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錄”本是清人為評論詩歌所創(chuàng)制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后也被諸多“好事者”拿來做藝術(shù)人物的品評。王家葵可謂其中佼佼者,其《近代印壇點將錄》承此舊例,對二十世紀(jì)的重要篆刻家做出了精到品鑒。
王家葵曾自述道“《印壇點將錄》雖游戲筆墨,而人物安排極為措意,藝術(shù)成就、風(fēng)格流派、師承授受皆在考慮之例,雖無關(guān)‘國運之盛衰,人才之消長,以及詩派之變遷’,而人物取舍升降,亦費苦心?!?nbsp;
這部奇書在此次四川文藝出版社新版以前,舊版可一直都是各路商家囤積居奇的搶手貨,想買到手價格早不知得番過幾番了。
此次新版,真可謂是造福廣大書友,功德無量。四川文藝出版社不但特別準(zhǔn)備了一些有王家葵先生毛筆簽名、鈐印、題辭的圖書回饋孔網(wǎng)書友,也授權(quán)新書廣場選刊書中“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吳俊(昌碩)”一節(jié)以饗讀者。
◆點擊購買 王家葵先生毛筆簽名+鈐印+題辭《近代印壇點將錄》(精裝,一版一?。?/span>
吳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石鼓篆書第一人”
他熱心提攜后進(jìn),其人一身所系,便是半部中國現(xiàn)代美術(shù)史。王家葵在書中有著極為精到的評價:
青藤雪個遠(yuǎn)凡胎,
*為適應(yīng)新媒體的閱讀需要,編者重擬了此篇文章的題目,文章內(nèi)容、圖片略有刪改,請知悉。
文人刻印,肇端元末王元章,其后又得文、何提倡,印章之學(xué)興焉。明清以降,工穩(wěn)如汪尹子,渾穆如鄧完白,古奧有丁敬身,流暢有趙叔,諸法齊備。逮及清末,浙派已成強弩之末,而鄧、趙流派亦不見繼起者。至安吉吳昌碩出,始镕鑄諸派之長,入古出新,自成家數(shù),真所謂“自我作古空群雄”者。
昌碩以前印人,但知有刀,不知有筆,斑駁陸離,便是高古,端謹(jǐn)整飭,即稱新雅,雖云規(guī)秦模漢,一俟寫稿上石,利刃沖切,則刀鋒宛然,而筆意消融矣,賢者如丁、鄧,亦不免此弊。須知篆法本自書法來,非謂丁、鄧不能篆書也,是丁、鄧輩不能融會書與刻也。而昌碩平生,用功獵碣最勤,日日臨習(xí),石鼓意趣早爛熟于胸中,興會操觚,遂能運刀如筆,時人評昌碩“破荷亭”一印能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者以此。
昌碩掌西泠印社多年,“保存金石,研究印學(xué)”,厥功甚偉。設(shè)帳授徒,一時俊彥多從之游,其著者陳師曾、趙古泥、李苦李、王個簃等,日人河井荃廬亦慕名東來,拜門投帖。齊白石拜門不得,有詩紀(jì)事云:“青藤雪個遠(yuǎn)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zhuǎn)輪來?!斌緩]篆刻聲譽之隆,風(fēng)靡海內(nèi)外數(shù)十年,至今不衰,舉為梁山總頭領(lǐng),當(dāng)之無愧。
贊曰:
最精琢印仿泥封,瓦甓鼎彝開缶宗。用筆如刀刀似筆,共瞻岱岳第一峰。
◎ 吳昌碩流傳下來的照片甚多,但總不及任伯年為他作的幾幅行看子生動,酸寒尉像、饑看天圖都有楊見山的題記。蕉陰納涼圖(圖1-1)上有吳昌碩用篆書題寫的長詩:“天游云無心,習(xí)靜物可悟。腹鼓三日醉,身肥五石瓠。行年方耳順,便得耳聾趣。肘酸足復(fù)跛,肺肝病已婁。好官誓不作,眇尫訛難顧。生計不足問,直比車中斧。否極羞告人,人面如泥塐。怪事咄咄嘆,書畫人亦妒。雖好果奚貴,自強自取柱。飲墨常幾斗,對紙豪一吐?;蝻w壁上龍,或走書中蠹。得泉可笑人,買醉日一度。不如歸去來,學(xué)農(nóng)還學(xué)圃。蕉葉風(fēng)玲瓏,昨夕雨如注。青山白云中,大有吟詩處?!?/span>
<圖 1-1 蕉陰納涼圖>
傳神寫照,任伯年真是不世出的人物,任與吳誼兼師友,吳昌碩四十三歲時為任伯年刻“畫奴”朱文巨印,稱得上是精心之作,邊款對伯年的畫藝贊譽有加:“伯年先生畫得奇趣,求者踵接,無片刻暇,改號畫奴,善自比也。苦鐵銘之曰:‘畫水風(fēng)雷起,畫石變相鬼?!嘶蚍侵嬇粣u。惜哉,世無蕭穎士。光緒丙戌冬十一月,薄游滬上。”此印早期印拓與后期拓本比較,邊欄略粗,線條則更剛直,修剜者是否吳昌碩本人,不得而知(圖1-2、圖1-3)。
◎ 藝術(shù)家的代表作,藝術(shù)家自己才有發(fā)言權(quán),由別人遴選,總是見仁見智?!睹髑遄塘髋捎∽V》除自用姓名印外,按風(fēng)格入選“壽伯”“秦云”“癖斯”“伊洛子孫”“道無雙”等?!睹髑遄踢x》中白文“高邕之”“問竹廬”“黃本戴氏”皆佳。《西泠印社社員印集》選擇最優(yōu),名印外為葛書徵刻的“舞鶴軒”真是精品。《民國篆刻藝術(shù)》入選了一枚用大釘子刻的白文“安吳朱硯濤收藏金石書畫章”,別致而已?!督∪藗鳌匪x“西泠印社中人”(圖1-4)最切題。
<圖 1-4 西泠印社中人>
《二十世紀(jì)篆刻名家作品選》也選了那枚用釘子刻的收藏章。以上多數(shù)書冊都選了為沈寐叟刻的“海日樓”,不過按方去疾先生在《明清篆刻流派印譜》中的意見:“從刀法篆法上看來,都與吳涵相近,可能是吳涵代筆的作品?!边@有些道理,此印的圖片將附在吳藏龕的條下。王個簃是缶門高弟,1984年郵電部發(fā)行吳昌碩郵票T.98,題材由個簃建議,繪畫六枚,書法、篆刻各一。書法是篆書對聯(lián)“金石樂書畫緣”,篆刻兩枚“美意延年”與“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圖1-5、圖1-6),這或許就是個老心目中老師的代表作吧。
<圖 1-5 美意延年>
<圖 1-6 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 吳昌碩篆刻最沒有爭議的代表作應(yīng)該推朱文“破荷亭”(圖1-7),邊款陽文:“古鐵印高渾一路。阿倉?!币鈶B(tài)頗自得,印側(cè)鐫頭陀,其上有一段禪家的偈子:“道日昧,步日退。面無可觀,示人以背。”至于“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是周菊吾先生對此印的評語,劉江教授對此印的構(gòu)成解說詳細(xì):“此三字朱文印,在章法上特別強調(diào)了亭字,獨占一行,上束下疏,幾乎空了一半,而破荷二字重疊為一行,因此形成右與上半壁為密,左下部較空,疏密對比強烈。尤其是亭字下丁部,成一三角形重點,與荷之右邊一筆和底邊三處重筆,使全印顯得平穩(wěn),造成厚重渾樸,蒼茫古拙的風(fēng)貌。”
◎ 田字格在秦漢白文印中多見,而吳昌碩則創(chuàng)造性地用到了朱文印中,這類作品甚多。四字印以自用的“石人子室”(圖1-8)最佳,“明月前身”也不錯。如果是五字,則其中兩字合在一格,如“湖州安吉縣”“一月安東令”。而為高邕之刻的“泰山殘石樓”(圖1-9)更好。為閔園丁刻的“園丁生于梅洞長于竹洞”,則多至十字,“生于”兩字同居一格,尤其佳妙。多數(shù)缶派弟子都用過這種格局,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趙古泥的“芥彌精舍”、王個簃的“粗服亂頭”、朱復(fù)戡的“梅墟草堂”數(shù)枚。(印例請見各條)
<圖 1-8 石人子室>
<圖 1-9 泰山殘石樓>
◎ 前例“西泠印社中人”的邊款很值得注意:“石潛、輔之兩社兄屬刻,持贈書徵三兄社友金石家。丁巳春仲,安吉吳昌碩。”丁巳是1917年,石潛即吳隱,輔之即丁仁,兩人都是西泠印社的創(chuàng)始人,吳石潛與丁輔之共同求社長吳昌碩刻此印,鄭重地送給葛書徵,似乎是作為葛加入印社的信物,那葛書徵又是何許人也呢?林乾良撰《西泠群星》提到,葛書徵(1892-1963)名昌楹,出身平湖世家,善本書畫收藏以外,藏印甚多,曾輯有《傳樸堂藏印菁華》《晏廬印集》等,又與丁仁等合輯《丁丑劫余印存》。但1917年葛書徵才二十六歲,是什么原因得到這些印壇大佬的青睞,真是一個謎。不僅如此,此年前后,吳昌碩為葛書徵和弟弟葛祖芬刻印三十余枚,大半都是精品,白文“傳樸堂印”(圖1-10)也是其中之一。
◎ 吳昌碩與東瀛人士的交往記載甚多,而個人獲得吳昌碩手刻印章最多的,卻是一位朝鮮人閔泳翊(1860-1914)。閔是朝鮮李朝高宗閔妃(明成皇后)的侄子,明成皇后被害以后流亡上海?!逗I夏帧份d其小傳:“閔泳翊字園丁,朝鮮國人,本椒房貴戚,國亡,避地滬上,以翰墨自娛,所居曰千尋竹齋。書學(xué)顏平原,擅畫蘭竹,筆氣雄健。每逢星期日輒招書畫名流,宴集寓廬,流連文翰以為樂。旋以病,遂輟。宣統(tǒng)辛亥后三年卒,其子奉柩歸葬仁川?!遍h園丁與滬上藝術(shù)家交往很多,吳昌碩為其刻印百方以上,幾乎都是用心之作。閔特別喜歡以同一題目刻印多枚,這似乎是在挑戰(zhàn)篆刻家的創(chuàng)作極限,不同樣式的“園丁”約有三十枚(圖1-11),“千尋竹齋”“閔氏千尋竹齋”(圖1-12)二十余,“松石園灑掃男丁”(圖1-13)十余。
◎ 黃牧甫自用印水平不高,而吳昌碩的自刻印則十分講究。沙孟海序《吳昌碩自用印集》說:“從來名家為人治印,或迫促酬應(yīng),未必鈕鈕稱心,至其興到自制,鮮不深思結(jié)撰,自制而常用者,尤為快意之作。先生自用印之多且精,古今殆無第二手?!鄙诚壬囊娊馍跏?,而吳在書畫作品上經(jīng)常鈐用的,則是精品中的精品?!皡强≈ 薄皡遣?圖1-14),五十六歲所作兩面印,使用至最晚年。
<圖 1-14吳俊之印、吳昌石>
“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是田黃,石質(zhì)太好,奏刀不免有些拘謹(jǐn),不過少了霸悍,轉(zhuǎn)見嫵媚。“雄甲辰”(圖1-15),晚年用意之作,邊款記事也很有趣。“無須老人”為八十一歲所刻(圖1-16)。
<圖 1-15 雄甲辰>
<圖 1-16 無須老人>
◎ 吳昌碩喜歡以道家語入印,受吳的影響,缶派弟子也愛用老莊成句,這枚“強其骨”(圖1-17)算是被弟子效法最多的作品之一,只是后學(xué)多數(shù)將白文改刻為朱文,可參見來楚生、余任天、寧斧成、陳半丁、諸樂三等條。
<圖 1-17 強其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