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醫(yī)世界
圖*國醫(yī)大師李今庸教授(右)
春季是人體氣、血升發(fā)的季節(jié),萬物復蘇,猶如種子發(fā)芽。
也是精神疾病復發(fā)的高發(fā)期,據(jù)統(tǒng)計,每年3-5月份精神疾病復發(fā)率占全年的70%以上。
精神疾病,中醫(yī)稱為神志病,即以人的精神活動異常為主要證候的一類疾病,如癲狂、失眠、臟躁、驚悸等。
國醫(yī)大師李今庸教授中醫(yī)理論造詣深厚,臨床經(jīng)驗也極為豐富,臨床善于辨證論治調(diào)治神志病。
今天,小師妹將其臨床辨治神志病的經(jīng)驗及醫(yī)案4則,分享如下,供臨床優(yōu)秀中醫(yī)師參考學習。
五臟辨治重心肝
心藏神,主神明。
神是血氣運動所產(chǎn)生,而氣只是血的功能活動,惟血才是神氣的根本物質(zhì)基礎。
心在人體中正是通過其所主的血脈中的血氣運動而產(chǎn)生神,通過神主導人體五臟六腑,在人體的生理病理活動中起促進、推動和支配的作用,且具有接受五臟六腑反應和決定五臟六腑活動的中樞作用,如《靈樞·本神》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p>
心主導每一個臟腑的活動變化,心功能正常,五臟六腑各司其職,維持人體生理活動有條不紊;
反之,心功能失常,則“五臟六腑皆搖”(《靈樞·口問》),百病乃生,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薄?/p>
《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曰:“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心主血脈,藏神,故李老辨治神志病不離乎心,
如以導痰湯加味治療痰火擾心之狂證;
滌痰湯治療痰濁擾心發(fā)狂;
天王補心丹治療心陰虧損失眠;
朱砂安神丸治療心火亢盛失眠;
甘麥大棗湯治療心氣陰不足之臟躁等。
案例1
患者,男,40歲
高血壓病史10余年,2周前發(fā)生時而無故微笑,內(nèi)心明白卻不能控制,形體胖,頭部昏悶,口干,舌苔厚膩而黑,脈象弦數(shù)。
李老辨證為痰涎沃心,神明失守。
分析如下:
“神有余而笑不休”(《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心邪盛,則見時而無故發(fā)笑而不能自控;
形體肥胖多痰盛,痰濁郁結(jié),清陽不升,津液不布,則頭部昏悶,舌苔厚膩而口干,脈弦;
痰郁化火,火極似水,故脈兼數(shù)象而舌苔兼黑色;
喜則氣緩,津聚為痰,痰涎沃心,發(fā)為狂證善笑。
治宜化痰涎,瀉心火,以導痰湯加味:
膽南星10g,石菖蒲10g
炒枳實10g,法半夏10g
陳皮10g,茯苓10g
炙甘草6g,浙貝母10g
黃芩10g,黃連10g
玄參10g
方中以導痰湯化痰行氣;
加浙貝母、石菖蒲開郁通竅;
黃連、黃芩瀉心火;
玄參咸軟,以遂心欲而滋水以制火。
患者藥服7劑而愈。
肝主疏泄,藏魂。
肝通過其疏泄功能對人體氣機起調(diào)暢作用,從而調(diào)節(jié)人的精神情志活動。
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由心神所主宰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故《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肝主謀慮”。
肝主謀慮就是指肝輔佐心神參與調(diào)節(jié)思維、情緒等精神情志活動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舒暢調(diào)達;
肝疏泄失常,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出現(xiàn)異常,或抑郁喜慮,或急躁易怒。
肝藏魂,魂為隨神氣而往來的精神活動,寄居于血,肝藏血,故藏魂。
《靈樞·本神》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肝藏血,血舍魂”。
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則魂有所舍;
肝血不足,則魂不守舍,出現(xiàn)多夢、幻覺等癥。
肝主疏泄,藏魂,故李老常從肝辨治神志病,如以生鐵落飲和風引湯治療肝郁化火發(fā)狂證;
酸棗仁湯治療肝血不足失眠;
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心肝不足之臟躁等。
案例2
患者,女,25歲
1周前因夫妻口角而發(fā)病。
臥床不語,不食不飲,時而兩目發(fā)赤起身欲奔,親人將其按倒在床即又臥下,旋而又復如是。
李老辨證為肝膽氣郁,風火上擾,神明失聰。
分析如下:
肝膽郁結(jié),則臥床不語,不食不飲;
肝開竅于目,膽氣通于心,郁而化火生風,風有作止,火性急數(shù),其風火上擾心神;
故時而兩目發(fā)赤起身欲奔。
治宜去熱瀉火,重鎮(zhèn)安神,予以風引湯:
大黃10g,干姜6g,桂枝6g
炙甘草10g,龍骨10g
牡蠣10g,赤石脂15g
白石脂15g,生石膏15g
寒水石15g,紫石英15g
滑石15g
方中以桂枝、干姜之辛以散肝郁,“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問·臟氣法時論》)。
生石膏、滑石、寒水石清肺熱以制肝;
大黃導熱邪由大便而去;
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龍骨、牡蠣重鎮(zhèn)安神。
藥服2劑而神清,后愈。
2六腑辨治重膽腑
膽氣通心。
李老師根據(jù)《素問·刺禁論》提出膽為“小心”?!靶⌒摹敝傅匚淮斡谛挠钟蓄愃菩牡墓τ?。
心在人體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藏神,而膽也有類似“心”的功能,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奇病論》曰:“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曰:“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
膽為“中正之官”而出“決斷”,膽氣順,則五臟六腑之氣皆順,膽氣逆,則五臟六腑之氣皆逆,故“十一臟”皆“取決于膽”,表明膽確有類似于“心”的作用。
而膽內(nèi)盛精汁為“中精之腑”是膽藏神的物質(zhì)基礎,物質(zhì)精粹必有神,精氣充而神自生,膽存精汁,藏而不泄,故主神志,主決斷。
膽腑有病,多有心神相關證候,常出現(xiàn)神魂不安和情志失常,如失眠、多睡、善恐、易怒、驚悸、太息等證。
膽氣通心,故李老辨治神志病六腑中尤重膽腑,如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及溫膽湯加減治療膽熱內(nèi)擾發(fā)狂證;
溫膽湯化裁治療膽怯善恐、膽寒不眠;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膽郁善欠等。
案例3
患者,女,50歲
大病后形容消瘦,頻頻哈欠,舌薄而前部偏左后方有一蠶豆大斜方形正紅色苔,脈弦細數(shù)。
李老辨證為邪熱內(nèi)蘊,少陽郁陷,欲升不能。
分析:
大病后,正氣不足,血氣損傷,故形容消瘦。
邪熱內(nèi)蘊,膽氣被遏,木郁陷于陰分,少陽生氣欲升而不能,故頻頻呵欠。
病在少陽則脈弦,正氣不足則脈細,邪熱內(nèi)結(jié)則脈數(shù)而舌見蠶豆大斜方形正紅色苔。
治宜升提少陽,佐以瀉熱。
擬小柴胡湯加味:
柴胡24g,黃芩10g
黨參10g,法半夏10g
黃連10g,甘草10g
生姜8g,大棗4枚
方中用感一陽之氣而生的柴胡為君,以升少陽之清氣,
佐黃芩清熱,生姜、法半夏升清降濁,黨參、甘草、大棗補益正氣,
再加黃連瀉蘊結(jié)之邪熱。
藥服1劑而癥退。
3病因辨治重痰邪
痰為陰邪,易擾神明。
神的產(chǎn)生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zhì)基礎,《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臟腑功能正常,則氣、血、津液旺盛,故精盛形健而神旺。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曰:“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p>
《靈樞·平人絕谷》曰:“血脈和利,精神乃居?!?/p>
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津液代謝紊亂,三焦氣化失常,化生痰濁,痰為陰邪,易擾神明,導致神志異常。
痰邪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各異,《丹溪心法·癲狂篇》曰:“癲屬陰,狂屬陽?!舐识嘁蛱到Y(jié)于心胸間”;《景岳全書·癲狂癡呆》曰:“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jīng)絡,格塞心竅”。
痰邪易擾神明,故李老辨治神志病病因最重痰邪,如以導痰湯加味治療痰火擾心之狂證和痰蒙心竅之癲證;
滌痰湯治療痰濁擾心發(fā)狂;
二陳湯加牡蠣治療痰飲失眠;
溫膽湯治療痰飲郁久化熱之失眠及痰郁氣滯之臟躁等。
案例4
患者,女,41歲
經(jīng)常失眠,不能入寐,寐則多惡夢,易驚醒,心煩,舌苔黃膩。
李老辨證為痰濁阻膽,肝魂不藏。
分析:
“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靈樞·本輸》)。
痰濁郁滯膽腑,肝魂失于舍藏,則癥見失眠,不能入寐,而寐則多惡夢,痰濁郁滯,邪實則正衰,膽氣不足,故睡眠易驚醒。
膽氣通于心,膽有邪則心為之煩。
痰濁郁結(jié)生熱,則見舌苔黃膩。
治宜清化痰濁,佐以安神。
擬黃連溫膽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
茯苓10g,炙甘草10g
竹茹15g,炒枳實10g
黃連8g,生地黃10g
當歸10g,酸棗仁10g
方以黃連溫膽湯清化熱痰,加入生地黃、當歸、酸棗仁養(yǎng)血安神。
藥服3劑而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