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lǐng)導(dǎo)人物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dǎo)學(xué)習(xí)西方,提倡科學(xué)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等的政治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但是也有人無限鼓吹這次變法的作用,還假設(shè)說變法成功,大清也不至于落后挨打。
實則不然,戊戌變法,其實有很多歷史局限性。
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dǎo),缺乏堅強的組織領(lǐng)導(dǎo)。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寄希望于沒有實權(quán)的皇帝和極少數(shù)的官僚,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操之過急,并且失之過重。
其實一開始,慈禧太后對變法持觀望態(tài)度,并沒有過多的阻止。
光緒下詔廢八股時,就遭到了守舊派大臣剛毅的阻撓。他隨即去頤和園請慈禧支持。光緒五月初二去頤和園,初五就得到批準。這是慈禧支持新政的一個典型體現(xiàn)。
那為什么慈禧太后突然鎮(zhèn)壓維新派呢?
這要說到一個人,大家都知道伊藤博文是日本維新變法的先驅(qū)。當時伊藤博文來到了中國,變法派的臣子上書請求皇帝重用他作為變法的顧問,甚至帝師必要時授予實權(quán)。這引起了保守派官員的警覺。保守派官員密告慈禧,慈禧回京詢問皇帝的看法。
在康有為的暗示下,變法官員上書朝廷,請求取消中國和日本的名稱,兩國合并為大東合邦。這就是后來的大東亞共榮圈的雛形吧?
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計劃。伊藤與李提摩太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于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于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jié)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p>
這是利用康有為等國際經(jīng)驗嚴重不足,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等國家大權(quán),交于外人之手。所以慈禧太后驚覺事態(tài)嚴重,當機立斷發(fā)動政變,重新訓(xùn)政,結(jié)束了戊戌變法。
你們誰會相信,日本真是為了幫助中國強大而來?如果是變法成功,伊藤博文任重要職務(wù),以后會怎樣?
下面再舉例說明維新派的賣國思想。
1894年,譚嗣同給其師歐陽中鵠寫信談及改革路徑,譚嗣同說:“試為今之時勢籌之,已割之地不必論矣。益當盡賣新疆于俄羅斯,盡賣西藏于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shù)萬里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認為蒙古、新疆、西藏、青?!昂翢o利于中國”,不如賣掉“供變法之用”,還妄想花錢讓英國保護。
康有為在戊戌年前后,也有將西藏、新疆等地賣給列強的想法。據(jù)翰林院編修夏孫桐在《書孫文正公事》中記載,朝廷重臣孫家鼐曾質(zhì)問康有為的新政構(gòu)想“萬端并起”,經(jīng)費將如何籌措;康有為的回答是:把西藏賣給英國,“可得善價供新政用”。在康有為進呈給光緒帝的著作之一《日本變政考》里,康有為舉了庫頁島(日本人稱樺太島)劃俄和阿拉斯加售美兩個例子,來證明其賣疆土搞變法的理念是正確的。康有為在進呈給光緒的著作里如此扭曲史實,或是其本就一知半解,或是刻意曲解以引誘光緒贊同賣疆土搞變法——考慮到康氏畢生為學(xué),如梁啟超所言,常好博求異,為證成己論,不惜抹煞事實,曲解證據(jù),恐后者之可能性更大。
要是戊戌變法成功了呢?不堪設(shè)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