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炎合并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反酸嚴重癥
柳某,男,32歲,1993年1月27日診。
患者胃部不適、吐酸已6年。胃鏡顯示:胃竇炎并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近日因飲食不節(jié),病情加重。主訴:心下痞而灼熱,喜打呃,吐酸嚴重,腹鳴,脈細弦,舌暗紅苔白厚。辨為脾胃不和,胃失和降,寒熱夾雜之痞證。
擬半夏瀉心湯加味:黃連10g,干姜10g,黃芩10g,太子參10g,炙甘草5g,赤芍10g,吳茱萸5g,烏賊骨10g,蒲公英15g,象貝10g,三七8g(研粉吞)。
3劑。1月31日復診。服藥后,胃酸顯減,灼熱除,再進3劑,打呃、腹鳴諸癥若失。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謂:“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患者由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序,胃氣上逆故心下痞喜打呃;脾胃運化失職,水濕下漬于腸道則腸鳴;舌暗紅苔白厚,心下灼熱,為寒熱夾雜、久病有瘀。半夏瀉心湯為寒熱并用,辛開苦降,和胃降逆,開結除痞之劑,正與患者病證相合,故投之立效?;騿柤热环阶C相對,何以還要加味?蓋患者吐酸嚴重,而酸為肝木之味,須兼顧治肝,故臨床常用左金丸加味(黃連、吳茱萸、煅瓦楞子、烏賊骨、川貝母)以治酸。但對頑固性反酸,上藥效果仍不顯。據(jù)田德錄教授多年臨床觀察和探索,須在制酸藥中再加赤芍、三七活血化瘀,方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腹中大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腸梗阻)
吳某,女,34歲,1991年5月19日診。
患者突發(fā)陣發(fā)性腹痛伴嘔吐,送當?shù)蒯t(yī)院急診。入院檢查:腹脹明顯,可見腸型和蠕動波,腸鳴音亢進,叩診呈鼓音,不排便,不矢氣,體溫36.8℃。X線腹平片示:腸管充氣,擴張,并見多個液平面。診斷:急性腸梗阻。建議手術治療。因病家懾于手術,轉中醫(yī)診治。癥見急性病容,面青白,腹脹大,腹部有包塊或條狀物突起,出沒于上下左右攻沖作痛,手不可近。脈沉遲緊,舌淡、苔白滑。證屬腹中大寒,中陽失其健運,陰寒凝聚,腸道阻塞。其癥狀與病機頗與《金匱要略》大建中湯證所描載的:“心胸中大寒痛,吐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相合,
遂擬大建中湯:川椒、紅參各10g,干姜15g,飴糖30g。服1劑后,腹中雷鳴,瀉下清稀便,腹痛大減,連進3劑,竟獲痊愈。
腸梗阻屬中醫(yī)關格、腸結范圍。其病機為邪阻中焦,通降不行。關鍵在一個“塞”字上,因為中焦為氣機升降的通道和樞紐,一有阻塞,升降頓息,出入俱廢,則出現(xiàn)痛、嘔、脹、秘四大典型癥象。致塞之因有寒凝氣滯,火熱郁閉,濕阻中焦,蟲團內結,食積血瘀等等,病因不同,治各有異。本案為中焦大寒,陰寒凝滯,腸道阻塞不通。故治當“治寒以熱”,以溫通為法。
大建中湯大熱又大補,能大振中陽,蕩寒通降,梗塞故自通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