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為中醫(yī)術語,是指由于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又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由于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減退,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就是氣虛的表現(xiàn)。
氣虛是一種多發(fā)證,多因先天不足、營養(yǎng)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后及疲勞過度導致。在臨床上,氣虛包括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諸證。氣虛的癥狀表現(xiàn)可涉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從病發(fā)原因、癥狀和脈象來對照西醫(yī)學,氣虛同我們目前說的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患者容易盜汗、乏力、頭昏耳鳴、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等,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一般而言,針對氣虛的人群一般采取中藥進行調理,主要方劑有:
1.宅中湯加減:炙黃芪15克、炙黨參12克、朱茯神10克、遠志10克、當歸10克、白芍l 0克、丹參6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無寒、熱象癥狀者。
2.養(yǎng)心湯加減:炙黨參12克、炙黃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朱茯神10克、當歸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陽虛癥狀者。
3.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12克、炙黨參10克、生地黃15克、阿膠珠10克、朱麥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廣木香6克、生姜6克、大棗5枚。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陰虛而兼見脈結代,或促者。
另外,氣虛者在飲食上要忌食生冷、肥甘的食物,因為生冷傷脾陽,肥甘生痰濁。并且,酒易蘊生濕熱,耗氣傷陰,所以最好禁酒。飲食要清淡,多吃時令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適當添加食用一些滋補陽氣陰精的高蛋白物質,如瘦肉、魚類、家禽類肉、雞蛋等。
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y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y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y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