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是研究人類思想、解釋世界社會規(guī)律本質的學者,他們雖不制造實物,但卻依靠文字思想影響世界人類千百年。
第十位:
大衛(wèi)·休謨(David Hume,公元1711年—公元1776年,蘇格蘭)
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時也是歷史學家的大衛(wèi)·休謨被認為領導了近現代新懷疑主義。在他提出的假設中,他自稱發(fā)現了人類最原始的本性。這一理論在一開始被當做是放肆妄想的東西被人所排斥。他也假設人類的行為是被熱情主導而不是理性,并且他鼓勵自由意識體系。由于對探索我們已知的和未知的東西,他的哲學建立了認知科學的研究基礎。
大衛(wèi)·休謨
恨也罷,愛也罷,思想、感覺、觀察也罷,無非都是在領悟。
—— 大衛(wèi)·休謨
第九名: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國)
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薩特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就是意味著自由想象,自由選擇,并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因此他得出結論:如果上帝存在,而人不自由。如果人自由,那么上帝就不存在。他認為,如果我們能覺察到什么,那么我們一定認識到我們覺察到它。他的思想使他致力于開創(chuàng)性工作,即存在與虛無主義探索,并且成為公眾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思想對20世紀后期后現代主要思想產生重大影響。
讓-保羅·薩特
對于過去我無能為力,但我永遠能改變未來。
—— 讓-保羅·薩特
第八名: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英國)
17世紀后期,約翰·洛克提出人在剛出生時思想是一張白紙。他還呼吁追求生命、自由、財產等人權,他提出的自然法認為這些權利非常重要,并且政府有責任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護公民這些權利。
洛克的文章中提到人類本性,他的有關于政府的兩篇文章論述鼓勵了其他啟蒙思想家去探索,更是推動法國和美國革命的背后意識形態(tài)力。
約翰·洛克
心靈之愛真理,有過于眼睛之愛美麗。
—— 洛克
第七名: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法國)
讓-雅克·盧梭
讓-雅克·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法國大革命的先驅?!渡鐣跫s論》的作者,盧梭的政治思想對理解現代民主非常重要,以他對人類的本性和人類學的研究為基礎,盧梭總結出了“人生而自由,但卻又無時無刻都處于枷鎖中”這一結論,為了加大這一自相矛盾的說法,盧梭提出理想化的政治結構,引證公民對國家的責任。同時國家也有義務去保護公民與生俱來的擁有自由權利的責任。
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fā)現真理。
—— 盧梭
第六名:
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
蘇格拉底
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宣稱未被認可的生活是不值得經歷的,蘇格拉的的哲學思想聚焦于公正和品德,這種辯證法策略的研究形式是深入考慮特定的問題,從而揭示了普遍的真理。這一過程現在被認為是蘇格拉底的“問答法”,意即當有問題時就問問題,而不是對假設保持認同,或對權威的認同,這不循規(guī)蹈矩。但也許他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言論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不知道,狠狠的評判的統(tǒng)治雅典的經營階層,因此他被認為不敬畏神靈和鼓動年輕人反叛而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為知識殉道,成了西方傳奇的哲學之父。
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 蘇格拉底
第五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子
孔子,名丘,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訛楫敃r社會的動蕩和混亂提供了思想和理論基礎,提出了“仁”與“禮”這一概念,主張以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他主張恢復和發(fā)揚已經失傳的傳統(tǒng)價值觀并且加以改良來重建倫理社會。他的理論建立在愛人,自律與自我克制之上,從而使人能夠修養(yǎng)成為一位合格的國家公民。雖然孔子再生前沒有親眼看到《論語》完成,但是他的儒家思想影響了整個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qū)的華人社會,被后世尊為“萬世師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第四名:
伊曼努爾·康德(公元1724年—公元1804年2月12日,德國)
伊曼努爾·康德
康德是一位德國哲學家,被譽為西方哲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他也被認為是現代哲學的核心人物。他以他的觀點而聞名,人的心靈構成了人類的經驗,而這個道理是道德的根源。他的主要論點是“我們可以知道什么”,他回應說,世界“本身”是不可知的,時間和空間只不過是我們理解本身的形式。此外,康德旨在解決實證和理性主義方法之間的爭端。他認為使用理性不適用于經驗只會導致理論上的幻想。他的理論和想法影響了德國和全球的許多思想家。他被認為是將哲學超越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者之間的辯論。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康德
第三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900年,德國)
尼采強調“上帝之死”,預言了傳統(tǒng)哲學語言模式的終結,并傳達了那個世紀的虛無主義,雖然尼采反對普遍被限制的思想或真理,但是很難分清尼采是否虛無主義者,或者說為了戰(zhàn)勝虛無主義為奮斗。這位天才的思想家因為疾病的折磨只活了40多歲,但是他的思想和言論卻持續(xù)引發(fā)分歧與爭論。
你凝視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尼采
第二名:
柏拉圖(Plato,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
柏拉圖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認為追尋真理最重要的是通過理性探究。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征。由此出發(fā),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并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一切背離了公正的知識都應叫做狡詐,而不應稱為智慧。
—— 柏拉圖
第一名: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古代先哲,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歷山大的老師,在全世界享譽盛名。
偉大的亞里士多德的作品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學院里的學生,但他的理論與理想主義的前輩的理論截然不同,轉而著手對自然世界進行實證研究,這一關注使他發(fā)現形而上學的理論依賴真實的物質而存在,
亞里士多德的典型性格表現在他認為他的想法能夠對西方哲學理論和西方科學的發(fā)展有著長遠的影響。比如他的因果關系原理以及中庸之道。
人生的最終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僅在于生存。
—— 亞里士多德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