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
老子問弟子:“你身上什么東西最硬?什么東西最軟?”
弟子脫口而出:“牙齒最硬,舌頭最軟?!?/p>
老子說:“牙齒最硬吧?可到了我這個年紀,牙齒全都掉光了。舌頭最軟吧?但是它卻始終得以保存。”
所以說,逞強未必能占上風,示弱未必屈居劣勢。因此,強者懂得示弱,弱者總是逞強。
《菜根譚》:“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躁之念。”
鳥兒潛伏得越久,日后必然飛得越高;花朵盛開得越早,凋謝的日子也會越快來到。
知道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消除急躁冒進的想法。為人處世也是一樣,應該懂得示弱,給自己一個沉淀的過程。
正如《周易》所說的“潛龍勿用”“君子藏器于身”。
先要保存足夠的實力,才能等待時機,一飛沖天。
古人云:“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p>
一個人即使天資過人,也要注意低調收斂,這才是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
馮驥才說:“低調不是被邊緣被遺忘,更不是無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調和安于低調?!?/strong>
敢于示弱,是站在一定的人生高度,與自己和解之后,才能收獲的一種勇氣。
能做到的,不需要刻意證明給誰看,更不必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強大。做不到的,也可以坦然承認,轉過身不再糾結。
《鬼谷子》里講:“欲高反下,欲取反與。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剛;能退者,方能進;能弱者,方能強。
懂得示弱,是一種高明的智慧,也是內心的從容。
《道德經》里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事要懂量力而行。逞強去做沒把握的事,其實是一種行為上的弱小,一種心態(tài)上的不成熟。
古人云:“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p>
技不如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倘若還不自量力,那就只會自討苦吃。
曾國藩說:“人須求強,但不能逞強?!?/p>
你可以努力要求上進,但不能一點努力都不付出,就想著一飛沖天。
人這一生,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而后才能擺正心態(tài),一步一步走上適合自己的路。
正如莊子所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p>
世間總有一些事,是你拼盡全力也做不到的。不妨坦然接受,承認自己的極限,感謝命運的安排。
我有錯處,請多關照;我有壞處,請多指教;我有短處,請多包涵;我有難處,請多體諒。
承認這些并不丟人,拖累別人才不應當。
俗話說:“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p>
人總是這樣,越是欠缺什么,越愛炫耀什么。
愿你放下對自己過分的苛求,你會發(fā)現,逞強不代表真正的強大,示弱也不代表低頭認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