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中學 于鐵江譯釋(2018.1.29)
其廿八
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頭日幾臨。
可望難追仙跡遠,長松萬仞石千尋。
【啟功自注】
“積石千尋,長松萬仞”,碑⑴中語也。
余于書,初學歐碑⑵、顏碑⑶,不解其下筆處,更無論使轉(zhuǎn)⑷也。繼見趙書⑸墨跡,逐⑹其點畫,不能貫串篇章,乃學董⑺,又學米⑻,行聯(lián)勢貫⑼矣,單提一字,竟不成形。且骨力疲軟,無義自振⑽。重閱張猛龍碑,乃大有領略⑾焉。
北朝碑率鐫刻粗略,遠遜唐碑。其不能詳傳毫鋒轉(zhuǎn)折之態(tài)處,反成其古樸生辣之致⑿。此正北朝書人、石人意料所不及者。張猛龍碑于北碑中,較龍門造像,自屬工致,但視⒀刁遵⒁、敬顯雋⒂等,又略見刀痕。惟其于書丹筆跡在有合有離⒃之間,適得生熟甜辣味外之味⒄,此所以可望而難追⒅也。
昔包慎伯⒆遍評北碑,以為張猛龍碑最難摹擬,而未言其所以難擬之故。自后學⒇言之,職此之故(21)而已。
【譯者附注】
(1) 碑:指張猛龍碑。
(2) 歐碑:歐陽詢碑。
(3) 顏碑:顏真卿碑。
(4) 使轉(zhuǎn):指怎樣使用筆毛,怎樣轉(zhuǎn)折。
(5) 趙書:趙孟頫的書法。
(6) 逐:追隨,模擬。
(7) 董:董其昌,號香光。
(8) 米:米芾。
(9) 行聯(lián)勢貫:整篇的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氣勢都貫通起來。
(10) 無義自振:沒有振作的氣概和個性。
(11) 領略:領會,收獲。
(12) 其不能詳傳毫鋒轉(zhuǎn)折之態(tài)處,反成其古樸生辣之致:指北朝碑在刀刻時沒有把書丹墨跡完全刻出來的地方,反倒成就了北碑古樸生辣的味道。
(13) 視:比較,比照。
(14) 刁遵:《刁遵墓志》也稱《刁惠公墓志》。志文楷書,共二十八行,每行三十二字,原石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清雍正年間在河北省南皮縣出土,其一角已殘缺。
(15) 敬顯雋:敬使君碑又名《敬顯雋修神靜寺碑》、《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顯俊碑》, 全稱“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之碑”。東魏正書碑刻。興和二年(540)立于長社。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陘山書院。現(xiàn)存河南長葛縣。雋:同“俊”。
(16) 有合有離:指刀刻與書丹墨跡之間有相合的地方,有不相合的地方。
(17) 生熟甜辣味外之味:在生、熟、甜、辣各種味道之外的特殊味道。
(18) 可望而難追:可以看出來,卻難以達到。
(19) 包慎伯:包世臣,字慎伯。
(20) 后學:啟功自稱。
(21) 職此之故:由于這個緣故。
【原詩題解】
此詩表達啟功臨摹張猛龍碑的體悟,認為張猛龍碑難以模擬的地方在于刀刻痕跡與書丹墨跡之間有合有離,形成了特有的韻致。
【原詩譯釋】
1.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頭日幾臨:世人哪能了解我天天在墨池邊多次臨摹張猛龍碑的緣故。那:同“哪”。其:代指“墨水池頭日幾臨”,這是拆一為二的句法。墨水池頭:化用王羲之臨池習書的典故,曾鞏《墨池記》:“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span>
2.可望難追仙跡遠:張猛龍碑韻致高遠,雖然能看出來,卻無法達到。仙跡:指張猛龍碑。
3.長松萬仞石千尋:張猛龍碑挺秀如萬仞長松,勁拔似石壁千尋。仞、尋:均為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積石千尋,長松萬仞”是張猛龍碑中歌頌張猛龍政績之語,此處用來形容其書法的形狀、風格。
附圖:張猛龍碑“積石千尋,長松萬仞”
江表巍然真逸銘,迢迢魯郡得同聲。
浮天鶴響禽魚樂,大化無方四海行。
【啟功自注】
張猛龍碑書勢與瘞鶴銘⑴同調(diào),文有“禽魚自安”及“鶴響難留”之句。
梁刻瘞鶴銘在鎮(zhèn)江焦山,魏刻張猛龍碑在山東曲阜,書碑時正兩政治集團對峙,“島夷⑵”、“索虜⑶”訐詈⑷不休之時,而書風文筆,并未以長江天塹有所隔閡。乃知中華文化,容或⑸有地區(qū)小異,終不影響神州之大同也。
自拓本觀之,瘞鶴銘水激沙礱⑹,鋒穎全禿,與張猛龍碑之點畫方嚴,一若⑺絕無似處者。自書體結構觀之,兩刻相重之字若鶴字、禽字、浮字、天字等等,即或偏旁微有別構,而體勢毫無差異。乃知南北書派,即使有所不同,固非有鴻溝之判⑻者。今敦煌出現(xiàn)六朝寫經(jīng)墨跡,南北經(jīng)生⑼遺跡不少,并未見涇渭之分⑽,乃知阮元做“南北書派論”,多見其辭費⑾耳。
【譯者附注】
(1) 瘞鶴銘:《瘞鶴銘》是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刻在江蘇鎮(zhèn)江焦山斷崖石上。瘞是埋葬之意,瘞鶴銘,即葬鶴的銘文。書家題名為上皇山樵,為一個取名華陽真逸的隱士所撰。刻石年代歷來眾說不一。該碑銘為楷書摩崖,存90余字。其書法意態(tài)雍容,格調(diào)高雅,堪稱逸品,被尊奉為 “大字之祖”,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的傳世名跡。《瘞鶴銘》原刻在鎮(zhèn)江焦山西麓的臨江摩崖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錄,后遭雷擊全碑墜江,裂為五段,崩落長江中。清代康熙年間,曾任江寧、蘇州知府的陳鵬年退居鎮(zhèn)江,歷時3個月,將《瘞鶴銘》斷碑打撈上岸,對石刻進行清理修補,建亭加以保護?,F(xiàn)擺放在焦山碑林。
(2) 島夷:北朝人謾罵南朝人的話,意為居住在海島上的蠻夷。
(3) 索虜:南朝人謾罵北朝人的話,意為頭上綁辮子的胡虜。
(4) 訐詈(jié lì):攻擊,謾罵。
(5) 容或:或許。
(6) 水激沙礱(lóng ):被水沖激,被沙打磨。
(7) 一若:仿佛,很象。
(8) 鴻溝之判:非常大的差別。
(9) 南北經(jīng)生:南朝和北朝的寫經(jīng)者。
(10) 涇渭之分:涇水清而渭水濁,形容分別明顯。
(11) 辭費:廢話。
【原詩題解】
此詩說明南朝的《瘞鶴銘》、北朝的《張猛龍碑》雖相距遙遠,政權對立,但書風文筆基本相同,表明中華文化并不會因距離遙遠、政權分裂而阻隔。
【原詩譯釋】
1.江表巍然真逸銘:江南有聲名赫赫的華陽真逸撰寫的《瘞鶴銘》。江表:江南。魏然:形容聲名顯赫。真逸:華陽真逸,《瘞鶴銘》的撰寫者。
2.迢迢魯郡得同聲:在距離江南非常遙遠的山東曲阜又發(fā)現(xiàn)了與《瘞鶴銘》書風文筆相近的《張猛龍碑》。迢迢:遙遠的樣子。魯郡:指山東曲阜,《張猛龍碑》的發(fā)現(xiàn)地。同聲:同調(diào),指書風文筆接近。
3.浮天鶴響禽魚樂:漂浮九天的仙鶴歡快的鳴叫,水中的游魚也自得其樂。這句詩一語雙關,既是化用《張猛龍碑》中“禽魚自安”“鶴響難留”的文句及兩碑共有之“浮”“天”等字,也是以鶴鳴魚樂之景暗喻中華文化四海同輝。
4.大化無方四海行:中華文化的影響不會受地區(qū)的限制在四海都是同樣通行的。大化:中華文化的影響。無方:不限于某一地方,某一方面。
附圖:瘞鶴銘
銘石莊嚴簡札遒,方圓水乳費探求。
蕭梁元魏先河在,結穴遙歸大小歐。
【啟功自注】
六朝書派,至大小歐陽⑴,始臻⑵融會貫通。端重之書,如碑版、志銘,固無論⑶矣。即門額、楹聯(lián)、手板、名刺,罔不以楷正為宜⑷。蓋使觀者望之而知其字,明其義,以收昭告之效耳。擴而言之,如有人于門前貼零丁⑸,曰“閑人免進”,而以甲骨文金文或章草今草書之,勢必各加釋文,始能真收閑人免進之效。簡札即書札簡帖,只需要授受兩方相喻⑹即可,甚至套格密碼⑺,惟恐第三人得知者亦有之,故無貴其莊嚴端重也。此碑版簡札書體之所以異趨,亦“碑學”“帖學”之說所以誤起耳⑻。
碑與帖,譬如茶與酒。同一人也,既可飲茶,亦可飲酒。偏嗜兼能⑼,無損于人之品格,何勞評者為之軒輊⑽乎?
唐太宗以行書入碑,蓋以帝王之尊,不盡顧及路人之識與不識。武則天以草書入碑,其碑乃以媚其面首⑾者。燕昵⑿之私,中搆⒀之丑,何所不至?彼不顧路人之全不能識,而路人亦正掩目而走,又何須責以金石體例⒁乎!
【譯者附注】
(1) 大小歐陽: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及其子歐陽通。
(2) 臻(zhēn):至,達到。
(3) 無論:不用說。
(4) 罔不以楷正為宜:沒有不是以端正的楷書為宜的。
(5) 零?。嘿N在門上的紙條。
(6) 授受兩方相喻:寫的和看的兩個人明白。
(7) 套格密碼:給書信加密的一種方法,用許多小方格,在小方格里繞著彎寫,從方格順著念,不知道是什么話。寫的人給對方一個小本子,寫著念的路線,按照路線來念,才能明白。
(8) 此碑版簡札書體之所以異趨,亦“碑學”“帖學”之說所以誤起耳:這就是碑版、簡札兩種書體作用不同的地方,也是“碑學”“帖學”之說誤傳起來的根由。
(9) 偏嗜兼能:只愛好一種或者兩種都愛好。
(10) 軒輊(xuān zhì):車前高后低為軒,車前低后高為輊。此指評判高低。
(11) 媚其面首:取媚她的面首。面首:供女人玩弄的美男子。
(12) 燕昵:私下親熱。
(13) 中搆:此指隱私的居處。
(14) 責以金石體例:責備武則天以草書入碑不合乎金鼎碑石的體例。
【原詩題解】
此詩指出,碑石的莊嚴風格和簡札的遒美風格要達到水乳交融很不容易,南朝、北朝的書家都在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最后到唐代的歐陽詢、歐陽通父子才真正融會貫通。
【原詩譯釋】
1.銘石莊嚴簡札遒:金鼎碑石的風格莊重端嚴,簡帖書札的風格圓潤遒美。
2.方圓水乳費探求:碑石的方正和簡札的圓潤要做到水乳交融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去探索。費:需要耗費許多心力。
3.蕭梁元魏先河在:南朝北朝的書家都在方圓交融方面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蕭梁:南朝梁的皇帝姓蕭,故稱梁為蕭梁,此處代指南朝。元魏:北魏的皇帝姓元,故稱北魏為元魏,此處代指北朝。先河:開創(chuàng)者,先導者。
4.結穴遙歸大小歐:南朝北朝書家的探索最終都歸結到歐陽詢、歐陽通父子融會貫通的書風。結穴:舊時堪輿家謂地脈頓停處地形洼突,地氣所藏結,稱為結穴。此指南北朝書風的歸結處。
附圖1:歐陽詢書皇甫誕碑
附圖2: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