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會問
我的孩子兩足歲了,都還不會講話,怎么辦
都已經三歲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
我的孩子都聽得懂,就是不開口講話
到底兒童要幾歲開口說話﹖三歲的小孩該會使用多少的語言,才算正常﹖是什么原因造成兒童語言發(fā)展遲緩﹖如果孩子真的語言遲緩,家長又該如何教育呢﹖
根據以往的研究與觀察,我們發(fā)現一般的兒童語言發(fā)展有其一定的順序,首先是
? 其實寶寶出生時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進入開始“說話”表達清晰了。開始,他是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的牙齒來發(fā)出聲音,頭一兩個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 4—5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肯定會讓你無比激動,但他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系起來。這要到他大約1歲左右才能做到。
? 6—9個月寶寶的會說的話更多了。當他喃喃自語或發(fā)音時,聽上去好像有意義了。這是因為他在使用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了。給寶寶讀書來鼓勵他的牙牙學語。
? 12—17個月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 18個月大后,隨著肢體動作的成熟,幼兒可以配合著手腳功能一起玩聲音的游戲,如:一面玩車、一面發(fā)叭!叭!。此時大概可利用十至二十個有意義的字來進行多方面的溝通。
? 兩歲的幼兒開始重復大人說的話,直至約兩歲半時逐漸消失。
? 鸚鵡式學語后減少后,幼兒開始與大人真正的對話,并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經驗的累積,語言能力也急速增加,但由于字匯的缺乏,卻急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幼兒便出現發(fā)展性的口吃,但只要父母有耐心,同時使用簡短易懂的字眼和不疾不徐的說話速度,以輕松的態(tài)度面對,給予幼兒一個好的典范,一般來說,七歲以前講話不流利仍算是正常的范圍。
每個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速度略有不同,雖然如此,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參考界標,來訂定是否有可能語言發(fā)展遲緩:
? 至兩歲仍無任何語匯出現。
? 至三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
? 三歲以后說話模糊不清難以理解。
? 五歲以后,句子仍常有錯誤。
? 越長大越不說話。遇到這些狀況時,最好早日尋找專家協(xié)助診斷和訂定教育計劃。
原因相當的復雜,主要有下列幾項:
? 聽覺障礙。
? 神經或大腦傷害。
? 情緒障礙,如自閉癥兒童。
? 環(huán)境剝奪,如父母無暇與幼兒互動或過分溺愛,沒有讓幼兒學習用語言表達需求的機會。
? 智能不足所表現的語言發(fā)展遲緩。
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小朋友需要的不只是幾節(jié)課的訓練,而是教育,是一個經年累月的培育態(tài)度,并且重要的是要有愉快且具刺激誘發(fā)的學習氣氛,才能有效的增進幼兒語言發(fā)展。加強教育的方法可以有下列幾個方向:
01 建立聽覺學習:鼓勵幼兒注意聲音刺激,尤其是聽能損傷的幼兒。
02 發(fā)展語言能力(理解認知):認知理解能力永遠早于語言表達,因此利用每一時機多跟小朋友「說」「說」事物,并可自然的改變姿勢與幼兒面對面互動,但不要勉強孩子站在你面前聽你說話,因為這對他來說是無趣而且難以控制的事。
03 鼓勵發(fā)聲:當幼兒有能力模仿發(fā)聲時,要求他必須適當的模仿出聲,才滿足他的需求,使其了解語言工具對他意愿滿足的重要性。而當幼兒開始模仿發(fā)聲時,不管對錯,只要其愿意嘗試,我們都要鼓勵,即使只是口頭贊美,都是使其愿意繼續(xù)學習的動機。
04 模仿動作與發(fā)音:最有效的是「玩」聲音,例如:玩火車游戲,一邊擺動雙手,一邊發(fā)出鳴……七恰七恰;或是模仿動物叫聲。重點是要用「玩」的態(tài)度,才能吸引幼兒學習模仿。
05 口腔動作:這是針對一些在生理上有特殊障礙的小朋友,分別對其呼吸(如:練習吹氣)、唇(如閉唇親親)、舌(上下左右外內動)、下顎(大口咀嚼餅干)等做動作練習,以加強說話所需的口腔功能。
雖然我們期待每一個幼兒都能與我們好好的進行語言溝通,但是,有一些小天使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智力嚴重不足或口腔動作限制,不能用一般語言與我們溝通,這個時候,基本的非口語溝通技巧,如手勢。以及輔助性工具,變成了另一項選擇??偠灾?,語言的最終目的是溝通,因此只要能達到此目的,使用的方法,就要靠我們的智慧與包容。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