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晚唐大詩人溫庭筠的一首秋夜相思詩,與...
這是晚唐大詩人溫庭筠的一首秋夜相思詩,與李商隱《嫦娥》詩境頗近。
溫庭筠的詩歌表面上看往往以愛情題材為主,實際上往往是借助愛情來寫懷才不遇。
這首詩也是這樣,既具有明白的愛情詩特征,又同時具有一種無人欣賞的落寞心情,讓人心生無限愁思。
歷代學者解讀此句往往抓住“夢不成”三字,而我卻以為“瑤瑟怨”三字最為關鍵。
全詩正是在玉琴聲中徐徐展開的一幅秋夜相思圖。
首句,冰簟銀床夢不成。是說,冰涼的竹簟,銀色月光的床,美夢難成。
“冰簟”與“銀床”,都帶著一種冷色調(diào),營造著一種秋風蕭瑟的意境,與題目中之“瑤瑟”相呼應。
在寒風蕭瑟中,女子輾轉(zhuǎn)反側,難以入夢,遂起身彈琴,看見月色灑滿空床,以及冰冷的竹簟,更加思念遠方的人。
二句,碧天如水夜云輕。是說,碧藍的天空,如水一般,夜晚的云朵,輕盈如絮。
一個人如果沒有寂寞過,是不會去看夜晚的天空和夜晚的輕云。只有寂寞的人,才會懂得夜空的孤獨與深邃。
李商隱的“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這種詩境的最好詮釋。
三句,雁聲遠過瀟湘去。是說,大雁的聲音遠遠飄過湖南瀟湘去。
俞陛云曾評論此句說,由云天而聞雁,而南及瀟湘,浙推漸遠,懷人者亦隨之神往。不言愁而愁與秋宵俱永矣。
雁聲可以飄過瀟湘,而人不能飛去。只能在琴瑟聲中,隨著思緒紛飛,飛去遙遠的良人身邊。雁聲,無疑是引起相思之情很重要的一個意象。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雁聲中,也總是透著一種蕭瑟的寒氣。與題目的琴瑟之怨再次呼應。
“瀟湘”二字,是運用了娥皇、女英哭舜而投水自盡的地典故,這里用來代指相思,也可實指女子思念的人在瀟湘一帶。
雁聲與瀟湘,一起構成了這種相思的深度。
末句,十二樓中月自明。是說,仙人居住的十二樓中的明月空自明亮。
十二樓,也是一個典故。方士曾對漢武帝說:“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zhí)期,命曰迎年?!焙笠浴拔宄鞘恰庇脼樯袢司铀牡涔?。
月自明,是說仙人尚且懂得相思難眠,又何況是人間的我們呢?因為思念更深,所以月亮才會更加明亮。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琴聲中引發(fā)的想象。
縱觀全詩,可謂“高渾秀麗”四字概述。作詞境論,亦是開五代馮延巳、韋莊之先河,意義深遠。
如果秋夜的你也正好睡不著,不妨吟著這首詩,一起仰望明月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