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一則新聞看得好多媽媽心驚肉跳:
4歲、認識1000字、識字量4000字…很多家長看到這個新聞都驚呆了——現在的小孩子都這么厲害了嗎?我家孩子還遠遠不夠怎么辦?
為了不讓孩子落后于人,很多家長拼了命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甚至很多孩子才上中班,就已經奔波在各種培訓班中間、為幼小銜接做準備了。
可超前學習,真的是件好事嗎?搶占了起跑線,孩子就能永遠保持領先狀態(tài)嗎?
答案可能并不樂觀。
很多小學老師的經驗里,都有著讓人頭疼的“三年級效應”。
所謂的“三年級效應”,就是很多幼兒園階段就學過拼音、算術、寫字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非常優(yōu)秀;但上了三年級,成績就開始不斷下滑,甚至出現厭學情緒。
因為一開始的知識孩子都學過了、知道了,上了小學后就覺得我不用聽了。
注意力總是很難集中,不好的學習習慣就這么養(yǎng)成了。
所以對“給孩子搶占起跑線”這事,曾在伊頓公學旗下教育品牌任職過的一位園長,想告訴家長們:為學習提前準備沒錯,但它不是超前學習。
“提前準備”和“超前學習”有什么不同?
想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競爭中保持長久的優(yōu)勢,重要的不是提前學習多少知識,而是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
這既要符合孩子的認知能力發(fā)展,也要注重和學習相關的能力培養(yǎng)。
就拿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們最關心的孩子寫字能力來說。
好多家長認為,寫字就是要靠認真勤練啊,多寫幾遍,按著筆順寫不就好了嘛。
大錯特錯。
寫字,是聽覺神經、視覺神經、中樞神經、運動神經相結合的綜合活動。
所以在孩子開始學寫字前,要先讓他對漢字產生興趣,就是做好大量閱讀。
讀著讀著,孩子就會開始問你:媽媽,這是什么字呀?
這就是識字萌發(fā)的信號,也是書寫開始的準備工作。
當孩子聽到一定量的語音后,大部分孩子都會產生心理沖動,想要看看這個聽到的東西。
如果在視覺中能把聽到的語音映射在大腦里,他就會很快找到已經確立的運動通道,在書寫中把它完全展示出來,這才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寫字通路。
舉個例子,比如你睡前給孩子讀《猜猜我有多愛你》,里面“兔”字會反復出現在故事里。
你們再把這個故事看一遍,“兔”字的形象就映射在孩子的大腦里。
如果你家有“兔”字的識字大卡,這時就可以拿出來,帶著孩子用手指去“畫”兔字,幫他訓練關于書寫的心理運動機制。
當這樣的反復練習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孩子會自己想要寫出兔字,這時候你要做的只是給他一支筆。
他很可能寫得并不完美,歪歪扭扭或許壓根不像。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糾正、告訴他正確的寫法,而是多給鼓勵:哇,寶寶會寫字了~
這個階段的寫字,最重要的能力是手部肌肉的精細控制。至于像不像、對不對,那是記憶和認知的事情,不用著急。
而且,平時讓他多涂鴉、搭積木、扣扣子、折紙,對手部肌肉進行精細控制的訓練,也會大大提高他的書寫能力——這可比每天按著他寫20分鐘描紅本強多了。
除了給書寫做準備,閱讀本身對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思考能力,這些在未來學習中至關重要的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比經典繪本《Brown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你可千萬別只當這是一個英語啟蒙的繪本。
對孩子來說,它每一頁出現的動物,都能通過“你看到了什么”的指引,和下一頁聯系起來。
“Brown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棕熊,棕熊你看到了什么?
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我看到一只紅鳥在看我。
Redbird, red bird, what do you see?
紅鳥,紅鳥,你看到了什么?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我看到一只黃鴨在看著我?!?/em>
在“看到”和“聯想”、“記憶”間跳躍,孩子的專注力也就得到了訓練。
你看,孩子的各種能力,是自下而上建立的。
基礎的語言、運動等能力,又決定了上面的神經認知能力(智商)和情緒識別能力(情商)。
這些“提前準備”的能力,才是對孩子未來學習來說,比“超前學習”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我們經常提到的“讓孩子多玩,就是最好的學習”,并不是放棄學習,而是掌握了認知規(guī)律后,按照每個孩子天生的差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子,走好、走穩(wěn)學習之路而已。
多跟孩子聊天、多為他讀書、多帶他運動,保持知識的正確啟蒙路徑,這才是真正有用、有效的幼小銜接打開方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