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沈園的園主為了討好城內百姓,每年春季對外開放,紹興的文人名流常常前去賞春游玩。陸游20歲(南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時英俊年少,詩才橫溢,與表妹唐琬結成連理。唐琬對詩詞亦有相當造詣,婚后與陸游琴瑟相和,生活美滿。陸游不幸禮部考試被黜,陸母遂對唐琬產生不滿,一怪她沒有管住丈夫,使之“放任”;二怪她使丈夫“惰于學”;三怪她有克星,不吉利(陸父病死)。于是逼著陸游和唐琬離婚。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陸游不敢違抗母命,在向母親解釋、懇求無用的情況下,只好瞞著母親,表面上把唐琬休回娘家,暗地里卻在外面租房,私下與唐琬相會。不久就被陸母發(fā)覺,競尋上門去吵鬧。陸游雖事先得到消息,設法避開了母親,但事情已經無法繼續(xù),只得與唐婉分離。后來陸游另娶蜀郡人王氏,唐琬從父母之命改嫁陸游表弟趙士程為妻。陸游在紹興二十一年(1151)春天再游沈園時,恰好唐琬和趙士程也來游園。唐琬盡管已再嫁數(shù)年,但對陸游的舊情仍藕斷絲連,難以擺脫??吹疥懹喂陋毜卦趫@中徘徊,又驚又喜,又愁又怨,便告訴了趙士程。趙士程倒是一個文雅灑脫之士,知道唐琬內心的痛苦,便叫家僮給陸游送去了一份酒肴并向他致意。陸游此時也看到了唐琬,不禁想起當年情景,愛恨交加,百感交集,仰頭喝下一杯杯苦酒,提起筆來,在粉墻上題下一闋悲痛絕倫的《釵頭鳳》詞: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紹熙三年(1192年)陸游68歲時作《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詩:“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慶元五年(1199年)陸游75歲作《沈園》詩“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嘉定元年(1208年)陸游84歲作《春游》詩:“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可見陸游為了唐婉的愛情哀傷萬分,抱恨終生。
兩闋《釵頭鳳》,八百多年來傾倒過無數(shù)才子佳人、文人墨客,成為千古名篇,沈園亦因此而成了千古名園。
參觀過魯迅故居,王師傅便拉著我們來到魯迅中路上的“沈園”門前。園門是一座花崗巖雙柱石坊,門額上“沈家園”三字是郭沫若先生題書。石坊后十數(shù)步有一小池,池中擱一塊圓石,石頭上刻“斷云”二字(諧音“斷緣”)。圓石斷而不
離,向人們訴說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悲劇,點明了沈園的主題。
沈園原來的面積不大,占地僅18.5畝,經1985年的考古發(fā)掘,在園內發(fā)現(xiàn)六朝、唐、五代、宋、明、清時的亭、磚井、池塘和假山等建筑遺跡多處,現(xiàn)被稱為古跡區(qū),即現(xiàn)在圍繞荷塘一圈的景點。擴建后的沈園占地57畝,新增了南苑、東苑和北苑。
進入園內便是一片“詩境廣場”。一塊造型別致的太湖石,屹然獨立于廣場中
心,周圍是富有層次的綠化,象征詩圣陸游出神人化的詩意境界。走過詩境廣場,便是水面寬闊的荷塘(現(xiàn)稱宋池塘),只是一片殘荷敗葉,蕭瑟秋景,平添了些許悲情。荷塘東岸有座“冷翠亭”,從造園角度看,這是荷塘的點睛之筆,坐在亭中
可以觀魚、賞荷,并與西岸的石拱橋遙相呼應,互為意境?!袄浯渫ぁ比钟芍袊鴷▍f(xié)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荷塘西北角假山上有座“閑云亭”,是游客的休閑之處,坐在亭中可眺望全園景色?!伴e云亭”三字為著名書法家方去疾先生題寫。亭柱上有幅楹聯(lián)“天垂繚白榮青處,人在紛紅駭綠中”由上海交大著名教授錢谷融先
生題書。下得亭來,路邊有一座四角小亭,亭中一眼古井,井壁用青磚錯縫砌筑,井內出土文物有漢至六朝時期的陶瓷殘片。井亭屋頂開有一方孔,使井承接天露,
象征詩人覆水欲收的意愿,“六朝井亭”額為秦咢生先生題寫。
荷塘南岸有座“孤鶴軒”,亦稱“孤鶴哀鳴”處,是陸游自喻。隱喻詩人陸游因朝庭昏庸,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也隱喻詩人痛失伴侶,發(fā)出孤鶴哀鳴之聲。軒內有“亭池”遺址,1985年在此發(fā)現(xiàn)“唐亭閣”和明代假山魚池遺跡?!肮满Q軒”匾額由常州籍書畫家謝稚柳先生題寫。柱上是著名金石家錢君匋先生題
寫的楹聯(lián):“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紛絮,六厶闌多綺思頻拋思細雨送黃昏。”
古跡區(qū)南側有座依墻而建的“半壁亭”,亭壁上鑲嵌“重建沈園壁記”石碑,
由紹興著名書法家沈定庵先生所書?!鞍氡谕ぁ比钟芍麜液乃祛}寫。亭柱上有幅戴盟所撰楹聯(lián)“莫因半壁忘全壁,最愛詩園是沈園”。半壁亭旁邊立有一塊石碑,上刻陸游與唐婉所作《釵頭鳳》詞二闋。
十多年后陸游重游此處,觸景生情,寫下的詩句,仿佛看到了池中唐婉的倒影,倍有傷感。
東苑我們游了“雙桂堂”。這是一處宋代建筑風格的庭園,屋宇兩楹,古雅幽靜。天井內植有一棵金桂,一棵銀桂,故稱“雙桂堂”。原為沈家堂屋,正廳是議
事待客之處。屏風上刻有宋代詩人秦觀寫的《望海潮·越州懷古》詞一闋。四周陳列紅木桌椅,頗顯古色古香。
接下來參觀“南苑”。南苑“春水亭”旁邊有座臨水而建的“沈園戲臺”,戲臺分上下兩片,亭臺柳枝,虛實相映。常在此演出越劇《釵頭鳳》,為沈園吸引游
客的一大亮點。
南苑占地近十畝,以“陸游紀念館”為主體。穿過“春水亭”便是“務觀堂”,務觀為陸游字。宣和七年(1125年),陸游出生在父親攜家赴任的旅途中,
故取名為“游”。又因為《列子·仲尼篇》所述“務外觀,不如務內觀”,故取字務觀。務觀堂內陳列有陸游的著作、手跡和碑帖等。大廳正面墻上鑲有一幅陸游線刻像,兩側有副對聯(lián)“劍南萬首豈但鄉(xiāng)邦稱泰斗;曠代相望濯錦江頭一草堂”。分明是說陸游的《劍南詩稿》堪比詩圣杜甫了。
“陸游史跡陳列室”。序廳立有一尊陸游青銅頭像,面容堅毅而布滿滄桑。陸游一生處在民族矛盾尖銳對立的時代。宋徽宗宣和七年(
構在紹興建立南宋小朝廷,對金妥協(xié),偏安江南一隅。受先輩愛國思想熏陶和面對國家垂危的現(xiàn)實,陸游壯懷激烈,“憂國復憂民”。在他85年的人生征途上,雖歷經坎坷,但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信念卻始終未泯。到晚年退居故鄉(xiāng),依然關心國事,賦詩抒懷:“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戊輪臺”“壯心未與年俱危,死后猶能作鬼雄”。表現(xiàn)其執(zhí)著堅貞,至老彌篤的愛國情操。
陳列室中有一闋郭沫若先生填的《釵頭鳳》詞。看介紹說,1962年,郭沫若先生慕名訪沈園,巧遇從上海回來省親的沈氏后人,沈先生將一本齊治平著的《陸
游》贈給郭老。郭沫若回京后,填寫一闋《釵頭鳳》以表謝意?!?/span>宮墻柳,今烏有,沈園蛻變懷詩叟。秋風裊,晨光好,滿畦蔬菜,一池萍草,草,草,草。
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以及陸游《示兒》詩一首。
小小沈園,埋藏著久遠的歷史遺跡,更深藏有悲歡離合,壯懷激烈的真實故事。值得一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