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遠,1986年11月出生于山東日照。
201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現(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
藝術家通常用一種方式或形式,呈現(xiàn)給我們看到的物象或者媒介,其實是藝術家的真實影子,所做的一切也是藝術家選擇生活的一種方式。就像農(nóng)民選擇種地,工人選擇上班一樣。
徐長遠為自己設定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只做減法,這樣創(chuàng)作實際上就會更具體,方法上來說就很明確,某種程度上也會節(jié)約大量創(chuàng)作時間。他不需要再去思考自己還有什么材料,另一個方面,他就會更純粹,沒辦法在材料上偷懶,只能在內(nèi)容和觀念上向下深挖思索,這樣無形中就會把問題引向一個深度。
在只做減法這個方法的前提下,徐長遠選擇木頭作為材料。木頭本身是一種很特別的材料,它們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屬性。濕度和溫度對木頭本身的影響很大,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徐長遠發(fā)現(xiàn)不同木種的紋理相差甚大,對造型有很大的影響。
他時而被材料帶著走(木頭的結構和特有的肌理會讓徐長遠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失去原有的方向),很多時候會失控,時而叫著勁,有征服他的欲望?;剡^頭看,徐長遠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材料本身和他的主觀意識之間存在較量,這兩種力量的博弈或許就是徐長遠想要的東西。
《18》
《靜》
《禮物》2021
《禮物系列》 2017
《去遠方的女孩》2017
《思》
徐長遠的所有木雕作品基本是由整塊木頭雕刻而成,他的成熟作品主要是人物木雕。人物是美術史上很寬泛且具有普遍性的題材,選擇人物題材和徐長遠的知識架構以及所學習的美學體系也有著很大的關系。
徐長遠接受的基本是西方美學、哲學、宗教和觀念的教育,同時也受到我們東方文化的洗禮。所以徐長遠做出來的東西被很多人說,既有宗教氣息又有很強烈的西方造型語言的影子。
另一個方面,人作為高級動物,本身就充滿神秘和理性,就如同一個宇宙。徐長遠想把普遍性的東西放大聚焦,然后就會有很多可能,甚至發(fā)現(xiàn)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東西。
《天使的禮物》2018
《通天柱一號》2017
《無題》2019
《無題系列4》 2018
《永恒的戀人》2017
《圓點一號》2018
《圓點二號》2018
《致敬1》2017
《致敬2》2017
選擇打木雕,需要很大的決心和耐心,因為這是一個消磨意志的過程。類似修行,也如同撰寫,大部分的時間看似重復一個機械動作,實際重復的每一刀、每一次力度,以及走刀的路徑方向又有不同,很多東西在這個過程中生芽、扎根。
徐長遠認為自己很多作品沒有深刻的思想,他就是想這樣做一件東西,甚至都沒想過最后會呈現(xiàn)出一個作品。他就想有個態(tài)度,或者不間斷地持續(xù)一個狀態(tài)。
《無題系列8》2020
《心聲》2016
《夢3》2017
《師妹》2017
《錯》2018
《無》2018
《云端》2018
《禮物》系列4 2018
《禮物》系列6 2019
《詩意》2020
《女孩》系列 2020
一個好的作品(藝術家),就如同一本經(jīng)典的經(jīng)書。書里的經(jīng)文是千萬圣人的結晶,藝術亦如此,創(chuàng)作好的作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靈性以及對世界和內(nèi)心深處的認知。讓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經(jīng)驗成為創(chuàng)作的動力,讓靈性深處的自己被深深發(fā)現(xiàn),并以藝術作品的方式生成。
徐長遠所做的就是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認知,也是與社會對話的一個通道。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個體需要不斷地前行,不斷地修煉。讓思想不單單是個想法,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存在的意志。從典籍中悟出思想(獨立的思想),從社會、經(jīng)書、圣人言談中轉變思想和觀念。
《萌》
《祈禱系列·裙女》
《祈禱系列》
《空靜》2015
《修行》2014
《修行》2015
《誰》2017
《女孩系列》
《祈禱》2017
《靜系列2》2017
《祈禱系列7》2017
《祈禱系列》2017
《18系列2》2018
《18系列3》2018
《萌娃》2018
《無題2》2018
《裸女》2015
《冥思》2016
《羞》2015
《初夢》2015
《祈禱系列8》
《無題1》
《背后》2021
《女人體》2021
《祈禱》2021
《舞》
《修行系列》2021
《音1》2021
《原始1號》核桃木
《原始2號》核桃木
《修行系列》入選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北京中國 2015
《修行系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北京中國 2015
入選全國高校畢業(yè)生雕塑展并獲銀獎 北京中國 201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