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自: http://sound.zol.com.cn/92/927326.html / http://sound.zol.com.cn/96/960019.html
音頻頻道的“每周碟評”欄目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停滯了一段時間,最近筆者身邊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不論是國殤大難、還是個人挫折,都在促使筆者理性的思考更多事情,在音樂中忘我的“涅磐”后,欣欣然有所悟,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今天給大家奉上上半部分。
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
——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編輯點評:“扼住命運的喉嚨”,是對這部作品最簡潔有力的概括,前不久看到一位朋友的博客,說人類精神史上最為性感的兩個男人是《老人與海》里面的桑提亞哥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他所謂“精神上最為性感的男人”,應(yīng)當(dāng)可以通俗地描述為“這男人是條漢子”,貝五震撼了億萬人的心靈,不僅僅在于其波瀾壯闊的音樂旋律中,更在于貝多芬堅韌不拔的人格魅力!
Carlos Kleiber(小克萊伯)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繹的貝五版本,1975年以來就被全世界愛樂人奉為最有格的偉大演奏,有著一氣呵成的速度感和純出自然,不事雕琢的平衡感,筆者強烈推薦。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夢想家的狂放不羈
編輯點評:有句話說的好:生活若剝?nèi)ダ硐?、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毫無樂趣,所以大家不妨做一個快樂的夢想家! 法國浪漫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柏遼茲直接繼承了貝多芬交響樂的傳統(tǒng),又力圖將文學(xué)中所描寫的生動而具體的形象,用音樂語言表達(dá)出來,使器樂表現(xiàn)更具感染力,其《幻想交響曲》就是一部被人們稱道的“標(biāo)題交響樂”,五彩斑斕的音樂織體、光怪陸離的大膽想象,總是讓筆者想起唐代詩人李賀:一位帶著病態(tài)苦悶的夢想去燃燒生命熱情的鬼才。
RR唱片公司錄制的柏遼茲《幻想交響曲》在發(fā)燒友中赫赫有名,冠以“Hi-Fi斷頭臺”之稱號,動態(tài)龐大,音效驚人,充分表現(xiàn)了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張力,絕對值得一聽!
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
——包羅天地的胸襟
編輯點評:筆者喜歡的偉大詩人和音樂巨匠中,李白和貝多芬有著一定的神似之處,最主要在于其作品都有著包羅天地般的宇宙境界和讓人醍醐灌頂般的精神升華,如果你也和筆者一樣邊聽《貝九》邊看李白《日出入行》,你就會領(lǐng)悟到這種異曲同工之妙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灑脫宏偉的胸襟,沒有此等胸懷,不可能涌現(xiàn)出“飄若浮云,矯如驚龍”般的創(chuàng)作靈感。
貝多芬交響曲錄音版本之眾,足以讓初涉古典音樂的愛好者驚嘆,貝九的知名版本相當(dāng)多,筆者聆聽過的先后就有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卡拉揚、伯恩斯坦、卡爾伯姆、布魯諾瓦爾特等名版,綜合考慮的話,推薦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1963年版,大氣從容,適合入門聆聽。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編輯點評:《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出了人生的真諦,那就是窮盡一生追求個人價值,達(dá)到“天人合一”般的境界。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樂派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富有強烈民族感和熱愛祖國民族藝術(shù)的音樂家,《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做為其傳世之作,構(gòu)思宏大,氣韻流動,有著生生不息、積極向上的音樂美感,催人奮進。
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是公認(rèn)名版,黃金時代的Lewis Layton(萊頓)的錄音水準(zhǔn)更是不容小覷,值得推薦,此外,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版也不錯。
莫扎特《第40交響曲》
——天真無邪的質(zhì)樸情感
編輯點評:莫扎特的音樂精致純凈,充滿了歡樂和友愛,流露著人類最天真無邪的那種質(zhì)樸情感,《第40交響曲》就是典型,相信很多人知道這部交響曲還是通過SHE的那首歌曲:《我不想長大》(改編自本交響曲第一樂章)。成長的代價在于一個人會變得世故、虛偽、圓滑,我們失去了最天真無邪的那種質(zhì)樸,我們失去了大笑、大哭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認(rèn)真去愛一個人的信心……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可見任何美好的藝術(shù)作品,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來不得半點矯飾和虛偽。
莫扎特《第40交響曲》筆者更加傾向于卡爾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版本,雍容典雅,但好友王逸馳認(rèn)為富特文格勒的別有意境,有一種愁世歡歌的悲憫意味(相當(dāng)獨到的見解),無奈這兩個版本的下載源都不好找,大家不妨先聽一下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版。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隱忍感恩的責(zé)任心
編輯點評:勃拉姆斯是西方音樂史上比肩巴赫和貝多芬的音樂巨匠(3人合稱“3B”),讓很多樂評家費解的是,勃拉姆斯所處的生活可以說比較安逸平淡,但是音樂中滲透的悲天憫人的史詩性和悲劇性,竟然比命運多舛的貝多芬還要深厚復(fù)雜,勃拉姆斯苦戀自己師母克拉拉(音樂家舒曼的遺孀)并且終身未婚的經(jīng)歷總給人一種“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感覺,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位生活上甚至有些懦弱的人完成了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4部交響曲,其中《第一交響曲》甚至被譽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用心體會這部交響曲中糾錯壓抑的痛苦感情,我們不難挖掘到一種隱忍而又深沉的責(zé)任心:勃拉姆斯最終用理智克制了對克拉拉的感情,他用空間隔絕的方式把自己的愛埋葬在絕望的思念里,這是一種更加偉大的感情,源自一顆感恩的心。
20世紀(jì)上半葉的指揮大師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是公認(rèn)的勃拉姆斯交響曲的權(quán)威演繹者,所錄的《第一交響曲》版本非常多,1951年指揮北德廣播電臺管弦樂團版尤其著名。
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
——恬淡自然的生活心態(tài)
編輯點評:寄情山水田園之間是中國古代文人隱逸情結(jié)的一種體現(xiàn),其實在西方音樂史上,不少音樂家都創(chuàng)作過描繪自然或是表現(xiàn)人與自然融合的音樂,貝多芬交響樂中唯一的標(biāo)題音樂《田園》就是最佳代表。聆聽《田園》是一段非常愉悅的精神之旅,宛如品味一首首古代的山水田園詩:第一樂章“初到鄉(xiāng)村時的愉快感受”,有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般的恬淡超逸;第二樂章“在溪邊”,音樂舒緩宜人,有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般的素凈空靈;第三樂章“鄉(xiāng)民歡樂的集會”,生活氣息濃重,有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般的質(zhì)樸親切;第四樂章“暴風(fēng)雨”描寫夏日突如其來的暴雨,有著東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般的明快豪放;第五樂章“暴風(fēng)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緒”刻畫雨后初晴的喜悅心情,用“暑雨初收體為輕,遠(yuǎn)山盡出眼偏明”(陸游《初晴》)形容最恰當(dāng)不過了。
田園是貝多芬交響曲中最溫情舒緩的作品,溫和派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版(Sony SMK64462)被美國TAS評為發(fā)燒名片,為此曲最佳版本之一。
馬勒《大地之歌》
——靈心善感的詩人氣質(zhì)
編輯點評:筆者認(rèn)為馬勒是最具東方詩性特質(zhì)的西方音樂家,不僅僅是因為那部采用了七首中國唐詩德文版(包括了李白、王維、孟浩然的作品)為歌詞寫作的聲樂套曲《大地之歌》,更在于馬勒拓寬了交響曲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內(nèi)容,轉(zhuǎn)而探索人類的“內(nèi)宇宙”:無涯無際、撲朔迷離的心靈深處,馬勒的音樂有著非邏輯的感性跳躍、多義性的隱晦意境、朦朧窈渺的獨特美感和中國古代詩人靈心善感的氣質(zhì)非常的吻合,筆者同樣拿中國古代詩人舉例:如果說李白和貝多芬有著某種神似之處,那么馬勒和李商隱簡直可以跨時空對話!兩人作品中的那種憂郁和神經(jīng)質(zhì)都來自于內(nèi)心深處一股郁結(jié)很深的沉潛之氣,因為兩人都經(jīng)歷了太多生命的不幸。
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先后錄制過多次《大地之歌》
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是馬勒的學(xué)生和摯友,也是馬勒作品公認(rèn)的權(quán)威演繹者,他先后錄制過多次《大地之歌》,有興趣的網(wǎng)友不妨對比看看。
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
——在劫難逃的宿命感
編輯點評:西方美學(xué)家常用“優(yōu)美”和“崇高”這兩個范疇歸納藝術(shù)作品,這和中國古典美學(xué)對舉的“陰柔”和“陽剛”之美其實是一致的,以音樂為例:莫扎特、門德爾松、亨德爾、維瓦爾第、羅西尼等人的弦樂作品多給人行云流水、委婉含蓄的優(yōu)美感,反之,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則充斥著無盡的掙扎和沖突,有著撼人心魄的悲劇性力量,這種內(nèi)在的音樂張力已經(jīng)超出了作曲家的個體局限,直探人類心靈深處共通的一種恐懼感,《悲愴交響曲》就是“崇高”作品的典型,描寫了人生的恐怖、絕望、陰郁、壓抑,悲觀,當(dāng)時(1893年)精神瀕臨崩潰的老柴已經(jīng)感覺到死神一直在追隨著他,這種深深的無望已經(jīng)融入到了這部作品當(dāng)中,現(xiàn)在聽來仍然有“獨愴然而涕下”的感染力。
這部偉大作品的“最佳版本”眾說紛紜,富特文格勒版、Fricsay版、伯恩斯坦版、梅紐因版等等都有過人之處,考慮到入門者的接受程度,筆者推薦穆拉文斯基1961年和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合作的版本。
海頓《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
——難以預(yù)料的生命旅程
編輯點評: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阿甘說的一句話:“生活象一盒巧克力,永遠(yuǎn)不知道下一顆的滋味”(《阿甘正傳》),阿甘活的簡單、執(zhí)著、純潔、質(zhì)樸,如果阿甘也會作曲,相信他的音樂也會充滿善良、誠摯并且不乏幽默感;在西方作曲家中,海頓就是一位性格淳樸開朗、親切幽默、生活氣息濃郁的大師級人物,有著驚人的創(chuàng)作力(其作品數(shù)量沒有一個確定的數(shù)字),被譽為“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初聽《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肯定會被第二樂章中間突然奏出的有力和弦嚇一跳(據(jù)說,“驚愕”這一標(biāo)題就來源于此),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前方或許是妙趣橫生、或許是艱難險阻,生命旅程上會發(fā)生什么誰都難以預(yù)料!
海頓的交響曲版本多為大型合集,下載起來非常的龐大。筆者給入門愛樂者推薦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版本 ,輕快流暢的弦樂相當(dāng)出色。
寫在最后:
聆聽古典音樂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在音樂中感悟人生百態(tài)、在音樂中印證其他藝術(shù)形態(tài)(如:古典詩詞)、在音樂中體察作曲者的靈感情思,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用心聆聽,相信大家都會有所收獲。
下載地址: http://pan.baidu.com/s/1bngpvuZ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