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lián)招聘最近對1000個求職者的調查顯示,歐美企業(yè)是求職者心中當之無愧的明星,而日資公司卻遭到冷落,受歡迎程度排在國企和民企之后。專家認為,是企業(yè)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外企行情冷熱不均。 在職場中,我們每分每秒都呼吸著這種叫“企業(yè)文化”的空氣。它無孔不入,蘊涵在身邊的點滴小事之中:它是打電話的方式,它是互相之間的稱呼,它是上下班的時間……今天,你可以看到不同類型企業(yè)的員工是怎樣看待各自的企業(yè)文化的。或許他們的看法有主觀、偏激之處,但卻是他們眼中最真實的一切。就讓我們一起——
歐美型企業(yè)文化:以人為本、開放民主
美資企業(yè)
Bill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美國電腦公司的銷售工程師,他的眼里激情洋溢:“你見過這樣的辦公室嗎?它完全是開放式的,沒有間隔,每人每天的位置都不同,打卡時自動分配lo?鄄cation!所有人都忙得團團轉,打電話、敲鍵盤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我一走進辦公室,看到繁忙的景象,就覺得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體內的干勁就像要往外溢似的。”
Bill說,在公司里,大家不論職位高低,一律直呼對方的英文名,感覺很平等、很民主,這也算外企特有的風景線吧!公司對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我們的待遇很好,但正式員工并不多,很多員工是以協(xié)作形式聘請的,公司里的電腦、電話系統(tǒng)也都是外包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Bill最滿意的,是公司濃厚的學習氛圍。“如果你要求加薪,公司可能會猶豫;如果你要學習,公司一定歡迎。從我們進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就開始接受永不停止的‘魔鬼式’培訓了,即使做到經理,仍有不同的培訓在等著你。經過打磨,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特有的、健康的自信,這種自信,幾乎成了公司員工臉上的標簽,走在人群里,我們能被準確無誤地認出來。”
港臺型企業(yè)文化:苦其心智、勞其筋骨
港資企業(yè)
小C終于如愿以償?shù)剡M入了和記黃埔公司工作,雖然這個懷揣著洋證書的小伙子目前只是負責一些客戶服務工作,但他干得興致勃勃。“香港人的職業(yè)精神是無可挑剔的,他們經常把‘職業(yè)操守’這個詞掛在嘴邊,這是他們珍貴的個人品牌。在香港公司里,人和事分得很開,私下里可以是好朋友,但做起事來卻六親不認。我以前曾經在一家香港人開的家族企業(yè)打工,員工都是老板的親戚,但他們并不把這種關系帶到工作中去,做錯了事,照樣要受罰。剛開始,我不太習慣這種工作方式,但轉念一想,這正是他們敬業(yè)精神的體現(xiàn),我不僅要理解,更要向他們學習,早日融入到這種企業(yè)文化里去。”
“香港人個個都是工作狂,這種文化已經使公司變成了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不要妄想讓它停止或減速,我能做的,就是跟著一起轉動,否則就會被碾得粉碎。可以想象,在香港公司工作,壓力是巨大的。我的香港同事們,經常連續(xù)幾天不眠不休,每個周末都自覺加班。”
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兩地在生活方式、價值觀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光說語言,就經常有溝通不暢的情況。有時交流實在有障礙,就干脆使用英語。想想看,兩個中國人,卻用英語溝通,這種事,恐怕只有香港公司才有吧!
臺資企業(yè)
進入這家臺資的電子集團,是沖著它在業(yè)內的名聲來的,如今探明了水深水淺之后,蔣小姐在喊著后悔的同時,對公司仍然抱有信心。“臺灣公司很務實,新進員工都必須從基層干起。我一報到,就被派去生產線進行為期半年的鍛煉。吃點苦是正常的,但公司不信守承諾,不重視員工的感受,卻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基本工資不高,招聘時說好2000元,但來了后就變成1500元了。當初公司許下的承諾,通通沒有兌現(xiàn)。上班這么久以來,除了第一個月正常休息以外,其余每月只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我們在生產線上干了很長時間,公司還沒有調我們回總部,一個女同事按捺不住,去部門經理處詢問,經理卻說:‘我們部門根本不要女的,你就在生產線上呆著吧,實在受不了,就走人好了。’”
“在生產線上的日子是難熬的,組長每天對我們大呼小叫,還經常告我們的狀,但我還是決定熬下去。當初應聘的時候,公司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幾個臺方經理為人謙和、彬彬有禮,讓我感到了臺資企業(yè)文明、有人情味的一面。”小蔣說,當時就有前輩提醒她,剛進公司,條件肯定比較艱苦,但公司在行內是有實力的,否則名氣不會那么大。在這里能學到很多東西,關鍵在于一個字———“捱”,捱過幾年后,個人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薪酬待遇也會漲得飛快。“既然這樣,那就捱吧,也許這就是臺資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管理不如歐美企業(yè)那樣規(guī)范、制度化,一切都不會來得太容易,但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來。”小蔣笑著說。
日韓型企業(yè)文化:約束個性、突出等級
德資企業(yè)
擁有眾多偉大哲學家的德國,被賦予了嚴謹、冷靜、內斂的性格。德資企業(yè)是否也具備這些特征呢?
安琪是西門子移動的部門經理,她在這里已經服務4年了。“德國的企業(yè)文化,就好像西門子的手機,簡單、大方,”安琪三句不離本行,“公司給了員工不小的自由度。我們上下班不用打卡,待遇優(yōu)厚,但工作壓力卻很小。德企的人手,總是比實際需要的寬松很多。我們從不加班,公司也不鼓勵加班,因為德國人善于享受生活,不會把工作變成生活的全部,德國人中出現(xiàn)工作狂的機率非常小。”
“德國人的嚴謹、細致舉世聞名,我們公司當然也有體現(xiàn),那就是我們的規(guī)章制度,細化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在制度的執(zhí)行上,德國公司一絲不茍,不講情面。奇怪的是,你并不會被這些制度束縛住,它們只是恰到好處地告訴你工作有哪些流程。只要按照流程做,沒有人會來干擾你的具體操作,因為德國人更重視結果。”
“我們的培訓體系相當完善,只要做到主管級,就能被派到德國學習,我已經去了三四次了。公司還要出錢送我去中歐攻讀MBA,十幾萬的學費呀,這么大的手筆,恐怕只有德國公司才會有。”
“但在人際關系方面,我們已經完全本土化了,中國文化戰(zhàn)勝了德國文化。在德國,如果你不喜歡別人,還可以照樣拿薪水,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在中國,‘關系’和工作目標密不可分,關系始終是很重要的。”
日資企業(yè)
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以驚人的速度在戰(zhàn)爭廢墟上異軍突起,秘密何在?在日本某重工公司擔任主管的Jacky認為,企業(yè)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企業(yè)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為貴’是企業(yè)文化的核心。在這一點上,是受了中國儒家文化的熏陶。他們管理嚴格,但為了讓員工能更賣命地工作,也盡力把企業(yè)弄出家的氛圍。眾所周知的終身雇傭制、企業(yè)工會,都是人情味的表現(xiàn)。員工過生日、結婚,都能收到公司的祝福。日企的福利相當好,紅利、津貼就不必說了,公司還興建游泳池、體育館,不定期舉辦一些健康咨詢、心理培訓方面的活動。”
但是,日企的一些做法,也讓Jacky不習慣。“日企是個只講團體、不講個性的地方,你在這里一定要服從服從再服從。日本人覺得,市場競爭是團隊和團隊之間的競爭,雇員隊伍必須整齊劃一,所以我們即使有意見,也很少提出來。另外,日本人個個是拼命三郎,在他們眼里,按時下班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他們幾乎每天都在比賽誰更晚下班。結果,我們明明事做完了,卻都不敢走,還要裝出一副很忙的樣子。更有甚者,很多日本人加班都不拿加班費,他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shù)模愕梦覀円膊缓靡馑寄谩?/span>”
“日企的工作效率比較低,因為強調絕對服從,一個提案必須層層上報審批,耗時耗力,這一點,倒和有些國企的作風比較像。”
韓資企業(yè)
劉先生所在的韓資企業(yè),是中國電子行業(yè)里響當當?shù)慕巧T谶@樣一家公司擔任中層干部的他,談起企業(yè)文化,臉上卻掛著幾分無奈。
“韓國企業(yè)文化的精髓就是使全體員工對企業(yè)高度認同,對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高度理解,為企業(yè)付出勞動時高度自覺。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每個人都要接受為期兩周的新入社員培訓,每天高喊熱愛企業(yè)的口號,拉練、爬山。平日的管理也非常嚴格,有的員工吃飯時沒有穿工作服,結果要么不吃飯,要么接受罰款。在這種環(huán)境下,員工漸漸都認同了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工作習慣。”
劉先生說,按規(guī)定,他們每周工作6天,每天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7點20分,下班前還要向上級詳細匯報一天的工作情況。好在他們的培訓計劃比較吸引人,很多年輕的技術人員都有去韓國受訓的機會。但是,在韓企晉升相當困難,他能走到今天,付出了幾倍于常人的努力。
“工作的艱辛并不算什么,最大的問題是,韓國人和中國人的地位不夠平等。韓國人的工資是中國人的很多倍,就連食堂里的飯菜,也有明顯的檔次。公司里的領導職位也幾乎全被韓國人占據(jù)著,中國人再出色,也得不到提拔。我感覺自己在這里的發(fā)展已經到頂了,下一步該怎么走,我很茫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