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的鑄造工藝
一、陶范法
青銅鑄造的第一步是采冶,首先分別采取銅礦石與錫礦石,然后加上木炭,分別冶煉出紅銅和錫。
第二步是合金,根據所制器物的需要將銅與錫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熔銅爐中加熱熔化,從而得到所需要的青銅熔液,然后就可以進行澆鑄了。
澆鑄的時候需要模范。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制陶業(yè)的發(fā)展,很塊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鑄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時間里,泥范鑄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鑄造方法之一。
二、分鑄法
商代已發(fā)明采用分鑄法,青銅器活動部件是利用分鑄法鑄造成的。后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先分鑄,再與鼎身合鑄在一起。四羊方尊器肩上的羊頭也是采用了分鑄法,先將羊角單鑄好,然后將其嵌入羊頭的外范內,澆鑄時再與整個器體一次鑄成。春秋又發(fā)明了焊接法,用錫镴焊接分鑄部件。
四、嵌錯工藝
青銅嵌錯工藝,即在鑄造好的青銅器的表面上嵌入其它材料的絲片,再用錯石在青銅器表面磨錯平整,構成紋飾或文字。青銅器的鑲嵌材料主要有紅銅、綠松石、金、銀等。青銅與另外不同材料的顏色對比,使嵌入的紋飾或文字更加清晰、鮮明和美麗,使器物富于藝術效果。嵌松石工藝始于夏代;嵌紅銅工藝則發(fā)端于商代;嵌錯金銀工藝在春秋中期才發(fā)展。整個青銅鑲嵌工藝的繁榮時期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
五、鎏金工藝
鎏金在古代又稱“金涂”。青銅鎏金工藝于戰(zhàn)國時期萌芽,西漢時代已得到了充分發(fā)展。青銅器鎏金工藝的具體作法是將金粉和汞的合劑涂在青銅器表面,然后加以烘烤,汞即蒸發(fā),而金就附著在銅器表面上了。
自古以來,中國青銅器藝術就屹立于中國所有藝術作品之首。清末民初,一件古銅器可以換取幾十件甚至上百件清代官窯器皿。例如,1993年,倫敦蘇富比拍賣了一件西周青銅簋,成交價84萬英鎊,同時一件粉彩白露尊的乾隆官窯瓷器僅售2萬英鎊,青銅器的價格比乾隆官窯瓷器價格高出42倍。如今,明清官窯瓷器的價格往往比青銅器的價格高出幾十倍。從這個對比中也可以看出,中國青銅藝術正處于價值低谷,對補充增長和價值回報的需求強烈。目前,青銅器的市場價格仍處于低位,無法體現(xiàn)其自身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其市場冷淡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家文物部門只允許已經有序流通并返回海外的青銅器出現(xiàn)在國內市場,所以市場上青銅器的流通量可以說是非常少的。而且整體價格低。
在收藏領域,青銅收藏一直被資深收藏家認為是買得起的,是優(yōu)質的收藏品。
我國青銅鑄造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是他們不斷探索的結果,也是先秦工匠智慧的結晶。正是因為這些青銅工匠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青銅器才熠熠生輝,容光煥發(fā)。
在青銅器早期,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文明缺乏銅礦等資源,所以青銅器的生產和使用多為小工具和武器。例如,從1920年代到1930年代,由英國著名考古學家倫納德·伍利率領的考古隊對蘇美爾古城烏爾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墓地出土的青銅器物內有少量小兵器和器物。
中國古代青銅器之所以蜚聲海內外,是因為它們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榮譽,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它們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青銅器造型各異,造型美觀,裝飾精美,銘文珍貴,堅固實用,可作為后世珍品。這些都是陶器、瓷器、書畫、絲綢、木雕、石雕等材料無法企及的。
化學分析表明,青銅成分含有 5% 到 30% 的錫和 2% 到 3% 的鉛,其余的是黃銅。由于時間長了,青銅器上出現(xiàn)了銹跡,這些銹跡自然分布,給神秘的青銅器增添了些許遙遠的遐想和猜想。商周青銅器一般認為是用箭蠟法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