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己(妃)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后裔。顓頊玄孫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長子樊居于昆吾,后發(fā)展為強(qiáng)大的部落,史稱昆吾氏,為己姓。周武王時,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蘇國,稱為蘇忿生,后遷于溫邑(今河南省溫縣西南),為史料中明確記載的蘇姓第一人。春秋時,蘇國被狄(我國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人攻滅。其國人便以國名為氏,稱蘇氏。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
源于大月氏族,出自西漢時期西域的康居國蘇韰王,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早在西漢時期,在西域的康居國(今新疆及中亞一帶)有小五王,其中蘇韰王居蘇疑城。
康居國,與秦、漢時期的大月氏族屬于同一民族,大月氏族在匈奴的威逼下遠(yuǎn)遷西方時,留下的一小部分族人組成了漢朝時期所稱的康居國。
據(jù)史書記載:“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在漢朝初年國勢頗盛,擁有今新疆北境以及蘇俄的中亞之地。到了晉朝之時,他們對于中國仍然十分歸順,曾經(jīng)數(shù)次遣使入朝。直到唐朝時期,這個國家仍然繼續(xù)存在,但被稱為康國,列入昭武九姓國之中。
到東漢時期,康居國在今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qū)分有一個小附庸國“于寅國”,其國相蘇榆勒曾擁立廣德為王,在于寅國與莎車王國的交戰(zhàn)中起過重要作用。
康居國蘇韰王,就是以所居之城“蘇疑城”為部族姓氏稱謂的,后漢化為蘇氏。
源于朝鮮族,出自東漢時期朝鮮半島三韓麻斯部落,屬于帝王賜姓為氏。
在東漢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民族中(馬韓、牟韓、辰韓),有馬韓部落廉斯氏族首領(lǐng)蘇馬諟,在漢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被漢光武帝劉秀敕封為漢麻斯邑君使,并賜姓為蘇,蘇馬諟所統(tǒng)轄的漢麻斯邑隸屬樂浪郡。
在蘇馬諟的后裔子孫中,多以蘇為姓氏,稱蘇氏,今朝鮮、韓國、中國大陸朝鮮民族中的蘇氏,其根源中的一部分即為蘇馬諟的后裔子孫。
源于鮮卑族,出自東漢時期遼東鮮卑烏桓部首領(lǐng)蘇侯延,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東漢靈帝劉宏執(zhí)政時期,在遼東郡有蘇侯延,為鮮卑北支烏桓各部的兩猛首領(lǐng),擁眾千余部落,自稱峭王。
蘇侯延所在烏桓各部,在東漢王朝強(qiáng)大之時與漢王朝關(guān)系甚好,后由于東漢末年中原內(nèi)亂,國勢急劇削弱,因此長期為漢王朝戍邊的烏桓族人,乘機(jī)分庭抗禮,蘇侯延也就擁兵為王,并與漢軍對抗。
蘇侯延后被東漢王朝所滅,部眾為鮮卑慕容部吞并,其后裔子孫在隋、唐時期大多融合于漢族,漢化稱蘇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鮮卑族,出自東漢時期代北鮮卑慕容部首領(lǐng)蘇拔龐,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北方的鮮卑族人,東漢永元年間(公元89~105年)就參加了東漢政權(quán)對遼東諸胡叛軍的討伐,其中鮮卑慕容部大都護(hù)蘇拔龐在這次討伐中立有顯赫戰(zhàn)功,被漢和帝劉肇封為率眾王,并被賜金帛。隨后,蘇拔龐又在東漢王朝討伐烏桓部的過程中再立功勛。
慕容·蘇拔龐的后裔子孫,到南北朝北魏時期分衍有跋略部,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改革措施實(shí)施中,漢化為單姓蘇氏,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突騎施部可汗蘇祿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唐朝,屬于突厥突騎施別種者,以蘇祿氏為“可汗”,結(jié)眾二十余萬,雄居西域地區(qū),后受西突厥阿史那可汗的轄制。
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突騎施部的蘇祿可汗與唐朝來往密切,突騎施·蘇祿曾受唐玄宗封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jīng)略大使,進(jìn)封為特勒遣侍御史,冊立為“忠順可汗”,賜漢姓蘇氏,并與金河公主合婚。
唐玄宗曾在在丹鳳樓專設(shè)御宴款待蘇祿可汗的使臣,二者之間建立了較為密切的友好關(guān)系。
突騎施·蘇祿可汗的后裔子孫,在突厥民族被滅亡之后,多內(nèi)遷中原,后逐漸漢化,融合于漢民族之中,稱蘇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首領(lǐng)蘇支,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奚族,屬于東胡支系,在唐朝時期居于北方地區(qū),因受突厥民族的迫害,因此與唐朝關(guān)系一直較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與唐朝建立了朝貢關(guān)系,其“大酋”名叫蘇支,為世襲稱謂。后因配合唐朝征戰(zhàn)高句麗有功,整個部族內(nèi)附,唐高宗李治專置了饒樂都督府,由蘇支任都督,受到唐朝很好的待遇。
在奚族蘇支氏族中,有以本族首領(lǐng)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蘇氏,后融合于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龜茲族,出自唐朝時期西域龜茲國君主蘇伐勃殃,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唐朝西域的龜茲國主蘇伐勃殃,于唐高祖時遣使來朝,勃殃逝世后,其子蘇伐壘繼位后又于唐太宗時遣使獻(xiàn)馬,被賜以璽書,撫慰甚厚,由此開創(chuàng)了數(shù)十年間的友好聯(lián)系。
在蘇伐壘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漢化稱蘇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時期西南清遠(yuǎn)國王蘇唐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南方屬于西南蠻的清遠(yuǎn)國王蘇唐磨,在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與諸多小族紛紛內(nèi)附,被唐朝中央政府例授為將軍、中郎果毅等職官。
源于西羌族,出自唐朝時期西域大勃律氏國君主蘇弗舍利支離泥,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唐朝西域有大勃律氏國,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遣使來朝。唐朝正式冊封其君“蘇弗舍利支離泥”為王,又將其繼任者“蘇麟陀逸之”為王。后因吐蕃勢力較大,而與中原疏遠(yuǎn),唐朝大將高仙芝受命遠(yuǎn)征,平定后置歸仁軍,并授其新君蘇失利之為右威衛(wèi)將軍,賜紫袍黃金帶。
在蘇失利之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漢化稱蘇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西南夷,出自,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宋朝,位于今湖南新化、安化的梅山蠻首領(lǐng)蘇方、峒主蘇甘所部與諸蠻互有爭戰(zhàn)。后在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被章悖率宋朝官兵以武力平定。留居新化一帶者成為漢族,并成為當(dāng)?shù)卮笮?。南逃湘南者成為瑤族,有的并遠(yuǎn)徙兩廣,云南及越南、老撾、泰國的北部山區(qū)。
在云南黎縣黎州諸蠻有雨林蠻,其頭領(lǐng)蘇吠在宋太祖時被授為懷化將軍,說明蘇氏蠻族雖與宋朝有矛盾,但仍保持有較為友好的關(guān)系。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蘇氏,為“回族十三姓”之一,大多取自經(jīng)名首音。據(jù)文獻(xiàn)《回教民族說》中記載:“蘇里曼……之后裔取姓蘇。”《中國回回氏氏來源》中說:“蘇達(dá)尼,就取自第一個音‘蘇’為氏”。
據(jù)文獻(xiàn)《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同心縣韋州鎮(zhèn)蘇家回族老人講,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蘇拉瑪尼,沿絲綢之路來到韋州經(jīng)商,并長期定居下來,其后裔均姓蘇?!贝送猓灿幸颉八賮硇U”的“速”(與蘇音相近)賜給蘇氏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速來蠻四世孫烏令班時,便賜給姓名蘇榮,其后裔便均以蘇為氏。
蘇氏中也有的是改氏。元朝時期,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來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蘇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為妻,其后裔便以蘇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元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等的記載:
⑴.如今居住在山東省鄄城縣的蘇氏居民,一直認(rèn)定自己是蒙古族后裔,而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以一本清朝咸豐年間所修《蘇氏宗譜》為證。據(jù)該《蘇氏宗譜》記載,元朝末期元順帝執(zhí)政時期民不聊生,全國范圍內(nèi)爆發(fā)了紅巾軍起義。
當(dāng)時成吉思汗的后代鎮(zhèn)南王孛爾只斤氏·脫歡之子淮王孛爾只斤·帖木爾不花正在元大都(今北京)朝中任監(jiān)國,并由侄兒義王孛爾只斤·和尚輔佐其執(zhí)政。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明太詛開始大舉北伐,在大將徐達(dá)、常遇春等所率明軍的強(qiáng)力攻擊下,于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農(nóng)歷8月攻陷元大都,元朝政府自此滅亡,元順帝逃往應(yīng)昌(今內(nèi)蒙古克什騰旗西北一帶)。元大都被徐達(dá)、常遇春攻破之后,義王孛爾只斤·和尚乘亂出逃,按《元史》記載:“至正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爾不花監(jiān)國,和尚佐之。京城將破,即先遁,不知所之?!?/p>
因此,終有明一朝,人們都不知義王孛爾只斤·和尚的下落。其實(shí),眼看元朝即將滅亡,孛爾只斤·和尚攜帶家人潛往山東鄄城,然后改漢姓為蘇氏。由于該支《蘇氏宗譜》中關(guān)于孛爾只斤氏·和尚等的事跡與歷史記載相互吻合,山東省鄄城縣的孛爾只斤·和尚蘇氏之后代已被當(dāng)?shù)孛裾块T確認(rèn)為成吉思汗的后代。
孛爾只斤·脫歡,為著名的元朝初期將領(lǐng),他是元世祖孛爾只斤·忽必烈的第九個兒子。
孛爾只斤·脫歡在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農(nóng)歷6月被晉封為鎮(zhèn)南王,之后領(lǐng)十五萬元兵出征安南(今越南),結(jié)果敗績。元世祖以其“喪師辱國,斷其朝請”為罪名,在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61年)澈其王號,改其徙駐江蘇揚(yáng)州,直到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孛爾只斤·脫歡病逝在揚(yáng)州。
孛爾只斤·脫歡有六個兒子,其第三子為孛爾只斤·寬徹不花,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晉封威順王,鎮(zhèn)守武昌。他也有六子,分別是:孛爾只斤·別帖木兒、孛爾只斤·答帖木兒、孛爾只斤·報恩奴、孛爾只斤·接待奴、孛爾只斤·佛家奴、孛爾只斤·和尚。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孛爾只斤·寬徹不花與其子孛爾只斤·別帖木兒、孛爾只斤·答帖木兒率軍進(jìn)攻紅巾軍徐壽輝,結(jié)果被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擊敗,俘孛爾只斤·別帖木兒。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孛爾只斤·寬徹不花與其弟孛爾只斤·帖木爾不花以兵鎮(zhèn)懷慶,未幾,復(fù)還武昌,再命其子孛爾只斤·報恩奴、孛爾只斤·接待奴、孛爾只斤·佛家奴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陸并進(jìn),至沔陽攻倪文俊,且載妃妾以行。船至漢川縣雞鳴汊擱淺,遭到倪文俊的火攻,孛爾只斤·接待奴、孛爾只斤·佛家奴皆死,孛爾只斤·報恩奴自殺,妃妾皆陷。孛爾只斤·寬徹不花逃走陜西,后戰(zhàn)死于成州。
孛爾只斤·寬徹不花逝世后,其子孛爾只斤·和尚被元順帝敕封為義王,侍從在元順帝左右,后在元朝末期輔佐叔父孛爾只斤·帖木爾不花監(jiān)國。
據(jù)本書考證,今天生活在山東省鄄城縣的孛爾只斤·和尚蘇氏之后裔子孫多達(dá)四千余人,皆已經(jīng)完全漢化。
⑵.蒙古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漢義“山”,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與訥穆爾河會流的彎曲之處)、拉夫凱(今黑龍江訥穆爾河以西)、呼倫貝爾(今內(nèi)蒙古海拉爾)、布特哈(今黑龍江訥河)等地。后有滿族、達(dá)斡爾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ora Hala。請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單氏、敖氏、山氏、閻氏、鄂氏等。
⑶.蒙古族巴魯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nèi)蒙古赤峰喀喇沁)。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ut Hala。后多冠漢姓為蘇氏、白氏等。
⑷.蒙古族舒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后有滿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r Hala。蒙古族舒穆爾氏所冠漢姓為舒氏,而滿族、錫伯族舒穆爾氏多冠漢姓為蘇氏、舒氏、徐氏等。
⑸.蒙古族蘇尼特氏,源出元朝時期雪尼特部,為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兒帖該之第四子尋尼特所組建的氏族,世居巴顏鄂隆(今內(nèi)蒙古西烏珠穆沁)。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nit Hala。清朝中葉以后所冠漢姓即為蘇氏。
⑹.陳蒙古八旗的一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派駐丹東鳳凰城,屯墾于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后裔子孫皆冠漢姓為蘇氏,今主要聚居于鳳城大堡蒙古族鎮(zhèn)一帶。
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文獻(xiàn)《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史稿》等的記載:
⑴.滿族額蘇哩氏,亦稱鄂蘇哩氏、亦稱阿蘇氏、阿蘇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阿速部(安煦烈部),以姓為氏,滿語為Esuri Hala,漢義“網(wǎng)”,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nèi)阿庫里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額蘇里(今俄羅斯海蘭泡額蘇里河流域)、黑龍江及松花江沿岸等地。后有達(dá)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
⑵.滿族舒祿氏,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滿語為Sulu Hala,漢義“白馬”,源于遼代回鶻“述律氏,滿語為”,世居長白山,后多冠漢姓為蘇氏、徐氏等。
⑶.滿族舒穆哩氏,亦稱蘇某力氏,滿語為Sumuri Hala,世居海蘭木(今吉林和龍)、薩爾碧圖(今內(nèi)蒙古莫力達(dá)瓦達(dá)斡爾族自治旗與鄂倫春自治旗交界處諾敏河中游),后多冠漢姓為蘇氏、莫氏、舒氏等。
⑷.滿族嵩佳氏,亦稱宋嘉氏、宋家氏、松佳氏,滿語為Su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董鄂(今遼寧桓仁、寬甸一帶)、長白山海蘭(今吉林和龍海蘭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圖)等地。后多冠漢姓為蘇氏、嵩氏、宋氏等。
⑸.滿族蘇佳氏,亦稱蘇家氏,滿語為S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德里悟赫(待考)、訥殷(今吉林撫松縣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多冠漢姓為蘇氏。
⑹.滿族蘇爾佳氏,滿語為Surgiya Hala,世居松花堡(今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蘇氏。
⑺.滿族蘇克察氏,滿語為Sukca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后多冠漢姓為蘇氏。
⑻.滿族蘇拉喇氏,亦稱松佳拉氏,滿語為Sulara Hala,世居黑龍江,后多冠漢姓為蘇氏、松氏、謝氏等。
⑼.滿族蘇木克氏,亦稱蘇木克起氏、蘇穆特氏,滿語為Sumuk Hala,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漢姓為蘇。
⑽.滿族倭徹埒氏,亦稱烏哲勒氏,滿語為Ucere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后多冠漢姓為蘇氏、倭氏、魏氏等。
⑾.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氏、烏孫氏),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烏氏、吳氏、關(guān)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⑿.滿族伊蘇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移室部,以姓為氏,滿語為Isu Hala,漢義“素面青緞”,世居蘇瓦蜒溝(今吉林雙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伊氏。
⒀.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yōu)城(今吉林琿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于達(dá)斡爾族,出自明朝時期達(dá)斡爾族蘇都哩氏族,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達(dá)斡爾族蘇都哩氏,亦稱蘇都爾氏、索多哩氏、索多爾氏,世居黑龍江沿岸地區(qū)。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duri Hala。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蘇氏、索氏等。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今白族、侗族、苗族、黎族、彝族、土家族、傣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蘇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yùn)動中,流改為漢姓蘇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shí)情況,待本書筆者進(jìn)一步考證之后,再予以補(bǔ)充刊載。
得姓始祖:蘇忿生、蘇韰王、蘇馬諟、蘇侯延、慕容·蘇拔龐、突騎失·蘇祿、蘇伐壘、蘇唐磨、蘇失利之、蘇吠、阿合抹(蘇唐)、蘇繼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