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海明威誕辰120周年。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qū)的奧克帕克。18歲那年,他成為一名記者。在后來的大半生里,他去過許多地方,寫過許多書, 愛過許多人。許多人也愛他,像恨他那樣。
1961年7月2日,他在愛達荷州凱徹姆家中用一把雙管獵槍飲彈自盡,享年62歲。
杰出的作家很多,但海明威一直在話題的風(fēng)口上。大半個世紀以來,他的私生活、寫作習(xí)慣、間諜活動、自殺原因,甚至以他冠名的雞尾酒和咖啡也通過各種各樣的版本和名目流行于世。匪夷所思的是,一個獲得如此成就的人,為什么會自殺,為什么要為蘇聯(lián)情報機構(gòu)工作……形形色色的流言最終匯集成了一本本冠以“解密”的圖書和影片,卻又使“海明威”這個話題更加撲朔迷離。
《與海明威為鄰》(Papa: Hemingway in Cuba),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該片講述了記者艾德受海明威邀請前往古巴度假的故事。片中,艾德與海明威夫婦釣魚、出海、宴飲,見證了這位風(fēng)云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可是在電影即將收尾時,Adrian Sparks飾演的海明威對這位追隨自己的年輕粉絲說:
別讓你自己出名,孩子,讓你的作品出名,那沒有問題。名氣這破玩意,是致命的,諾貝爾獎甚至更糟,你工作了一輩子,獲得那個獎,但是作為一個作家,你就完蛋了。我是說,我終其一生都在拼盡全力寫作,有時候甚至還能超越自己的能力,這是我唯一關(guān)心的事情,可是這種感覺再也回不來了,你能怎么辦呢?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神情是那樣落寞。在之后的情節(jié)中,“海明威”幾次試圖自殺。
相比晚年海明威的頹喪,伍迪·艾倫在電影《午夜巴黎》中塑造的“青年海明威”則是完全相反的形象,那時候,他還在巴黎,在“流動的盛宴”中心,同樣是面對仰慕者,“海明威”說:
如果故事真實,就沒有糟糕的題材,如果文章干凈而誠實,并且如果它肯定了壓力之下的從容和勇氣。
當仰慕者(電影主人公)表現(xiàn)得不自信,并請求他對自己的作品給出意見時,他說:
我的意見就是我討厭它。如果它不好,我會討厭它,因為它是糟糕的寫作,如果它好,我會因嫉妒而更加討厭它。你最好不要向其他作家討要意見,作家們喜歡競爭。你太謙虛了,一點都不男人,如果你是一個作家,就宣布自己是最好的,但只要我在,你就不是,除非你想戴上拳擊手套跟我干一仗。
“人怕出名豬怕壯”用在這里剛好合適。海明威到了晚年,大概正是因為吃盡了出名的苦頭,所以才會說出那樣的話吧。
然而,聲名恰恰是海明威從年少時起就孜孜追求的東西。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進入尾聲時,因視力問題不能參軍的海明威成為一名救護車司機,被派往意大利戰(zhàn)場。幾周后,他身負227塊彈片退下前線,成為“一戰(zhàn)”中第一個在意大利負傷的美國人。這段經(jīng)歷讓他在此后多年仍舊以戰(zhàn)爭英雄自居,也成為了他重要的寫作素材,被寫進《永別了,武器》,并且在第九章著重描寫了被炮彈擊中那一刻的感受。養(yǎng)傷時期的經(jīng)歷和見聞,則被寫進《小小說》和《在異鄉(xiāng)》等短篇作品中。而后來成為海明威對頭的威廉·??思{就沒有這樣傳奇的經(jīng)歷了,他沒上過戰(zhàn)場,卻謊稱自己駕駛戰(zhàn)機與敵軍激戰(zhàn),還說腦袋里留下的一塊彈片導(dǎo)致他作品中的語言繁瑣而晦澀。這兩位作家的紛爭后來也成為了美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段趣談。
在文學(xué)事業(yè)方面,海明威更是苦心經(jīng)營。尚未有任何作品公開發(fā)表和出版時,他就已經(jīng)在芝加哥結(jié)識了大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在后者的引薦下,他又在巴黎結(jié)識了聲名顯赫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先驅(qū)埃茲拉·龐德和格特魯?shù)隆に固┮虻让?。后來,作為新一代叛逆者的海明威雖然對這些名家不無鄙薄,但依然與他們相交甚好,積極借助他們的社交關(guān)系為自己的事業(yè)開路,并近乎貪婪地向他們學(xué)習(xí)寫作技巧。一位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出版人麥克阿爾蒙曾評價海明威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生意人,一個追求公眾關(guān)注的人,他面向未來,精心計算,而且只會毫無敬意地利用人。”而另一位與海明威相熟的作家馬爾科姆·庫利則評價海明威說: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確實有種吸引公眾尊敬的天分……后來人們發(fā)明了一個詞來形容這種天分,叫'個人魅力’?!?
此外,海明威的脾氣也很臭,表面上對人大方有禮,扭頭就惡語相加,話說得非常難聽,簡直夠得上人身攻擊。他為了嘲諷自己的文壇領(lǐng)路人舍伍德·安德森,特地寫了一部《春潮》去調(diào)侃對方,絲毫不念舊恩——實際上也是故意拿一部爛作來擺脫出版人。而印在《太陽照常升起》扉頁的“迷惘的一代”,則是為了反對格特魯?shù)隆に固┮颍Y(jié)果卻被人們當成一種宣言載入史冊。
大概人到了晚年都會后悔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吧,但是誰都年輕過,誰都會變老。正如我們都耳熟能詳?shù)哪嵌卧挘?/p>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給予人只有一次。應(yīng)當這樣度過人生: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的時候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
海明威一生無愧于此,可是他如果沒有在62歲時自殺,我們也許還有希望看到更多偉大的作品,事實上, 在海明威去世之后依然有很多作品出版,包括人們熟悉的《流動的盛宴》,但如果海明威在世的話,它們也許會更加杰出??蛇@是屬于海明威的命運,誰都無法指摘。他生時不凡,死去照樣不凡。
(以上部分史實來自《整個巴黎屬于我》.萊斯利·M.M.布魯姆.中信出版集團。順便吐槽兩句,該書原名《Everybody Behaves Badly:The True Story Behind Hemingway's Masterpiece The Sun Also Rises》,而如今取自《圣米歇爾廣場的一家好咖啡館》的半個句子以楷體大字被刷在封面上,使得整本書流露出一種儼然霸道總裁站在落地窗前摟著女秘書指點江山的神氣。完整的句子是“You belong to me and all Paris belongs to me and I belong to this notebook and this pencil.”不過,《永別了,武器》也曾在臺灣被譯作《戰(zhàn)地春夢》,出版社見縫插針的功夫?qū)嵲诹说?。?
海明威喜歡吹牛是出了名的,而且他十分好斗,簡直像他鐘愛的公牛一樣。
在他寫于1949年9月的信件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話:“我沒有任何野心,除了想當世界冠軍”,以及:
我開始寫作前,先試著打敗我認為特別優(yōu)秀的去世作家。我先試著打敗屠格涅夫先生,這不是很難。再試試莫泊桑先生,我用4篇最好的小說跟他較量。他被擊敗了……對于亨利·詹姆斯,他一抓到我,我就壓倒他,接著朝他沒肉的地方給了一拳,就叫裁判停止比賽。
面對一些舉世公認的超級大師,他也不客氣,但有些潑皮耍賴的意思:
我不會跟托爾斯泰博士較量20個回合,因為我知道他會打掉我的耳朵……但我只想跟他較量6個回合,他可別想打倒我,我會把他打得很慘,說不定能打倒他……我希望同麥爾維爾先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較量一番。他們兩位可以一塊兒上,但是他們跑不快,我可以在他們前面揚他們一臉塵土。
不過他也有服軟的時候,并且承認莎士比亞是冠軍:
有些家伙沒人打得過,像莎士比亞先生(冠軍)和無名氏先生。但是練習(xí)時,我倒很高興在塞萬提斯的家鄉(xiāng)跟塞萬提斯先生打20個回合,揍得他屁滾尿流。不過賽先生很精明,他邊學(xué)邊打,可能在第二場就會把你擊敗。第三場,大家就愿意出錢來看了。很多人。
信中的這些話,多少像是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海明威自己也承認:“我現(xiàn)在這樣吹牛,感覺很慚愧,或者說,感到不要臉?!钡罱K還是認真了起來:“我知道這聽起來像在吹牛,但上帝,想當冠軍,你必須有信心,那是我唯一的期望。”
海明威最終有沒有當上冠軍,或者有沒有打敗他口中的那些作家,這很難評判。這封信末尾標注:“此信因誤未發(fā)”,我們可以大膽猜測,或許并非真的”因誤“。
除了寫作方面,海明威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歡吹牛。1924年,海明威和幾位朋友去西班牙過奔牛節(jié)。斗牛正式開始前,他們跳入斗牛場中,與公牛嬉鬧,并被芝加哥媒體報道,但是他在后來寫給同事的一封信中卻夸大其詞,說他們”贏得了一個粉絲團,成天尾隨著他們“。
或許,吹牛是作家的必修課,就像上文中福克納所吹的牛,海明威甚至還給出了建議:”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一種吹牛方式,這樣你可以寫出任何量的字數(shù)?!埃?940年2月4日)
事實上,這些無傷大雅的牛皮絲毫不會減損文學(xué)大師的光輝形象,相反,我們還會覺得他十分可愛。
后世讀者記住了《老人與海》,因為它頭頂閃耀著諾貝爾獎的光環(huán),還佩戴著那句像尖刀般銳利的格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譯文失去的韻腳真是令人沮喪)。然而歷史并沒有忘記海明威的功績,諸如《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也曾為“二戰(zhàn)“中反法西斯力量的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援,更在一種冷峻的沉默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失意者。
令人難過的是,在許多讀者的心目中,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是“冰山原則”的創(chuàng)立者,是硬漢,是花花公子,是克格勃的間諜,卻不是《老人與?!?、《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傳世經(jīng)典的作者。
當我們這樣談?wù)摵C魍臅r候,實際上已經(jīng)忽略了他最為重要的角色,他是一個作家。就像人們在談?wù)擊斞傅臅r候往往只看到他作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的本職工作——文學(xué)家。作家只有被當作“Writer”對待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和身份才真正具有價值。
就主題性而言,除了潛在的反猶和厭女情緒,海明威的作品并沒有太多可供爭論的余地,一切似乎都清晰明了——反戰(zhàn),勝利無意義,雄性力量,崇尚自然……但這些主題正是通過他那鋒利的筆尖才得以呈現(xiàn)。
相比精神力量和思想高度,海明威在文體層面的創(chuàng)造更加偉大。諾貝爾獎?wù)菫榱吮碚盟靶陆凇独先伺c?!分姓宫F(xiàn)的對敘述之道的精通,以及他對同時代文學(xué)風(fēng)格的影響。”而他所創(chuàng)立的寫作風(fēng)格滋養(yǎng)了塞林格、杰克·凱魯亞克、雷蒙德·卡佛、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及中國的馬原、王朔、余華等一眾作家,這些作家也曾在各種場合直言海明威對他們的哺育。
正如任何作家都無法逃避評判一樣,海明威在獲得贊譽的同時,也遭受了無情的指責(zé)。所有的臧否幾乎都來自他的同行們,而且并非完全出于嫉妒和盲目崇拜。
雷蒙德·錢德勒不喜歡海明威,曾經(jīng)在小說里給一個警察取名叫“海明威”,說他是“一個老是重復(fù)同樣的話,直到讓大家相信那話一定很精彩的家伙”。
弗蘭克·奧康納不喜歡海明威,說他的短篇小說“示范了一種到處尋找題材的技巧”,因而淪為“小藝術(shù)”。
納博科夫的批評則更加尖銳:“在這兩位作家(海明威和康拉德)身上,我借鑒不到什么,在智力和情感方面,他們純屬幼稚,另一些寶貝作家也是這樣,是公共休息室的寵兒,大學(xué)生的慰籍和支撐——但有一些作家還健在,我不愿去傷害活著的老男孩,而死去的幾個還沒被埋葬?!?/p>
如果說這些評價多少有些意氣用事的話,哈羅德·布魯姆的評論也許相對客觀一些:
海明威最好的短篇小說甚至超越《太陽照樣升起》,后者現(xiàn)在看來似乎是他唯一不受某個特定時代局限的長篇小說。美國現(xiàn)代詩人中最強大的華萊士·史蒂文斯,曾經(jīng)把海明威稱為“最重要的在世詩人,就非凡的現(xiàn)實這一題材而言”。史蒂文斯這里所稱的“詩人”,是指海明威短篇小說中那個矚目的文體家,他所稱的“非凡的現(xiàn)實”則是指一個詩意王國,在那里“意識取代想象力”。這個高度贊揚,是海明威在短篇小說方面的不朽成就應(yīng)得的,它們由約十五篇杰作構(gòu)成,這些杰作容易戲仿(常常被海明威自己戲仿)但難以忘懷?!度绾巫x,為什么讀》
“意識取代想象力”恰恰對應(yīng)著上述“到處尋找題材的技巧”這一批評,它們揭示了海明威的創(chuàng)作格外依賴生活經(jīng)歷(甚至有人指責(zé)他“抄襲生活”),而他的才能則在于對現(xiàn)實素材的組織和升華。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海明威的個人生活被披露太多所造成的結(jié)果。
馬爾克斯將海明威和福克納一同視為自己的寫作導(dǎo)師,對他來說,小說是一種“獨特的鐘表似的結(jié)構(gòu)”,為了探究小說的奧秘,他把兩位導(dǎo)師的作品拆解開來,再重新組裝,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思{的小說因“彈簧和螺絲釘太多”而無法還原,可是海明威的情況不太一樣:
跟他相反,海明威的靈感少一些,激情少一些,狂熱也少一些,但是具有一種明顯的嚴格態(tài)度,他讓他的螺絲釘裸露在外,清楚可見,就像火車車廂上的螺絲釘那樣。也許正因為如此,??思{成為一位和我的心靈息息相通的作家。但海明威卻是和我的職業(yè)有著更密切的關(guān)系的作家?!段乙姷搅撕C魍?/blockquote>同一本書,對于每個讀者的意味卻并不相同。人們讀書時,其實都在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有的人找主題,有的人找藝術(shù),還有的人在找角色原型,就像《太陽照常升起》出版后所引發(fā)的社會轟動那樣。
海明威去世已有58年,直到今天,他的寫作依然是值得學(xué)習(xí)的典范。新聞編輯們告誡記者要盡可能砍掉副詞和形容詞,形形色色的”寫作指南“也強調(diào)”展現(xiàn)”而不是“講述”,他們大概仍在承繼著海明威的遺風(fēng),而有關(guān)“極簡”的綱領(lǐng)性指示,眼下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像教條一樣,成為了許多人對藝術(shù)和生活的唯一訴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