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寫作第十二講
林表吳岫
微賦(冷朝陽)
楚江之陰,巖壑重深,參差遠(yuǎn)岫,掩映遙林。帶殘霞之隱隱[1],含暮景之沉沉[2],聳孤峰之萬仞,擢喬木于千尋。仰之彌高[3],倚青冥而直上[4];瞻之彌遠(yuǎn),凝黛色而傍臨。窗微明而可見[5],云出沒而無心[6]。微雨新晴,陽烏乍曉[7],芊芊芳樹[8],歷歷飛鳥。森羅廣澤之間,半出重林之表。天高地遠(yuǎn),混煙靄而雖微;虎踞龍盤[9],等衡巫而不?。?0]。形標(biāo)迥漢[11],勢壓全吳,眾鳥所托[12],群仙所趨。林隔岫而相映,岫依林以相扶。幽蘭所生,知其芳矣,仁者所樂[13],不亦悅乎!春思感于春林,遠(yuǎn)情馳于遠(yuǎn)岫。心悠悠以遐想,色遙遙而層構(gòu)。度材任土,挺翹楚而敷榮[14];蘊玉藏珍,分崿而增秀。信乾坤之覆載[15],承雨露之繁茂,當(dāng)峻極于長空,豈蔽虧于側(cè)陋。蘭青青兮雨霏霏,望鄉(xiāng)路兮吳山微。折芳懷遠(yuǎn)兮送將歸,桂枝片玉兮生光輝[16]。
(《文苑英華》卷三○,中華書局影印本)
[1]隱隱:隱約、不分明貌。
[2]沉沉:深重貌。
[3]仰之彌高:《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闭Z出此。
[4]青冥:青天。
[5]“窗微明”句:由謝朓《郡內(nèi)高齋閑坐答呂法曹》“窗中列遠(yuǎn)岫,庭際俯喬林”詩意化出。
[6]“云出沒”句:由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辭意化出。
[7]陽烏:太陽。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故云。此指陽光。
[8]芊(qiān)芊:濃綠貌?!段倪x》宋玉《高唐賦》:“仰視山巔,肅何芊芊。”
[9]虎踞龍盤:漢末劉備使諸葛亮至吳,睹金陵形勢,謂孫權(quán)曰:“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見《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張勃《吳錄》。
[10]衡巫:衡山和巫山。
[11]標(biāo):標(biāo)示,顯現(xiàn)。迥漢:遠(yuǎn)大的天河。漢,天河,此以喻長江。
[12]眾鳥所托: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一:“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闭Z出此。
[13]仁者所樂:《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br>[14]翹楚:高出之樹?!对娊?jīng)·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闭Z出此。
[15]覆載:天覆地載?!抖Y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br>[16]桂枝片玉:《晉書·郄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冷朝陽,江寧(今江蘇南京市)人。代宗大歷四年(769)進(jìn)士及第。曾為潞州薛嵩幕府從事。興元中為將仕郎守太子正字。貞元間兼監(jiān)察御史出佐幕府。其生平事跡散見《元和姓纂》卷五、《唐詩紀(jì)事》卷三十冷朝陽條、《唐才子傳》卷四。存賦一首?!度圃姟肪砣鹞迨掌湓娛皇住?br>
此賦載《文苑英華》卷三○、《全唐文》卷五一三。謝朓《休沐重還道中》:“薄游第從告,思閑愿罷歸。還邛歌賦似,休汝車騎非。灞池不可別,伊川難重違。汀葭稍靡靡,江菼復(fù)依依。田鶴遠(yuǎn)相叫,沙鴇忽爭飛。云端楚山見,林表吳岫微。試與征徒望,鄉(xiāng)淚盡沾衣。賴此盈樽酌,含景望芳菲。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志狹輕軒冕,思甚戀重闈。歲華春有酒,初服偃郊扉?!保ā段倪x》卷二七)冷朝陽此賦之題即出謝朓詩。賦意也大抵同謝朓詩,抒發(fā)的是思?xì)w家鄉(xiāng)之情。岫即山。賦用“虎踞龍盤”之語,可知賦之“吳岫”即指金陵山,亦名鐘山、紫金山。冷朝陽及第東歸金陵時,錢起、韓翃、李嘉佑皆作詩贈別,于邵則有《送冷秀才東歸序》。大致可知冷朝陽此賦亦作于大歷四年東歸金陵之時。
評
此賦前半部分描寫樹木掩映之下的吳山,從遠(yuǎn)處著眼、大處落筆,頗似一幅潑墨山水畫,是頗具代表性的江南山水的畫面。此賦又大量地將經(jīng)語和前人詩句融入賦中,更增加了其雅麗的色彩。此賦以“林表吳岫微”五字為韻,雖未言限韻,卻是限韻之作,可以律賦目之。
下面我們講 楚辭
楚辭體的“兮”字句主要有三種句型,各有其不同的用途與特點,現(xiàn)分述如下。
第一種為“****,***兮”,如“后皇嘉樹,橘來服兮”(《橘頌》)。
第二種是“***兮***”型,如“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山鬼》)。
第三種是“******兮,******”型,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離騷》)。
楚辭
楚辭和一般的先秦詩相比,特征明顯,有一定的格律,但可惜歷來研究楚辭格律的著作并不多見。在楚辭中,屬于新創(chuàng)體式的有「離騷型」和「九歌型」兩種?!鸽x騷型」可以分為 「oooo兮,oooo」 和 「ooooo…...兮, ooooo……」 兩類,而「九歌型」也可以分為 「(o) oo兮oo」 和 「ooo兮ooo」 兩類。「離騷型」的節(jié)奏是 「o│oo│虛│oo│(兮)」 ,而「九歌型」則是 「(o) I oo I 兮 I oo」 及 「o I oo I 兮 I o I oo」 。韻式方面, r離騷型」和「九歌型」的韻式都是偶數(shù)隔句押韻,但「九歌型」還有一種連續(xù)押韻的次要韻式。最后,楚辭體式與其他詩體相區(qū)別之處,除了「兮」字的特殊用法外,還有「二一二J 這種核心結(jié)構(gòu)。
從體式方面看,騷體參差錯落的句式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度性,特別是句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語氣詞「兮」字,含有特別強(qiáng)烈的抒情詠嘆意味,尤其適合表現(xiàn)那種怨憤凄楚、纏綿悱惻的個人情緒。因此漢代以來的騷賦體多為抒情之作,而所抒之情,也多為哀憤憂憤之情。
騷體賦之句式:
1.兩句一韻,「兮」字用于上句末,下句末是韻字。
2.兩句一韻,「兮」字用于下句末。
3.兩句一韻,兩句都用「兮」字,而且用于句中。(「九歌」十一篇,篇篇如此。)
押韻方式:
1. 臨時押韻:其押韻無一定的規(guī)則,乃隨著語詞的意義而押韻。多見于散文賦中。
2. 隔句押韻:即每兩句一韻,少則四句,多則數(shù)十句,每隔一句即用韻,極為規(guī)則,最為常見。
坌炎陽以北邁兮,遡敷原之上疆;遵岳南而遐陟兮,廓睛流而志揚。
此處疆、揚(陽韻)為隔句押韻。
3. 連續(xù)押韻:指連續(xù)三句以上皆用韻者。
對仗從句型上分類,不外乎句中對、單句對、隔句對、長對四種。
1. 句中對
又稱「當(dāng)句對」、「本句對」、「連環(huán)對」,指句子之中自成對偶者。
例:鳳鳴翩翩,群唾眾愆?!匆少x〉
頓之靡安,心焦意煩?!绰荼x〉
2. 單句對
又稱「單對」,即單句相對,為對仗之基礎(chǔ),最為常見。
例:上摘星精,下首地絡(luò)?!创髲?fù)山賦〉
義備晦明,智敵風(fēng)雨。〈鵲賦〉
刃剸其骼,戈穿于喉。〈哭白溝文〉
3. 隔句對
又稱「雙句對」、「偶句對」、「偶對」。即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
例:棟宇頹折兮,四顧無垣;鴿雀鳴噪兮,雪壅其門。〈吊于廟賦〉
悶踽踽以潛處兮,情蹇產(chǎn)而畫一;闃局蹐以后時兮,寂蒙騰而藏密?!粹g賦〉
4. 長對
兩句以上相對者,謂之長對,又稱「長偶對」。
例:日為之視,風(fēng)為之聽,雨為之沐;
雷為之醒,煙為之韻,神為之冥。〈四友亭賦〉
怍多露于蔓草,矩漢廣之貞游,戒有粲之奔密,慕娥英于湘流;
揮柔袂以掩涕,寄朋素于明珰,效雞鳴之贈佩,厲霜心于鮫光。〈漢濱賦〉
《楚辭》的修辭特點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d=375413&extra=
《楚辭》中的句式以六言為主(加上句末“兮”、“也”等字為七言),三、五、七、八、九、十言兼有,除三言句穿插文間,絕大多數(shù)句式比《詩經(jīng)》的四言為主的句式加長。
《楚辭》多用虛字。《離騷》“幾乎每句都有一個虛字,《離騷》句子的散文化,就表現(xiàn)在虛字的運用上”,“用得最多和比較多的虛字有九個:之、以、于(于)、夫、與、其、而、乎、此……這些虛字大多數(shù)是用在句子的倒數(shù)第三個字的位置,這是標(biāo)準(zhǔn)位置……《離騷》的虛字,是詩人屈原有意識地這樣地用在句子中的”。這種“有意識”使用在“標(biāo)準(zhǔn)位置”的虛字使《楚辭》句子變長,少了詩歌的精練性,多了散文的鋪張?zhí)攸c。
《楚辭》雖以六言長句為主,但以“兮”結(jié)尾的六言句并非一個完整的句子,它要和下一六言句一起才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陳述。如《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這里“日月忽其不淹兮”和“惟草木之零落兮”兩句雖然意思已經(jīng)表達(dá)明白,但結(jié)合“春與秋其代序”和“恐美人之遲暮”兩句來看,日月與春秋,草木零落與美人遲暮分別構(gòu)成了兩組意象,四句結(jié)合成為兩個大長句。這種大長句的運用使《楚辭》顯示出恢弘的氣勢。
《楚辭》以六言為主,六言句成三個音步一個間歇。廖序東指出:“句子倒數(shù)第三個字用一個虛字,就構(gòu)成了這種短長、短長的節(jié)奏”。任翌曾談到:《詩經(jīng)》時代之后“出現(xiàn)五言、七言的‘三字尾',句式末尾節(jié)奏變?yōu)椤?或‘一二'”。
《楚辭》‘兮'字使用方式有三種:
(一)兩句一韻,‘兮'字用于上句末,下句末是韻字?!峨x騷》通篇如此??煞Q《離騷》型。
(二)兩句一韻,‘兮'字用于下句末。《九章》中之《橘頌》如此。可稱《橘頌》型。
(三)兩句一韻,兩句都用‘兮'字,而且用于句中?!毒鸥琛肥黄?,篇篇如此??煞Q為《九歌》型”,“可以說,讀一篇《楚辭》,從開頭幾句‘兮'字怎么用,就知道了通篇都怎么用。這就是說《楚辭》使用‘兮'字是有規(guī)律的”。
《楚辭》中兮字使用情況主要分為兩種:
?。?)兮放在句末,即開篇第一句句尾加兮,然后隔行句尾加兮,基本上都是單數(shù)句句尾如兮,如被選入中學(xué)課本的《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陰又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止則兮,字余曰靈均?!保ㄗg:我是天帝高陽氏的后裔,熊伯庸是偉大先父的大名,寅年寅月又巧在寅日,多好的日子啊,我從天降臨,先王鑒于我初生的儀表,通過卜卦賜給我美名,我的本名叫做正則,我的表字叫做靈均)兮可不譯。又如《哀郢》:“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央兮,方仲春而東遷,去故鄉(xiāng)而就遠(yuǎn)兮,遵江夏以流亡。”(譯:老天已經(jīng)改變了心腸,為什么叫百姓受苦,妻子離散,家破人亡,正當(dāng)于春天而向東遷移,離開故鄉(xiāng)去遠(yuǎn)方,沿著長江與夏水流亡)。此外《抽思》《惜往日》《涉江》《九辯》中的“兮”也是這種用法。
(2)兮在句中,如《云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分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保ㄗg:香水沐浴啊,芳水洗發(fā),披上衣裳啊,美如鮮花,芳香云神啊,留戀云洗,神采燦爛啊,無比輝煌)再如:描寫美麗巫山神女的《山鬼》:“若有人兮山之啊,被薜荔兮常女羅,既合味兮又宜笑,子慕予遺所恩?!保ㄗg:有個人兒在深山坳,身披薜荔女蘿環(huán)腰,脈脈含情嫣然一笑,溫柔可愛美麗窈窕,乘赤豹啊文貍追隨,車扎辛夷插著桂旗,披著石蘭桂衡作帶,折枝香花贈送情郎)此類用法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
用在句中的兮往往連結(jié)兩個詞,短語或句子,起停頓或修飾的作用,主要用在以下幾種結(jié)構(gòu)中:
?、龠B接兩個并列部分,如:君不行兮夷猶(你不愿離開啊呀還猶豫徘徊)(《湘君》),此連接的是兩個動詞短語;再如:蓀橈兮蘭旌(用蓀裝飾短漿啊以蘭為旌)(《湘君》),此亦連接的是兩個動詞短語;沅有芷兮醴有蘭(沅有白芷啊醴有蘭)(《湘君》),此處的兮連接的是兩個主謂短句。此外還有:洞庭波兮木葉下(洞庭落葉啊江水涌)(《湘夫人》);辛夷楣兮藥房(辛夷飾門啊芍藥飾房)(《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白芷為蓋啊荷葉為屋頂)(《湘夫人》);合育草兮實庭(集兮芬芳啊溢滿房屋)(《湘夫人》)。
?、诰渲械臓钫Z后置,兮放在后置的狀語之前,例:帝子降兮北諸(公主降臨啊北洲)(《湘夫人》);鳥何萃兮蘋中(鳥為何集聚啊蘋中)(《湘夫人》);罾何為兮木上(魚網(wǎng)為何啊在木上)(《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麋鹿啊為何在庭院)(《湘夫人》)。又如歌頌主宰子嗣生育和兒童命運之靈神的詩篇《少司命》中的:夕宿兮帝郊(傍晚歇息啊在帝郊);晞女發(fā)兮陽之谷(愿看你晾發(fā)啊在陽谷);又如歌頌河神的《河伯》:與女游兮九河(與你同去游啊九曲黃河);靈何為兮水中(河伯為何住啊在水中央),此類用法也頗多。
-----------------------------------
能讀千賦,則善賦?!?br>網(wǎng)絡(luò)上 有很多介紹賦的文章 現(xiàn)在推薦一篇 大家選讀一下 加深對賦的認(rèn)識
“鋪采摛文 體物寫志”
——關(guān)于賦的幾點認(rèn)識
作者:衣殿臣
我國古代文壇,有“詩、詞、曲、賦”并稱之說,而且由來已久,廣為人知。兩千 年來,賦作為一種特殊文體,它同詩、詞、曲、散文、小說一道,組成了蔚為壯觀的文學(xué)畫廊,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增添了光彩。今年三月,《光明日報》率先開展 “百城賦”征文活動,截至目前為止,已刊發(fā)近五十篇作品,勢頭正勁。在《光明日報》的帶動下,哈爾濱、沈陽、蘇州等城市,也掀起征賦熱潮。10月22日我 市征賦結(jié)束,共刊作品42篇,可謂前所未有,盛況喜人。我的這次講座,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舉行的,主要講三個問題。
一、 什么是賦
賦,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以鋪陳揚厲的手法狀物寫情,講究押韻和對仗,是非詩非文、亦詩亦文,介于詩文之間的一種文學(xué)樣式。所以郭紹虞先生把賦概括為跨詩與文的“兩棲動物”。對于賦,古代主要有三種說法。
首先,班固在《兩都賦》序中說:“賦者,古詩之流也?!边@是對賦的重要解釋。它指出了賦文體形式的由來,即源于古詩,由古詩衍化而成賦,所謂“雅頌之 流亞”。同時它還指出了賦的特征,與詩為類。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對古籍進(jìn)行了分類,也將賦和詩分在一起,稱之為“詩賦略”。這不僅是班固自己的認(rèn) 識,也包含了班氏所繼承者劉歆的認(rèn)識。《藝文志》在講到詩歌發(fā)展時說,春秋之后,“學(xué)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布衣而能作詩,故有樂府民 歌的興盛;文人的創(chuàng)作,從荀子、宋玉起,則以賦的形式體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與布衣之作雖在文體形式上有差別,卻終屬同源而分流。班固的看法是兩漢時期 占主導(dǎo)地位的看法,也是后世普遍承認(rèn)的定說,值得重視。
其次,《漢書·藝文志》中說:“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這里所說的“賦”,本指春秋時代貴族禮會之際不歌詩,而是在對話中背誦幾句詩,稱之為 賦,可見賦在這里是作動詞用。春秋以后,“聘問歌詠,不行于列國”,貴族已經(jīng)不需要同時也沒有機(jī)會運用背誦幾句詩的形式,來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 漢代,民間詩歌歸樂府掌管,而文人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幾乎全都不依賴音樂,歌詠,而靠寫在竹簡、絹帛之上,或吟誦于唇吻。于是,這種“不歌而誦”的流傳形 式,便成了賦這種文體的流傳特征,人們遂稱為這種“不歌而誦”的文體為“賦”,由原來的動詞而變成名詞了。這樣,以“歌”與“誦”來區(qū)分詩與賦,可謂抓住 了賦的特征。賦雖然和詩一樣講究韻律,但它的韻律與歌曲無關(guān),也就是說賦的韻律是為了誦讀,而不是為了配樂演唱。當(dāng)然,后來有些詩也“不歌而誦”了,但那 是詩與音樂逐漸分離的結(jié)果,不能由此而證明詩歌原始階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沒有存在過,也不能由此而否定漢代以“歌”與“誦”來劃分詩賦的時代意義?!安桓瓒?誦”雖不能概括賦的全部特征,但它仍不失為對賦的基本特征的一種探本之論。所以這一概括,時至今日仍然被人們所常常征引。
再者,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中說:“賦者,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边@種看法最為人們所公認(rèn),因為它準(zhǔn)確的概括了賦的基本特征。先說“鋪采摛文”。 鋪,即鋪敘、敷陳,言賦直陳其事,不取比興?!吨芏Y·春官·大師》“曰風(fēng)、曰賦、”鄭玄注:“賦之言鋪,其鋪陳今之政教善惡。”劉勰所說的“鋪采摛文”, 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鋪陳詞藻,彰顯文采。主要是講寫作技巧,一方面是強(qiáng)調(diào)文體賦鋪陳直敘的寫作特點,另一方面是強(qiáng)調(diào)文體賦文辭華麗的語言特點,二者相輔相 成,這就從寫作特點和語言形式兩個方面講清了賦的特征。再說“體物寫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當(dāng)然也包括感情。文學(xué)的本質(zhì)特征,就是寫“志”,即言 情。《毛詩序》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边@主要是講詩的抒情特點。晉代的陸機(jī)作《文賦》,明確地提出了詩與賦 的區(qū)別:“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流亮。”意思是說,詩是用來抒發(fā)感情的,所以要綺麗細(xì)膩;賦是用來鋪陳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劉勰更是把“體物”,即 鋪陳描繪事物形態(tài)風(fēng)貌,認(rèn)定是賦體“寫志”的一種“載體”,道出了賦融體物寫志為一體的本質(zhì)屬性。這樣,賦的基本特征,就在“鋪采摛文”的藝術(shù)形式與“體 物寫志”的思想內(nèi)容相互統(tǒng)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例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通過“鋪采摛文”的夸張手法,寫出了上林苑的水勢、山形、蟲魚、鳥語、花 木、珠玉、宮館等景物,以及皇上在上林苑中大規(guī)模田獵的逸樂情狀,所以劉勰說此賦“繁類以成絕”。東漢寫衍的《顯志賦》,也同樣用鋪張揚厲的手法,反復(fù)寫 自己尋求崇高志向與情愫的情景??梢姡x體文學(xué)的狀景寫情,都是以鋪陳直敘為特征,所以劉勰說:“賦者,鋪也?!?br>
二、 賦的流變
賦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前475年——前221年)后期,當(dāng)時的代表人物是荀卿和宋玉,他們是最早以“賦”命名的作家。此后的兩千多年間,賦在不斷發(fā)展,幾經(jīng)變化,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種具有獨特的賦體作為它的標(biāo)志。
1.大賦
2.駢賦
3.律賦
4.文賦
賦的特點
賦是同詩、詞、曲并列的一種特殊文體,在長期發(fā)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賦必押韻
2.講究對仗
3.鋪張揚厲
4.追求辭采
至于怎樣才能寫好賦?我想借大賦家揚雄在《新論》中所說的一句話作答:“能讀千賦,則善賦?!?br>
給你推薦一個 駢句寫作順序: 開頭散句或者緊句 然后長句 然后隔句….中間穿插狀句
注意:
1:整篇里面的長句 字?jǐn)?shù)要變化 隔句的類型也要變化 這句話上次的作業(yè)里已經(jīng)寫了. 可是有同學(xué)還是沒注意這個事情,比如你寫了一個七字的長聯(lián)下一句就不要再是七字的了. 如果你寫了一個四六句的隔句 那這段里就換別的隔句比較好. 以免呆板.
2: 隔句最多兩個挨在一起 千萬別多。隔句字?jǐn)?shù)比較多.因此韻字相隔的比較遠(yuǎn). 所以一個隔句寫完了就換一種形式吧 別緊接著又一個隔句了.
3:緊句可以兩對挨在一起.也不要多。長句也是最多兩個挨在一起. 字?jǐn)?shù)多的長句 就單獨一個比較好. 目的是使得文章有變化不呆板.
4:注意 五字句以上的 每句都要有虛詞 靈活運用我們學(xué)過的八個虛詞
5:標(biāo)點要對。
6:換韻的時候要提引詞 換段的時候要提引詞 三字對偶句前要提引詞.具體用哪個提引詞合適的問題:到《文筆要訣》里找 更好的辦法是讀古賦的時候記住哪個提引詞用在哪個地方最通暢合適.
盡量做到一段一個韻 …如果本段內(nèi)換韻在換的第一句前加提引詞.一般本段是平韻換仄韻.或者仄韻換平韻。整篇文字的韻要有平韻有仄韻.倒不一定非要平仄平仄的換.
7: 有的同學(xué)只會用虛詞 之 通篇的 之 那不行. 虛詞也要有變化才好.
這些上次作業(yè)里都提到過了. 這次再強(qiáng)調(diào)一下吧.
7:初學(xué)者容易犯的毛病是 寫很多的散句 駢賦里面一般是可以開篇寫一到倆句散句.(一般不入韻) 然后文章結(jié)尾的時候?qū)懮⒕浒l(fā)表感慨比較容易. 也不入韻. 我們初學(xué)者在文章的中間就別用散句了.
二: 講三連平
如果三個平在同一個節(jié)奏點內(nèi) 就是錯 如果三個平不在一個節(jié)奏點內(nèi) 不算錯
磅礴九霄,浸潤豈沾于土宇;輕清一氣,波瀾寧動于天風(fēng)?!纭安憣巹佑谔祜L(fēng)”這句,其閱讀節(jié)奏是“波瀾‖寧動于‖天風(fēng)”。若這樣的句子,“于天風(fēng)”這三字,是不能看著為“連三平”的。因為“于天風(fēng)”三字是不被連讀的。
三: 寫駢賦前的準(zhǔn)備
1: 首先要找資料 找你選擇的題目的資料
2: 找你選擇的題目的相關(guān) 詞匯 到詩詞里找 到古賦里找 到你積累的詞匯里找 但是注意一個問題 你找來的句子不能照原樣搬到你的文章里去. 一個八個字的句子你只能最多用上里面的兩到三個字 然后化做你自己的句子寫到你的文章里. 尤其是參賽的時候 如果你照搬了人家的句子 被視為抄襲 就要被減分了. 這事情很重要 要切記。
3: 注意每篇文章寫前先想好了你要表達(dá)什么感情.或者什么感慨. 最后一定要表達(dá)出來. 不要寫成景點介紹或者導(dǎo)游詞那就算垃圾作品了.
本周作業(yè):
給大家一段文字 你把他改寫為 駢賦 用什么駢句你自己選 韻也你自己選 字?jǐn)?shù)不限 但是一定不要少于200字左右吧
給你推薦一個 駢句寫作順序: 開頭散句或者緊句 然后長句 然后隔句….
注意:
1: 整篇里面的長句 字?jǐn)?shù)要變化 隔句的類型也要變化
2: 隔句最多兩個挨在一起 千萬別多
3: 緊句可以兩對挨在一起.也不要多。長句也是最多兩個挨在一起. 字?jǐn)?shù)多的長句 就單獨一個比較好. 目的是使得文章有變化不呆板.
4: 注意 五字句以上的 每句都要有虛詞 靈活運用我們學(xué)過的八個虛詞
5: 標(biāo)點要對。
6: 換韻的時候要提引詞 換段的時候要提引詞 三字對偶句前要提引詞.具體用哪個提引詞合適的問題:到《文筆要訣》里找 更好的辦法是讀古賦的時候記住哪個提引詞用在哪個地方最通暢合適.
7: 注意下面給出的文字.你可以自由發(fā)揮 可加內(nèi)容 可減內(nèi)容 因為大家第一次寫 怕大家寫著費勁. 才給大家一些文字作參考
題目:小池賦(把下面的文字改寫成駢賦的文章)
當(dāng)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如期來臨,澄碧的水面閃爍著波光。引入涇河和渭河一部分滋潤之水,縈繞于方形的小池塘之中。錯落的竹叢聞風(fēng)而共鳴,各色奇花異草同時散發(fā)出芬芳。在小池邊來回漫步,使人留連忘返自我陶醉。風(fēng)吹水面泛起的波紋呵層層疊疊,水流盤旋不止呵曲曲彎彎。垂蘭倒映在水中轉(zhuǎn)化為翡翠色,青苔反轉(zhuǎn)在水下晃動著玉綠色。好比牽引著小巧玲瓏的鏡面呵反復(fù)尋覓,又仿佛駕著小船而船已下沉。菱花紛紛涌向堤岸四周,蓮影婆娑在池中央隨波起舞。減一些細(xì)流而頓時覺得池水淺,增一滴水珠而又覺得池水深。待到傍晚小院全景映落池水,霧氣漸暗竹林稀疏。透明的彩霞時而舒展時而卷曲,被水波打碎的月亮?xí)r升時降。歸巢的鳥兒露出全身羽毛,游弋的魚兒隱藏半身鱗片。堤岸年復(fù)一年或許依舊如故,流水日復(fù)一日卻始終更新。小池雖然自慚于浩瀚的大海,但也足以使人心曠神怡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