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期末了,距離期末考試也越來越近,孩子們越發(fā)著急、進入緊張的復習中。
家長也無法淡定,紛紛開始放大招:“你要是期末考試考好了,就可以去滑雪”“如果你這次考了前三名,寒假就帶你出去玩……”
各位家長是不是又開始用這些話來督促孩子復習了?
雖說獎勵孩子能讓孩子變得有干勁兒,但是倘若獎勵孩子的方法不對,只會適得其反。
到底該怎么獎勵孩子呢?來教大家?guī)渍邪?/span>
獎勵并不是賄賂
很多家長想要獎勵孩子,但往往演變成賄賂,甚至讓孩子學會借機討價還價。
獎勵和賄賂的區(qū)別在哪里呢?
在于給出的時機。
比如,咱們帶孩子從游樂場離開,孩子不愿意,大哭大鬧不肯走,媽媽勸說無效,只好不耐煩地說:“我一會在路上給你買個冰淇淋吃,你快乖乖跟我走吧!”
看似媽媽解決了問題,但是埋下了一個隱患。
孩子學會了要挾你,一旦你不能達成他的要求,就會以哭鬧來解決。
當咱們帶孩子去玩的時候,應該提前說好“玩兩個小時就不能玩了,必須回家寫作業(yè),如果你完成了媽媽的要求,走的時候可以吃一個冰激凌。”
在孩子還在大哭大鬧的時候給出獎勵,是典型的賄賂行為,而在行為發(fā)生之前就許諾的獎勵才是正確的獎勵方式。
當孩子開始學習之前,我們給孩子說,如果完成某項任務就可以獲得某種獎勵,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換句話說,只有把獎勵放在孩子面前,提高當前學習的誘因,孩子才會優(yōu)先選擇當下努力。
拿什么來獎勵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用金錢獎勵孩子,筆者不贊成這樣做。
因為這會給孩子一種“金錢什么都能換到”的感覺,不利于孩子金錢觀的形成。
在期末考試前,如果孩子說自己想要的獎勵是現金該怎么辦?
咱們可以用白紙裁成卡片,在卡片上寫下數額:5、20、50等,做成代金券的形式。
如果孩子本周認真完成了學習計劃,根據他的表現,發(fā)放數額不一的代金券;
告訴孩子,等期末考試完成后,這些代金券都可以使用。
怎么使用呢?比如孩子想要買某個玩具,讓他把代金券交給我們,我們去買這個玩具。
或者我們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滑雪券、看電影券,把孩子的想法做成紙券的模式,他隨時可以兌換。
說到要做到
見過很多家長給孩子一個超出家長承受范圍的獎勵,比如許諾給孩子買新手機、新電腦。
但是當孩子完成后,家長總是說話不算話,用舊手機敷衍孩子,或者干脆不承認這回事兒。
當孩子因為我們的失信而發(fā)怒時,我們反過來責備他:怎么這么不懂事?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達到目標,還能省錢,家長都樂于這樣做;但是這樣做,漸漸地只會讓孩子就失去了對家長的信任。
當孩子眼中最信任的人也言而無信時,他會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前不久,上海浦東一家幼兒園內,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家長大軍中,居然出現了一只恐龍。
只見這只恐龍隨著人群進入教室,在一群好奇圍觀的小朋友中穿梭片刻,最后徑直朝一個小女孩俯下身子,緩緩張開了血盆大口。
反應過來的小女孩非但不害怕,反而興奮到兩眼發(fā)光。
原來爸爸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獲得獎勵,女兒隨口說:希望有只恐龍能接她放學。
言必信,行必果,這個爸爸正好在用自身行為教給了孩子這一句話的含義。
時刻記住,對孩子可能做不到的事,不要輕易承諾,這才是真正在尊重孩子。
陪伴孩子一起接受獎勵
有的孩子想要一套樂高玩具,家長給孩子買后,就讓孩子自己去玩,讓孩子覺得自己孤單。
建議咱們和孩子一起接受獎勵。
獎勵孩子一套玩具,咱們和孩子一起玩一會兒;
獎勵孩子某件東西,帶著孩子一起去買,一塊對比實體店和網店的區(qū)別,和孩子感受獲得獎勵的快樂;
哪怕是獎勵孩子一個冰激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告訴孩子“讓媽媽分享你的喜悅可以嗎?”
我們需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因為愛孩子、希望他變得更好才會給他獎勵,而不是只讓孩子和冰冷的獎勵待在一起。
有的行為不能獎勵
在學習、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行為是不應該獎勵的。
有一個經典的小故事是這樣的:
一群孩子天天都在門外踢球,吵得老人無法睡午覺。
有天老人說:“你們每次過來踢球,我就給你們1元錢?!?/span>
孩子們就很開心,踢球還有錢可以掙,于是天天來踢。
過了幾天,老人說:“我這幾天沒有那么多錢了,你們來踢一次我只能給5毛。”
孩子雖然生氣,但覺得還有5毛可以拿,于是接著踢球。
又過了兩天,老人說:“我實在沒有錢了,你們能不能免費過來踢?!?/span>
孩子們生氣極了:“沒有錢還想讓我們免費踢?想得美!”之后就再也沒有來過。
如果孩子每次寫作業(yè),我們都許諾說可以獲得獎品,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徹底成為獎勵的奴隸。
建議家長不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物質獎勵,只對學習結果做出物質獎勵。
當孩子認真完成一套試卷,我們可以進行精神獎勵他說“孩子真棒”;
當孩子達到最終的目標,比如考了100分的時候,才對他進行物質獎勵。
獎勵的撤出
很多爸媽們也懂得獎勵的重要性,但是沒想到孩子特別依賴獎勵,沒有獎勵就不學習了,怎么辦?
我們要明白,獎勵只是一種暫時的手段,當孩子達到某種標準后,獎勵應該適當退出。
比如對每天寫作業(yè)都磨蹭的孩子說,剛開始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可以在一周后獲得獎勵。
逐漸地,隨著行為的形成,可改為兩周獎勵一次,慢慢地再改為一月獎勵一次。
等孩子寫作業(yè)再也不磨蹭的時候,就可以撤出獎勵了。
這個時候咱們可以請孩子吃頓好的,進行一個慶祝儀式,肯定孩子在這段時間的努力!
總的來說,我們要把獎勵看作暫時措施,不要把獎勵作為管教孩子的唯一方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