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學國學?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中國人有信仰嗎?兼論國學的現(xiàn)代意義',這個題目是我思考很久的一個題目,也是現(xiàn)代社會當中比較關注的一個熱點的題目。我們來談下現(xiàn)在為什么要來學國學。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中國人的信仰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近來更成為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改革開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現(xiàn)在老百姓口袋里確確實實有點錢了,至少比以前富裕多了,但是好像缺點什么,缺什么呢?用王雷泉老師的話來講就是缺德,缺德是什么?實際上缺德和缺信仰是連在一起的。我常聽一些朋友講,在這個問題上現(xiàn)在是中國社會的一個非常大、非常嚴肅的問題,一個問題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無論如何躲避不開,中國人有信仰嗎?我們首先問一下自己,中國人有沒有信仰,或者我們自己有沒有信仰,或者我們自己的信仰問題是不是已經解決了?如果有人說這個問題我不存在,我是佛教徒,那么恭喜你,你真的信佛,惡事你不做。也有人說這個問題我解決了,因為我是基督徒,那也恭喜你,如果真心是基督徒的話,不會做惡事。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基督徒,對一般社會的老百姓和民眾來說,就碰到這么一個問題,盡管我們有一個小家,身邊有賢惠的太太或可敬的先生,還有天真可愛的孩子,但是我們是否認真想過作為一個文化人來說我們有自己明確的信仰呢?我相信有朋友能舍棄自己的工作花這么大的精力來這里學習都是有追求的,都是有文化的人。但是作為我們一個文化人來說,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有明確的答案呢?如果說我們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也可以想想社會上的人是不是有明確的答案?
有一年夏天的時候,我去九寨溝,白天游山玩水,晚上看民俗表演,主要的組成隊員就是羌族的小姑娘和藏族的小伙子,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時的主持人是一位藏族小伙子,非常高大魁梧,聲音低沉,一開始拿麥克風第一句話就這么說:我們藏民是有精神信仰的。我坐在下面頭一抬,心里咯噔一下。全世界現(xiàn)在有70億人口,其中有10億人口和其他60億人口是不同的,其他60億人口基本上都有明確的信仰,只有10億人口在這點上是沒有答案的,而這10億人口都生活在960萬平方公里上。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樣一來問題變得極為重要,這么大一個國度,信仰問題沒有解決,這不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嗎?因為你不相信什么,就出現(xiàn)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你什么都不怕,你相信什么一定會怕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相信一定什么都不怕。比如說我是基督徒,我怕上帝的懲罰;如果我是佛教徒,我一定怕因果緣起,所以惡事是不敢做的。唯獨960萬平方公里的這10億人口當中這個問題是沒有的。用過去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話來說,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所以什么事都敢做,好事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這么大的國度,這么多的人口。什么都不怕,所以這個國家、民族是最可怕的。如果一個人什么都不怕,這個人最可怕。你怕什么不是你膽子小,而是你有信仰。一個人什么都不怕,看起來很勇敢,實際上是沒有信仰。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是這樣,一個國家是這樣。所以我們這么大的一個民族,這么大的一個國家什么都不怕,所以人家都怕你。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岢鲞@么一個問題來。為什么我們要提出中國人有信仰這么一個問題。
有朋友說,我的信仰就是敬天地、愛人。多少人是明確解決信仰問題的? 中國人有沒有信仰?我們一般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就像剛剛藏族小伙子說的那樣,因為你們沒有信仰,所以偷雞摸狗的事你們會做。但是我鮮明地亮出我的觀點,我在這里大聲疾呼,告白國人,我們同樣有自己的信仰,這就是儒學,確切說是儒學中'仁'的信仰。
儒家'仁'的系統(tǒng)
這個判斷是一個很深的理論問題,有很強的學術前沿性。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認為,儒家'仁'的思想,之所以能有信仰的作用,有兩個原因:首先要說儒家'仁'的系統(tǒng)是什么?就是孔子“仁”的學說??鬃觿?chuàng)立儒學一開始是為了恢復周禮的,因為當時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孔子憂心忡忡,如何能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他想得很簡單,大家都不按周禮去做。所以他要恢復周禮,在這個過程當中,孔子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他說不是周禮不好,也不是人們不知道周禮,而是明明知道了周禮而不去做,他就找到這個思想的根源,就是人們沒有行禮的思想基礎,這個思想基礎應該是什么呢?孔子借鑒了以前'仁'這個字的概念,創(chuàng)建了“仁”的學說,這是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換句話說,創(chuàng)立“仁”的學說是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無論評價多高都不為過,甚至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中國文化的走向??鬃觿?chuàng)立“仁”的學說之后,因為'仁'特別的重要,所以'仁'有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和我們的信仰系統(tǒng)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這個思維方式是什么呢?就是直覺。為什么說“仁”的思維方式是直覺呢? 孔子論“仁”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為仁由己。孔子說每個人都有仁,但是怎么做到“仁”呢?不能靠別人,也不靠老師,靠自己,這就叫'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靠自己內心的那個'仁'當然是在內心的。
“仁”是通過直覺獲取的
這個思想到了后來孟子那兒就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就是非常有名的'反求諸己',反過去追求之于己,和“為仁由己”是一個意思,就是要追到自己內心道德的根據,這個道德根據在孔子那兒叫做“仁”,在孟子那兒叫做良心。問題在于為仁由己也好,反求諸己也好,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奇怪,因為都不是邏輯。比如說西方哲學講邏輯,你證明一個東西要大前提,小前提,然后有結論,不管是推演還是歸納都有一套邏輯系統(tǒng)。儒家的“為仁由己”和“反求諸己”沒有這套邏輯系統(tǒng),它是一種直覺。什么是直覺呢?直覺就是直接得到,直接覺悟。你怎么覺悟的,怎么得到的,語言沒有辦法表述,我得到就得到了,得不到就是得不到,這就是直覺。直覺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真正體悟到是非常困難的。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就是體悟不到良心是什么,就是不懂孟子學說,怎么做圣人?要學諸子的格物致知。他那么聰明的人還是體悟不到自己的良心是什么,自己的“仁”是什么。后來在貴州受了那么多的磨難,才當下悟到:成就道德,不在格物致知。這就是直覺的問題,非常的直截了當,得到就是得到,得不到就是得不到,這里面沒有邏輯關系,語言蒼白無力。
很多朋友會說這不是故弄玄虛嗎?那我們怎么通過直覺得到自己的“仁”呢?這就是儒學研究當中很困難的一個問題。雖然它困難,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點滴的例子告訴大家,幫助大家體悟自己的良心,體悟自己的那個'仁'。比如說,當我們看到水龍頭沒有關緊,知不知道應當怎么做?關掉?有沒有不知道我應該怎么做的?我相信沒有這樣的朋友。不要小看這個事情,生活中的很多小事蘊含豐富的哲學道理。你內心有一個道德的標準,這個道德標準是什么呢?孟子把它叫做是非之心。每個人都有是非之心,這就是你內心道德的標準,問題是這個道德的標準你是怎么得到的? 你怎么能夠知道自己的良心?這個良心不是別人指給你看的,不是領導指給你看的,也不是同事指給你看的,是你自己得到的,更奇怪的是甚至你不需要自己去得到,它自己就會出現(xiàn),所以我們水龍頭這個場景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內心有一種東西涌現(xiàn)出來,這個涌現(xiàn)出來的東西就是你的良心。直覺是沒有邏輯關系的,語言是蒼白無力的,得到就得到,得不到就得不到,良心的得到與得不到是靠直覺的。
當下表現(xiàn),鞭策有力
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我們把'仁'的這種直覺的思維方式概括為八個字:當下表現(xiàn),鞭策有力。良心是當下表現(xiàn)出來的,我做了應當做的事情,如果沒有做呢?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事我好像沒有做好,我應當做而沒有做。不管怎么說你做了就高興,不做就不高興,但凡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有這個體會,像汶川地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同情心,都要盡自己的一點慈善的力量。良心向人發(fā)布的那個命令是非常有力度的,無論如何也欺騙不了。所以我的結論是良心是騙不得的,這是第一個:當下表現(xiàn),鞭策有力。
上通天道,至為超越
其次,儒家講“仁”,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信仰系統(tǒng),還和另外一個因素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因素就是天。儒家講到道德有一個基本的趨向,就是一定要和天聯(lián)系在一起,在學習《論語》、《孟子》、《中庸》的時候都會涉及到相關思想。比如說,由《論語》的“仁”到《中庸》的'天命之謂性',再到孟子講的的'天之所與我者',話語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路線,就是直接將道德的終極根源歸到天上。這個問題到了宋代更明顯,宋代講天理良心,同樣是沿著這個的思路來的。因為儒家把道德的根據一直聯(lián)系到天上,這樣就使儒家的道德學說具有了很強的力量感,同時具有了超越性,我們把這個特點概括為:上通天道,至為超越。“以天論仁”是儒學的一門基本功課,這個作用不可小視,天有神秘性,不可欺不可罔,儒家講仁講良心因此也具有了神秘性,同樣不可欺不可罔。中國儒家文化是非常獨特的,世界上其他的文化都有獨特性,但是都有交融性,唯獨中國文化完全走的是另外一個路線,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化都和中國文化不一樣。我們說中國文化特殊,好像現(xiàn)在有政治觀念在里面,實際上不是的,從文化和哲學的角度完全可以證明,中國文化走的路線完全和其他國家不一樣。'上通天道,至為超越。'超越性非常重要,高高在上,古人講天是有神秘性的,是有敬畏感的。你騙了自己的良心就等于騙了天,古人就是這么一套思路。
由于上面兩個原因:當下表現(xiàn),鞭策有力;上通天道、至為超越。綜合起來都可以說明儒家對于良心的直覺,與其他宗教對于至上神的體悟,它的思維方式是一樣的。為什么這樣說呢?比如說在座有基督徒,他們做事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靜下心來,聽心中上帝的指示。怎么知道上帝的命令呢?傾聽心中上帝的聲音,即神的旨意?;浇贪l(fā)展到后來變成新教,就是我們不需要進教堂,我們自己內心就有上帝,直接就相通,問題是你心中的神怎么告訴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這里面有沒有邏輯關系?沒有。語言能不能說清楚?說不清楚。它是一種直覺,我聽到了上帝的聲音,就是聽到了。我把這種情況叫做宗教直覺的同質現(xiàn)象,各種宗教不同,但是直覺都是相通的,雖然直覺的對象不同,基督教是聽到上帝,伊斯蘭教是聽到真主,但是直覺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是相通的。所以宗教直覺的同質現(xiàn)象,是當人們遇到倫理道德問題時,對于道德內心會有一種體悟,這種體悟因宗教背景不同而具體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但性質完全一致,這是儒學之所以有信仰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注三智書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