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 |
作者: 上傳者:tomacc 日期:18-01-26 | |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字和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體系,但唯有漢字沿用至今。這不應該是僥幸,而是源自于漢字的特質(zhì)。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號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號。即便是漢字,占絕大比例的形聲字的聲符,也大多來自表意成分。在長期發(fā)展中,漢字表音的因素在漢字體系中大大增強,表現(xiàn)出明顯的表音化傾向。但為什么漢字的表音化傾向停滯了?為什么表音的聲符沒有進一步簡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樣發(fā)展成為純粹表音的字母?漢字的生命力何在? 若在漢字和漢語的關(guān)聯(lián)中尋找原因,這首先是因為漢字的適用性。漢字能夠很好地記錄漢語,這是漢字不廢的重要原因之一。漢語是詞根語,不用改變詞首、詞尾或詞中間的語音來表示語法關(guān)系。印歐語言很多“性”“數(shù)”“格”都要求有小而頻繁的詞形變化,這是方塊漢字難以如實記錄的。漢字作為語素文字,一個字表示一個意思,在語音上也沒有什么變動,和漢語匹配十分得當。 其次是漢字具有時空包容性。漢字的“包容性”是一種巨大的彈性,表現(xiàn)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 一是時間包容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們一看就懂,但如果當年有錄音機錄下老夫子的話,我們可能難以聽懂。因為語音是不斷變化的,春秋時代的語音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普通話的語音系統(tǒng)大不一樣。然而,不管語音發(fā)生了何種變化,字仍然是這些字,意思始終不會改變,這就是時間的包容性。對于英語、法語或其他拼音文字,幾百年前的作品現(xiàn)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為語音的變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寫上。漢字承載了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且比較容易解讀的文獻,這也成為漢字不廢的重要原因。 二是空間包容性。同樣一張《人民日報》,北京人、上海人、廣州人都能毫無障礙地閱讀,他們使用同一個漢字系統(tǒng),字形和字義是一樣的,但讀音卻各行其是。中國疆域遼闊,方言繁雜,漢字可以起到統(tǒng)一溝通的作用。漢字及漢字文化的聯(lián)系使中華民族成為統(tǒng)一的文化共同體。試想,如果歷史上使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實際語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會各不相同,隨著歷史的發(fā)展, | |
| 暫無圖片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