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制
首先,宋朝是個中央集權國家。宋朝的一切官制,都必須圍繞這個核心。
其次,而中央集權,主要體現在皇帝集權,這樣勢必就造成了百官權力分散。所以宋朝幾乎沒有蓋過皇帝的權臣現象。
第三,宋太祖曾經說過,不殺讀書人,優(yōu)待士大夫。造成了十分明顯的“重文輕武”格局。
兩府
中央分二府,文武各一府。文府:“中書”;武府:“樞密院”
先說說文。
中書,來源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中書門下”,也就是宰相辦公的地方,和今天的國務院差不多。至于三省,雖然還有,但是已經被削弱,不屬于權力中心機構了。
中書的第一號人物,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名字的確長了點。通俗的說,就是宰相。還有別的稱呼,如“左右仆射,左右丞相”。
第二號人物,官名:“參知政事”。通俗的稱呼,就是副相。還有別的稱呼,如“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關于宰相的人數,是不定的。曾經出現過一相三參。一相四參,二相二參。二相三參。二相四參。三相一參。某時期只存在一相的,叫獨相,那權力就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不過一般來說,二相二參最為常見。因為朝廷中,因為政見不同,常常會出現兩種聲音,皇帝為了平衡兩種聲音,常常讓兩相分別代表兩黨聲音,進行權衡與制約。此帝王之術也!
另外,三省正式的長官名“尚書令、侍中、中書令”位列三公,乃虛職,一般死后追授。
再來說武。
樞密院,來源于唐朝后期的樞密院。最開始的性質為:“宦官為了奪取大臣權力,在中書省外復設一機構專權,為樞密院”。宋朝保留了這個機構,不過范圍縮水了,專管軍事。由于這個機構最開始是宦官創(chuàng)立的,所以在宋朝,也出現過著名的大宦官童貫(水滸中的一號太監(jiān))掌管樞密院,這并不算違反祖制。
樞密院的老大,官名“樞密使”,又稱“知樞密院事”。雖然是全國軍事最高機構,但是絕對使用文人當任。原因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一般只有一人。他的地位和權力遠比今天的國防部長高。這點等下再說。
樞密院的老二,官名“樞密副使”,又稱“同知樞密院事”。當然就是老大的副手咯。一般也使用文人當任,比如歐陽修。當然也有立了極大功勞的武人當任的例子,比如狄青。不過這種情況相當少,并且地位很不穩(wěn)定——參考狄青飽受猜疑后郁悶而死的悲慘下場。
宰相,副相,與樞密院正副使,合稱:“執(zhí)政”。也就是說,國家大事,基本由這幾個人擬訂了,然后提交給皇帝拍板。所以,在宋朝,只要誰當了執(zhí)政,那他在朝廷上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三思——其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樞密院曾經要和兵部合并,但是皇帝為了特意牽制中書,還是保留了下來——可以看出樞密院的非凡的地位。不過,一般的說,中書諸人,參與武事討論,遠多于樞密諸人,參與文事討論。這也是一個重文輕武的現象。
兩府官職一般不能由同一人兼任。除非國家遇到特大的戰(zhàn)事,可以從權。
臺諫
唐代御史臺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大笑”——成語由來。
宋朝沿襲唐制。御史臺的正式長官名,應該為“御史大夫”,不過這也是虛職,一般不授,只是作為加官。
真正的老大,叫“御史中丞”,簡稱蘭臺。相當于今天的中紀委+檢察院老大。這個官品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地位相當重。因為規(guī)定與宰相有血緣關系的人,或者宰相的學生,或者宰相推薦的人,都不得擔任此官職。所以他成了皇帝制約宰相最重要的棋子。宋朝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如果御史中丞彈劾宰相,宰相必須辭職,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則得以進身為執(zhí)政。但是要御史中丞真正的與宰相毫無瓜葛很難。在變法時代,新黨和舊黨,往往就為了爭奪御史中丞的人選,拼個你死我活。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人推為御史中丞,作為打擊對方的政治武器。
除開御史臺,剩下的就是諫官了,隸屬于左、右省。老大分別為左、右諫議大夫,也叫諫長。
所謂左、右省,就是門下省與中書省的通俗叫法。前面提過,三省已被削弱。三省的第一級高官都不設立。所以這兩省的實際掌權者,分別為:門下給事中、中書舍人。他們的職位在諫長之上,全力也相當重要——當皇帝或者中書有命令下達,他們認為是不適合的,可以封還!所以皇帝和宰相,經常被他們掃面子,但是本著“不殺讀書人”的原則,這些政令的制作著只能進一步修改政令。
六部二十四司
六部二十四司,歸尚書省所轄??偣卜譃樽笥叶尽W?、右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
左司:吏部、戶部、禮部;右司:兵部、邢部、工部。每部又下轄四司(與左右司級別不一樣),總稱二十四司。
六部的正長官一名,為尚書。副手兩名,分為左、右侍郎。而二十四司的長官,也叫郎中。下面就分別介紹下六部與二十四司。(二十四司,在六部中,各有一個與本部同名的司,為主司,最為重要,負責本職。比如戶部的戶部司,禮部的禮部司。這里就介紹下其他的三司。)。
吏部,為六部之首。所以吏部尚書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他往往是執(zhí)政的候選人。所做事情,基本概括為官員的選舉與考核。
下轄司封、司勛、考功。司封司:掌官員世爵,勛品,封恤,恩蔭。稽勛司:掌官員之丁憂,請假,致仕及終老之奉給及文職官員之戶籍、寄稽。考功司,掌官員之考課,功過,敘議,資任,磨勘等政。
戶部。國家最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在早期行使戶部尚書權利的,稱三司使,權利僅次于宰相,俗稱計相,宋太祖甚至親自掌管。元豐改制后,罷三司使,設戶部尚書。掌全國戶口、土地、錢谷、賦役之政令。
下轄度支、金部、倉部。度支司,掌國家財賦出入、會計籌算、逐年用度審計之事。金部司,掌庫藏錢銀出納支出之事。倉部司,掌全國倉庫務場統(tǒng)計儲存之政令及保管出納之事。
禮部。相當于祭祀+外交+宗教。
下轄祠部、主客、膳部。祠部司,掌祠祀僧尼道寺之事,也就是全國宗教管理處。主客司,負責外交與藩屬的朝貢,也就是外交部。膳部司,掌祠事牲勞,宴會膳食,比如皇帝要開個什么Party,這就是他們的職責了。
兵部。相當于國防部。但是真正的軍事最高決策機構,是樞密院。兵部大多是執(zhí)行者。兵部的職掌,基本包括六品及以下武官品級的補選和升調轉遷;征募兵員、士兵的遷補,退役;騷傳,后勤軍資等等?!?span lang="EN-US">
下轄職方、駕部、庫部。軍事體系比較復雜,這里不一一介紹了。
邢部。掌管全國司法。
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司法體系在下面一節(jié)同大理寺一起介紹。
工部。掌各種工程營建程式。
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屯田司,掌屯田、營田、職田、學田、官莊、堤堰等之政令,相當于農業(yè)部。虞部司,掌山澤、苑囿、歐獵、伐木及各種礦產資源,相當于林業(yè)部與礦業(yè)部。水部司,掌溝恤、津梁、舟揖、潛運之事,相當于水利部,國家海事局,以及防洪指揮部等。
司法部門
宋朝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襲唐朝時期的制度,中央設大理寺、刑部、御史臺。
大理寺是全國最高的司法審判機構。相當于現代的最高法庭。
刑部為中央最高的司法行政機構,同時負責復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件。宋朝的刑部復核職能比前代增強。
除這些機構外,宋朝還設立了登聞鼓院、登聞檢院、理檢院三個法定機關,專門受理直接向朝廷投訴的案件,以及上訴的冤案。京畿地區(qū)設開封府(比如包拯的故事),州縣之上設立中央派駐各路的提點刑獄司(比如宋慈的故事),旨在強化皇帝對各級司法機構的控制權。
大理寺官員介紹:元豐改制后,置大理寺卿一人,大理寺少卿二人,大理寺正二人,推丞四人,斷丞六人,司直六人,評事十有二人,主簿二人。大理寺卿掌折獄、詳刑、鞫讞之事。其他同職務的官員,則分左右:天下奏劾命官、將校及大辟囚以下以疑請讞者,隸左斷刑,則司直、評事詳斷,丞議之,正審之;若在京百司事當推,或特旨委勘及系官之物應追究者,隸右治獄,則丞專推鞫。大理寺左右兩少卿分領其事,而大理寺卿總焉。凡刑獄應審議者,上刑部。被旨推鞫及情犯重者,大理寺請封奏裁。若獄空或斷絕,則御史按實以聞。分案十有一,置吏六,十有九。
中央其他重要部門
宗正寺
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勛貴等有關事務之官,比如制定皇帝家譜,確定皇族血脈親疏關系等。宗正寺設: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丞二人,從六品。
衛(wèi)尉寺
掌監(jiān)軍、軍法諸事宜,它可以監(jiān)視、調查軍中一切叛亂、違法行為,審理軍事案件。相當于現在的軍事法庭。衛(wèi)尉寺設: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丞二人,從六品。
太仆寺
掌馬政。古代馬政可是非常被國家重視的噢!最高長官為太仆寺卿,從三品。屬官有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太仆寺員外郎,從五品;太仆寺主事,正六品;太仆寺主簿,正七品。
軍器監(jiān)
掌研究軍器,繕治甲弩,按時交納武庫。到南宋時候,歸工部管。軍器監(jiān)設:監(jiān)一人,正四品;丞一人,正七品。
學士
一、學士院(翰林學士)。負責起草各類文件,圣旨。也負責給皇帝講書(也就是皇帝的日常教育)。老大叫“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的官職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他們能經常見到皇帝,所以一直都是個很火的位子。
二、館殿學士。負責修史,國家藏書。著名官職有“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端明殿大學士等”。這些官職不是常職,也沒有實際的工作。相當于皇上隨喊隨到的高級顧問。所以多有朝廷中最最德高望重的老臣當任,為他們的榮譽頭銜。
三、閣學士。又稱閣職。分為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四個等級。“閣”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啊,有宋一朝,每一位皇帝去世后,都要建造一個對應的紀念閣,存放先皇的重要文物。于是,先皇的兒子那朝(也就是建造這個閣的那朝)的著名大臣,追加的榮譽頭銜(虛職),就以此閣的名字命名。比如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謨閣、徽猷閣、敷文閣、煥章閣、華文閣、寶謨閣、寶章閣、顯文閣,等等。著名的包青天包龍圖,就是龍圖閣直學士。
翰林學士為實職(常職)。館殿學士與閣學士是虛職,為榮譽官職。其中閣學士比館殿學士稍低。但是任何擁有學士頭銜的人,必須是進士出身,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個高級文憑。即便是虛職,也有工資拿,相當于學士津貼吧。所以說,學士,在當時社會上,是極其有面子滴!甚至比今天的院士,還牛氣得多~
地方官
宋朝的行政區(qū)劃為兩級制——州縣制。
州級400個。這并不是二級行政區(qū)(地級),而是一級行政區(qū)(省級)!不過按照今天的說法,應該叫直轄市比較合適。也就是說,宋朝有400個直轄市!
這400個“直轄市”,按照重要等級,分為府、州、軍、監(jiān)。府為重點地區(qū),比如宋朝四都(東西南北京四府),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大城市,區(qū)域性中心等;軍一般是軍事重鎮(zhèn)或要沖,主要分布在邊疆;監(jiān)設在一些主要的工礦牧鹽等重要物資產區(qū)。
縣級1234個。其中也有少數民族自治縣,就是從唐朝延續(xù)下來的羈縻州府縣制度。
所有的地方正長官名,為“權”+“知”+“上任的地名”+“事”。比如“權知蘇州事”。通俗的說法,就叫“蘇州知州”。“權”字代表“非正式,代理”的意思。本來是沒這個字的,不過后來形成了習慣,所以不管什么地方官,按照慣例,都要在最前面加上這么一個字了。后人對于宋朝地方官名,經常省去。這是錯誤的。
除開知州,每個州還有通判一名。通判比知州低半級,卻不歸知州管,只聽令于中央。作用:為了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州一級發(fā)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也就是說相當于一個政府蓋章的。不過這個蓋章的很牛氣,可以不賣市長帳。
無論是州級還是縣級,根據其地區(qū)的重要性,比如經濟發(fā)達程度,人口稠密多少,離京師的遠近等,又分成若干級。比如京府的知府(比如水滸中的北京大名府),就比其他府的知府要高半級。而東京開封府的知府(相當于現在的北京市長),又比北京大名府的知府(相當于現在的上海市長)高一些。
拿知縣(相當于如今的縣長)來說,一等縣的知縣也比二等縣的知縣要牛氣很多。如果一個三等縣的知縣在任期,政績考核不錯,也許就會調到二等縣當知縣。如果一個人被分到最末等縣,即使是當縣長,也和發(fā)配差不多。所以這些縣長上任時都是愁眉苦臉的。北宋的“天下第一縣”,祥符縣,相當于“開封縣”,管轄首都城郊土地——“天子腳下”。
路
路,被今人,通常看成是宋朝的省。其實嚴格來說,它不屬于正式的行政區(qū)劃。地位與漢朝前期的“州刺史”,唐朝前期的“道”差不多。
中央政府直接管轄近400個州府是,這是多么的麻煩啊。但是如果直接在州府之上設置更高層的行政區(qū),又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唐朝后期的教訓,對宋朝來說,實在太深刻了。于是就設置了與唐朝道看似差不多,實際卻大有不同的“路”。
每路設四個司:
轉運使司,簡稱漕司,長官為轉運使,負責一路的財賦和監(jiān)察;
提點刑獄司,簡稱憲司,長官為提刑。負責一路刑獄。《大宋提刑官》主人公宋慈就是干這個的;
提舉常平司,簡稱倉司,長官為常平使,負責一路的倉儲;
經略安撫司,簡稱帥司,長官為安撫使,負責一路軍事。
這四個司都屬于中央的派出機構,分別執(zhí)行中央各部門的命令,并沒有一個凌駕四司之上的機構或個人,也就是說,“路”這個東東,并沒有一個真正的老大。這樣自然也不會對中央形成地方割據的危險了。
四個司中,安撫使比較特別。他的職位比其他三個司高一些。不常置。除非有邊事戰(zhàn)爭。除開軍事,他一般還負責對此路的官員的推薦,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此路的一些雜事。所以朝廷都特別注重安撫使的人選,必須由得高望重的文人擔任,不可能是武人——這可是重中之重的封疆大吏?。?span lang="EN-US">
安撫使照例有一個參謀,叫參議。其他三司都各有一個副使。安撫使有時也有副使,不過安撫使都不常置,副的就更少了。
官品
神宗元豐官制改革后,裁減官品,共九品,正從十八階。官服顏色改為: 一至四品服紫;五、六品服緋;七至九品服綠。
以下來源《宋書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職官八》
括號內為小女子備注。
紹興、乾道、慶元。先后修定,間有官、勛已從罷省,而令仍不廢,今具載焉。(這個是綜合了兩宋三百多年的。但在具體的某皇一朝,會有細微差別。)
諸太師,太傳,太保,少師,少傳,少保,王,為正一品。(全為加官,不是常職。南宋末年的左右丞相,也為正一品)
諸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太子太師、太傳、太保,嗣王,郡王,國公,為從一品。
諸金紫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太尉,開國郡公,上柱國,為正二品。
諸銀青光祿大夫,簽書樞密院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少傳、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左右金吾衛(wèi)、左右衛(wèi)上將軍,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揮使,節(jié)度使,開國縣公,柱國,為從二品。
諸宣奉、正奉大夫,觀文殿學士,翰林、資政、保和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資政、保和、端明殿學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樞密直學士,左、右散騎常侍,權六曹尚書,上護軍,為正三品。
諸正議、通奉大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直學士,御史中丞,開封尹,尚書列曹侍郎,諸衛(wèi)上將軍,太子賓客、詹事,開國侯,護軍,為從三品。
諸通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書監(jiān),諸衛(wèi)大將軍,殿前副都指揮使,承宣使,開國伯,上輕車都尉,為正四品。
諸太中大夫,保和殿、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侍制,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 七寺卿,國子祭酒,少府、將作監(jiān),諸衛(wèi)將軍、輕車都尉,為從四品。
諸中大夫,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xié)忠、中侍大夫,開國子,上騎都尉,為正五品。
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書少監(jiān),內客省使,延福宮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樞密都承旨,中亮、中衛(wèi)、翊衛(wèi)、親衛(wèi)大夫,殿前馬、步軍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諸州刺史,駙馬都尉,開國男,騎都尉,為從五品。
諸朝議、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尚書左、右司郎中,國子司業(yè),軍器監(jiān),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諭德,入內內侍省、內侍省都知副都知,宣慶、宣政、昭宣使,拱衛(wèi)、左武、右武大夫,入內內侍省、內侍省押班,樞密承旨、副承旨,驍騎尉,為正六品。
諸朝請、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右文殿、秘閣修撰,開封少尹,尚書諸司郎中,開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將作、軍器少監(jiān),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臺令,飛騎尉,為從六品。
諸朝請、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尚書諸司員外郎,侍講,直龍圖、天章、寶文閣,開封府司錄參軍事,樞密副承旨,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醫(yī),太子侍讀、侍講,兩赤縣令,云騎尉,為正七品。
諸承議郎,左、右正言,符寶郎,監(jiān)察御史,直顯謨徽猷、敷文閣,太常、宗正、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說書,內符寶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醫(yī)官,合門宣贊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諸率府率,親王府翊善、贊讀、直講,判太醫(yī)局令,翰林醫(yī)效、醫(yī)痊,武騎尉,為從七品。
諸奉議、通直郎,七寺丞,秘書郎,太常博士,樞密院計議官、編修官,敕令所刪定官,直秘閣,著作佐郎,國子監(jiān)丞,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國子博士,大理司直、評事,訓武、修武郎,內常侍,開封府諸曹參軍事、軍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縣令,兩赤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令,太史局五官正,中書、門下省錄事,尚書省都事,為正八品。
諸宣教、宣議郎,御史臺檢法官、主簿,少府、將作、軍器、都水監(jiān)丞,寺、監(jiān)主簿,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太常寺奉禮郎、太祝,太學、武學、律學博士,主管太醫(yī)局,合門祗候,樞密院逐房副承旨,東、西頭供奉官,從義、秉義郎,太子諸率府副率,親王府記室,節(jié)度、觀察、防御、團練、軍事、監(jiān)判官,節(jié)度掌書記,觀察支使,京府、節(jié)度、觀察、防御、團練、軍事推官,諸州簽判,節(jié)鎮(zhèn)、上中下州錄事參軍,京府諸曹參軍事、軍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從事、從政、修職郎,京畿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丞,諸州上中下縣令、丞,兩赤縣主簿,尉,諸府諸曹,節(jié)鎮(zhèn)、上州諸司參軍事,節(jié)度副使、行軍司馬,防御、團練副使,太史局丞、直長、靈臺郎、保章正,翰林醫(yī)愈、醫(yī)證、醫(yī)診、醫(yī)候,三省樞密院主事,守闕主事、令史、書令史,為從八品。
諸承事、承奉郎, 理親民資序者,從八品,承務郎準此。
殿頭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國子太學正、錄,武學諭,律學正,太醫(yī)局丞,忠訓、忠翊、成忠、保義郎,挈壺正,京畿縣主簿、尉,三京赤縣主簿、尉,諸州別駕、長史、司馬,樞密院守闕書令史,為正九品。
諸承務郎,高班,黃門內品,承節(jié)、承信、迪功郎,中、下州諸司參軍,諸州上中下縣主簿、尉,城砦、馬監(jiān)主簿,諸州司士、文學、助教,翰林醫(yī)學,為從九品。
正一品: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師,少傅,少保
爵:王
從一品:
職官: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嗣王、郡王、國公
正二品:
職官: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鎮(zhèn)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勛: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簽書樞密院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書、左右金吾衛(wèi)/左右衛(wèi)上將軍、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揮使、節(jié)度使
爵:開國縣公
勛:柱國
正三品:
職官:觀文殿學士、翰林/資政/保和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資政/保和/端明殿學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樞密直學士、左右散騎常侍、權六曹尚書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勛: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直學士、御史中丞、開封尹、尚書列曹侍郎、諸衛(wèi)上將軍、太子賓客/詹事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云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勛:護軍
正四品:
職官: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宗正卿、秘書監(jiān)、諸衛(wèi)大將軍、殿前副都指揮使、承宣使
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壯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勛:上輕車都尉
從四品:
職官:保和殿/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侍制、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國子祭酒、少府/將作監(jiān)、諸衛(wèi)將軍
文散官:太中大夫、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明威將軍
勛:輕車都尉
正五品:
職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xié)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寧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勛:上騎都尉
從五品:
職官:太常/宗正少卿、秘書少監(jiān)、內客省使、延福宮使、景福殿使、樞密都承旨、中亮/中衛(wèi)/翊衛(wèi)/親衛(wèi)大夫、殿前馬/步軍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諸州刺史、駙馬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請大夫
武散官:游騎將軍、游擊將軍
爵:開國男
勛:騎都尉
正六品:
職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國子司業(yè)、軍器監(jiān)、都水使者、內侍省都知/副都知、宣慶/宣政/昭宣使、拱衛(wèi)/左武/右武大夫、內侍省押班、樞密承旨/副承旨
文散官:朝奉郎、承直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昭武副尉
勛:驍騎尉
從六品: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員外郎、右文殿/秘閣修撰、開封少尹、開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將作/軍器少監(jiān)、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臺令
文散官:奉直郎、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振威副尉
勛:飛騎尉
正七品: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侍講、直龍圖/天章/寶文閣、樞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醫(yī)、赤縣令
文散官:朝請郎、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致果副尉
勛:云騎尉
從七品:
職官:左右正言、符寶郎、監(jiān)察御史、直顯謨/徽猷/敷文閣、太常/宗正/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說書、內符寶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醫(yī)官、合門宣贊舍人、判太醫(yī)局令、翰林醫(yī)效/醫(yī)痊
文散官:朝散郎、宣奉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翊麾副尉
勛:武騎尉
正八品:
職官:秘書郎、太常博士、樞密院計議官/編修官、敕令所刪定官、直秘閣、著作佐郎、國子監(jiān)丞、國子博士、大理司直/評事、訓武/修武郎、內常侍、京府判官、京畿縣令、赤縣丞、太史局五官正、中書/門下省錄事、尚書省都事
文散官:給事郎、承事郎
武散官:宣節(jié)校尉、宣節(jié)副尉
從八品:
職官:少府/將作/軍器/都水監(jiān)丞、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太常寺奉禮郎/太祝、太學/武學/律學博士、主管太醫(yī)局、合門祗候、東/西頭供奉官、從義/秉義郎、節(jié)度掌書記、觀察支使、承直/儒林/文林/從事/從政/修職郎、京畿縣丞、諸州縣令/丞、赤縣尉、防御/團練副使、太史局丞/直長/靈臺郎/保章正、翰林醫(yī)愈/醫(yī)證/醫(yī)診/醫(yī)候、守闕主事/令史/書令史
文散官:承奉郎、承務郎
武散官:御武校尉、御武副尉
正九品:
職官:殿頭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國子太學正/錄、武學諭、律學正、太醫(yī)局丞、忠訓/忠翊/成忠/保義郎、挈壺正、京畿縣尉、諸州別駕/長史/司馬、樞密院守闕書令史
文散官:儒林郎、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仁勇副尉
從九品:
職官:高班、黃門內品、承節(jié)/承信/迪功郎、諸州縣尉、城砦/馬監(jiān)主簿、諸州司士/文學/助教、翰林醫(yī)學
文散官:文林郎、將仕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1.品階勛爵
宋朝的官員仍以九品分級,每品分正、從,四品以下的正、從又分上、下,共二十九階。根據這些官階定出文散官二十九階,武散官三十一階,每階有固定的官稱。這些官品階級的作用不大,只能決定官服的顏色、佩飾等。宋初規(guī)定的官服顏色制度一如唐朝。神宗改革時,改為九品十八級;官服顏色也改為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緋,九品以上服綠。宋朝官員的服飾中無魚符,但有魚袋,袋上飾有金銀魚形,系于帶上,垂于身后,可顯示官品之貴賤。官員佩帶魚袋的做法,宋以后就取消了。
北宋徽宗時,又確定文散官為三十七階,武散官為五十二階,同時又有內侍官十二階、醫(yī)官十四階。
宋朝的爵位定為十二級,也都是虛銜。宋朝的勛制同唐朝一樣分為十二級,各級的名稱也同唐朝一樣。
2.官員的俸祿和祠祿官
宋代官員的俸祿,除了俸錢、祿米之外,還有茶酒錢、職錢、給券(差旅費)、廚料、薪炭、馬匹芻粟乃至仆人的衣食等等。對于高官來說,俸祿尤其優(yōu)厚。仁宗時,朝廷還正式頒布了《祿令》,對各級文武官員的俸祿作了詳細規(guī)定。宋朝官員還有“職田”,依官階高下可得田四十頃至一、二頃不等。
宋代的封爵有食邑,從一萬戶到二百戶,但都是虛數;只有“食實封”才有實在利益。食實封從一千戶到一百戶,共分七等。實封一戶,每日計錢二十五文,朝廷隨月俸一起發(fā)放。“食實封”不世襲。官員有食邑的并不限于封爵,凡是高級官員都可能得到皇帝賜給的食邑。
朝廷對于退休的官員,為了讓他們能繼續(xù)享有豐厚的物質待遇,往往給他們一個管理道教宮觀的名義,使他們可以借此領取俸祿,一般稱為某某宮使、提舉某處某宮某觀等,人們叫它祠祿官。有時也對這樣的官員授予館閣的職銜,以修書撰史的名義領取俸祿。
3.考課磨勘制度
按照唐朝制度,吏部的考功司負責對官員政績的考課。北宋前期,考功司失去了這樣的職權,另設審官院,主持對京朝官的考核與升遷;設考課院負責對地方州縣官員、幕職的考核與獎懲。神宗元豐改制時,把這些職權又歸屬到吏部。
宋代對官員的考課通過磨勘與歷紙兩種辦法進行。“磨勘”一語在唐代對官員的考課、復驗中已經使用,宋朝定為制度。宋朝規(guī)定,文官三年一磨勘,武官五年一磨勘,視考核成績決定升降。實際上只要挨夠年資,不出過錯,到時便可升遷。這就促使官員們多是因循守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僅憑資歷升官。所謂歷紙,是要求官員在工作中隨時自記功過上交長官,同時上級長官也隨時記錄下屬的得失以定優(yōu)劣。這種做法是強調掌握本人平日的具體表現。實際上,無論是磨勘還是歷紙,在宋代大多數情況下都流于形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