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寫作# 第 6 天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越自律的人,越清楚自己知道要什么,越能通過“自我管理”獲得更多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獨處,是一次次的自我管理。
絕大多數的人都害怕獨處、害怕寂寞空虛,特別是當夜深人靜時。
而一個人選擇了獨處,其實就是選擇克制恐懼去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它是一種能力,但并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
可以說,獨處是最高級的自律。
不過現實中,很多人對孤獨與獨處這兩個詞存在誤解,偷換了兩者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獨處就意味著孤獨。
孤獨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是失去了與外界他人的連接,即便與很多人在一起時也是如此。
而獨處是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是與自己內心的連接和擁抱,即使單獨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孤獨、寂寞的狀態(tài)。
獨處與孤獨的含義完全不同,孤獨會使人矯情,而獨處會讓人充滿能量。
年齡越是增長,越是覺得獨處的重要性。
人的內在空虛就是無聊的真正根源,我們往往尋求一些外在刺激,來讓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似乎這樣就會讓自己充實快樂或看起來就在忙碌。
記得自己小時候那會兒,不像現在有那么多好看的動畫片、好玩的游戲和便捷的高科技產品,平時課余時間和周末,除了學習寫作業(yè)外,有時還能剛好趕上播放動畫片,但更多時候會因為呆在家里實在百無聊賴,或者說是害怕孤單,就會出門找鄰居小伙伴們玩,其實無非就是在一起玩玩像抓迷藏這樣的游戲和聊聊天消遣打發(fā)時間而已。
隨著慢慢長大,閱歷的增加和心智的成熟,對這個世界和人事物開始有了一些思考探索和感悟,漸漸地不管是身體上、心理上、情感上還是精神上,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轉變。
以前不喜歡甚至是討厭的事物,發(fā)覺其實也沒那么糟糕,反而喜歡上了一些事情并成為一種生活常態(tài)和習慣,比如獨處、跑步、讀書、早起、自我教育、寫作等等。
而這些似乎都是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慢慢養(yǎng)成的,而反過來這些習慣其實也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
我相信,在生活中總有一群和我一樣的人,在適時選擇把自己與人群孤立起來,不是因為其害怕與人相處,而是認為獨處可以幫助提升自我。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回頭看自己一路的成長和蛻變,發(fā)現絕大多數也都是發(fā)生在獨處的時期。
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就是獨處的時候!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學會的,還是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所以現在的我,也早已養(yǎng)成了每天留給自己一些獨處時間的習慣了。
當你獨處的時候,你的心會越來越安靜,你的感知力也會越來越強,對周圍人事物的觀察判斷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和透徹,進而對人生也會越來越從容坦然和自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