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是誰?
一個十二三歲時遍覽了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奧斯特洛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的人,他是王朔、陳丹青推崇的“作家里的作家”。它是作家、是編劇、是制片人、是木匠、是美工、會組裝車、他也是電影界的“掃地僧”。
《棋王》是阿城先生白話小說的經(jīng)典——“三王”用儉省凝練的漢語,捕捉世俗奇人,描畫風俗與風度,保留說書人的傳統(tǒng)、筆記和話本小說的精粹,達到白話小說的至高境界。
王朔:
阿城,我的天,這可不是一般人,史鐵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為北京這地方每幾十年就要有一個人成精,這幾十年養(yǎng)成精的就是阿城。
這個人,我是極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國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阿城。那真不是吹的,你說他都會干什么吧,木匠,能打全套結婚家具;美術,能做電影美工;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在美國自己組裝老爺汽車,到店里買本書,弄一堆零件,在他們家樓下,一塊塊裝上,自個噴漆,我親眼所見,紅色敞蓬,阿城坐在里面端著一煙斗,跟大仙似的。他們家樓下的黑人都來跟他商量想買,就是說他不是裝一輛自己玩,是以此為職業(yè),賣。這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嗎?
當然這車有一毛病,不能停坡上,有一次我們去一人家玩,阿城把車停在坡上,一拉手剎,手剎被他拿下來了。我住洛杉璣時,周末經(jīng)常去阿城那個小圈子的聚會玩,聽他神侃。各地風土人情,沒他不懂的,什么左道偏門都知道,有鼻子有眼兒,詼諧得一塌糊涂,那真是把人聽得能笑的摔一邊去,極其增智益壽。
我還問過聚會中一人,他老這么說有重復么,那人說,她聽了十年了,沒一夜說得重樣兒的。這樣能說善說的人現(xiàn)在北京也很少見到了。十年前,北京各小圈子都有一個主侃人,每到傍晚,各家飯館都可見一桌桌人圍著一位爺談笑風生,阿城就有那時節(jié)的風采。
現(xiàn)在,往酒吧里一坐,每桌人都在打“跑得快”,要不就是搖頭狂飲,地道的侃爺絕代了。我想,要是把中國作家都扔到一個荒島上,不給吃的,最后活下來的那個人準是阿城,沒準還能跟島上的土人說上話,混得倍兒熟。
說到文章,你一提這問題,我腦子里就有一比:我和陳村是那種油全浮在水面上的,阿城,是那種油全撇開只留下一汪清水的。論聰明,這個不好說誰更聰明;論見識,阿城顯然在我輩之上。誰像他那樣十年都在世界上跑,而且現(xiàn)在還在跑,這在文章中就顯出來了。我看去年他在《收獲》開的專欄,講常識,句句都是斷根兒的道理。同時在上面開專欄寫“霜天話語”的余秋雨跟他一比,就顯出力絀,不過是一些世故的話,家??捶ǎ徽f也罷。這個人對活著比對寫文章重視,幸虧如此,給我們留下了活著的空間。
阿城的《棋王》確實把我徹底征服了。那時他在我的心目中毫無疑問是個巨大的偶像,想象中他應該穿著長袍馬褂,手里提著一柄麈尾,披散著頭發(fā),用朱砂點了唇和額,一身的仙風道骨,微微透出幾分妖氣。當時文學系的學生很想請他來講課,系里的干事說請了,但請不動。我心中暗想:高人如果一請就來,還算什么高人?
張大春談阿城:
早年…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非常崇拜阿城。
王安憶談阿城:
阿城就是那樣的一個人,老把式,真是一個老把式了。他有的時候很唬人的,有一次唬人真的是唬得太厲害了。有一次說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劃分,就是舊石器時代是被鑿,新石器時代是鑿。那我就說舊石器時代拿什么鑿?新石器時代又是什么被鑿?我從書上看到的,是說舊石器時代就是打鑿,新石器時代則是會鉆眼啊這樣的,我說這是書上寫的。他一愣,就說,啊,你知道。總之阿城是一個有清談風格的人?,F(xiàn)在作家里面其實很少有清談風格的,生活很功用,但是他是有清談風格的,他就覺得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在一起吃吃東西,海闊天空地聊天。
他給我說《臥虎藏龍》就是他寫的劇本,他寫還是在寫,當然是一些賺錢的東西什么的,但是我在想他這樣的人大概是寫不多的。一九八三年我和陳丹青在美國見面,陳丹青就說我認識一個人,特別喜歡寫作,然后從口袋里拿出一張紙,活頁紙,四折,打開以后就是阿城寫的一篇小說,陳丹青再三就說你看看。在那個嘈雜的環(huán)境里我也沒耐心看,也沒吸引住我,我就還給他,那時候我已經(jīng)很驕傲了,好像已經(jīng)是作家無疑,呵呵,這就是我看到的阿城的第一篇小說,后來他就寫了《棋王》。最紅了。他反正特別有清談風格,漫無邊際,你不能帶問題去赴他的清談的,如果你帶著問題去問他的話,你永遠也得不到回答的,你問他此,他總是回答你彼,比如上次我看他的那個《海上花》,我就覺得云遮霧繞的…
關于阿城是臥虎藏龍編劇一說,事實應該是阿城有參與過臥虎藏龍的劇本創(chuàng)作,但肯定不是主要的編劇。不過阿城倒是和電影頗有淵源,阿城是謝晉《芙蓉鎮(zhèn)》、田壯壯《小城之春》《吳清源》的編劇,侯孝賢新片《聶隱娘》編劇也是阿城。
哦對了,阿城還曾做過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評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