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發(fā)病率非常高,困擾著很多的女性。
蒲輔周老先生認為,月經不調,其治有四。
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瘀者行之,滯者通之)。
臨證診治不局限于婦科思維,而是以婦科及內科思維相結合,治病求本,療效顯著。
今天,小師妹整理了蒲輔周診治月經不調醫(yī)案3則,供臨床優(yōu)秀中醫(yī)師參考學習。
月經不調醫(yī)案二則
醫(yī)/案/一
譚某,女,20歲
1960年12月12日初診:
患者月經從初潮起,周期不規(guī)律已六年之久,每月來潮兩三次,量少,色淡,勞動或稍累后,即淋漓不斷,近四個月來加重,前不久曾服過益母草膏,此后夜間經量較多,經期有小腹及腰背痛,腹部喜按喜暖。
一年多來常有大便溏稀,日三四次,小便正常。
食納欠佳,胃酸多,睡眠不佳,夢多。
面黃,脈弦虛兩尺弱,舌淡無苔。
根據脈證,乃脾腎兩虛之象,治宜溫脾益腎。
處方:
香砂六君丸九兩,每次飯后服一錢。
金匱腎氣丸三十丸,每晚服一丸。
1960年12月17日二診:
服藥后癥無變化,昨天月經來潮,量多,色紅,有血塊,余無不適,脈弦滑,舌質正常無苔。
值經行,改用調和氣血之劑。
處方:
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白芍二錢
干生地二錢,制香附二錢,艾葉二錢
茜草二錢,川續(xù)斷一錢半,益母草二錢
藁本一錢半
紅糖引,服二劑,以后繼服初診之丸劑。
至1961年8月8日,因考試后失眠,復來門診時,談其月經,自長期服丸藥后,已按月來潮,量及色均已正常,經行一般五日,證明月經已恢復正常。
按語
患者自14歲初來月經起,一直周期不準,勞累后淋漓不斷,量少色淡,腹痛而喜按喜暖,加之平時便溏,面黃,脈弦虛尺弱,舌淡無苔,證屬脾腎兩虛,用健脾益腎之法,月經即轉正常。
由此可見,脾主統血,腎為天癸之源,脾腎虛弱與月經關系至切,而脾腎又關乎沖任。
因沖脈隸屬陽明,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沖任不固,則月經失調,且易引起勞則淋漓,治其脾腎,即所以調沖任,沖任調,則經期未有不準者。
若不辨虛實,單純以四物湯作為調經通治方,則難以收到應有效果。
醫(yī)/案/二
葛某,女,41歲
1960年5月10日初診:
患者月經失調已久,月經后期,量少,色黑有塊,來時少腹脹痛,并有頭痛頭暈,午后五心煩熱,汗出,口干喜涼飲,失眠,兩下肢膝關節(jié)時痛,偶爾面和四肢浮腫,大便不爽,肛門灼熱,小便黃而有熱感。
脈沉澀有力,舌質淡紅,中心有黃膩苔。
根據脈證,由濕熱郁閉三焦,絡脈阻塞,肝失疏泄,膽火上蒸,以致月經不利,形成上述癥狀,治宜清熱利濕、解郁活絡、消瘀行滯。
擬龍膽瀉肝湯加減兼當歸龍薈丸并進。
處方:
龍膽草一錢半,細生地三錢,車前子三錢
麥冬二錢,當歸尾一錢,梔子(炒)一錢半
枯黃芩一錢半,柴胡一錢半,甘草梢一錢
雞血藤二錢,白通草一錢半,澤瀉一錢半
水煎取汁,送當歸龍薈丸一錢,連服三劑。
復診:
服藥后煩熱、汗出、口干俱減,月經來潮色轉淡紅,偶爾尚見黑色,血塊已減,量仍不多,仍感頭痛,少腹脹,胃脘不舒,消化欠佳。
脈右三部細數,左寸尺沉數、關細數,舌紅少津,苔黃中心有裂紋。
壯火雖挫,病勢略減,但消化力弱,未可急攻。
主繼續(xù)宣通郁熱、和絡消瘀為治,以越鞠加味,制成小劑緩圖,以顧胃氣。
處方:
梔子(炒)一兩,制香附一兩,川芎一兩
蒼術(炒)一兩,建曲一兩,刺蒺藜二兩
郁金一兩,桃仁一兩,桑枝二兩
川萆薜一兩,當歸尾一兩,血竭花五錢
懷牛膝一兩,沒藥五錢
共研為粗末,和勻,分二十包,每日煎一包,分兩次熱服。
服后諸癥消失,食欲增進,月事亦暢通,腹脹及血塊均消失。
按語
月經不調,其治有四。
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瘀者行之,滯者通之)。
本例經血不利,乃由濕熱郁閉、絡脈阻滯而成。
濕郁則化熱,熱郁則血結,故以清瀉濕熱為主。若單調經,不清除濕熱,則熱愈郁而血愈結,月經亦終不調。
兩例月經,一虛一實,其證不同,其治亦異,說明“虛當補,實當瀉”的道理。
同時,還必須辨明虛實之由,如后者因濕熱郁阻,故又取龍膽瀉肝合當歸龍薈,直接清熱利濕。
此不單是從婦科求治法,亦為從內科求治法,以此類推。
月經量多夾塊
蔡某,女,25歲
1956年6月28日初診:
患者月經過多約一年,經某醫(yī)院用黃體酮等治療無效。
最近七八個月來經期尚準,惟經量逐漸增多,每次經行七至八日,夾有血塊,經期有腰痛及腹痛。
舊有胃病未愈,平時食納欠佳,睡眠不好,夢多,大便時干時溏,小便黃熱。
并有頭暈,面不華,久站或頭向下垂之過久,則有惡心或嘔吐現象。
右下腹部有壓痛。
婦科內診:外陰正常,子宮體后傾,質軟,圓滑,能動,約有小廣柑大小,無壓痛,穹隆陰性,宮頸下唇有少許糜爛。
脈象弱軟,舌淡無苔。
此屬沖任不固,氣血失調,流血過多,五臟失營,治宜固沖任、調氣血,并應增加營養(yǎng)及適當休息,節(jié)欲戒怒。
處方:
紅人參二錢,茯神三錢,白術三錢
炙甘草二錢,龍眼肉五錢
酸棗仁(炒)五錢,遠志(炒)二錢
綿黃芪一兩,巴戟天五錢
杜仲五錢,補骨脂三錢,牛膝二錢
龜板二兩,鹿角霜一兩
服五劑。
1956年7月3日二診:
于6月30日月經來潮,與上次無異,量多,色紫,有血塊,并夾白色黏膜樣物,精神欠佳,身乏無力,脈數虛,仍宜原法加減。
處方:
黃芪一兩,當歸二錢,川芎一錢半
生地三錢,白芍三錢,潞黨參三錢
生杜仲五錢,續(xù)斷二錢,側柏炭二錢
蒲黃炭二錢,炮姜炭一錢
地榆炭二錢,艾葉炭一錢
阿膠(烊化)三錢,龍眼肉五錢
三劑。
1956年7月7日三診:
藥后血量減少,內夾黏膜及血塊均消失,睡眠轉佳,惟腿軟無力,經期六日即凈。
脈弦虛,宜氣血兩補。
十全大補丸八兩,每日早晚各服三錢,并以龍眼肉八兩,每日用五錢煎湯送丸藥。
依上法經過四個月的治療,經量及血塊逐漸減少,而至恢復正常,并獲得妊娠,足月順產。
按語
月經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潮之有汛,故亦稱月汛。
若經行過多,則已失其常候,其因不外兩種情形。
一屬血熱妄行,治宜清熱涼血,以遏其流;
一屬沖任受傷,血失統制,治宜調補沖任,以固其源。
本例則屬后者,故取甘溫調養(yǎng),以奇經為主,經四個月的治療,不僅月經漸復正常,而且受孕。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