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神話傳說,如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三是歷史典故,如負(fù)荊請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青出于藍(lán);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1.主謂關(guān)系2.并列關(guān)系3.動賓關(guān)系4.偏正關(guān)系5.補充關(guān)系
請按上面的來源分類以下成語:
1畫龍點睛
8一帆風(fēng)順
15想入非非
22畫餅充饑
29恨鐵不成鋼
1、神話傳說:19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沒有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沒有一點破綻。
也比喻詩文渾然一體,沒有雕琢的痕跡。
出處五代·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br>
唐·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每次)曰:“點之即飛去?!比艘詾椋ㄕJ(rèn)為)誑,因(因此)點其一。須臾(過了一會),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都)在。
注釋:
張僧繇:南朝時梁人。
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主人公簡介】
張僧繇(yóu ),梁武帝(蕭衍)時期的名畫家,南朝梁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詳。梁武帝天監(jiān)(502年 - 519年)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任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擅寫真、頊道人物,亦善畫龍、鷹、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時人稱為超越前人的畫家。梁武帝好佛,凡裝飾佛寺,多命他畫壁。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張僧繇他的畫活靈活現(xiàn),畫的東西跟真的一模一樣。甚至有人說他畫的動物真的能活起來。有一次,他到一個地方去游覽,他興趣來了,就在金陵安樂寺廟的墻壁上面畫了四條龍,可是沒有畫眼睛。有人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畫龍的眼睛呢?”。他回答說:“眼睛是龍的精髓,只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來,認(rèn)為他是個瘋子。沒想到他提起畫筆,運足了氣力,剛給兩條龍點上眼睛,立刻烏云滾滾而來,突然電閃雷鳴,兩條蛟龍騰空而起,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來“畫龍點睛”這個成語用來比喻講話或?qū)懳恼庐嫯嫊r,一兩句關(guān)鍵的話(畫上關(guān)鍵的一兩筆)會使它們立刻生動起來。
【故事】
梁朝張僧繇是吳地人。天監(jiān)年間,任武陵王國將軍,吳興太守。張僧繇在金陵的安樂寺的墻壁上畫四條龍,卻沒有畫上眼睛。游人們覺得很奇怪,認(rèn)為應(yīng)該畫上眼睛,就堅持讓張僧繇畫上龍的眼睛。張僧繇說畫了龍的眼睛以后,那些龍會飛走??扇藗儾恍?,認(rèn)為他在騙人。張僧繇無奈,只好給其中一條龍畫上了眼睛。只見他在眼白上輕輕一點,過了一會兒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那一條龍飛上了天!……等天氣變回原樣后,人們發(fā)現(xiàn)被點上眼睛的那一條龍果然不見了!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張僧繇)
2圖窮匕見(荊軻【解釋】: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出處】:《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珂曰:“起,取武陽所持圖。”珂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這次談判雙方針鋒相對,已到了圖窮匕見的最后白熱化階段了。
【近義詞】: 真相大白、東窗事發(fā)、原形畢露)
3三顧茅廬(劉備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9 紙上談兵(趙括【詞語解釋】在紙面上談?wù)摯蛘獭?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字詞解釋】紙:書 上:上面 談:談?wù)?兵:用兵
【成語性質(zhì)】貶義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 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 、空頭支票、夸夸其談
【反義詞】 埋頭苦干、腳踏實地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xué)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打敗。)
解 釋
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xué)習(xí),能夠由此及彼。
出 處 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 例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34回:“我是憑著一卷《詩韻》學(xué)說話,倒可以有~的效驗。”
近義詞
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反義詞 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淺嘗輒止
燈 謎 卅;帶頭;翻兩番
典 故
有一天,“至圣先師”孔子對他的學(xué)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墻角,你們應(yīng)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后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xué)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4不恥下問(論語——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釋義:恥:羞恥,恥辱。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學(xué)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辱)。
下:謙虛、虛心的意思。比喻虛心地向別人請教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出處:《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span>
用 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虛心求教。
近義詞: 不矜不伐、謙虛謹(jǐn)慎、功成不居
反義詞 :好為人師、驕傲自滿、居功自傲
造句:我們學(xué)習(xí)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別人學(xué)習(xí)。
示 例 :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真正的大學(xué)問家,在學(xué)術(shù)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斷完善認(rèn)知,有時甚至不恥下問,全方位的汲取營養(yǎng)。
成語來由:
衛(wèi)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xué),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后,衛(wèi)國國君為了讓后代的人都能學(xué)習(xí)和發(fā)揚他好學(xué)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也是衛(wèi)國人,但是他卻不認(rèn)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xué)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還很多,憑什么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xué),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qū)W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并不會不恰當(dāng)”。經(jīng)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于服氣了。
不把向?qū)W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dāng)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xué)。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造句:我們有不懂的要及時問人,做到不恥下問. )
6任重道遠(yuǎn)(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解釋】:任:負(fù)擔(dān);道:路途。擔(dān)子很重,路途很遠(yuǎn)。比喻責(zé)任重大,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奮斗。
【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示例】:明·鹿善繼《答范景龍書》:“惟是世變滔滔,黨同伐異,任重道遠(yuǎn),謹(jǐn)始慮終,往常書本生活,到此躬行實踐,別有光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薄锶嗣窠處熂缲?fù)著培養(yǎng)祖國建設(shè)接班人的重?fù)?dān),~。
【近義詞】:全力以赴、負(fù)重致遠(yuǎn)
【反義詞】: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7春風(fēng)得意(孟郊——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fēng):春天的和風(fēng)。在春風(fēng)輕拂中洋洋得意。舊指考中進(jìn)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運亨通或事情辦成的得意心情。
出 處
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如愿以償,心情歡暢。)
8、一帆風(fēng)順(孟郊——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fēng),
【解釋】 船掛著滿帆順風(fēng)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qū)佟罚骸胺騾⑹鹫?,集眾思,廣忠益也?!?br>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13逃之夭夭(詩經(jīng)——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解 釋 原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后表示逃跑得無影無蹤。
出 處《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焙笠颉疤摇薄?“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詼諧語,形容逃跑得無影無蹤。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含貶義,是逃跑詼諧的說法
示 例 瞿秋白《亂彈·新英雄》:“那些'不可多得之將才'一溜煙的~。”
近義詞 溜之大吉,無影無蹤
反義詞 巋然不動)
14、錦上添花(黃庭堅——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解釋在錦上再繡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處宋·王安石《即事》詩:“嘉招欲覆杯中淥,丙方唱仍添錦上花。”宋·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br>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褒義
示 例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一步需要還不是'~',而是'雪中送炭'。” 世上有些人喜歡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說風(fēng)涼話,很難在別人犯了錯誤時多想想人家的長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
近義詞 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反義詞 雪上加霜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