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詩,注重推敲,寫一首詩要經(jīng)過反復修改。正所謂“好詩不怕千回改”,“語不驚人死不休”。不過這些話,都應該是針對自己的詩說的。然而另一方面,詩人們有時也喜歡修改別人的詩,通常以前人的名作為基礎(chǔ),運用刪節(jié)、增添、顛倒、調(diào)整或仿擬的手法,改動一些字詞,賦予該詩以新的內(nèi)容,修改成另一種樣子。這種經(jīng)過修改以后的詩,古稱“剝皮詩”,又稱“仿擬詩”、“戲仿詩”、“依仿詩”、“套改詩”。之所以稱為“剝皮詩”,是因為他們將一些名家名篇施以剝皮、剔肉、脫胎、換骨的改造,從而炮制出一些剽竊作品。這些作品往往借古諷今,寓莊于諧;讀來使人感到妙趣橫生,詩意盎然,因而很是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不僅平常人喜歡做,即便是古今的一些名人大家也時而為之。
?此種剝皮詩最早見于唐代。據(jù)劉肅的《大唐新語》載:唐人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有一次,他看到了武則天的宰相李義府的一首《五絕》:
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憐廻雪影,好取洛川歸。
張懷慶覺得這首詩不錯。便按照自己的意思,在每句詩的前面添了兩個字,將這首詩改裝成一首《七絕》,用以充作自己的作品:
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
照鏡自憐廻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
詩是改成了,可惜大家對他添加的這幾個詞并不看好;然而張懷慶這個文章竊手卻因此出了名。他被人們稱作“活剝張昌齡,生吞郭正一”。“生吞活剝”這個成語也就變得家喻戶曉。
從此以后,各種各樣的“剝皮詩”也就傳延開來。
〈一〉、刪繁就簡,煉字改句。
眾所周知,唐代大詩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七絕《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清新雋永,寓意深遠,千百年來已是家喻戶曉??墒怯腥藚s認為,這首詩用詞過于繁瑣:第一句已經(jīng)指明“清明”;“時節(jié)”二字便屬多余;第二句“行人”當然是在路上;不必贅語;第三句“何處有”已設問句,不必再有“借問”二字。因此,此詩每句可刪二字,應將《七絕》改為《五絕》:
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童指杏花村。
還有人將這首詩改為《六言詩》:
清明時雨紛紛,路人行人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
還有人將這首詩改為《三言詩》:
清明節(jié),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
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清末翰林趙熙竟還把這首詩改成了詞賦: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上經(jīng)過改寫后的幾種詩,讀來盡皆上口,可博讀者一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