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藝術(shù)都能看懂的 ? 象外
葛飾北齋
1760 - 1849
或許沒有聽過北齋的名字,
但你一定見過他的畫。
和梵高的《向日葵》一樣,
他的《巨浪》(又名《神奈川沖浪里》)
也隨處可見:
比如
手機殼
耳環(huán)
衣服
背巾
ins@oschaslings
某種意義上,《巨浪》成了日本、浮世繪、日式的同義詞。
而他的創(chuàng)造者,葛飾北齋,6歲開始習畫,畫了一輩子,卻在他90歲那年,經(jīng)過短暫的病痛而聽到醫(yī)生說藥失效后,說:
“如果上天能給我多十年生命......就算再多五年,我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shù)家?!?/span>
葛飾北齋花鳥作品
局部
北齋當然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他的畫作影響了莫奈、梵·高、畢加索等現(xiàn)代主義畫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現(xiàn)代藝術(shù)的面貌。
1760年,葛飾北齋生于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北齋是一位御用磨鏡師的養(yǎng)子,住在工匠聚集的地區(qū)。
18到34歲,整整16年,葛飾北齋一直跟著浮世繪名畫家勝川春章學畫。在成為獨立藝術(shù)家前,北齋也曾做過刻工(也叫雕版師)。
葛飾北齋作品
我們熟知的浮世繪大多數(shù)是彩色印刷的木版畫(也有手繪作品),刻工北齋熟知這些作品的制作程序,它們的生產(chǎn)程序是這樣的:
出版商向藝術(shù)家下發(fā)訂單,藝術(shù)家只負責草圖。
刻工把完成的繪圖面朝下放到山桃木木板上,仔細地將背景從畫面中分離出去,僅留下附著了畫紙上筆觸的細木線條留待印成最終的版畫作品。接著按照藝術(shù)家的指示,在對應的不同區(qū)域中標記相應的顏色。
將木板成組地移交給印工,完成印刷。
早年,葛飾北齋的生活極度貧困而繁忙。事實上,北齋在職業(yè)生涯的多數(shù)時候都是一個忙碌的商業(yè)藝術(shù)家。在激烈競爭的出版商們的雇用下,北齋為書籍設(shè)計插圖、創(chuàng)作彩色版畫。北齋也為主顧們繪畫,為詩人和表演藝術(shù)家們制作定制版畫(折物繪)。
葛飾北齋作品
如果按照這樣的模式活下去,葛飾北齋將會成為眾多浮世繪畫師之一;然而,故事的轉(zhuǎn)折發(fā)生在北齋70歲那年。
由于外孫肆意揮霍,債務(wù)壓身的葛飾北齋幾近破產(chǎn),他和女兒葛飾應為被迫離家去寺廟寄住。不過,北齋的一生搬家超過90次。
1834年,70歲的北齋開始使用“卍”作為自己的號?!皡d”是印度和佛教文化中象征吉祥的古老符號,有“世間的萬事萬物”之意。
是年農(nóng)歷三月,《富岳百景》面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巨浪》,以及《凱風快晴》,富士山——這座神圣的山峰,存在于每一處場景中。
《富岳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富岳三十六景·五百羅漢寺》
《富岳三十六景·東海道程谷》
《富岳三十六景·尾州不二見原》
《巨浪》尺幅并不大,只比A4紙略大一些。畫中,富士像是遠處的海浪,巨大波浪激起雪花般的飛沫,浪中的小船隨波翻騰,大自然咄咄逼人。
如此經(jīng)典的一張作品,你可能不會想到,在20世紀初,兩碗面錢就能買到一幅《巨浪》。
《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里》
中國畫中也有表現(xiàn)浪的作品,比如南宋馬遠的《水圖》。而北齋也確實臨摹過一些中國畫,但這些臨摹品都毀于一場火災。
南宋,馬遠,《水圖·黃河逆流》
明末清初,陳洪綬,《黃流巨津圖》,絹本 ,30x25cm
《黃流巨津圖》局部
對于自己的繪畫,葛飾北齋寫道:
“余自六歲嗜摹寫,年五十畫作已多面世。念七十歲前所作之畫無足取者。及七十三,方悟通鳥獸魚蟲之骨骼,草木生長之態(tài)。年八十愈有進步。至九十則須窮究其奧妙。百歲方能得心應手。百一十歲則所畫之物皆栩栩如生矣。但愿余能長壽,以證吾言不謬也?!?/span>
換句話來說:
“......九十歲后,我也將繼續(xù)提高我的畫藝。待得百歲之時,我唯一的愿望就是革新這個職業(yè)(繪畫)。各位如果活得夠長,就能都知道我所言非虛?!?/span>
嗯,后來我們都知道了。
到了這里,
不打個小廣告都說不過去了
全彩印《葛飾北齋:超越巨浪》象外有售
《葛飾北齋:超越巨浪》
作者:【英】提摩西·克拉克(編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