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金匱要略自學課程錄(83)
第十章、太陽太陰合病
5、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組方】: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炙甘草二兩,人參三兩,生姜四兩,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發(fā)汗后身疼痛”,若脈浮,是表未解,本應繼續(xù)用桂枝湯,但脈沉遲,沉主里主虛,遲主血少不充于脈。對比50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本條的遲脈就是津液血液不足。還能用桂枝湯嗎?
這是太陽太陰合病,二者要兼顧。故在桂枝湯基礎上,芍藥生姜各加一兩,再增加人參三兩。為什么呢?
后世在津血虛時,見熱就喜用生地、麥冬“壯水、滋陰”,見寒就用附子,不分青紅皂白。現(xiàn)在不是熱,也還未見真正陰寒,而且還有表證,仲景就從健脾胃養(yǎng)津液入手,加人參、加量生姜、芍藥。芍藥育陰,通過靜脈回收津液,也可能還有些腹痛(隱而不提)。生姜大棗甘草都是健胃之品。人參對于津液不足,行氣滋補的力量大,更重要的,胡老指出,人參最大的作用是治“心下痞硬”,加人參說明還有些心下痞(自覺或他覺胃部停滯膨滿),或心下有非實證的拘急(觸之有抵抗)。加量生姜說明有些惡心嘔證。
我們不要死搬硬套地用這個組方,根據具體情況,所加幾項都是可以變動的!若純陰寒證則不可用人參。
6、茯苓甘草湯
【組方】: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一兩,生姜三兩。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注】: 條文敘述過簡。
“傷寒汗出”后(指太陽病兼里有停水,雖發(fā)汗汗出而表不解),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第一種,渴。條文隱去或脫漏了“發(fā)熱,脈浮數,小便不利,煩渴”。脈浮發(fā)熱則表證尚殘在,渴則既有津虛亦有陽明里熱,小便不利者停水依舊,這是太陽陽明太陰并病,宜五苓散主之。五苓散為利尿劑,舊水不去,則新水不被消化吸收,故而津液不能上承口渴,雖飲亦渴,甚至發(fā)生喝水則吐,所以五苓散治停水在于利小便,水代謝歸于正常則渴止,小便一利、內無停飲,則表亦得解。故曰“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p>
第二種情況,“不渴者”前似脫“嘔而”二字,即上證不渴者(去掉陽明,太陽太陰并?。?,宜茯苓甘草湯主之。不渴,也有表不解,小便不利,甚或有嘔、悸或厥。這是太陽太陰并病。故本方亦治停水、利小便,由于不渴無陽明,不用解熱的豬苓。
【注】:題首“傷寒”,是仲景條文。厥而心下悸者,要考慮既不是熱厥,也不是寒厥,而是心下有水,當先治水,水去厥亦停,治水即是治厥。若失治,厥既不好,還會水邪入腸而下利。故本方不僅能治水邪下利之未發(fā),又能治其既發(fā)。將本方與苓桂術甘湯比較,乃后者去術加姜,二者作用相近,但前者長于鎮(zhèn)嘔降沖逆解悸健胃,后者長于利尿。
若失眠而心悸者,多為水飲,可于本方增量茯苓加龍骨牡蠣(約15克),有良效。
7、苓桂術甘湯
【組方】:茯苓四兩,桂枝,白術各三兩,甘草二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注】:這條用了倒裝句,“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應當接在“脈沉緊”后面。
平素里有水飲的人,患外感,醫(yī)生誤用吐下后,腹內本當再無實邪,但“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此與桂枝去芍藥湯證情況相似,然此證逆滿,則同時伴停水之邪與氣同上沖,因此“起則頭?!薄C}沉緊者,沉主水,緊主飲主寒。所以這也是太陽太陰并病,用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白術,亦可再加澤瀉。桂枝甘草湯治療氣上沖,解表,茯苓白術利水,共同達到降氣解表、利水的目的。若夾血虛血瘀者,可用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合當歸芍藥散。
金匱·痰飲咳嗽病16: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金匱·痰飲咳嗽病17: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注】: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水往上沖,目眩頭暈,短氣(呼吸急迫),苓桂術甘湯主之。用苓桂五味甘草湯也行。桂枝解決氣上沖,苓術使水從小便走,水一去頭暈就好了。茯苓、白術治飲有區(qū)別。治頭暈,白術和澤瀉效果更好。治心悸,茯苓更好。
苓術功在利尿逐水,加于桂枝甘草湯中則解表同時利水,故本方用于桂枝甘草湯證而里有水飲,小便不利者。本方主外寒內飲的頭暈目眩、短氣、小便不利氣上沖者。如果無氣沖之候者則不驗(說明“氣上沖”屬于表證)。
湯本求真論其腹證,凡氣及飲上沖,一般發(fā)于右腹,隨同側之腹直肌而上。可作為參考。
至于條文說腎氣丸也利小便,僅就利小便去微飲而言。但兩個方子有區(qū)別。苓桂術甘湯可治水邪實證(水往上沖就是實證),腎氣丸只針對虛證,水氣上沖的目眩頭暈證用腎氣丸不行,也不能治嚴重的胃停水。但腎氣丸有一個優(yōu)點,治小便頻數行,治小便不利也行。
討論:
A、苓桂術甘的病機為停水上逆于胸,造成胸悶、短氣、心悸、眩暈。
B、《皇漢醫(yī)學》認為以下出自《金匱要略》的幾條,雖沒有寫明用苓桂術甘湯,但多以該方為主治,供參考。
(1)水在心,心下堅筑,短氣,惡水不欲飲。
(2)水在腎,心下悸。
(3)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4)四肢歷節(jié)痛,脈沉者,有留飲。
(5)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fā)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8、苓桂棗甘湯
【組方】: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注】:此為太陽證兼有停水,發(fā)汗時未同時去水利小便而致。此是“欲作奔豚”而未作。真正奔豚不用甘草。
“其人臍下悸者”,指臍下關元膀胱部位跳動,水上沖凌心心悸,“欲做奔豚”指有要發(fā)作奔豚的趨勢。奔豚證是“氣從少腹上沖胸咽,發(fā)作欲死,復還止”。奔豚有水、氣上沖,也有氣上沖,本條是水氣上沖。停水的部位靠下。
本條不用苓桂術甘湯,主要是停水的原因和部位不同,苓桂術甘湯“心下逆滿”是胃虛停水,苓桂棗甘湯“臍下悸”是少腹蓄水,胡老強調沒有胃停水,不用白術,白術溫會刺激胃黏膜。本條用大棗,按照湯本求真意見,或有右腹直肌攣急甚至疼痛癥候,故大量用大棗解痛。而大棗與芍藥解痛的區(qū)別在于,芍藥之攣急浮于腹表且強硬,大棗證之攣急則沉于腹底。增量桂枝則加重治沖氣。故此治小腹攣急、悸動而氣上沖較甚者。本方證主外寒內飲呈現(xiàn)心下悸、腹攣急、氣上沖者,多見于神經官能癥。
案例1:女,32歲。數日感冒臥床不起,汗出微熱,因與家人發(fā)生口角,興奮不已,翌日臍下緊張且動悸,心跳欲止,咽塞不通,已似窒息又騷動不寧,恐懼而不眠,服苓桂棗甘湯三日而愈?!杜R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案例2:女,20歲。臍下有動悸,任脈循行處(經腹正中線)拘急,時時上沖心下,發(fā)作時背弓反張,不省人事,手足厥冷,呼吸欲絕,與苓桂棗甘湯10日好之七八?!杜R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故苓桂棗甘湯證也有不是發(fā)汗引起,有是證則用是方可也。
【編者(太極閑人)按】:
本周學習的幾個方證都特別有意義。
第一個方證加人參,也就是有了“人參證”,即“心下痞硬”,患者自覺心下部悶脹膨滿。而無人參的桂枝去芍藥湯、苓桂朮甘湯等也會有心下膨滿,但細細辯證兩者是不同的。人參證之心下痞硬、膨滿、逆滿是相對穩(wěn)定存在的癥狀,而無人參的桂枝去芍藥湯、苓桂朮甘湯之心下膨滿乃有氣上沖,故時顯著、時減弱、時消失。
人參主治心下痞硬、支結,兼治不食、嘔吐、喜唾、心痛、腹痛、煩悸。首要是心下痞硬。
人參證之心下痞硬,以代謝機能減衰為主要特征。亂用人參必有害而無效。后世最喜愛服食人參,把它當做萬能的“補品”。當前無良藥店商人也特別忽悠中老年人買點人參回家吃。雖有胃衰弱,若無心下痞硬者,最好不用人參。即使雖有心下痞硬,若非機能減衰,亦可以不用人參。比如柴胡桂枝干姜湯證,雖呈胃衰弱停水,然心下并不痞硬,故不用人參。又如大柴胡湯證雖心下痞硬,然系實證,乃代謝機能亢進,故亦不用。又附子諸證為機能極度減衰,但若無心下痞硬,亦不用。由此看來,人參振興代謝機能的減衰,有點類似附子,但不如附子猛劇,而且人參于陽證、陰證皆可用之(如小柴胡湯就是陽證)。
這幾條我們反復接觸到“氣上沖”,注意氣上沖的特點,發(fā)作無定,發(fā)時劇而休時潛伏,這是辨別要點。而氣上沖一般劃歸太陽表證,不要機械地與第1條“提綱”去對比,“沒有惡寒怎么算表證啊”?“提綱”是后世的提法,仲景可沒說過自己有六經提綱!第1條僅僅描述太陽外感初的特征,并非描述太陽全部!
茯苓甘草湯、苓桂術甘湯、苓桂棗甘湯皆涉及外邪內飲,條文中也都有汗下之類發(fā)生于前,用這些方發(fā)生于后,也都沒有強調有無“惡寒”,都用了桂枝湯變化,解表兼去飲,也都沒有“去桂”!聯(lián)想第28條,何以必“去桂”?難道不能引起質疑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