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軋殺橋
寰宇方慶兵氣銷,如何一炬土成焦。
內訌外寇民罹劫,軋殺橋頭鬼夜號。
——沈云《盛湖竹枝詞》
清同治三年(1864),清軍收復吳江后又進攻嘉興的太平軍。,湖州的太平軍為解嘉興之圍,派兵至南麻、壇丘、四亭子、新塍,準備進攻盛澤、平望,干擾清軍的后路,被清軍的淮陽太湖水師擊退。
二十八日,太平軍再至盛澤,包圍王江涇的清軍后路營盤。此時,盛澤的“分防縣丞及駐防炮船皆飏去”,沈枝珊之眾也趁機“大掠”,于是縱火焚燒民屋,“盛澤屋宇被焚者十之三”。居民震駭,奔逃藉踏,落水死者數(shù)十人”。此后,人們稱其地為“軋殺橋”。
“庚申之役”(太平軍攻占蘇南地區(qū)),“江浙各巨鎮(zhèn)”中惟有盛澤最早有犒勞太平軍之舉,因此盛澤的市面未受到嚴重破壞,“商民茍安”,雖然“中間略有小警”,也因地方的鄉(xiāng)官人等從中周旋,故而對綢業(yè)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周邊地區(qū)的許多綢商和富裕的機戶紛紛遷居盛澤,使盛澤獲得一次意外的發(fā)展機遇。但是,此次大火損失甚巨,《盛湖志補》在述及此事時說“至此亦遭一炬,豈定數(shù)難逃歟”。
(沈瑩寶/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