象。王蒙(1308-1385)稚川移居圖設(shè)色紙本 立軸 120×54cm 估價待詢 ?元王蒙《煮茶圖》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香光居士、黃鶴山樵,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畹耐饉鎩K蘋剿喙な氖櫸ǎ謔櫸ɑ婊獻雜資艿酵夤悅項、外婆管道升等人的熏陶,詩文書畫皆有家傳。王蒙博學(xué)多才,詩文書畫功底很好。其繪畫主要師法五代的董源、巨然的畫法,是元代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山水畫大師,并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并稱為“元四家”。【國畫】元代.王蒙繪畫作品欣賞(1)?元王蒙《關(guān)山簫寺圖》故宮博物館藏 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fù)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xiàn)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于黃公望,后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合稱為“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幽壑聽泉立軸 水墨紙本¥6,000,000至¥8,000,000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5周年秋季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