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時光如梭,一代人老去,一代人崛起。似乎,還沒認真對待生活,就面臨著退休,開啟了另一個階段的生活。
陳宏謀說:“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p>
多少人,退休后,為了更好地幫襯子女,接下了幫助他們帶孩子的艱巨任務。退休后,帶“孫輩”,往往會出現(xiàn)“隔代親”。
不管,有多愛孫輩,在幫忙帶孫子、外孫時,也要做到一定的分寸感。否則,很有可能出力不討好。
退休后,幫忙帶孫子、外孫時,盡量保持“三不做”原則。
愛孫輩,但不能寵溺。
退休后,如果真心想幫孩子,想讓孫輩健康成長,更有出息,就不要固執(zhí)地用傳統(tǒng)的育兒方法帶孩子。
《安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宮蓓蓓回到家,看到孩子眼睛盯著平板看動畫片,奶奶在喂飯。她想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怒斥孩子不能看平板,可是,孩子卻哭了。
奶奶和爺爺當即翻臉,嘴里說著:“一直都好好的,你一回來孩子就哭了?!?/p>
他們不聽有著更高學歷,育兒經(jīng)驗豐富的兒媳怎么教育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不斷地發(fā)著牢騷,強制兒媳按照他們的方式去養(yǎng)孩子。
公婆只看到了自己的辛苦,總覺得兒媳宮蓓蓓事多。最終,導致孩子沒有一個好的習慣養(yǎng)成。
人老了,在帶孩子時,當兒女提出意見時,站在客觀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育兒方式,是否欠妥當。
如果,溺愛孫輩,事事由著他的性子來,會讓孩子變得任性,驕橫,不懂禮貌,無法塑造一個好的性格。
教育孫輩,要多用科學的方式育兒,不置氣,不賭氣。
退休后,幫兒女帶孩子時,不要把家庭的事,事事包辦,讓自己過得又累又苦。
帶孫輩,原本就很辛苦,要注意休息,量力而行。
有些父母,覺得身上有無限活力,身上使不完的勁,事事操心,什么都想替孩子料理。在生活中,把家里所有的事都包辦了,覺得這樣做可以減輕孩子的負擔,可以給予他們更大的幫助。
可退休之后,身體狀況漸漸地變差,做得太多,會感到身心俱疲。操勞過度,不一定會誘發(fā)哪種疾病,損害健康。
人老了,把家里的事情事事包辦,會讓子女習慣性地養(yǎng)成依賴的心理。變得懶惰、自私,無法承擔起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責任。
甚至,有可能,小兩口相互推卸責任,產(chǎn)生矛盾。
帶孩子,只是幫忙。換句話說,你不能“唱主角”。要讓子女和伴侶挑大梁,讓他們漸漸適應養(yǎng)兒育女的生活。
退休之后,很多人,覺得自己花錢的地方并不多,也沒有什么人生大目標要完成了。攢那么多錢也沒啥用,不如一股腦地花在孩子身上,這樣也算盡最后一份力。
可是,真正把錢,都花在子女和孫輩身上后,未必能得到孩子們的感恩。
甚至,會讓子女覺得你的錢,就應該貼補在他們身上。有更甚者,覺得靠父母養(yǎng)老金過日子,是很舒服的選擇。
以至于老人想買件衣服,或是旅旅游,都舍不得。孩子遇到問題,就可能會找父母伸手要錢,導致人到晚年,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
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也會因為壓榨不到更多的利益而變得越來越緊張。
在幫子女帶孩子時,別把所有的錢都花在子女和孫輩的孩子身上,可以象征性地表達疼愛和關心。
錢給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也會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因為沒錢,陷入被動的地步。
人老了,帶孩子,也要有原則。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它懂得在人際交往中,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p>
退休之后,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帶孫輩,是幫子女過渡,而不是必須要承擔起的責任。不要犧牲得太多,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
在帶孫輩的路上,多與子女溝通,科學育兒,彼此配合默契,讓家里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wǎng)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注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余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